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2020-03-05    36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工作便是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要发展,要强大就必须首要解决吃饭问题,要永久解决吃饭问题,就要十分珍惜,合理有序可持续的利用农用地。

  • 关键词:
  • 农村土地资源
  • 可持续利用
  • 民生之本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稳步推进
  • 加入收藏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稳步推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由于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则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准确务实做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才能保证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


1. 土地及土地资源的基本含义


土地,是指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形成的立体自然经济综合体,对土地的任何利用活动,都受土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也包括了改造,所以,土地资源包含了资源的自然属性和人类利用、改造的经济属性,故称之为“历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土地与土地资源同等看待,但后者更多地考虑经济活动和人类生存发展的范畴。


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大量耕地闲置,浪费严重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农村耕地创造的价值不足以满足农民对提高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大量劳动力外岀务工,留守家中的只剩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青少年。这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利用土地,因此大量土地闲置或改做它用。早前,国家实行了土地承包30年不变,给土地使用者充分的自主权来长期合理规划土地,却效果甚微,耕地资源依然不能很好利用,反倒限制了土地的调配。外出务工者和已举家搬迁者虽拥有土地却让土地闲置荒废,在家农作的人可利用的田地资源有限,虽然有些可以种着别人闲置的田地,但是不能充分享有自主权,不能对暂种的土地长期规划以获得土地价值最大化。

2.2 土地利用者对土地使用缺乏前瞻性

农村土地利用者大多是农民,他们利用自己拥有的土地创造价值,以期获得收益最大化。然而在生产劳作过程中,农民对自己土地的认识来源于常年耕作的经验,以及农户之间经验的交流,对土壤成分缺乏科学的数据,对农作物的照料同样缺乏科学的依据,大量复合肥的使用、农药的使用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而且破坏了土地,更破坏了生态平衡,土地使用者无法依据自己土地的成分合理使用肥料。对农作物的耕种选择上同样缺乏前瞻性,土地使用者播种时选种往往根据自己往年的经验,或者是和其他农户往年收成的比较,相对的择优,再或者依据市场的选择,播种以往收益较高的作物。凡此种种皆是经验所得,缺乏科学的引导。土地在变,市场在变,由经验得来的选择往往跟不上变化的速度,导致亏损。

2.3 利用农村土地受天气影响严重

农作物的生长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天气,土地使用者播种,施肥,除草,收获都受天气影响,节气到了,也还需风调雨顺。我国近年来,很多地区气候异常,有些地方“看海”,有些地方干旱,甚至没有饮用水,有些地方冰雹施虐,这些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如果春末夏初连续干旱,又恰逢种植水稻的季节,水库开闸放水,很多农户就近抽水浇田,然而水库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所有干旱地区的种植问题,以至于很多农户错过了种植水稻的好时机,有的农户改种其它作物,有的就任由田地荒芜。雨水不均,蓄水能力差成了严重影响农作物种植生长的原因。由于很多农民外出务工,该情况对农民的生活影响不大,却直接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2.4 农村居民居住地分散

目前,我国综合国力已经得到很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已基本小康,农村居民也是一样,大部分都日子别样红,条件允许的大多已离开农村,定居城镇,虽然在农村居住的居民数量减少了,居住用地却有增无减。搬迁的居民仍把老房子留在原处,留下的居民还多盖了新房,占用了更多土地。居住地分散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已经把此项整改工作列入其中。

2.5急功近利思想导致建筑用地增长过快

近年来,房地产事业的蒸蒸日上造福了很多人,也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部分人萌生出急功近利的思想。他们盯上了闲置的土地,甚至耕地,农民不能利用土地创造可观的价值,本就任它荒废,房地产商正好有机可乘,有些甚至不走正常审批程序,从农民手里购买土地用以建房再卖出牟取暴利。看似双赢的假象下却是土地的流失、耕地的破坏,无法保证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


3.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意见和建议


3.1 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农用地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我国虽然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但是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要发展,要强大就必须首要解决吃饭问题,要永久解决吃饭问题,就要十分珍惜,合理有序可持续的利用农用地。

3.1.1 合理调配耕地,避免浪费

根据农村居民各家各户情况合理调配耕地,收回闲置耕地分给愿意耕种者,避免耕地荒芜,对少数种地过多、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户给予适当调整。鼓励城镇居民或者农学人才、专家通过合同租用或承包等方式更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使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样既带动农村土地使用者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带动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既可以带动农村土地使用者更科学的认识、利用自己的土地,也可以改变农村现有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3.1.2 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安排使用土地,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耕地数量稳定。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预审和报批;凡能不占耕地的项目,一律不得占用耕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从严控制用地面积,有效防止乱占耕地现象的发生。

3.2 科学规划,坚持节约集约使用建设用地

近年来,中国的土地供需矛盾不断凸显。有分析称,由于土地兼具资源、资本、资产多重属性,地方政府、产权主体、社会公众在利益驱使下,产生圈地占地的冲动,而这种冲动使土地成为各种利益矛盾的交汇点。

3.2.1 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耕地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应只增不减,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就应补偿多少耕地;占用什么样的耕地,就应补偿同等质量和规模的耕地;对于确因自然条件无法达到被占用耕地质量的,实行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通过增加一定面积的耕地,达到占补耕地的产能综合平衡。新耕地的开发应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确无能力开发的,需上交开垦耕地所需的费用,由政府统一规划、专款专用开发新耕地。

3.2.2 增加建设用地开发深度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和生产发展的需求,建设用地也日趋紧张,土地供需矛盾日渐凸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的同时要加大建设用地的开发深度,使有限的建设用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缓解土地供需的紧张形势。近年政府也通过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开发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出台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方式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力图减少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消耗的依赖。


莫志威.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调查与评价[J].海洋与渔业,2019(11):83-8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西部资源

期刊名称:西部资源

期刊人气:130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出版地方:内蒙古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2-562X

国内刊号:15-1331/P

邮发代号:16-333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