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护理3周。护理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护理后,两组患者SS-QOL、ADL、FMA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1-2]。脑梗死发作时容易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多数患者发病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脑梗死康复训练效果,从而导致患者身体及心理双重损害[3-4]。对此,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意愿,促进患者康复[5]。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的常规护理模式对心理状态关注相对较少,影响患者训练期间的康复效果。放松训练是一种系统化的心理或生理调节方法,旨在帮助个体主动减轻心身紧张,从而缓解压力、焦虑和疲劳,同时提升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协助个体处理情绪困扰,改善心理状态,增强适应能力。心理护理的目标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减轻压力,并提升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对能力。为探讨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作者团队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23年2月~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6],经头颅MRI、CT确诊为脑梗死;(2)病情稳定;(3)患者可配合治疗且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肾等严重疾病;(2)严重神经功能损伤。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编号EC-024-096)。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前,护理人员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向患者阐明训练的过程和目的。训练过程中,播放放松训练的指导语,让患者根据指导进行放松训练。①想象性放松。要求患者想象自己正处在一个令人愉悦的情境中,放松心身,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法,全身放松2min,想象在令人愉悦的场景中做自己喜欢的运动。②深呼吸放松法。患者取仰卧位,使全身处于放松舒适的状态,平缓的进行腹式呼吸,让患者想象气体的进出路径,通过吸气使腹部鼓起,屏息2s,然后缓慢呼出气体,使腹部缓慢凹下去,呼气和吸气的时间比例是2:1。(2)心理护理。①信心支持。患者入院后主动为其介绍主治医师和医院环境,提高患者信任度,营造和谐的医疗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开展康复训练,每次训练结束适当给予患者鼓励夸奖,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加强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疾病的恢复情况,根据患者训练情况调整训练量,并向患者解释训练的目的、效果、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供治疗成功的相关案例,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②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导,同时指导患者的亲友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陪伴关爱患者,为其营造友好温馨的康复环境,提升患者康复信心,改善其消极心态。两组患者均护理3周。
1.2.2观察指标(1)负性情绪。护理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7-8]。HAMA包括1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0~4分),总分0~56分。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评分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3。HAMD包括24项内容,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少数项目采用0~2分的3级评分法。总分35分,严重抑郁。评分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5。(2)生活质量。护理前后,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QualityOfLifeScale,SS-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9]。SS-QOL包括12个维度,共49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1~5分),总分49~245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0。(3)康复效果。护理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ofDailyLivingScale,ADL)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10-11]。ADL包括10项内容,采用6级评分法(0~5分),总分0~100分。总分≤40分,重度依赖,完全不能自理,全部需他人照护;41~60分,中度依赖,部分不能自理,大部分需他人照护;61~99分,轻度依赖,极少部分不能自理,部分需他人照护;100分,无需依赖,完全能自理,无需他人照护。评分越高表示独立性越强,生活质量越高。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5。FMA包括上肢运动功能(66分)、下肢运动功能(34分)2个维度,采用3级评分法(0~2分),总分0~100分。总分50分,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中度运动障碍;96~99分,轻度运动障碍。评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3。
1.2.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1。
表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x±s)
2.3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S-QOL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
2.4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ADL、FM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ADL、FMA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3。
表3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x±s)
3、讨论
据临床统计数据表明,约有30%的脑梗死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进而对康复训练产生抵触心理。在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医护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缺少关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所忽略,导致患者出现抵触训练、拒绝治疗等情况,从而造成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多数脑梗死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等,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进而对康复训练产生抵触心理。在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医护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缺少关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所忽略,导致患者出现抵触训练、拒绝治疗等情况,从而造成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多数脑梗死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等,导致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期间,患者极易因社会负担、家庭负担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康复训练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提示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效果较好。分析原因,通过放松训练可以使患者肌肉放松,注意力集中,减少对未来的担忧,缓解身体紧张和焦虑情绪;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使患者协同护理治疗,改善疾病预后。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应用多样化的方式,灵活结合心理学等技术,明确患者心理状态与情绪波动,通过高质量护理措施的落实,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帮助患者改善心身状态,与既往研究[12-13]结果相似。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SS-QOL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脑梗死后患者可能会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后期的康复治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多数患者还会面临着家庭支持、经济支持、社会角色的改变等问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和康复效果,有益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早日返回社会,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既往类似研究[14]一致。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脑梗死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会影响患者日常的沟通交流和生活活动等,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不愿配合治疗。通过心理护理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提升情绪状态,使患者更愿意配合康复训练,从而更好的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5]。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FMA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提示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改善了运动功能。分析原因,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和动机,从而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和康复训练效果,进而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还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助于受损部位脑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护理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甘勇,杨婷婷,刘建新,等.国内外脑卒中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2):139-144.
[2]熊文婧,徐杰茹,张敏,等.2005—2019年中国脑卒中发病与死亡趋势及未来十年预测[J].现代预防医学,2024,51(1):15-20.
[3]路亚娟,潘革,郭广垚,等.团体心理辅导对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3,29(1):47-51.
[4]崔倩,欧阳小芬,赵蕾,等.放松训练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8):184-185.
[5]杨晓波.基于放松训练的情志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24(4):242-244.
[6]高长玉,吴成翰,赵建国,等.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2):136-144.
[8]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37.
[9]李军涛,王伊龙,于进洪,等.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中译本在冀南地区效度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3):177-179.
[10]赵元萍,丁睿,谢红.中国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编制与信效度验证[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12):1215-1219.
[11]聂鹏坤,杨华,赵晓峰,等.中风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一致性检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1827-1829.
[12]刘孟丽,杨喜霞,曾织帜,等.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26(9):716-717.
[13]彭影,马先莉,聂玉静.基于放松训练的情志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79-81.
[14]赵燕燕,秦秀宝,李灿灿,等.心理干预结合躯干控制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20):3821-3824.
[15]王春芳,段娜,郭振宇.放松训练联合意志激励对焦虑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1,27(3):81-84,108.
基金资助: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编号2018020361);
文章来源:柴晓燕,赵文栋,苏静,等.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5,31(02):148-151.
分享:
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患者术后仍面临不同程度的疼痛[3]。严重的疼痛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不良影响,且疾病的发生会引起患者的心理应激性反应,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及治疗效果[4]。因此,需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
2025-03-27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用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进行重建,创造出人工髋关节的手术,其以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患病的髋关节,从而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能够显著提升关节效能,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2025-03-26乳腺癌在全球范围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乳切除术是乳腺癌治疗中一种常见的方法。该手术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疾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有效延长乳腺癌患者的预期寿命 。然而,全乳切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影响,其心理层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
2025-03-25大面积烧伤患者因脱水及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机体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加快血浆外渗至组织间,导致血管血容量相对不足,易引起烧伤性休克,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因创面面积较大、皮肤损伤严重,叠加长期卧床、潮湿出汗等因素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易创面感染,形成瘢痕,影响其愈合进度和日常功能 。
2025-03-21脑梗死发作时容易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多数患者发病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脑梗死康复训练效果,从而导致患者身体及心理双重损害[3-4]。对此,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意愿,促进患者康复[5]。
2025-03-21目前,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根治术能有效切除病变组织,缓解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但手术会对患者机体产生损伤,加之患者对病情发展的担忧,易使其产生负面情绪。此外,若术后处理不当可引起尿潴留、肠阻梗、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术后恢复[4-5]。
2025-03-21前置胎盘患者使得各种风险增加,如产前出血风险增加42.3%、产后出血风险增加7.1%[4]、孕产妇贫血风险增加30%[5]、共病胎盘贴壁风险增加4%[6],早产风险增加54.9%、低出生体重&amp;amp;lt;2500g风险增加35.6%、胎儿死亡率风险增加1.5%[7-8]。前置胎盘患者大多采用期待疗法,患者可能存在各种不良情绪。
2025-03-04精神障碍通常体现在个体的意志行为、情感及认知上,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感知异常等问题。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包括妄想、幻觉、情绪波动等,严重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暴力倾向或自杀倾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在治疗和护理精神障碍患者时,除了常规的医疗手段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2025-03-03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随思维、情感、感知多方面障碍,多数患者经医院治疗后,其病症往往能控制,但回到家庭生活后,患者受到外界因素刺激,病情反复、入院治疗,有部分患者院内病情控制效果好,但出院后无法继续依从治疗,病情再次发生,并逐渐朝向重症方向进展[1]。
2025-03-03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ncer,EC)是在子宫内膜发生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现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并辅以放疗、化疗、激素与靶向药物治疗。EC患者除了要经受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还要面临复发恐惧感、社会角色变化、家庭经济压力、生殖器官切除产生的病耻感等诸多压力感受,极易产生不良心理问题,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且不利于疾病的后续治疗与康复[1]。
2025-02-28人气:18438
人气:16494
人气:15848
人气:15428
人气:1515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1374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153X
国内刊号:42-1603/R
邮发代号:38-347
创刊时间:199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