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有关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20-05-13    72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结合实际,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先是论述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其次在全面地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希望通过论述后,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 关键词:
  • 信息系统
  • 应用技术
  • 煤矿安全生产
  • 系统科学
  • 加入收藏

煤炭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战略能源,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煤矿的安全生产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煤炭开采企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在近几年的煤炭开采中安全事故频发,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损失是巨大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性的工作,要合理地处理机械、环境、产品、原材料等等方面的关系,要综合考虑到环境影响因素,最终以保护人、资源的安全性,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给社会提供充足的能源,这也是当前所研究的重点。


1、系统的总体设计


1.1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的总体框架中具体包含3个桩体组成结构,即数据库、模型库、煤矿安全生产GIS系统。各个框架内部也含有大量的内容,这些都是煤矿安全生产中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进行各个部分的技术参数了解,为煤矿的开采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1.2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煤矿安全生产中,要进行地质、勘探、井巷工程、开采、设备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所以整个安全管理过程中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数据量巨大、多维性明显、数据离散性比较强等等,这就给数据的管理和安全性控制存在比较高的难度,直接导致安全性无法控制。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同时还应该处理安全生产的各项业务数据,还要做好空间关联处理,密切处理各项工作,给整个系统的运行造成比较高的复杂性。因此,为了能够实现这些数据的统一管理,要应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在数据库内进行统一性的管理,而空间数据库则主要应用的是SDE对空间数据进行“图属一体化”存储和管理,以保证各项数据管理更加的科学与高效,满足正常的运行需要[1]。

1.2.1空间数据的设计

空间数据存储中的所有数据主要有如下的来源:一个是SDE数据源,具体就是包含了整个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生产空间数据信息;另外一个则是类型数据源,在当前的分析过程中所存在的空间数据,比如网络数据信息等等。空间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图形数据信息。煤矿生产安全数据中的信息种类也比较多,涉及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是关系着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信息,具体的数据信息详见表1。

1.2.2属性数据的设计

从当前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分析,属性数据信息重要包含两个种类:一个是图形关联性比较强的属性数据信息,在系统运行中其直接存储到数据表内;另外一个就是煤矿安全生产环节中所存在的业务数据与系统的管理系统,主要以数据表的方式存储到数据库内。该类数据主要就是巷道周边、危险源、安全隐患、应急预案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有人员管理和用户类型等方面的信息,是整个安全风险导致因素的集合[2]。


2、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应用


在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对该技术的应用方式确定。

表1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空间数据图层

2.1安全定位井下人员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其可以直接定位井下的工作人员,以更好地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系统中包含了跟踪模块,能够利用自动控制、通信等技术来实现人员的跟踪,能够准确地定位井下工作人员的具体位置,然后迅速地传输到操作系统中,能够直接将信息反馈到PC显示器中,以保证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井下的工作情况,可以更好地开展煤矿的管理工作。

2.2监控煤矿环境

利用当前比较先进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能够准确的监控和了解煤矿生产作业中的各个环节,比如进行调度、指挥等等,可以更好地管理煤矿生产管理人员,准确地掌握井下运行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调配人员、设备等资源信息,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2]。信息系统内包含有多个方面的信息,可以将系统所监控到的信息直接传输到主机内,能够达到实时监控整个矿区运行情况的效果,保证数据传输效率比较高,准确地掌握井下的运行实际情况,达到监控的标准,使得井下作业更加的安全[3,4]。

2.3动态管理煤矿生产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来实现,通过使用广域网来实现多个煤矿区域的管理与控制,能够直接将煤矿生产引入到安全管理空间中,也就是说能够实现多级系统技术交互作用,还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综合信息处理的优势,能够实现动态化检测安全管理环节,一旦出现突发的事故问题,就能够立即采取措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通过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广域网可以更好地监管煤矿作业环境,然后使用互联网可以建立多个子系统,实现全方位的煤矿生产管理与控制,能够达到动态化、实时监管的目标,及时地发现煤矿生产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最终可以更好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积极地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全面发展。

2.3避灾路径的分析

煤矿在实际生产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比较普遍的,比如瓦斯爆炸、毒害气体进入等等,有些地区会导致人员无法正常的通行,进而引发严重的事故问题,这就需要井下作业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撤离危险区域。通过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操作,考虑到井下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好路线的调整,通过网络路径的分析指导,能够及时地发现井下的避灾最佳通道,给事故中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有效地指导人员合理的避灾,还能够快速地形成事故处理报告,合理有效地处理事故问题,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能够有效地促进煤矿开采的正常进行。

2.4按风量计算生产条件

矿井通风是当前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对于矿井建设和生产环节来说都是比较关键性的措施。在规定的通风状态之下,应该考虑到矿井开采中的人员数量、瓦斯浓度等方面的因素来合理地确定通风量,在充分地考虑到矿井运行安全性的基础之下,要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来计算确定最佳的安全条件。对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应该在系统巷道图上明确地标注巷道位置,结合实际测量的风量、生产条件来确定模型以明确具体的工作人员、瓦斯浓度限额等方面的数据,以保证矿井可以正常的运行。


3、结束语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是当前煤矿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先进生产系统,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措施,基于此,应该加强建设和管理,以保证煤矿生产更具安全性,给社会提供充足煤炭资源,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刚.煤矿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21(12):228,232.

[2]张明剑.煤矿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1,39(10):58-61,64.

[3]王海军.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6):183,185.

[4]武柱.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现状与完善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4(8):223.


李博.解析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应用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5):188-19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系统科学与数学

期刊名称:系统科学与数学

期刊人气:345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0-0577

国内刊号:11-2019/O1

邮发代号:2-563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