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道路交通的便利运行,铁路运输成为了重要的运输方式,而行车调度作为运输工作的关键,决定着铁路运输的效率与安全。基于此,文章围绕行车调度的具体流程,指出了当前运输环境下行车调度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措施,旨在能够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及有序运营。
铁路运输行车调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铁路运输的中枢系统,行车调度中心的工作质量,决定着铁路运输的效率、效益和安全,它的作用体现在运输生产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进步,行车调度水平也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一个由信息化控制的调度集中系统,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服务于铁路运输。现阶段铁路运输行车调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行车调度员的素质就是一个重要因素,要不断提高调度员素质,提高信息化水平,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国的铁路运输业会更上一层楼。
一、铁路运输行车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
1.1 信息化水平的制约
铁路运输行车调度人员需要通过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指挥铁路上行驶的列车,铁路运输行车调度人员和行车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联系状态,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操作。可见信息化水平是影响铁路运输行车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现如今我国铁路运输行车调度指挥系统还无法全面实现自动化,依然需要依赖人为操作。如果铁路运输行车调度的命令无法实现自动化,依然由工作人员拟写铁路运输行车调度计划,这样无法自动生成与列车行车有关的调度命令。
1.2 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制约
铁路运输行车调度工作人员的素质指的是个人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面对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但我国对于铁路运输行车调度人员的考核依旧处于规章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铁路线路被开设,这需要更多的铁路运输行车调度人员完成这些工作,实际上很多调度人员都是临时招聘上岗的,既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基础,也没有经过完善的岗位培训,相关工作经验也不足,导致这些人在工作中时常出现错误,降低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1.3 行车调度工作强度制约
铁路运输行车调度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一个班次大概有13h的进程,铁路运输行车调度人员的工作时间会很长,在工作期间,调度人员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工作量大且信息经常变化,这样的工作强度会让铁路运输行车调度人员慢慢产生心理压力,枯燥乏味的调度工作甚至会让调度人员丧失工作兴趣,有的人也会在工作的时候松懈,不利于铁路运输行车调度工作质量的提升,严重影响行车效率,为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二、行车调度对铁路运输的必要性
2.1 保证列车运行的稳定性
由于铁路运输系统的用车量很大,而铁轨数量有限,为了提高铁轨利用效率,保证铁路运输系统运行质量,需要结合实际列车运行状态合理调整用车计划,保证用车的稳定性和科学性。行车调度工作明确了列车装载的规模和轨道运行的列车数量,可以有效召回闲置剩余的车辆,从而提高列车配置的效率,实现不同区域列车的合理安排,保证列车运输的稳定性,有效加大铁路系统的运输量,提高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
2.2 控制行车间距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铁路运输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铁路运输需要在保障速度的同时确保运输安全和运输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货物和人员的安全到达。科学的行车调度与列车管理可以避免运输系统中的混乱情况,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铁路运输线路建设项目不断增多,铁路运输列车密度也逐渐增加,铁路运输行车调度工作可以实现批次调度计划的优化,保证铁路运行秩序,建立起优质的铁路网络运输方案,有效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合理优化和配置现有的资源。
2.3 保障行车安全
保证行车安全是行车调度的根本目的,也是铁路运输系统的义务和职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铁路行车调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凭借信息化的调度管理设备以及先进的调度管理理论,调度部门可以制定出最优化的行车调度方案,提高行车调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结合铁路运输的具体需求开展铁路调度活动,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运输需求和出行要求,比如在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活动时,铁路运输需求会极大提升,局部性地出现运输高峰。此时,铁路行车调度部门需要结合出行量和出行需求,适当增加列车数量,提高铁路轨道的运载能力。
三、行车调度的管理方案和运行思路
首先,铁路运输系统的主要职责是安全运输货物和旅客,但是由于人员操作不当、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因素,通常会引起突发性的列车故障,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增加列车运输的运行风险,因此,行车调度人员和相关部门必须要从整体的角度分析行车调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列车运行的风险因素,保障行车安全,制定科学完善的全过程行车调度规划,将重点放到风险和突发性故障的控制与管理中。
其次,需要不断加强先进调度技术的引入与融合。从目前来看,我国行车调度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过度侧重于列车建设技术与运行技术,相应的铁路调度技术比较落后,无法满足铁路运输系统飞速发展的需要。
同时,还需要不断开展体系化的行车调度活动,建立健全行车管理制度和行车管理体系,加强铁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妥善配置。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铁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出行最主要的选择方式之一,铁路部门需要结合高铁建设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模式,逐渐完善高铁调度制度,将多层次的行车调度技术融入现行高铁行车调度活动中,提高调度效率,保证调度质量。
四、结束语
行车调度是行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调度铁路线路运输和调配列车的工作。行车调度可以准确分配机车的任务量,可以合理安排机车的运输路线,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促进铁路各部门之间更好的交流,合理安排乘务员的作息时间,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使其可以和工作员工和谐相处,可以缓解铁路运输交通压力,使列车平稳运行,促进铁路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齐飞.行车调度对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探讨[J].四川建材,2019,45(04):249-250.
[2]谷志刚.浅淡行车调度对铁路运输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7):100-101.
[3]何川宁.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列车调度指挥对比分析[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6.
路杨.行车调度对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8):228.
针对基坑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已有相关学者进行了研究分析。蔡忠祥等[1]将管线视为刚度变化的Euler-Bernoulli梁,推导了地面堆载条件下管线的受力与变形特性。俞剑等[2]推导了考虑管线埋置深度的地基模量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
2024-11-21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优化国际海运航线,强化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巩固提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推动跨境公路运输发展,支持优化海外仓全球布局,加快构建高效畅通的多元化国际物流干线通道,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2024-09-09由于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桥梁施工中涌现了一种新型梁结构桥———槽形梁,它具有底板薄,建筑高度低等优点。因此对槽形梁施工技术的探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很好的前景。滨洲铁路电气化工程平齐跨滨洲中桥全长96.4m,设计中心里程PQK546+076.57,孔跨布置为1-32 m简支槽形梁+2-24 m单线简支T梁,其中第2跨采用32 m槽形梁跨越既有线滨洲。
2024-07-22铁路站房是旅客乘降车的场所,是车站广场与站场相连接的中枢。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已建成铁路客运站1 800余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2024-07-19随着高铁建设的迅速推进,我国客运枢纽建设迎来快速发展阶段,站城融合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越来越多,且呈现体量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其对建设施工的集成化、智能化、一体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建造是工程建造领域的发展方向,是新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4-07-19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铁路曲线形桥屡见不鲜,有关曲线梁桥的研究、设计、建造、监控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直线连续梁桥相比,曲线连续梁桥具有线条流畅明快、外形优美、能够很好地适应地形特点、改善行车条件、缩短线路的里程从而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
2024-07-05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所导致的生活空间拥挤、交通线路堵塞、生存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这加快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开发利用的步伐,地下空间工程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在我国,长春、青岛、广州和深圳等地区相继展开装配式地铁车站的研究和建设,至今已有多座车站建成并投入运营[1]。
2024-01-04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交通运输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发展关系已得到广泛认同。为此,现实中应正确处理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动态平衡关系。
2023-10-11黄土高原是典型的黄土地貌发育区,区内黄土堆积厚度大,黄土结构疏松[1],特殊的地貌特征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导致地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黄土滑坡灾害频发[2]。国内外众多学者都致力于此方面研究,乔平定从厚度、产生时代、诱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滑坡的分类提供多种思路[3];王志荣按滑坡地层结构构成,将滑坡分为黄土型滑坡及混合型滑坡[4]。
2022-05-23为解决铁路施工开挖过程中引起边坡稳定性问题,更好地指导山区铁路桥梁墩台边坡防护设计工作。通过分析边坡工程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结构面、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因素,结合墩台基础结构形式、埋设深度及施工开挖顺序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定性分析及定量计算的综合分析方法,评价墩台边坡稳定性并提出墩台防护设计措施。
2022-05-2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铁路运营技术
期刊人气:462
主管单位:南宁铁路局
主办单位:广西铁道学会
出版地方:广西
专业分类:交通
国际刊号:1006-8686
国内刊号:45-1204/U
邮发代号:无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0
影响因子:1.549
影响因子:1.108
影响因子:1.265
影响因子:0.11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