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为满足农户住房与农业生产的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依托农村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开展现代化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以长远的目光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究,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资源评价,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完成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资源评价结果梳理乡村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明确有效的解决方法,实施合理的有效的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本文基于目前广西地区乡村土地资源评价的实际情况,对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广西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所启发。
分析目前乡村土地资源利用基本情况,可知,部分土地在农业生产发展与农民住房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大量土地资源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浪费问题,制约着土地资源利用有效性的提升,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土地资源评价体系,确定了多个评价指标与权重,依托加权函数评价法得出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而后立足于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总结了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的策略,以期提升资源利用有效性。
1、乡村土地资源评价
本文进行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评价期间,选择广西南宁市的乡村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分析该地区拥有的土地资源,主要坐落在城市郊区的西区与北区,面积总量约为8万公顷,资源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荒草地、裸土地、丘陵、山地、石山等多种,之后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结合其他地方应用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标准,进行了本地乡村土地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具体分析该体系内容,可知,层次基本为三层,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指标数量合计18个(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等),权重确定方法为熵权法。对南宁市的乡村土地资源评价后,可知在生态指标方面体现出可持续利用效果差的现状,经济指标方面体现出本地区经济可持续水平较低的状态,社会指标方面为弱可持续状态,所以综合来看,现阶段南宁市乡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不乐观,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但是也说明该地区的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利用空间,值得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做好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1]。
2、乡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2.1 保护耕地
广西南宁市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包含的类型较多,其中耕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少,而且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导致本地区耕地面积在大量减少,使得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严重影响乡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所以,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南宁市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对于耕地保护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于耕地具体利用路径进行严格筛查与管理,详细勘察本地区土地资源总量与耕地占比,明确耕地管理范围与职责,有效落实管理职责,避免再次发生耕地滥用、不合理利用等情况,确保本地区耕地在后续应用期间仍然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为当地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助益[2]。
2.2 制定完善的乡村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机制
在工作机制方面,要求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借助于GPS、GRS、RS等多种先进手段及精密仪器,来对本地区的乡村土地资源分布区域、分类、数量等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了解,编制土地资源地图,确保管理部门可以对当地的乡村土地资源进行全面且系统地掌握,并且工作人员要对相应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查分析,最终综合调查得到的全部数据信息进行土地资源规划利用制度的制定。基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原则、土地资源利用时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原则,在制度中对不同类型土地资源占地面积、范围及使用途径等情况进行明确的说明,以此给予管理部门进行本地区乡村土地资源规划利用管理工作以条理清晰、内容翔实的管理制度支持,使得用地者的传统用地观念、模式等能够早日转变。最终在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之下,确保土地资源能够在有需要的地方合理利用。
2.3 重视农业开发工作
当前南宁市的社会经济正在朝着长远稳健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带动着农村地区的村民逐渐向城市集中,进一步推动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基于该种现状的农村地区则出现了农业发展人数锐减的情况,导致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大大降低,不利于新农村的有效建设,所以,需要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联合镇村等多个管理部门进行乡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转变以往小农经济理念进行乡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利用,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有意愿在本地区发展农业且具备丰富的发展经验、能力的个人或企业,来将土地资源承包下来大力进行农业发展,以此使得土地资源在当前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也能够发挥价值,促使当地的农业产业可以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稳健发展,最终可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让一大批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户或掌握有大量农业生产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可以回到乡村积极参与到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之中,确保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使得依托丰富土地资源的乡村农业生产有着极强的活力。
2.4 做好宅基地流转、违规建房管理
在宅基地流转方面,需要管理部门对于国家之前制定颁发推行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若干意见加强研究与学习,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的良好开展,重点对宅基地流转置换与方法等内容进行准确把握,使得后续进行的宅基地流转管理工作能够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使得群众满意本地的宅基地流转管理工作。例如,在进行受损严重且户主不住的老宅管理时,则可以灵活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事先与房屋主人取得联系,征得对方同意后,便可以顺利拆除老宅,之后房屋户主也可以获得国家的一笔补偿金,便可以有效规避老宅使用纠纷,确保房屋土地使用价值能够再次被有效利用。在违规建房方面,现阶段农村地区出现有较多的房屋违规施工建设的情况,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所以,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当地的镇村基层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乡村及群众当中去,与之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使得农户可以放弃房屋的违规建设,使土地资源可以重新进行规划使用,如果部分农户在受到教育后仍然一意孤行的进行房屋违建,那么基层工作人员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联系,通过罚款、执法检查等手段,来对此种违建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与打击,而且违规建设的房屋要求农户在限定的时间内及时进行拆除,确保土地资源可以恢复至原本的面貌,后续经过检查仍有部分农户不愿意拆除在耕地上违规建设的建筑物,那么管理部门则需要采取强制手段进行拆除,之后再对这部分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避免农村地区继续发生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情况,确保土地资源在管理部门合理的规划利用之下,能够得到良好的利用。
3、结语
现阶段广西地区的乡村土地资源利用工作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与解决,严重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求农村地区在具体利用土地资源之前,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对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参考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利用措施的优化完善,指导农村地区可以科学合理地用地,良好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工作,防止再次发生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确保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超琼,陈燕.关于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1):180-181.
[2]何如海,阮梦雅,程玉祺,等.芜湖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OL].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3):471-477.
何晓璇.乡村土地资源评价对策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31-32.
分享:
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不断加大,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碳排放量的增加。湘江流域是我国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水、土、生物资源丰富,保护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湘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强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023-12-01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部分,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基础资源。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大量耕地被用于从事非农业生产,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非农化现象。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耕地19.18亿亩,越来越接近于我国严守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且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2023-11-0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拥有众多生产矿山或矿场[1]。矿产资源开采极大地改变土地利用和使用方式,既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又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持久而重大的负面影响[2]。尤其是在露天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高强度、大范围的采煤活动极易造成表层土壤结构的破坏,威胁植被的生存,改变矿区的原始景观。
2023-10-27国土变更调查是指对国土资源和空间利用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系统的调查,以获取国土资源变化情况和空间利用变更信息,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管理、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其目的是掌握国土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保障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存环境安全。
2023-10-24规划引领能力弱,对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管控不足。以大湾区C行政区为例,据统计,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局部规划与控规经过了多轮的调整与修编,而控规“一张图”与初始规划在用地比例、片区整体发展规划上存在较大差异。原有控规调整或修编频繁,且流程长、周期久、专项多,规划编制弹性不足,导致其约束与管理效力降低。
2023-10-18中国城镇化驱动着城乡关系的转型与重塑。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城乡融合成为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之后,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功能统一与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的必然选择。然而,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畅、公共服务配置失衡以及城乡空间用途管制差异等致使城乡土地市场割裂、城乡空间价值异化。
2023-09-08在多种自然及人文因素驱动下,中国的土地系统正发生深刻变化。建模预测土地系统变化,一方面可为国土空间规划等国家重大需求问题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可为土地变化机理及地表综合模拟研究提供研究支持。论文针对土地变化模型展开综述,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土地变化模型的起源与发展,总结发展趋势,讨论土地变化模型的现存挑战并提出展望。
2023-06-29土地整治是陕北风沙草滩区提高耕地质量和实现新增耕地的主要措施,结合定边县贺圈镇五兴庄和马团庄村土地开发项目工程措施,采用耕地质量分析体系,将项目区划分为5个评定单元,针对土地整治后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区自然质量等为6等、省级利用等指数为6等、省级经济等指数为4等,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为12等,量化该项目新增耕地质量状况,对后期陕西省内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提供参考,对后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土地资源动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021-09-16自然界中,湿地是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同时湿地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环境[1,2]。湿地与气候、水文和土壤等要素的相互作用,每个要素一旦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动,或因人为活动而受到不同程度干扰时,则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影响湿地的形态和生态效益,进而对地表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2021-09-16本文讨论了采用低压聚乙烯粉粉末压片法制备样品,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盐渍化土壤中高含量氯。由于用于建立标准曲线的土壤和沉积物标准物质中氯含量最高为40000μg•g-1,且氯含量高的标准物质较少,通过混合土壤标准物质及在标准物质中定量加入氯化钠,将工作曲线延长到115551μg•g-1,并用该曲线测定样品含量大于40000μg•g-1的结果与容量法测定结果吻合,相对偏差小于2%。
2021-09-16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资源科学
期刊人气:149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7-7588
国内刊号:11-3868/N
邮发代号:82-4
创刊时间:197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479
影响因子:0.8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