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腹股沟斜疝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约0.8%~4.4%。腹股沟斜疝是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下、向内、向前斜行,在经过腹股沟管后穿出皮下环进入阴囊而形成的一种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90%。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但传统手术创伤大,影响患儿术后恢复。
120
0
骨样骨瘤是由骨母细胞及其所产生的骨样组织形成的成骨性肿瘤。该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良性骨肿瘤,约占所有良性骨肿瘤的1.81%,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1。典型病例多发生在骨干,有典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容易诊断。临床中发现部分骨样骨瘤病灶位于关节内/近关节区,症状不典型,有时存在误诊、误治的情况。
131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恶性实体肿瘤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外科手术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肝母细胞瘤的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的不断进步,手术风险及死亡率大大降低,然而手术并发症仍影响着患儿的生存和预后,其中胆瘘是肝母细胞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183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指因脊髓、圆锥、马尾神经或终丝纵向受到牵拉,导致脊髓末端位置低于正常水平,继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目前脊髓栓系松解术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唯一方法,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证脊髓神经功能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松解栓系的脊髓,消除脊髓纵向受牵拉的张力,达到减轻神经功能损害的目的。
134
儿童骨折很常见,占儿童伤害的10%~25%,对患儿的活动产生非常大影响,80%的儿童骨折发生在上肢,主要位于前臂和肱骨。儿童肱骨骨折约5%发生在肱骨近端,主要包括干骺端骨折和骨骺损伤。以保守治疗石膏或夹板固定为主,但存在固定不稳定,固定时间长,骨折移位,肩关节僵硬,影响患儿肩关节功能问题。
166
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较复杂,包括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空肠隔膜或闭锁等,发病率约1/2500,占所有新生儿肠梗阻的50%左右。1995年,Van等率先报道了利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儿童肠旋转不良。2001年,Bax等报道利用腹腔镜技术完成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闭锁,之后国内外陆续出现类似报道,腹腔镜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在新生儿疾病中。
143
心脏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包括表浅伤口感染和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表浅感染累及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发生率为0.5%~8%,通过及时清创引流结合抗生素治疗,常可迅速愈合。而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临床诊断依据包括胸骨松动,随咳嗽和深呼吸有液体自胸骨切口渗出,胸骨或纵膈渗液细菌培养阳性。
141
严重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是一个难点,经石膏矫形并早期实施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是治疗儿童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式之一。治疗马蹄内翻足的目标在于矫正患足外观、恢复患足功能,目前常用的评价体系从足部形态、功能、影像学指标等多方面反映患足的恢复情况,但其可量化性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159
腹股沟型隐睾是小儿最常见的隐睾类型,手术是最有效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症逐步增多,腹腔镜的入路及切口大小在不断改进,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或常规经脐单孔腹腔镜(切口1.5~2.5cm)技术应用于腹股沟型隐睾均有报道,但超微通道单孔腹腔镜(切口0.5~1cm)报道甚少。目前睾丸下降固定术保留睾丸引带者较少。
114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治疗不及时致残率高,是成人髋关节早发型骨关节炎或接受关节置换的原因之一。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需一期手术矫治软组织及骨骼畸形,以构造股骨头与髋臼的同心圆关系。Salter骨盆截骨以耻骨联合为轴,术中改良髋臼的朝向以使髋关节更稳固。
脐膨出是常见的严重先天性腹壁缺损性疾病,发病率为活产儿的1/4000~1/7000,是一种腹壁中线位置的缺损性疾病[1]。脐膨出分为三类:小型脐膨出、巨型脐膨出和疝囊破裂型脐膨出[2,3]。巨型脐膨出的标准是腹壁缺损直径>5cm,其中肝脏疝出占50%~75%[2,4]。较大脐膨出或伴有肝脏膨出的病死率为4%~37%。巨型脐膨出的治疗目前没有公认的标准手术方式。
91
胎儿肠管扩张是胎儿期机械性或功能性肠梗阻的超声表现之一,可由肠闭锁、肠旋转不良等病理因素导致,亦可见于胎粪堵塞或一过性肠管缺血。约50%及以上的胎儿肠管扩张是生理性的,无明显不良结局。目前所报道的预测胎儿病理性肠管扩张的超声指标的准确性均不高。本研究旨在寻找较为准确的病理性小肠扩张的超声预测指标。
113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获得性疾病之一,有研究报道显示,NEC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肠道黏膜损伤性疾病,由于局部组织的缺血以及缺氧症状,最终导致患儿的小肠以及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NEC主要好发于回肠远端以及结肠近端[2]。
146
扁桃体炎为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与中耳炎为临床上小儿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由于手术及麻醉对患儿较为陌生,可能会使患儿产生紧张、焦虑及恐惧感。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并使得患儿在苏醒后发生躁动的几率增加。因此本次试验通过4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耳鼻喉手术后躁动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94
手术内固定可恢复其稳定性,由于后方手术入路方便显露且易于安装内固定器械,因而应用较为广泛,近年已逐步应用于从1岁11个月到12岁儿童枕颈区严重损伤及畸形的临床内固定中,且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并均认为在详细的术前规划、选择恰当直径螺钉、精湛外科技术下行小儿螺钉内固定是安全可行的[2,3]。
88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0.711
影响因子:1.356
影响因子:1.035
影响因子:0.842
影响因子:1.1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