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自拟糖足汤局部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2025-01-11    2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糖足汤局部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邢台市中医医院内科、糖足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自拟糖足汤行局部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创面评分(包括创面深度、腐肉覆盖率、红肿范围、肉芽组织、分泌物性质、创面渗出、疼痛等及总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χ2=6.114,P=0.013);治疗20 d后,2组各项创面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创面深度、红肿范围、分泌物性质、创面渗出评分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腐肉覆盖率、肉芽组织及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糖足汤局部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机体炎性反应状态。

  • 关键词:
  • 创面评分
  • 局部治疗
  • 湿热毒盛型
  • 糖尿病足
  • 自拟糖足汤
  • 加入收藏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与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免疫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1]。关于糖尿病足的治疗,现代医学多给予前列腺素E1、血管介入及干细胞移植等全身治疗结合局部治疗为主,均因疗效不肯定或价格昂贵而难以在临床推广应用[2]。近年临床研究发现,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外治疗法可增强疗效,尤其在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延缓病变进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且安全性高、痛苦小、不良反应小、价格经济[3]。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脱疽”范畴,主要病机为消渴久病,早期气阴不足、燥热内结、络脉瘀阻,后期湿浊内生、热毒痰湿瘀血相搏而化腐坏死,临床以湿热毒盛证多见。中药方剂内服以清热利湿、活血解毒配合常规全身抗感染、控制血糖等治疗,但糖尿病足肢端血运差,即中医所谓“发于四末,药物难达”之特点,单纯的中西医药物内治疗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本文在内科常规控制血糖、抗感染、活血化瘀及营养神经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糖足汤外敷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旨在观察其疗效及探讨中药外用的中医辨证施治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材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邢台市中医医院内科、糖足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创面面积、糖尿病病程及创面评分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开展,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1]中糖尿病足诊断标准;足部溃疡符合Wagner分级标准1~3级;(2)中医辨证依据《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足中国专家共识(第1版)》[4]:湿热壅盛型(湿热毒盛证)表现为面红、口渴、患肢肿胀或疼痛、足趾青紫、溃疡面红肿、局部脓性分泌物较多、黏稠,为湿性坏疽样改变,舌体胖、质红、苔黄、脉细数。排除标准:(1)合并结核性溃疡;(2)近3个月有明显外伤史;(3)患肢动脉严重闭塞;(4)合并严重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5)存在凝血功能异常;(6)合并重度营养不良;(7)患肢广泛性坏死;(8)依从性差。

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资料比较[例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控制血压、调脂、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糖尿病饮食指导等综合治疗,同时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根据创面分泌物菌群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有针对性选择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局部创面常规外科清创换药每天1次,同时观察创面深度、色泽、有无渗出、渗出液量和性质变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明代陈实功《校注妇人良方》中仙方活命饮一方[5],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其中有效成分,自拟中药糖足汤行局部治疗。药物组方:金银花8 g,黄柏6 g,皂角刺6 g,乳香6 g,没药6 g,白芷6 g,红花6 g,透骨草6 g,伸筋草6 g,薏苡仁10 g,土茯苓10 g,由中医科煎药室统一煎制为免煎颗粒。换药前将中药颗粒置入消毒玻璃烧杯中,以100℃纯净水500 ml冲泡后冷却,取脱脂纱布裁剪为稍大于创面大小,置于药液中浸泡备用。每次换药时在清创后以中药液冲洗创面,后将浸泡好的无菌纱布敷创面20 min后敷无菌纱布并以胶布固定,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留意患者足部皮肤有无皮疹、水疱等过敏反应。

1.4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治疗前后创面评分变化,具体包括创面深度、腐肉覆盖率、红肿范围、肉芽组织、分泌物性质、创面渗出、疼痛,并计算总评分。创面评分标准见表2。

表2糖尿病足创面评分标准

1.5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治疗后创面愈合,局部症状消失;(2)显效:治疗后病变程度按Wagner分级缓解>2级,创面面积缩小≥60%,局部积分减少≥60%;(3)有效:治疗后病变程度缓解>1级,30%≤创面面积缩小<60%,或30%≤局部积分减少<60%;(4)无效:病变程度无好转或恶化,创面面积缩小<30%,或局部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13),见表3。

表3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创面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创面深度、腐肉覆盖率、红肿范围、肉芽组织、分泌物性质、创面渗出、疼痛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d后,2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创面深度、红肿范围、分泌物性质、创面渗出评分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腐肉覆盖率、肉芽组织及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 论


糖尿病患者在持续的高糖毒性状态下,机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在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动脉内膜损伤、粥样斑块形成,从而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同时增加了细菌侵袭、感染风险,进而引发糖尿病足[4]。糖尿病足通常累及微血管、大血管、神经系统等,病变可导致周围组织感染、缺血坏死,最终导致截肢。

本研究观察组用自拟中药糖足汤治疗,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善于清热解毒疗疮,古人称之为“疮疡圣药”,与仙方活命饮同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金银花具有抗炎、抗菌、降糖降脂、抗氧化、抗血小板凝聚等功效,故此方中其为君药[6]。王艮一等[7]研究发现,黄柏主要通过抗炎、抑菌、抗氧化应激、免疫调节、影响增殖与凋亡等功效促进创面愈合。湿热毒盛患者伤口黏稠,为湿性坏疽样改变,易细菌滋生不利于恢复,故用黄柏,既可加强金银花清热解毒之效,又配合本身燥湿之力,避免伤口感染[6]。透骨草、伸筋草不仅可祛风湿,其走窜之力还可止痛,二者用鲜品最为适合。薏苡仁、土茯苓祛湿痹,亦可加强止痛之效,故以上五味共为臣药。然单用清热解毒燥湿之品,瘀血难消。唐容川《血证论》谓“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瘀血之去,则新血日生”。故方中加乳香、没药、红花共为佐药,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以促进创面恢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乳香、没药配伍外用可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基因表达及控制炎性反应而加速伤口愈合。溃疡初期,其邪多伏于肌肤腠理之间,日久易化热成脓。皂角刺透脓溃坚,与辛散之白芷相配,即可加强透脓排脓之功,又能达到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故此二味为使药[8]。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活血,透脓溃坚之功。故对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患者方证对一,疗效显著,利于患足创面的愈合。

表4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创面评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自拟糖足汤局部治疗可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纠正创面缺血状态,更可控制炎性病变进展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增强其治疗效果。且因药物直接渗透作用于患者皮肤黏膜,能明显缩小红肿范围,减少炎性渗出并使创面变浅,故观察组创面深度、红肿范围、分泌物性质、创面渗出评分及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2组腐肉覆盖率、肉芽组织及疼痛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考虑少数Wagner3级患者病程较长、渗出较少且疼痛评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所致。

综上所述,自拟糖足汤局部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机体炎性反应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糖尿病足病专家委员会.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1):19-27.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2):92-108.

[3]王明晨,李大勇.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3):73-78.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足中国专家共识(第1版)[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5(5):379- 402.

[5] 蒋健.仙方活命饮临床运用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592-3594.

[6] 马丽.金银花的药理作用研究[J].光明中医,2020,35(20):3308-3310.

[7]王艮一,范琦琛,张筱茜,等.黄柏及其有效成分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9):151-155.

[8]何富平,李亨,谢辉,等.中药外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用药规律文献研究及其核心药物乳香—没药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12):2965-2973.


文章来源:王康,王庆周,袁沙沙,等.自拟糖足汤局部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02):74-7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期刊人气:552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3296

国内刊号:13-1389/R

邮发代号:18-115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