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开始逐渐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我国的网络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且我国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就是通讯行业。但是,通讯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量的网络信息处理也为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网络信息的维护管理工作与技术应用。文章对通讯网络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如何通讯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展开思考。
随着网络用户的逐年增长,通讯网络从3G发展到4G,很快就要步入5G的通讯时代,网络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防护问题,因此,通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也成为了重中之重的工作,网络技术人员开发了大量的维护信息安全手段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大量的通讯信息能够更安全、更稳定。
一、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维护的内容与意义
(一)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维护的内容
维护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主要分为软、硬件的维护与病毒的防范两个方面。软件的维护包括系统的兼容性与运行的环境分析以及软件自身功能的完整性等,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来支撑。计算机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面临了较多的影响系统安全的问题。硬件系统包括硬件的检查与维护,它是通讯网络信息的基础内容,首先,要把握好设备的性能质量,要做好日常的检查,其次,如果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缺陷或者人员的操作不当,会给系统带来病毒,不仅会影响网络的通讯效果,还会导致系统崩溃。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初步发展的阶段,网络技术尚未成熟,更容易遭到病毒的入侵。因此,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就是要将系统完善已达到防止病毒入侵的目的。同时,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杀毒,且对其进行监控,发现有病毒的隐患就要及时处理。
(二)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维护的意义
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对企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信息资源的掌握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它不仅是信息传输的渠道,也是信息收集与提取的重要工具。除此之外,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相当于一个“情报站”,系统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机密,信息系统出现问题,会使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对社会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公共机关所用,还发挥着很大的社会效益。通讯网络信息系统具备资源共享与信息传输的特点,它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服务。如果信息系统受到了侵害,也会损害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对于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通讯网络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因素
影响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自然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海啸等自然灾害,这些因素会导致用户的网络信息数据不能正常传输,给用户带来了不便与损失。
(二)人为因素
造成通讯网络安全的因素还包括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人员的失误与网络恶意攻击的行为。其中,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会让通讯网络信息中断,造成信息数据丢失。还有一些操作人员因为受到了不良动机的影响,主动开展网络攻击的模式窃取信息资料。当今,用户的信息经常遭到窃取,很多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对用户进行诈骗。有些人甚至会故意破坏通讯链路造成网络瘫痪,影响程序的正常运行,并利用技术手段对自身进行伪装,让客户不能辨别真伪,不仅对客户造成严重影响,对通讯网络信息系统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除此之外,某些非法网络入侵者会用“合法”的身份对网络进行非法访问,他们能够直接对用户的网络进行攻击,使用各种非法的手段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数据窃取、窃听用户的信息、控制数据、分析用户的流量等。他们还会利用特殊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篡改,攻击数据的完整性。
(三)病毒因素
网络病毒是计算机网络常见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目前没有足够的立法保护通讯网络信息,让不法分子对网络漏洞有机可乘,他们对网络展开攻击,使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天会出现将近100多万的通讯网络安全事故,这些都是网络病毒所导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三、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维护方案
(一)强化网络漏洞的扫描与修补技术
通讯网络信息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攻击与破坏,对通讯网络安全的维护工作迫在眉睫。首先要找到系统存在的漏洞,知道系统出现问题的原因,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让问题不再扩散,也防止网络攻击者趁虚而入,不让他们有机可乘。同时,对网络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完善管理制度与维护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漏洞检索与扫描的机制,定期开展系统自查,如果查到潜在的风险,要及时进行更正与修补。
(二)加强信息加密的策略
通讯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人员要加强保护客户的信息与网络内部的关键数据资料,采取对信息加密的措施,通过改变数据的表现形式,目的是让特定的操作人员才能解读密文,其他的人及时获取了密文也不知晓其中的意义。因此,将数据加密不仅是维护通信安全的最佳方式,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在系统维护过程中的成本。如果防护的效果好,客户接受了这种模式,就能够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等级,可以在网络维护工作系统受到攻击或者威胁时及时的做出提醒,还能够有效的阻挡攻击者的入侵,并且保护用户的网络信息数据不受到威胁。对通讯网络信息加密、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个方面着手。
1、在使用网络信息时,要让信息的传输更加机密,就要对节点进行加密,通过节点之间的链路让系统加密达到最好的效果。2、节点数据的保护方式是对端点实施机密,让系统安全得到优化的同时还能实现网络的安全防护。3、从身份证入手,现在很多的业务需要实名认证,通过身份认证的方式有效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让非法登录的不良资源得意控制。目前,很多的不法分子都会利用身份认证的方式将认证系统视为攻击的重点内容,因此,如果身份证的认证系统能够实施,就能够使网络登录更加安全与稳定。身份认证的方式主要采取两种手段,主机之间的认证系统或者主机与用户之间的认证。例如:在认证的初期,需要认证者建立一个单独的账号,通过身份验证让账号系统获得唯一的认可,在系统通过验证之后在进行登录,就能让网络登录更有安全性。
(三)限制系统的功能
为了减少黑客利用系统的服务功能与权限进行网络系统的攻击,可以通过采取一些能够限制系统提供服务的功能的措施,并且限制用户的网络系统的操作权限,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安全检测仪的检测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安全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四)进行入网测试
由于通讯网络信息系统要接入大量的设备与装置,所以在正式开始运行之前,需要对这些装置与设备或者运行的程序进行入网的检测。这么做的目的是在系统正式运行之前能够及时的发现这些设备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安全隐患,当了解了设备,并明确了其性能标准与安全级别以后,能够更方便的对设备以及系统进行监控。
(五)建立信息网络的应急恢复系统
对于通讯网络信息的安全维护方面要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策略。为了能够对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全权负责、分工管理以及统一指挥,网络安全的维护工作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通讯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严格的监控。同时要对随时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的措施,确保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将信息安全的传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享受通讯网络带给人们便利服务的同时,也要做好信息的安全维护,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维护技术水平,加强网络安全的监管,做好通讯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金美.通信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技术维护措施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8,No.294(6):86.
[2]李娟娟,王宏仂.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与网络通信安全维护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v.21;No.377(11):55-57.
[3]李兢.通信网络综合代维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7,30(2):55-59.
黄维.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方案探究[J].数码世界,2019,(9):34.
分享: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促使大量分布式能源并入大电网中。这种形式虽然提升了电力能源的供给能力,但也给智能电网调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与挑战。与此同时,由于智能电网覆盖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使得电力信息数量呈现指数级别暴涨,电力信息通信传输需求与难度也随之增加。
2024-12-0310GPON网络是当前新型城域网发展的重要接入部分,接入网络互联链路影响因素较多,网络误码产生将对其承载的云网业务感知造成影响。对于传统网络误码的研究,国内外产业界主要围绕在传统传输网络和以太网CRC(循环冗余校验)误码监测的仿真研究方面,而在10GPON网络端到端工程应用领域的研究十分缺乏,主要研究调频监控误码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2021-02-06固定网络具有大带宽、低延迟、高稳定性和灵活性等优势,能够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固定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对其进行技术的代际划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固定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此,我们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将固定网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目前,固定网络正在进入第五代固定网络时代(F5G)。
2021-02-06目前大部分共享5G基站是采用NSA(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涉及到大量异厂家产品,存在跨运营商之间4G/5G协同问题。由于目前共享区内现网4G基站识别NSA终端准确度不够,无法进行差异化的迁入迁出控制,而通过探索和优化调整空闲态和连接态的策略,对4G现网和共享锚点基站参数进行系统设计,覆盖几种典型的组网场景。
2021-02-06文章讨论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山东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运行状态,提出了基于CDIO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入手,介绍了山东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专业项目的基本情况,讨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目标,从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课程群建设,实践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2021-02-04在通信技术中,分为有线传输及无线传输技术,而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有线传输占关键地位。其优势在于: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因此,通信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使用有线传输技术,可有效改善客户网络情况,获得更高清的视频,提高客户体验度。其在远程医疗等领域的用处也非常重要,由此可见,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运用中的关键性。
2020-12-30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常常需要进行远程控制或数据采集等,我们常会想到用PCI控制板卡或PCI数据采集卡等,但增加这些PCI卡,势必会增加成本。本文是利用虚拟串口软件在PC机上创建两个虚拟串口,并对这两个串口配对,用LabVIEW设计两个串口通信程序,轻松实现串口之间的数据通信和采集。
2020-12-30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不论是从休闲娱乐还是信息通信方面,耳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其性能和质量都表现出更高要求和标准。本文以Jabra新款头戴式ANC耳机的开发实践,探讨一下这类耳机结构设计的方法与要点,为后续相关产品设计与研究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2020-12-23GNSS基准站建设与运维越来越不可避免地面临附近出现通信铁塔,本文就通信铁塔是否影响GNSS基准站数据质量与定位精度问题开展了初步的实验。通过距离通信铁塔架设不同远近的基准站进行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结论,GNSS基准站数据质量以及利用通信铁塔电磁环境中的GNSS基准站数据源进行网络RTK定位精度,均与有无通信铁塔无关。
2020-12-21EtherCAT(EthernetforControlAutomationTechnology)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实时工业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和国际标准。它具有高速和高数据有效率(dataratio)的特点,支持多种物理拓扑结构。符合该总线的主站采用标准的以太网控制器,通过5类非屏蔽双绞线进行传输交互,物理层上使用网络接口卡集成功能。
2020-12-05人气:3468
人气:2702
人气:2314
人气:2305
人气:204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
期刊人气:2134
主管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672-6944
国内刊号:32-1675/TN
邮发代号:28-473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1.646
影响因子:0.693
影响因子:0.706
影响因子:1.052
影响因子:0.49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