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有效性和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于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间内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予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瑞格列奈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糖和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的BMI指数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的BMI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改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BMI指数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优势显著。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糖尿病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类慢性病,并且糖尿病并发症也是导致老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重饮食的规律性,还需要注意适量运动,同时还需要配合一些辅助性的基础治疗。若基础性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给予降糖药物以辅助降糖[1,2,3]。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将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会引发慢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同样不利于血糖的有效控制。瑞格列奈片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与人胰岛素分泌模式的相似性高,在老年糖尿病治疗上效果理想。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瑞格列奈片的应用价值予以进一步评价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2~85岁,平均(73.56±2.54)岁;病程1~8年,平均(4.06±0.37)年。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1~87岁,平均(73.88±2.79)岁;病程1~8年,平均(4.07±0.35)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4]:(1)入院后测定血糖值,检查结果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均无过敏史或禁忌证;(3)本着患者知情和自愿的原则开展研究,该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
排除标准[5]:(1)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药物;(2)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3)患有肝肾功能障碍;(4)合并认知障碍、行为障碍或精神障碍;(5)合并其他严重的原发性疾病;(6)治疗依从性差,或随访丢失。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选择适宜的降糖药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瑞格列奈片(注册证号H20171160,2 mg)口服,初始用药剂量为0.5 mg/次,于餐前15~30 min口服,3次/d。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对给药剂量进行调整,单日最大剂量控制在<16 mg,每次最大剂量≤4 mg,以12周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1)对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将两组的血糖测定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2)对治疗前后两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将两组的血脂测定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3)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并将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4)于治疗前后计算两组患者的BMI指数,并将治疗前后两组的BMI指数计算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5)统计治疗期间两组的腹痛、腹胀、呕吐发生率,计算后进行组间对比分析,评估两种给药方案的安全性。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的血脂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发生了改变,治疗后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比较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2.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均有下降,而观察组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下载原表
表3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2.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指数比较
治疗前计算比较两组的BM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BMI指数均降低,而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MI指数较对照组相比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指数比较
2.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比较
通过比较两种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提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糖尿病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老年人的免疫力低,患糖尿病的风险高,并且老年人多合并基础性疾病,这也导致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则加重了机体的负荷,同时也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导致老年患者的残疾率和病死率升高[6,7,8]。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控制饮食、科学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等,虽然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基本控制患者的血糖波动,但总体控制效果并不理想[9,10,11,12]。瑞格列奈片是一种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可对胰岛β细胞产生直接作用,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此外,患者用药后药物可由胆汁分泌并经粪便排出,药物可在肝脏中完成代谢。用瑞格列奈片控制血糖不会增加体质量,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使患者的进餐方式和生活方式更灵活[13,14,15,16]。
该院提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瑞格列奈片用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上,经研究发现,用瑞格列奈片治疗的优势颇为突出,同时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各项血糖水平分别是(5.56±0.23)mmol/L、(7.75±0.16)mmol/L、(7.41±1.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也有显著改善,治疗后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分别是(5.21±0.51)mmol/L、(2.26±0.34)mmol/L、(5.96±0.28)mmol/L、(1.93±0.16)mmol/L,说明用此种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改善。而且,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显著下降,为(10.34±1.78)μmol/L,患者治疗后的BMI指数也明显降低,为(22.36±1.11)kg/m2,这说明此种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治疗安全性体现在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此种治疗方案是具备有效性的。这主要是因为瑞格列奈片是用餐时的血糖调节剂,有利于患者餐前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患者可随餐用药,且药物的作用时间短、起效更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胰岛素敏感水平,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17,18,19,20]。患者在餐前服用可促进药物在胃肠道内的吸收,以保障患者餐后血药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服用瑞格列奈片不会受到患者饮食习惯的影响,且不容易在体内蓄积,可降低低血糖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发生[21,22]。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用瑞格列奈片治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该药物的应用对于改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婉妮,李洁.降糖舒片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2);3696-3699.
[2]张丽华.瑞格列奈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0):107-108
[3]尚振海,吕冬梅,周雪妍等.RASGRP1 s7403531基因多态性对瑞格列柰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3):1326-1329.
[4]吴金蝉,陈娟,冯光球.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或瑞格列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2019,14(5):719-722.
[5]刘董.瑞格列奈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1):85-87,154.
[6]陈丽梅,孙霞.运动康复疗法结合瑞格列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6):83-85,89.
[7]李积薇.瑞格列奈片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7):82-84.
[8]程明瑜.瑞格列奈和格列齐特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7):114-115.
[9]杜少斐,郜惠平,刘爽,等.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与门冬胰岛素50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1):1969-1971.
[10]王培玉,周承刚.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2):67-68.
文章来源:梁光曦,卢锐锋.分析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0):74-77.
分享:
糖尿病往往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及胰岛素抵抗等存在着关联。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加之人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剧,使得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1]。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仅是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已经无法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所以应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控制。
2025-04-25近年来,临床中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在治疗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方案的选择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用药依从性不高,容易对疾病控制效果产生影响[2]。所以,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2025-04-24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损害人体生命健康。据统计,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DR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导致的眼底病变。
2025-04-19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发病率更高。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和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5.3亿和7.8亿。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很多患者出现了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球损伤,不仅提升了患者的不适感,也导致其治疗难度加大。
2025-04-16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下降、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跌倒,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下降。肌少症的患病率及病情进展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显示,高龄人群的肌肉密度较中青年人群的肌肉密度至少下降约50%。
2025-03-29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估计为1.3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增至1.7万亿美元,而如果将护理费用的增加考虑在内,则为2.8万亿美元[5]。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痴呆症早期阶段-认知功能障碍阶段的预防与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2025-03-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因血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视网膜局部组织微循环损害进而诱发一系列眼部典型病变,患病率逐年 升 高,统 计 发 现 亚 洲 国 家 人 群2型 糖尿病(T2DM)患者的 DR 发生率已达23%,是目前劳动人群中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要原因。
2025-03-18阴茎是由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是由交感、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主要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分泌、内脏活属于阳痿范畴,其临床症状有阳痿不举、遇劳加重,心悸失眠、多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暗苔白,脉细弱[2]。
2025-03-17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井喷式增长,它所导致的慢性病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病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情迁延不愈,逐渐加重,直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2025-02-10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糖尿病一旦发生,除了疾病本身之外,引发的并发症不断折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如眼病、足病、肾病和脑病,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脑病最为常见。慢性高血糖可缓慢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生理结构异常称为糖尿病认知障碍。
2025-02-08人气:16674
人气:11016
人气:10002
人气:9697
人气:915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糖尿病杂志
期刊人气:422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5809
国内刊号:11-5791/R
邮发代号:80-994
创刊时间:200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