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也越发重视贯彻"以生为本"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强调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实际参与程度,实现培养初中生的运动技能以及知识运用的水平等,同时也可实现发展其生存能力,所以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务必重视开展以生为本的体育教学工作。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之下,尤为注重开展以生为本的教育工作,这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来说也是一样的,教师应切实凸显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活跃地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及掌握相关的技能,如此也能够使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热爱之情,促进实现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之根本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实施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
1.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平台
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其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能够作为重要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并且还要具备正确的教学态度,凸显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展现自身的重要机会。但对于不少体育教师而言,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所以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会强调讲述相关的体育动作,使得学生长久地处在被动化吸收体育知识、掌握动作的状态中。在采用此种教学方式之后,不但难以发挥出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并且还不利于提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影响到学生的长足性进步。再者,由于初中学生还正处在叛逆的阶段,所以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若存在较大程度的强制性,那么则会进一步激发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也会影响到学生获得身心层面的良好发展。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体育教育理念,吸引学生更为积极、迫切地投身于体育课堂的学习中,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人翁地位,这样学生也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体育学习。比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可全然注重于大量灌输体育知识、讲解相关的技能,要能够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以便在此互动状态下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相关的知识及技能。教学理念的完善和转变,还能够提高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切实彰显出“以生为本”这一重要理念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贯彻作用。
除此之外,还应为学生建立进行充分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喜好等方面,使得体育活动能够获得趣味性的开展,如此也能使得教师更加了解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针对性地提升其对体育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的兴趣。
例如,在开展关于“篮球”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时,初中体育教师应重视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出学习的重要平台,针对本节课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则需结合学生所具备的主要特征来讲述相关的运动技巧,并且在此过程中还务必凸显出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再者,还能够通过构建沟通学习平台,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然后将投篮的方式讲述给学生,如此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投篮水平,还可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富有价值。
2.丰富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情况开展体育教学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其对学生能够产生诸多的作用,如学生日常的学习压力较大或是身心未能放松,在此情况下,若能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之中,那么则能够产生降低压力、舒缓身心的作用,也能够使得学生进行更为愉悦性的学习,实现以生为本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但以现实情况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模式还较为单一,而此种固化性模式的实施,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天性的释放,也不利于燃起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而针对此情况,在“以生为本”这一重要教学理念的促进下,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保障具备丰富性的教学模式,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初中生对于体育学习的需求,使学生切实喜爱上进行体育运动以及有效的学习。再者,能够将初中体育教学和课堂游戏之间加以结合,通过实施游戏教学的方式,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加以完善和丰富,这样也能够彰显出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之意义所在。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之前,教师能够积极地带领学生开展与之存在关联的体育游戏,以此来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之中的主动性。
例如,在开展“跳远”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时,教师则能够将学生合理地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带领各个小组的成员一同开展关于“跳远”的游戏,将各个小组成员的跳远成绩加以汇总,最后看哪个小组的跳远总成绩最为优异,而教师就可对此小组予以一定的奖励。这样则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时的热情,并且也能够在此过程之中提高初中生的跳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
除此之外,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时,还要让学生作为体育课堂中的主人,实现强化其体育运动能力。而在以往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则经常是以教师直接讲述为主,但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显然和“以生为本”这一重要教学观念之间存在着相背离的状况,在此状况之下则务必充分构建以生为本的体育课堂,实现强化初中生的体育素质和能力,如此不但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此,教师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来针对性地实施课堂演练,让学生能够推荐自身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同时还需和师生加以一同展示。在采用此种教学模式之后,就能够促进初中生之间对于体育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充分共享,促使学生丰富性地掌握运动项目,且更为关键的是在分享的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的信心,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对学生产生更为明显的吸引力。
另外,也能够将初中体育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进行紧密的融合,活化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整个过程。校园生活为初中生实际生活的一项关键组成部分,若能够将现实生活和体育学习之间进行充分的结合,那么则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提高其知识的运用水平。具体来说,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能够参与和看到许多的体育运动,这则包括足球运动和跑步运动等,而教师在讲述体育运动和现实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时,能够结合相关的例子来加以讲述,如在生活中进行跑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能够运用哪些跑步的技巧,如此才使得学生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能够进行实践和运用的一种重要能力,也可促使其感知到体育学习所具备的作用,并且还能够通过此种方式,强化学生的生活锻炼能力,使其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使得“以生为本”这一重要的教育理念可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和应用。
3.创设教学情境,为提升学生体育能力创造条件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理念的贯彻,能够以创设教学情境来加以实现。由于初中体育教学期间的不少肢体运动均较为枯燥,而初中生却往往较为活泼好动,所以此种运动则势必不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就会影响到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投入程度。针对此情况,若可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投身于此情境之后,能够感知到体育学习所具备的价值,进而则能够更为迫切地学习体育知识。
例如,在开展“足球”教学时,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出足球比赛的相关视频,并且在观看的过程中还要为学生讲述足球运动的要点和相关的技能,这样不但利于弥补以往单一口头讲授体育知识的限制性,也更能够降低学生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难度,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做到以生为本,打破体育教学器材的限制
在新的时代之下,初中生吸收新知识以及了解新事物的方式也变得愈发增多,且其所具备的领悟性也非常之强,所以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时,教师应结合课程的具体要求,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位置,切实贯彻“以生为本”的重要教育理念,让学生更加自由愉悦地投身于体育学习之中,这样也可使得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所具备的魅力。而以具体的方法来说,那么就能够将以生为本、打破体育教学器材的限制作为一项重要的途径,应指引初中生自主化地制作相关的体育器材,这样更能够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参与感,让其能够更为积极地投身于体育运动之中,同时也利于提升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对此,一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相关体育器材的主要组成原理以及实际的使用情况等,而后使得学生认真地去搜集制作体育器材的材料,这则包括废弃水瓶等;另一方面在完成制作体育器材之后,教师还应指引学生以自身所制作的体育器材,积极地进行体育训练,这种方式更有利于高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实现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拥有坚定的意志品质,还能够提高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信心。由于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学活动工作的开展,均会受到教学器材有所缺失的限制而影响到教学的成效,所以在实施体育器材的制作之后,则能够充分弥补此方面的不足,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打破体育教学器材的限制,从而保证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
例如,在开展“障碍跑”一课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时,教师则应做到以生为本、打破体育器材的限制性,如带领学生开展“环保小卫士”这一活动,让初中生在进行快跑时能够以良好的技巧来越过障碍物,对此,教师则先和学生一同去准备好旧书本以及废弃纸盒等来作为障碍物,以便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到绕、跨等的动作,与此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实现延伸性教学目标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发展背景下,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特点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如果将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范围之内,学生的学习思路将会受到影响,其学习效果将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结合新课标教育背景进行分析,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科学且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极强的促进作用。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延伸性学习带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探索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内容。以此进行分析,“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渗透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角度进行分析,为学生构建更加全面且多元的学习元素,丰富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综合学习兴趣。延伸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措施比较全面化,教师可以分别结合教材基础内容角度、学生兴趣方向角度以及生活化教学元素角度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教学方案,从而保证学生的延伸性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效果,可以有效促进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例如,初中阶段体育课程“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其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和应用平衡膳食的要求,学会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调整饮食控制体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延伸性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体育教师即可分别结合学生的生活角度、兴趣方向角度等为学生设计延伸学习内容。体育和健康教育元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探寻延伸化教学内容的方法比较科学,不仅可以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元素辅助作用下完成重点学习目标。因此,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有效拓展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同时可以全面化地延伸学生的学习范围。
6.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这一重要教学理念的贯彻,强调于彰显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更为主动、迫切地参与到具体的体育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潘秋月.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
[2]王吉国,魏丽.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2021(21).
[3]倪晓丁.浅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J]J.考试周刊,2016(29).
文章来源:魏学仁.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09):133-135.
分享:
三维光学动作捕捉系统除了在影视、动画、游戏等娱乐领域,在其他众多的领域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体育运动、军事训练、虚拟现实、康复医疗等。特别是在体育训练中,通过采集运动员在训练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可以帮助教练员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使教练员能够通过数据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2024-12-05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将体育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对其进行科学设置,逐步增加其分数。我国中考体育政策基于各地现实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体育在中考中占据的重要性地位在政策的引领下得到了统一的提升。
2023-11-16体育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共享模式逐渐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体育产业也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2023-11-07体质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心理状态、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然而,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运动量不足等问题,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减弱以及心理压力增加,缺乏科学有效的体质健康管理。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成熟。
2023-11-02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对后疫情时代高:校的体育教学的线上教学模式展开讨论。研究结果显示“线上+线下”的体育教学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式;“线上+线下”教学效果评价难以实施;传统线下教学资源种类单一;线上、线下教学环节难衔接。本文提出建议:改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革新,将体育课程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教学秩序的重构。
2023-08-09在体育运动学校中,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必修的理论课程,但很多教师在此课程的教学中习惯于灌输式讲解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何要学习解剖学,导致运动解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认识到在运动解剖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性。
2023-08-0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2023-08-09《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规定了学校应根据课程特点,实行选项教学。选项教学既受学生喜爱、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特征。选项教学基本满足了所有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倾向得到良好发展,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更大兴趣,培养了学生终生体育的习惯,推动了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
2023-08-09面对当前我国技术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体能水平无疑成为企业人才引进所关注的重点,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要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但是从当前中职学校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现状来看,依然还有很多潜在问题。本文就围绕这些潜在问题,对其切实可行的策略作出具体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中职体育教师带来一定的启发。
2023-08-09在整个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期间,加强并做好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工作,不仅能够实现锻炼学生身体,强健学生体魄的目的,还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同时对于学生能否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有着积极有利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素质教育对于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现实要求。
2023-08-0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新课程导学
期刊人气:1850
主管单位:贵州人民出版社
主办单位: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3-9582
国内刊号:52-1148/G4
邮发代号:66-75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45
影响因子:0.077
影响因子:0.259
影响因子:0.356
影响因子:0.05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