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21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息肉切除方法不同,分为电子结直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冷套圈组)和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高频电凝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标本黏膜下小动脉是否损伤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冷套圈组手术时间(3.18±0.45)min,短于高频电凝组的(5.09±1.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息肉完整切除率为100%(278/278),高于高频电凝组的86.84%(253/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及高频电凝组患者在息肉摘除数目、息肉方位、术中及术后出血率、息肉样本接收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息肉病理类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标本黏膜下小动脉均没有出现毁损,而高频电凝组则有6例发生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直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相比高频电凝切除术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方面,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手术标本完整等优势。
结直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结肠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结直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关系密切[1,2]。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及时切除,简单、有效且损伤小,可有效降低结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3]。随着结肠镜技术和相关器械的发展,热活检钳息肉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以及经内镜黏膜剥离术,已应用于结肠息肉的治疗[4,5]。对于结直肠小息肉的治疗,传统的圈套器电凝切除术虽然被普遍应用,但由于烫烧可造成局部溃疡,以至能够使黏膜下层动脉受损,而且不管应用何种预防出血操作,仍有<1.0%的迟发出血率可能,而且对标本的热灼伤可能影响病理结果判断的准确性[6,7]。2017年欧洲胃肠道内窥镜学会(EuropeanSocietyof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ESGE)推荐应用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治疗直径1~9mm毫米息肉,活检钳适用于摘除直径1~3mm的息肉,对于直径4~9mm的息肉,使用活检钳应该需要多次摘除,这样可能会存在明显的息肉残留,故推荐冷圈套器切除[8]。本研究针对结直肠小息肉分别应用冷圈套器切除与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评估冷圈套器切除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21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单发或多发结直肠息肉,无蒂,最大直径<10mm;所有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②息肉表面发生严重溃疡或瘢痕;③伴有进展期肠癌或其他系统恶性肿瘤;④伴有其他肠道炎症性疾病;⑤遗传性肠息肉病。根据切除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使用冷圈套切除术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为冷套圈组,男性77例,女性23例;年龄21~88岁,平均(52.28±9.58)岁。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的111例患者为高频电凝组,男性82例,女性29例;年龄17~76岁,平均(54.27±11.8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器械及术前准备
电子结肠镜、息肉圈套器、高频电发生器。行结肠镜检查的前1天进食流质食物,至少提前5h口服硫酸镁40g、二甲硅油散10g加2000mL水口服进行肠道准备。
1.2.2操作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息肉治疗,手术全部由结肠镜使用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内镜医生进行。所有患者行冷圈套切除术治疗或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操作前由医生告知手术具体流程及相关风险,并让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冷圈套组:做好肠道准备后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手术过程中采用冷圈套切除术进行切除,切除后回收息肉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高频电凝组:做好肠道准备后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切除,切除后回收的息肉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测。
1.3观察指标
①息肉的位置、长度、数目和操作时长;②术中出血率,术中出血是指手术过程中连续出血超过1min的情况(出血例数/此组人数×100%);③术后1周出血率,指术后24h至1周内发生出血,表现黑便或便血,且需内镜下处理的情况(出血例数/此组人数×100%);④息肉完整切除率,完整切除指息肉病理切缘是否有息肉病灶残留(包括侧切缘及纵切缘);⑤结肠息肉标本回收率(回收标本个数/切除息肉个数×100%);⑥回收的结肠息肉标本由病理科医师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理分型、结肠息肉样本中黏膜下层小动脉血管是否出现受损。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IBMSPSSStatistics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结肠息肉切除情况比较
冷套圈组共摘除结直肠息肉278枚,高频电凝组共摘除292枚,冷套圈组手术时间短于高频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高频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冷套圈组及高频电凝组患者在息肉摘除数目、息肉部位、术中及术后出血率和息肉样本接收率层面对比,二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两组患者结肠息肉切除手术情况比较
表2两组患者结肠息肉切除情况比较
2.2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切除息肉数量及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套组切除样本中黏膜下层小动脉血管未发生损伤,而高频电凝组有6例黏膜下层小动脉发生损伤,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例)
3、讨论
我国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呈现年轻化及低龄化趋势[9]。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历经息肉、腺瘤和癌变的疾病进程。结直肠息肉中特别是腺瘤性息肉有潜在癌变风险,是一种癌前病变。有研究[10,11]报道,通过结肠镜及时检查并切除息肉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目前,临床肠镜检查常见的结直肠息肉直径<10mm[12],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指南倡导:除了基本确认为增生性质的结直肠小息肉(直径≤5mm)之外,其余性质的息肉均应摘除,而借助消化内镜已成为当今临床工作开展最普遍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方法,其中高频电凝电切术和冷圈套切除术是两类关键的微创操作方法。但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有出血、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其中以出血最常见。
本研究发现,冷套圈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而高频电凝组有2例术后出血,出血率1.80%(2/11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吴利娟等[13]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冷圈套切除术术中出血更容易被观察到并及时采取止血措施,防止术后出血;而高频电凝切除术由于电凝不充分或电凝过度焦痂脱落,影响出血风险判断;在手术时间方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冷套圈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高频电凝组,主要原因为采用冷圈套切除息肉时不用借助电凝电切设备,进而节省了手术时长,此点展示了冷圈套切除术使用方便的优点。前期研究[14]表明,直径<10mm的结肠小息肉恶变发生率高达6.75%~8.75%,因此,结肠息肉的完整切除率和病理检查精准性十分关键。采取高频电凝切除术时容易出现大量组织坏死,进而增加术后病理标本判读的难度[15]。本研究冷套圈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达100%,显著高于高频电凝组(86.84%);而且病理检查中均没有出现黏膜下小动脉血管损伤,而高频电凝组中出现了6例黏膜下小动脉血管损伤,损伤发生率为2.05%。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冷圈套切除术息肉标本发生损伤率低,可提高术后病理检查的精准性,与王妍等[16]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采用冷圈套切除术进行息肉切除时,为了保证息肉摘除没有遗漏,指南要求切除范围增大到套取息肉周边1~2mm的边缘正常组织,而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时为了防止对周围组织灼伤,尽可能防止套取息肉周边多余的正常组织,而且操作者需要向肠管内适宜抬高圈套器,以避免电切时对肌层产生灼烧,从而增加迟发性穿孔的概率,导致息肉标本灼伤、坏死,破坏了标本完整性,影响病理诊断。
本次研究中冷套圈组的息肉标本回收率为88.84%(247/278),低于高频电凝组的94.74%(277/292),考虑与患者肠道准备差及冷圈套切除术操作水平相关,但是也有其他相关研究[10]提示,冷圈套切除术较高频电凝切除术息肉标本回收率低,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所以作为消化内科医师应在临床工作上努力提升该类手术熟练度。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小息肉的治疗,冷圈套切除术可能更优于高频电凝电切术,因为其具有操作方便、息肉完整切除率高及回收息肉标本坏死率少等优点,故应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当然后期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及术后随访等的临床资料,来验证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舒晴,赵素芳,焦璐,等.结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内镜治疗随访结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24-27.
[2]王菲,李松湖,金镇勋,等.中老年结肠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及内镜治疗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7):4141-4142.
[5]阳光,王东,袁晓英,等.425例内镜下摘除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35):4998-5000.
[13]吴利娟,田笑笑,金建军,等.冷圈套与热圈套器切除结直肠4~9mm息肉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9,46(23):44-48.
[16]王妍,李欣,张蕾,等.冷圈套与热圈套切除结直肠小息肉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34):2732-2736.
[17]郭建阳,郭锐芳,于晓兵.双钳道内镜下尼龙圈套扎配合电切术治疗结肠巨大长蒂息肉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219.
吴伟,王海浪.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J].安徽医学,2020,41(09):1077-1080.
分享:
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以胃肠促动力药、抑酸剂等对症治疗为主,同时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功能性消化不良归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多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病机关键在于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寒热错杂,导致痞塞不通、胀满不舒。
2025-04-01目前针对MAFLD主要通过调整饮食、药物等进行干预,其中非诺贝特可以通过调控三酰甘油(TG)水平,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肝脏脂肪的积累,有助于控制脂肪性肝病的发展,但长期用药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且单独使用对部分患者降脂效果不理想,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或调整治疗方案[1]。
2025-03-26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过程中,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众多,若可及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则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国外学者提出的查尔斯共病指数(CCI)已被证实应用于对ICU住院患者1年生存率进行预测,临床价值较高,且对住院危重患者病死率进行预测时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4]。
2025-03-25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常见多发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1]。腹腔积液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最常见并发症,由于病情进展快,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引发继发性感染、器官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2]。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式较多,但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
2025-02-26腹壁血肿(abdominalwallhematomas,AWH)的定义是腹壁肌肉层内血液外渗,血肿可以被肌肉筋膜限制或穿过肌肉筋膜并扩散到整个腹膜或腹膜后间隙[1]。AWH是一种罕见疾病,确切发病率不清楚,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发病原因主要与腹部创伤、抗凝或医源性损伤等有关。
2025-02-20功能性便秘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病证,由于本病症状顽固,又常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老龄化、膳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等,便秘发生率逐年升高。研究表明,我国便秘发生率在3%~1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2]。
2025-02-13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 cystitis,AC)是一种与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等有密切关联的急腹症,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道梗阻、细菌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涉及胆囊壁缺血坏死、炎症反应加重、胆囊穿孔及全身性并发症等方面,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2025-01-24Hp感染后持续释放毒素因子破坏胃上皮细胞,进而引发炎性反应,导致急慢性胃炎,出现腹痛、嗳气、反酸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将损害消化系统功能,随感染加剧,可诱发溃疡性疾病、胃炎、胃淋巴瘤等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恶性病变[3]。临床治疗Hp感染常用含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但部分患者康复情况未能达到预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4]。
2025-01-10幽门螺杆菌(Hp)致病性强,感染率高,广泛分布于胃黏膜组织中,是胃癌第一类致病原,与诸多消化道疾病直接相关[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根除Hp对相关消化道疾病治疗及预防有积极意义[2]。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有较好的抑酸性,富马酸伏诺拉生是其主要代表药物。
2025-01-10根据2016年罗马Ⅳ标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4个亚型,其中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大便排出困难、排便周期延长为主要症状且常伴随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全球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约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总数的1/3,慢性便秘和反复腹痛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4]。
2024-12-30人气:18466
人气:16530
人气:15876
人气:15455
人气:1518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期刊人气:2787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534X
国内刊号:31-1953/R
邮发代号:4-299
创刊时间:196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220
影响因子:0.900
影响因子:1.023
影响因子:1.245
影响因子:0.6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