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汗证效果观察

  2024-11-08    3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究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汗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汗证患儿82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益气养阴止汗汤)及观察组(联合推拿),各4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夜寐盗汗、神萎不振、五心烦热、寐后汗多)、症状治愈时间(汗出、口渴、食欲、睡眠、舌苔脉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汗出、口渴、食欲、睡眠、舌苔脉象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汗证患儿采用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汗出、口渴、食欲、睡眠、舌苔脉象症状,缓解夜寐盗汗、神萎不振、五心烦热、寐后汗多情况,且复发率低。

  • 关键词:
  • 夜寐盗汗
  • 小儿汗证
  • 推拿
  • 益气养阴止汗汤
  • 神萎不振
  • 加入收藏

汗证是指机体因为阴阳失衡、腠理不固导致的汗液外泄,属于异常出汗疾病,多发于0~5岁小儿,其中机体虚弱小儿为高发群体[1]。患儿在发病后,即使在静息下机体也会大量出汗,影响患儿正常生活。机体如长时间大量出汗,则会导致患儿身体虚弱,进而影响机体正常发育,且长时间大量出汗,不仅消耗机体水分,影响正常新陈代谢,还会由于汗未拭干、毛孔常开,外邪侵入引发外感。中医将汗证分为自汗和盗汗,认为与气阴亏虚有关。自汗是指无运动时大汗不止,运动时益甚;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异常,睡醒后汗液自止。当前对小儿汗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包括抑制汗液分泌、调节神经功能等,药物以抗胆碱制剂、止汗剂等,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大,在停药后极易复发[2]。随着中医药的推广,发现在治疗小儿汗证中可取得一定效果,中医主张辨证论治,注重补虚泻实、标本通治[3]。益气养阴止汗汤由多种中药材组成,包括黄芪、白术、五味子等,可治疗气阴亏虚相关疾病。小儿推拿操作简单,且无副作用,被誉为“21世纪最佳婴幼儿自然疗法”[4]。本文以分组对照方式探究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汗证的效果,以期为汗证患儿提供有效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医学伦理审核后,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汗证患儿82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女21例,男20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01±0.55)岁;病程1周~3个月,平均病程(1.52±0.41)个月;观察组女20例,男21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45±0.62)岁;病程2周~4个月,平均病程(1.67±0.4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相关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对多汗症的诊断[5]。(2)中医诊断标准:①符合《实用中医儿科学》中对汗证的诊断[6];②患儿静息下全身汗出;③入睡后出汗异常,睡醒后汗液自止;④符合阴虚内热证诊断;⑤汗漓不止、易烦易怒、舌苔少、脉细。

1.2.2 纳入标准:

(1)患儿年龄<15岁。(2)服从性高的患儿。(3)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1)外界因素影响、活动因素导致大汗者。(2)感染、风湿、结核疾病等导致出汗者。(3)依从性差者。(4)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益气养阴止汗汤治疗。汤剂组成:党参、黄芪各8g, 白术、煅牡蛎、煅龙骨、酸枣仁、麦冬各6g, 防风4g, 五味子、甘草各3g; 如患儿伴有低热、手足心热,则可加地骨皮、牡丹皮各6g; 如伴有失眠可加益智仁6g; 如患儿口干、烦躁,可加茯苓、浮小麦各6g; 煎药留汁150mL,每日1剂,早晚服用。治疗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掐揉患儿肾顶300次、复溜200次,按揉合谷200次;分手阴阳200次,补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推三关200次、按肩井100次;按揉风门200次、风府200次、肺俞200次。隔天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经治疗,小儿汗证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0%,定义为显效;经治疗,小儿汗证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60%~90%,定义为有效;经治疗,病情无任何改善,或加重,定义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2)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后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8],共四项(夜寐盗汗、神萎不振、五心烦热、寐后汗多),每项0~3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3)症状恢复时间:观察统计两组汗出、口渴、食欲、睡眠、舌苔脉象恢复时间。(4)复发率:记录两组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差异行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前后差异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3 两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汗出、口渴、食欲、睡眠、舌苔脉象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复发1例,占比2.44%,对照组复发7例,占比1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P=0.025<0.05)。


3、讨论


小儿多汗证在临床中非常多见,症状以自汗或者盗汗为主,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故探究安全、有效的小儿汗证治疗方法对于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意义显著,也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9]。中医将多汗症状归属为汗证范围,西医认为汗证发病机制和机体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因此治疗也侧重于改善神经功能,抑制汗腺分泌汗液为主,常规药物包括谷维素、阿托品等。但是,有研究显示,西医治疗汗证具有较多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因为汗证患儿常伴有纳差、便溏、自汗、盗汗、神疲乏力等症状,治疗也主张滋阴清热、益气理表、固涩敛汗,旨在调整阴阳、调节气血[10]。

中医治疗小儿汗证主张辨证论治,包括脏腑辨证、虚实论治,对于阴虚热汗证患儿,需以滋阴生津、清热益气、固表止汗为主。益气养阴止汗汤主要以益气养阴为主,汤剂中黄芪性温、属肾、经脾,为补气诸药之最,具有补脾气、固表止汗、提高机体免疫功效;白术为加补之药,能够大补肺脾之气、扶正固表、提高机体免疫;五味子性温,可益气养阴,具有止阴虚汗功效;麦冬生津液,煅龙骨、煅牡蛎、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功效;甘草可益气补血,调和诸药针对性治疗小儿汗证。推拿是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机,在治疗机体虚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中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将推拿应用在小儿汗证中,通过推拿穴位能够改善机体脾气,促进食欲;其中推拿足太阳膀胱经和俞穴,能够改善脏腑功能,调节体液。同时,推拿各穴位时运用揉、按、拿、捏等手法,刺激穴位,起到激活经络调节能力效果,使得机体细胞再生,激发患儿自身调节能量,提高小儿自身免疫力。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夜寐盗汗、神萎不振、五心烦热、寐后汗多积分低于对照组,汗出、口渴、食欲、睡眠、舌苔脉象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汗证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分析原因在于: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汗证中,以汗证病因病机进行针对性治疗,实现治标固本治疗效果,快速止汗。与此同时,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汗证可远期疗效显著,降低复发率。分析原因在于:益气养阴止汗汤为中药汤剂,通过辨证,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治疗期间注重主证,从根源治疗疾病,使得出汗可止,并彻底治疗该病。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防风能够发挥抗炎和抗菌作用;煅牡蛎能够发挥抗过敏、改善脂质代谢效果,并可解热症;五味子可发挥调节免疫、抗炎、保肝效果;而黄芪能够补血滋阴,进而调节机体免疫力[11]。与此同时,联合推拿治疗,能够刺激患儿各穴位,同时机械性刺激患儿交感神经处穴位,能够显著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从而调节体液和神经,阻止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等兴奋神经物质,降低突触后膜的刺激,抑制汗腺分泌汗液;且推拿手法中反复挤压产生的推动力,能够促进神经末梢循环,使得胆碱酯酶快速分解乙酰胆碱,促使机体乙酰胆碱浓度下降,抑制汗液的分泌。另有研究显示,粗纤维活动能够阻止细纤维活动[12]。推拿手法能够刺激患儿各穴位,促进粗纤维传导,使得热敏神经活动受限,减轻对中枢神经的刺激,阻止信息向下传导,乙酰胆碱分泌降低,减少汗液的产生;推拿治疗汗证还可通过增强固汗能力,使得机体温度感受器敏感度降低,减少汗液泌出。故本文选择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控制感染等,敛汗固表,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促进患儿预后,减少复发。

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包括样本量较小、观察指标主观性较大、结果代表性不足,未来将扩大样本量,使用更加客观指标明确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汗证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治疗依据。

综上所述,汗证患儿采用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汗出、口渴、食欲、睡眠、舌苔脉象症状,缓解夜寐盗汗、神萎不振、五心烦热、寐后汗多情况,且复发率低。


参考文献:

[1]王利群,海瑞奇.醒脾养儿颗粒联合中药外敷对脾胃积热型盗汗患儿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6):69-71.

[2]黎晓雨,姚虹.当归六黄汤合牡蛎散加减治疗小儿汗证(阴虚内热证)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3):1508.

[4]施蕾,郑瑀,许琳洁,等.《伤寒杂病论》多汗证之病因证治[J].中医学报,2019,34(4):693-696.

[5]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梁茂新,高天舒.《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脏腑诸证考察与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30-331.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肖飞,吴建红,张雪荣,等.龙牡壮骨颗粒治疗小儿虚汗的中医理论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2):222-223.

[11]田怡,李江全.四妙丸加减治疗小儿多汗症脾虚湿热型思路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9,51(1):51-52.


文章来源:田湘平,吴剑芳,陈可.益气养阴止汗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汗证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21):3696-369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江苏中医药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期刊人气:547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397X

国内刊号:32-1630/R

邮发代号:28-8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