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究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2021-06-08    192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我国不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等各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均是汇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传统文化为我国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基础,若想长远发展就不能离开优秀文化的源泉。我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核心价值观对有价值文化的借鉴,同时也是对无价值文化的摒弃。理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对我国几千年发展起来传统文化思想的去糟取精。实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以及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发展。

  • 关键词:
  • 价值共识
  • 价值取向
  • 传统文化
  • 思想基础
  • 核心价值观
  • 加入收藏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目前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联系密切,归其根本,是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所共同决定的。在我国深度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一直发挥着为其提供思想基础的重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汲取,这些理念规范着国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要想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为深刻的作用,就要不断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人文、道德等层面的深刻内涵,并将其与时代创新紧密结合。对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内在联系的深刻把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方向指导。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一) 价值观概念及特征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基于社会生活实践而形成和持有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1]。也就是说,对于价值观,它所针对的并不是某一具体事物有关于价值层面的观点看法,它所阐明的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所产生的有关价值层面的根本看法。它是人民群众用来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利与弊、美与丑等这些相对独立观点的基本体系,它指导着人们去分辨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段性。

(二) 核心价值观概念及功能

价值观的系统体系具有多个层面及维度,它主要分为终极、核心和一般价值观三种等级。其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的核心观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2]。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核心价值观往往掌握在统治者手中,并对统治阶级维护其地位优势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引导着人们对于当下被大众所认同的正确事物的选择,并不断引领着社会个体对事物的对错认知向大众群体的认知靠拢,从而使由无数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在价值目标上保持一致,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四种功能要素。导向功能主要是指引导人们对于大众所认知的正确事物的定向选择;规范作用主要是指对人们日常行为约束和规范,从而维持稳定健康的社会秩序;凝聚功能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大众认知体系中的价值选择进行规范,使得人们对价值体系的选择具有统一性,从而使人们具有一致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使得人民群众拧成一股绳,向着共同的目标进发;激励功能主要指不仅在引导人们做出正确选择时核心价值观可以起到作用,而且它能对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产生精神激励和意志激发的作用。核心价值观具有如此强大的作用,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1]。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魂魄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践行的一个价值体系,它为国家的统一治理和稳定发展提供了理念和原则基础。这种地位、作用是由于它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了古人千年的时间总结并换取的宝贵经验法则。而核心价值观就是时代的展现,是创造性的转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不断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摒弃其中无价值的成分,使得其完美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同时,核心价值观并没有教条主义式的对其继承,在此过程中,它还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新时代特征所结合,根据历史进程的不断前行,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优化,造就民族文化的精神魂魄,从而使其不断滋养,进而适合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

一个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人,也最容易成为失足落马之人;而一个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国家,也最容易成为一个灭亡的国家。中国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现代化建设若要强行摒弃传统文化,只能适得其反,造成混乱,这并不会取得我们所希望的结果。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当牢牢把握传统文化根基,继续发挥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传统文化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它鲜明地体现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联结从古至今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与血脉基因,它既是吸收和借鉴了当代世界主流的先进思想,也是古今呼应、继往开来的理论创新[2]。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一) 从理论维度

传统文化是经久不衰的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长河中传承下来的,而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是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中国传统哲学所倡导的遵循自然规律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文化传承性与哲学根源性,是现代中国治理的良方药剂。因此,践行核心价值观,不仅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革命实践,更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游离于传统文化之外,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扎根于民族传统,推进核心价值观理论建设继续发展。

(二) 从实践维度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不论是从国家、社会抑或是个人角度来说,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追求,也正是对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内涵的追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具有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是基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土壤,否则再好的、再先进的制度、文化,也不能实行下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四、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深厚底蕴的华夏文明,数千年时间里积淀了的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然而中华传统文化终究属于古人的智慧,并不能完全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当前文化建设当中,我们仍然需要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并促进两者融合与协调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将其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进而打造渠道互通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涵养出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 促进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与协调

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两者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存在,而是融会贯通的。我国传统文化对由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智慧,这种融合形式从本质来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站在新的高度,最终生成了时代的产物,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顺应全球化和创新性转化发展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这使得国内外的交流日益丰富。外来事物的不断涌入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及追求开始趋向于多元化。在此种情形下,我们应该着重利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加大对传统文化优秀内涵的宣扬,从而增强人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此同时,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先进理念进行创新性的融合与发展,使得这些优秀资源更加适应时代的潮流,以便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使其对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作用,从而使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发扬光大。

(三) 打造渠道互通和资源共享教学集合平台

进入21世纪后,渠道和资源共联共享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常见元素。各种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之间融合的教学活动在有序开展中。基于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堂中的教学课程并结合VR技术与体感游戏,让学生们快乐地参与其中。这种体验沉浸式的教育,的确能让学生们能置身虚拟世界感受身临其境的乐趣。此外,科学与系统性的社会教学平台成为较好的选择方式,它不仅停留在一个网站的链接,它也能将平台带入各个社区,就如同朗读亭那样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真正的渠道互通和资源共享教学集合平台。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思想,以社会实践经历为现实依据,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为根基的文化理论。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不断优化和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新时代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展结合起来,要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融会贯通”等中华民族传统精神融入其中。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要结合新时代特征不断更新,使其更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路,并用中国文化的和平包容之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孙伟平,陈慧平.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2]季明.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文章来源:龚照绮,李沾意.探析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J].品位·经典,2021(12):39-41+4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文化软实力

期刊名称:文化软实力

期刊人气:102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湖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文化

国际刊号:2096-188X

国内刊号:43-1531/G0

邮发代号:42-279

创刊时间:2016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