
摘要: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民众对于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对于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成为研究课题中的关键点。在保证不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繁衍的情况下,实现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对野生动物资源,新时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关系及对策展开了探讨。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但却忽视了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致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加上人口过快增长造成土地扩张,肆意捕杀野生动物,毁坏野生动物的家园,严重影响到野生物动物的生存与发展。在自然发展进程中,人类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有义务和责任保护野生动物。
1、野生动物资源概述
野生动物在国际上的定义是:所有非经人工饲养而生活于自然环境下的各种动物。学界一般将野生动物界定为:凡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者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的,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作为构成生态系统的关键部分,野生动物在维持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调节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其能为自然科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发展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源,对现有基因类型加以丰富,为今后的基因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另外,野生动物的标本与活体能供人类展示,促使人们环保意识得以增强,且人类能以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等为依据进行艺术创作,丰富娱乐生活[1]。值得注意的是,野生动物不仅具备上述的正价值,也具有负价值,如野生动物毁坏庄稼和农田、咬伤人类等,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然而究其原因,野生动物的负价值在于人类没有妥善管理野生动物,若能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野生动物,则可以很好地发挥出野生动物的正价值,避免负价值。
2、新时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关系及对策
2.1 关系
只有加强保护和持续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才能使野生动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正价值,确保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更好地维持生态平衡。在新时期背景下,野生动物的保护基本是以国家颁布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条文为主,对滥捕乱杀行为加以禁止,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空间。野生动物的利用则是指人类借助自身的智慧,通过对工具的科学使用驯化野生动物,使其为人类所用,获得经济价值[2]。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有所增强,加上人类处于生物链的顶端,是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之一。因此,人类有义务、有责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及稳定,最大限度保证生物的多样性。
2.2 对策
2.2.1 注重栖息地的保护
要想实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目的,政府部门必须注重野生动物资源栖息地的保护,完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人才建设,采取科学的措施,提高人员福利待遇,提升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效率。针对具体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相关人员的工作核心在于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提高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水平的有效方式。
2.2.2 宏观管理野生动物资源
从宏观层面管理野生动物,主要是借助相关政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使其数量不断增加。具体要做到:(1)对于所有的野生动物,构建科学合理的保护机制,确保其正常繁衍。尤其是一些濒危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使其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2)由于野生动物的繁衍能力不强,且数量稀少,致使其物种数量越来越少。所以,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繁育与驯养,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帮助濒危物种繁衍,以此实现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3]。(3)由于政府部门的力量有限,政府部门可以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对野生动物的建设,倡导“谁保护、谁优先使用”的原则,促使企业自主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中,进一步推动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2.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很多野生动物都被人类驯服,供人类娱乐和研究所用,而要想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在驯养野生动物时要秉持人性化与合法化的原则。近年来,很多新闻爆出人类残忍虐待野生动物,甚至部分动物园通过残忍鞭打的方式来驯化野生动物,不为其提供食物,不仅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也不合法。为了有效规范野生动物的驯养,国家颁布了很多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条例,明确强调野生动物的驯养规范,规定未按法律要求饲养野生动物的行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保护野生动物时需要强化监管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流动,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
2.2.4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对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而言,两者应同步进行,即大力发展野生动物繁殖和驯养产业,构建科学的繁殖驯养体系,促进野生动物产业化发展。发挥政府的杠杆作用,合理分配野生动物的社会经济效益,逐渐实现定向、定量发展。改建传统型野生动物加工产业,以免危害到野生动物的生存或降低经济效益[4]。除此之外,要想可持续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必须详细了解国家野生动物资源的总体情况。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处于恢复和保护时期,具有濒危动物程度严重和种类多的特征,严重危及野生动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为此,需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濒危物种脱离濒危的状态,对其进行具体的培育和开发,以此实现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确保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处于良性循环状态。2.2.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保护野生动物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也需要群众的大力配合,所以,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显得尤为关键。一方面,利用媒体网络宣传科学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观,普及有效利用与合法驯养野生动物的法律知识,使人们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更好地了解杀害野生动物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或是鼓励群众互相监督,严厉制裁违法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5];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使其充分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如学校可组织相应的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保护野生动物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
3、结语
综上言之,野生动物不仅是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国家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生态平衡的有效调节具有积极意义,所以,需要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在保护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立足实际,准确把握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关系,注重栖息地的保护,宏观管理野生动物资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而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推动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刘佳.新时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J].环境与发展,2017(9).
[2]丁丹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J].花卉,2016(10).
[3]张显苏.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资,2013(32).
[4]万晓彤,马志龙,杨阿米,等.野生动物繁育与野外资源保护关系的研究进展[J].野生动物学报,2018(1).
[5]邓海峰,陈馨平.CITES框架下濒危野生动物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清华法治论衡,2015(2).
周正义.新时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及持续利用分析.现代园艺.2020(02).
分享:
掌握当前独龙江现有鱼类资源的基础数据,可为今后更好地监测和保护独龙江鱼类资源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保护当地河流生态系统提供参考。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工作是云南省渔业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措施,加强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对促进和推动独龙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0-09-092019年8月,笔者在研究考察山西毒蘑菇资源时,在山西南部沁水县中条山地区栎树林内地上采到一些黄色的鹅膏属物种样本。这些蘑菇样本宏观形态特征类似于黄盖鹅膏菌。黄盖鹅膏菌是一种剧毒蘑菇[1,2,3],含有鹅膏肽类毒素,误食后肝脏损害严重,死亡率很高[1]。该物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但是此前在山西省没有记录[4,5]。
2020-07-13早期阶段黑水虻分布在南美洲热带草原,由于人们意识到黑水虻具有资源化利用的效益,因而将该昆虫引入美国和日本等地。当前我国华北与华南地区也有黑水虻的分布,黑水虻的资源化利用不仅仅局限于畜禽粪便处理,还可以用在动物饲料、医学药品以及生物石油提炼等领域,从而提升我国资源绿色化水平,为各行业生产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2020-06-20极地是一个微生物资源库,其中的极端微生物能够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如酶、多糖、多肽等)[1]。极地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活性物质研究已成为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极地微生物也是酶资源的重要来源,极地微生物酶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以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产业价值高的酶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2020-06-20小型底栖生物主要分布在底栖表层,其垂直分布也存在季节变化[6],目前我国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线虫和桡足类[7]。海洋线虫和桡足类已经成为海洋环境调查的重要参数[8,9]。小型底栖生物和微型底栖生物是微小型底栖食物网乃至浅海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成分[10],并且呈现出近岸低、中部高、远海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1]。
2020-06-20梭梭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珍贵植物资源。梭梭集中分布区在准噶尔盆地,约占我国梭梭总面积的68.2%[14]。梭梭植被是农耕绿洲的天然屏障,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5]。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准噶尔盆地天然梭梭林分布面积减小,盖度下降。保护干旱区生态环境,防止沙漠扩展,拯救、保护梭梭已迫在眉睫。
2020-06-17DHA作为营养强化剂已是一种趋势。无论对畜禽生产性能的促进还是生产富含DHA的动物产品,裂壶藻都是最佳的选择之一。目前发达国家对于DHA的生产和应用已趋于成熟,我国的研究较为落后,还处于市场启蒙阶段,但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会促进裂壶藻在畜禽应用上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2020-06-16华北豹体长1.1-1.5米;尾长0.8-1米;重量45-80公斤;身上黑色斑环间隔较宽颜色较深,有斑点落于斑环内部,这个特点有别于其他豹亚种。华北豹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和草原,尤喜茂密的树林或大森林。有领地意识,无固定巢穴,单独活动,昼伏夜出。主要捕食斑羚﹑马鹿﹑猕猴及野猪,亦会捕猎灵猫,雀鸟,啮齿动物等。
2020-06-02进入21世纪以来,为贯彻“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施,全球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伴随而来的生物入侵现象也更加严重,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生态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对此进行合理预防及管理,生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2020-06-01万佛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侯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根据舒城气象站的资料,年平均温度为13.6℃,1月平均气温2℃,7月平均气温为27℃,极端最低温度为-10.3℃,极端最高气温为39.4℃,无霜期220d,年降雨量为1500~1574mm,降雨较多集中于夏季,冬季较少。夏季的实际温度比舒城县城低3~5℃,冬季低2℃左右。
2020-06-0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资源科学
期刊人气:149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7-7588
国内刊号:11-3868/N
邮发代号:82-4
创刊时间:197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479
影响因子:0.8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