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及经验。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集卜教授临床处方226个,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获知高频药物及药类,对药物及药类进行研究。结果:频次较高的12味药物为黄芪、生地黄、茯苓、白术、川芎、山药、麦冬、苍术、丹参、葛根、香附、知母,药类频次集中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理气药等。结论: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体现了其注重补虚、活血化瘀、清热祛湿、疏肝解郁的辨证思路。
卜献春教授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从国医大师刘祖贻,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脑系疾病等。现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卜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处方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门诊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验案处方226个,就诊次数≥2次,临床疗效显著者,共得到101味中药。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对药物予以频数分析,得出高频药物及其药类。
二、结果
药物频数分析:总频数3 316次,频次在90次以上的药物有12味,按照频率递减顺序排列。见表1。
药类频数分析:频率在40次以上3 030次,总频数3 316次(91.38%),按照药物功效归类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解毒药、理气药、解表药、收涩药、消食药、安神药、温里药等。见表2。
三、讨论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探讨:(1)黄芪:味甘,微温,健脾补中、益气升阳。黄芪多糖(APS)具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1]。APS能有效减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之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抑制粥样斑块形成[2]。(2)生地黄:甘苦,凉。《药性论》载“生地黄补虚损,通血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地黄中所含降血糖活性成分主要是梓醇、地黄多糖及寡糖[3]。(3)茯苓:《神农本草经》载“茯苓味甘,平,主心下结痛,烦满,利小便。”茯苓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痰湿质糖尿病患者予健脾利湿化痰中药中最常用的便是茯苓[4]。(4)白术:《医学衷中参西录》载“白术性温微辛微苦,善健脾胃,与滋阴药同用,善补肾。”白术降糖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多炔类化合物及氨基酸[5]。(5)川芎:辛、温,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本草汇言》载“芎,上可行头目,下能调经水,中可开郁结,为血中气药。”(6)山药:甘,平。《医方集解》载“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能补脾固肾。”山药多糖能减轻肥胖症糖尿病大鼠之体重,能改善肾功能,调节肠道微生态[6]。(7)麦冬:《神农本草经》载“味甘,平。”具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麦冬单味药有效成分能治疗糖尿病。麦冬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成分不单局限于麦冬多糖、麦冬皂苷,黄酮类等成分亦有直接或间接作用[7]。(8)苍术:性辛、苦、温;《本草纲目》载“苍术治湿痰留饮”,苍术能起到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肠胃运动、降血糖[8]。(9)丹参:《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寒,主治心腹邪气,积聚,益气。”丹参治疗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主要系通过23条信号通路发挥其功效,且的中以Fox 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MAPK信号通路采取实验验证时的成功可行性高[9]。(10)葛根:《神农本草经》载“葛根味甘平,治消渴、身大热、诸痹、解诸毒。”葛根总黄酮提取物针对DR具备较好的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糖、抑制AGEs、炎症水平及下调视网膜VEGF之表达有关[10]。..(1.1)香附:其性辛、微苦、微甘,平;《本草纲目》载“香附利三焦、解六欲、消饮食积聚……。”香附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及氧化应激[11]。知母:《神农本草经》载“知母味苦,寒;主治消渴、热中、补不足、益气。”知母、葛根、天花粉这三味药称“滋膵饮”,凡热盛阴伤者均可配伍使用[12]。
药类频数统计结果探讨:(1)补虚药:消渴之病变脏腑主肺、胃、肾;老年糖尿病患者以五脏亏虚为特点,脾肾亏虚为其本。临证以健脾补肾为则,多依据脾气虚、肾阴亏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的不同,辨证施治,以七味白术散和六味地黄丸为组方基础。(2)活血化瘀药:糖尿病系一种慢性疾病,缠绵难愈,老年糖尿病患者消渴日久,病久则入络,致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之重要病机之一[13]。临证在健脾补肾之基础上,结合辨证,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尤为关键。(3)清热药:老年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辛辣,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且疏于运动,焦虑压力,肝气郁结,郁则化火,煎熬津液,促使热毒、瘀血、痰湿互结。临证多予清热泻火、清热凉血等药物,配伍利水渗湿、化湿之品,同时顾卫正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卜教授在多年临证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老年糖尿病病患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为“虚、瘀、毒、郁”四字。本研究挖掘卜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规律,提验出相应的治则:补虚、活血化瘀、清热祛湿、疏肝解郁等,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表1常用药物频数及频率
表2常用药类频数分布
参考文献:
[1]胡桂祯,徐冰,徐涛,等黄芮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9):95-100.
[2]周莹洁,李思耐,尚菊菊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西洋参黄芪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探究[J/OL].世界中医药,2021:1-13.
3]禹博威,潘晓琼,陈君第霞,等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血管内皮保护机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 ,45(5):447-453.
[4]王明琴,张雪荣,吴宿慧等地黄用于消渴病研究进展[J].新中医.2021,53(4):19-24.
[5]范中农,林洪,岳双冰,等痰湿质糖尿病患者中药治疗的数据挖掘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6):18-21.
[6]杨欣,李亚辉,刘明,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GEO数据集分析白术改善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J/OL].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1-12.
[7]张文杰,赖星海,陈佳薇山药多糖治疗肥胖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效果观察及对其肾功能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1):37-42.
[8]席啸虎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麦冬治疗糖尿病成分和机制及其配伍后作用通路改变研究[J/OL].中国现代中药,2021:1-9.
[10]钟达源,李兰蒋成婷,等丹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分子机制及其归经实质探讨[J].中医学报,2021,36(3):608-613.
[11]邓立萍谢孟君,祝子喻等葛根总黄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分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7(2):54-59.
[12]罗嘉,黄佳香附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17,39(6):437-440.
[13]顾成娟,杨才佳.王涵全小林使用天花粉、知母、葛根降糖经验[J]吉林中医药,2021,41(4):458-460.
文章来源:陈琪,卜献春.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用药规律[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2):87-88.
分享:
糖尿病往往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及胰岛素抵抗等存在着关联。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加之人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剧,使得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1]。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仅是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已经无法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所以应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控制。
2025-04-25近年来,临床中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在治疗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方案的选择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用药依从性不高,容易对疾病控制效果产生影响[2]。所以,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2025-04-24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损害人体生命健康。据统计,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DR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导致的眼底病变。
2025-04-19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发病率更高。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和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5.3亿和7.8亿。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很多患者出现了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球损伤,不仅提升了患者的不适感,也导致其治疗难度加大。
2025-04-16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下降、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跌倒,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下降。肌少症的患病率及病情进展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显示,高龄人群的肌肉密度较中青年人群的肌肉密度至少下降约50%。
2025-03-29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估计为1.3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增至1.7万亿美元,而如果将护理费用的增加考虑在内,则为2.8万亿美元[5]。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痴呆症早期阶段-认知功能障碍阶段的预防与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2025-03-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因血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视网膜局部组织微循环损害进而诱发一系列眼部典型病变,患病率逐年 升 高,统 计 发 现 亚 洲 国 家 人 群2型 糖尿病(T2DM)患者的 DR 发生率已达23%,是目前劳动人群中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要原因。
2025-03-18阴茎是由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是由交感、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主要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分泌、内脏活属于阳痿范畴,其临床症状有阳痿不举、遇劳加重,心悸失眠、多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暗苔白,脉细弱[2]。
2025-03-17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井喷式增长,它所导致的慢性病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病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情迁延不愈,逐渐加重,直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2025-02-10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糖尿病一旦发生,除了疾病本身之外,引发的并发症不断折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如眼病、足病、肾病和脑病,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脑病最为常见。慢性高血糖可缓慢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生理结构异常称为糖尿病认知障碍。
2025-02-08人气:18552
人气:16674
人气:16007
人气:15574
人气:1529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3781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7377
国内刊号:61-1104/R
邮发代号:52-40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