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5例)实施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35例)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血糖指标来看,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作为代谢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特征为高血糖,因胰岛素生物作用受到损害或分泌不足而导致,这一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这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应予以重视,做好临床治疗工作[1]。本文对此予以研究,报告如下所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病例择取年龄46~70岁,平均(56.89±5.11)岁,病例择取病程1~8年,平均(4.33±1.56)年;研究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7~70岁,平均(56.92±5.30)岁,病例择取病程1.5~8年,平均(4.41±1.62)年;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内容对比未体现出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35例)实施甘精胰岛素治疗,选用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甘精胰岛素(国药准字S20050051,产品批号121908191)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方式给药,首次注射剂量为0.2U/kg,每天注射1次,于每天晚上睡前注射,治疗过程中对血糖予以监测,据此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每次调整剂量控制在1~4U,用药时间持续3个月。研究组(35例)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同上,阿卡波糖(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05)经口服用药,首次口服剂量为50mg,每天用药3次,治疗过程中对血糖予以监测,据此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每次调整剂量控制在25~50mg,用药时间持续3个月。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空腹血糖;②餐后2小时血糖;③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x±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结果
从血糖指标来看,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6.18±1.2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92±2.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42±0.98)%]均低于对照组[(6.90±1.16)mmol/L、(9.53±2.09)mmol/L、(7.16±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病原因在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对于此则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据相关研究指出,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药物治疗糖尿病可以使临床效果增强[2]。本次研究中,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并对照单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患者,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后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可见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临床效果。甘精胰岛素可以抑制肝糖原释放,使血糖降低,通过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可以使血药浓度维持24小时,保证长效且平稳的降糖目的。阿卡波糖作为口服降糖药物,对葡萄糖苷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同时对食物多糖分解有阻碍作用,使糖类吸收量降低,进而达到降糖目的[3]。另外阿卡波糖不仅可以释放胆囊素,还可以释放高血糖素样肽,可以达到控制食欲的目的。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不仅药效更加持久,而且更加稳定,因此整体治疗效果显著。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轩,胡倩,李洪林.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04):424-426.
[2]叶有财.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8):1460-1461.
[3]赵莉莉.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02):90-91.
孔庆春.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48.
分享:
糖尿病往往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及胰岛素抵抗等存在着关联。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加之人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剧,使得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1]。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仅是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已经无法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所以应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控制。
2025-04-25近年来,临床中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在治疗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方案的选择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用药依从性不高,容易对疾病控制效果产生影响[2]。所以,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2025-04-24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损害人体生命健康。据统计,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DR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导致的眼底病变。
2025-04-19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发病率更高。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和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5.3亿和7.8亿。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很多患者出现了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球损伤,不仅提升了患者的不适感,也导致其治疗难度加大。
2025-04-16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下降、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跌倒,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下降。肌少症的患病率及病情进展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显示,高龄人群的肌肉密度较中青年人群的肌肉密度至少下降约50%。
2025-03-29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估计为1.3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增至1.7万亿美元,而如果将护理费用的增加考虑在内,则为2.8万亿美元[5]。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痴呆症早期阶段-认知功能障碍阶段的预防与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2025-03-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因血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视网膜局部组织微循环损害进而诱发一系列眼部典型病变,患病率逐年 升 高,统 计 发 现 亚 洲 国 家 人 群2型 糖尿病(T2DM)患者的 DR 发生率已达23%,是目前劳动人群中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要原因。
2025-03-18阴茎是由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是由交感、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主要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分泌、内脏活属于阳痿范畴,其临床症状有阳痿不举、遇劳加重,心悸失眠、多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暗苔白,脉细弱[2]。
2025-03-17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井喷式增长,它所导致的慢性病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病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情迁延不愈,逐渐加重,直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2025-02-10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糖尿病一旦发生,除了疾病本身之外,引发的并发症不断折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如眼病、足病、肾病和脑病,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脑病最为常见。慢性高血糖可缓慢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生理结构异常称为糖尿病认知障碍。
2025-02-08人气:18552
人气:15574
人气:15087
人气:14845
人气:1304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期刊人气:358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6699
国内刊号:31-1282/R
邮发代号:4-413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388
影响因子:0.021
影响因子:0.279
影响因子:0.140
影响因子:0.02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