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临床路径式管理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4-03-18    4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式管理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新冠肺炎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展开常规管理和临床路径式管理,观察组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投诉率、医疗差错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明显较参照组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咽干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咽喉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流涕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较参照组短(P<0.05),投诉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医疗差错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进行临床路径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管理质量,有利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轻医疗负担,促进临床症状消失,降低护理投诉率和医疗差错发生率。

  • 关键词:
  • 临床管理质量
  • 临床路径式管理
  • 救治过程
  • 新冠肺炎
  • 疾病管理
  • 加入收藏

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动态清零”是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而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快速有效保证医疗质量和救治水平,对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果具有积极意义[1]。传统临床管理模式在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管理实践中由于救治流程不统一,导致医务人员难以对患者进行精细化、连续性管理,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疗差错及投诉事件的发生[2]。临床路径模式作为目前应用日益广泛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针对某一疾病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的临床治疗计划,能够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基础来达到完善疾病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以及降低成本等目的,近年来在多种传染性疾病管理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3]。为此,本次研究选取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新冠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对临床路径式管理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做进一步分析,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新冠肺炎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男22例,女18例;接种三针疫苗者32例,接种三针以下或未接种疫苗者8例;年龄39~72岁,平均(52.34±4.61)岁;临床分型中,轻型14例、普通型13例、重型9例、危重型4例;身体质量指数(BMI)18.84~25.61kg/m2,平均(21.08±1.35)kg/m2;实验组男23例,女17例;接种三针疫苗者33例,接种三针以下或未接种疫苗者7例;年龄37~75岁,平均(52.48±4.53)岁;临床分型中,轻型13例、普通型16例、重型8例、危重型3例;BMI18.75~25.56kg/m2,平均(21.17±1.32)kg/m2。两组新冠肺炎患者上述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新冠肺炎相关诊断标准[4]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上者;③视力、智力及听力功能均正常者;④意识清晰可以正常交流及配合完成相关量表问卷调查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③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者;④临床资料缺失者;⑤言语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 方法

参照组展开常规管理,主要在患者入院后至其出院期间均根据医院现有的常规医疗管理方案对其提供相应的管理干预服务,在采集患者疾病史、过敏史以及家族史等一般资料后,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遵从医嘱为其提供相关用药指导服务以及康复指导服务等,同时做好患者新冠肺炎疾病知识健康宣教工作,协助其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查工作,对于存在不良心理的患者给予必要性的心理疏导,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重点关注体征变化,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安全管理[5]。实验组展开临床路径式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入院当天:医务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对患者病史情况进行询问,同时指导其完成各项检查工作,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病原学检查、炎症因子检测、心电图检查以及胸部CT检查等,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评估,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做好其相关对症支持治疗等,例如止咳退烧等。除此之外,积极为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以及相关医务人员信息,组织病房不同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以帮助患者尽快融入新环境,及时和患者建立微信群以及QQ群等信息沟通系统,病房在不影响患者保暖的前提下进行定时开窗通风,根据患者治疗需求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对新冠肺炎疾病的认知水平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消除其对新冠肺炎的错误认知,提高对临床管理工作开展的支持度。②住院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对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做出准确评估,协助上级医师完成患者查房工作,结合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治疗支持,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若存在病情恶化情况,需要及时对其展开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密切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过程中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详细书写患者病程记录,做好患者隔离工作,对其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异常生命体征指标需要定期复查,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定期复查胸片,进一步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对于存在高危风险者,需要予以重点关注并且根据医院要求完成各项防范措施,对于体质较弱群体,例如老年患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其基础护理,为其日常生活及饮食等提供指导意见,认真完成患者住院期间的消毒工作。③出院前1~3天:在患者出院前,医务人员需要对其治疗效果做出有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其后续出院后的治疗方案进行制定,结合患者康复情况协助其复查相关检查,进一步加强患者恢复期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出院前提醒患者清点出院需要带走的物品,同时告知其出院后各种药物的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④出院当天:在患者出院当天,医务人员需要完成患者的出院小结,将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进行仔细交代,同时检查患者出院带药有无差错,协助其办理出院手续,将其出院需要带走的物品进行消毒,和患者预约复诊日期,出院后做好患者病房的终末消毒工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住院日差异、平均住院费用差异。(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包括统计发热症状组间消失时间差异、咽干症状组间消失时间差异、咳嗽症状组间消失时间差异、咽喉疼痛症状组间消失时间差异及流涕症状组间消失时间差异。(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投诉发生率差异及医疗差错发生率差异,其中医疗差错包括一般医疗差错和严重医疗差错,一般医疗差错是指未给患者造成任何后果的差错,严重医疗差错是指医疗过失已经给患者造成了一定不良后果的差错,例如增加痛苦、扩大经济支出以及产生后遗症等[6],医疗差错总发生率=一般医疗差错发生率+严重医疗差错发生率。(4)所有观察指标在患者出院后统计并分析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由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n(%)],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差异对比

如表1所示,治疗后,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明显较参照组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

表1 组间治疗后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 差异对比

2.2 组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对比

如表2所示,治疗后,实验组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咽干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咽喉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流涕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较参照组短(P<0.05)。

表2 组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对比

2.3 组间投诉发生率差异及医疗差错发生率差异对比

如表3所示,治疗后,实验组投诉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医疗差错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

表3 组间投诉发生率差异及医疗差错发生率 差异对比 [n(%)]


3、讨论


2020年1月15日至今,国家卫健委先后共发布了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将疾病名称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改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同时其对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例定义等也在不断细化,对诊断流程不断优化和简化的同时,也对临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虽然国家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给予了指导性方向,但是各个地方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同的救治流程或管理方法,导致新冠肺炎患者未得到同质化及标准化的救治,尤其是自2022年后新冠肺炎患者群体多以无症状、轻症为主,这就导致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的流程、管理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8,9]。临床路径式管理作为一种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其能够实现对治疗质量的有效管理,目前较多研究均[10]表明其在多种传染性疾病临床管理应用中不仅可以有效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医疗服务结局,能够使医患双方共同获益。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临床路径式管理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提示临床路径式管理不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减轻医疗负担,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加快发热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减少临床管理期间护理投诉以及医疗差错事件的发生,更有利于促进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零投诉及零差错目标的实现。这主要是由于临床路径式管理可以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流程,使患者在入院当天、住院期间、出院前1~3天以及出院当天等不同时段的管理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医院医疗配置,而且还可以充分整合医疗资源,使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以及各医务人员的临床管理工作配合等更加默契,确保患者救治过程更加标准化和精确化,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临床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及减少护理投诉和医疗差错发生的目的[11,12]。

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进行临床路径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管理质量,有利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轻医疗负担,促进临床症状消失,降低投诉发生率和医疗差错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晓源,杨建青,李宁宁,等.我国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救治防控体系的建设[J].内科,2020,15(4):490-492.

[2]马楠,李盈,孙彩英,等.新冠肺炎诊治定点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管理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4):294-297.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2,17(3):12-14.

[4]张莉萍,顾金花,杨英,等.多部门联合管理机制在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765-4767.

[5]王碧茹,代莉萍,丁光明,等.病区封闭式管理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应用效果[J].护理学,2021,10(2):104-109.

[6]吴舒婷,李红,李航,等.整建制接管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29(6):25-27,30.

[7]闵行体育馆亚定点医院临床路径专家组,屠国伟,刘子龙,等.新冠肺炎亚定点医院临床路径建设:复旦中山经验[J].中国临床医学,2022,29(3):312-321.

[8]路阳,杨晓红,杨晓筠,等.基于临床实践下新疆新冠肺炎预检分诊路径[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4):19-22,26.

[9]庹慧.新冠肺炎的临床与个性化护理研究进展分析[J].基础医学理论研究,2022,4(1):25-27.

[10]凌丽,吕祥,孙永宁,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医药临床研究实践与管理的思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10):4-7.

[11]贾玉段,王洁,楚黎君,等.“3+1”模式在新冠肺炎定点救治综合医院普通病区疫情防控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预防医学,2021,32(1):115-117.

[12]肖强,周云,刘静梅,等.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治疗中的信息化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11):114-116.


基金资助: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合同编号:202311560);


文章来源:元伟靖,平祥华,刘理.临床路径式管理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4,37(01):70-7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临床肺科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期刊人气:447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6663

国内刊号:34-1230/R

邮发代号:26-174

创刊时间:199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