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的具身交互叙事研究

  2024-07-18    1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校史档案是高校办学历程的见证和缩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鲜活素材。“大思政课”在理念更新、内容优化、空间拓展三个方面赋能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本文依据具身交互理论,分析其所述的身体、环境、媒介之间的交互关系,构建校史档案具身叙事的模型框架,并从叙事空间建设、身体重构体验和互动架构三个方面提出“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实践策略,以期提升校史档案的服务质量和育人实效。

  • 关键词:
  • 具身交互叙事
  • 大思政课
  •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 校史档案
  • 高校办学历程
  • 加入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大学校史展时强调:“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1]校史档案是高校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宝贵资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为上好“大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素材。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各地各校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2]从“大思政课”视域出发,将具身交互技术有机融入校史档案资源,以具身交互叙事的诠释方式,通过人的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增强学生体验感和参与度,帮助他们共同构建校史记忆。目前,高校校史档案的育人功能并未得到多样化的发挥,因此有必要从“大思政课”视域下充分挖掘并利用好校史档案资源,发挥校史档案的独特育人作用,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大思政课”赋能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3]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大思政课”赋能校史档案具身叙事提供了价值原则和重要遵循。

1.1更新校史档案叙事的理念

“大思政课”注重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关键是将思政课堂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生动的社会现实、鲜活的育人实践中,解决好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以什么价值取向,展现什么内容,运用什么方法,达成什么目标的问题,重点是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中的重难点,目的是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因此,“大思政课”需要汇聚各种社会资源,探索各类诠释方式。作为鲜活的现实育人素材,校史档案需要通过创新叙事理念,以一种新的诠释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从而发挥独特的育人作用。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具身交互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依赖于身体,是在“身体-情感-环境”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具身交互叙事作为一种新的诠释方式,以体验性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话语,创设高校的发展历程、办学成就、人文精神、科研案例、奋斗事迹、校园景观等具身情境,通过行为引导、官能调节、知能启发、肢体操练等交互性活动,利用身体的多感官交互感知,建立身体参与机制,通过学生的感官、实境及情感体验,构建学生的校史记忆,启发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校史档案管理者更新理念,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据善用“大思政课”的时代要求,不断提高校史档案的育人针对性和实效性。

1.2优化校史档案叙事的内容

校史档案是高校办学历程的见证和缩影,记录着办学发展各时期的宝贵资料和重要人物事迹,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思政课”致力于“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必然要求围绕时代主题,拓展教学内容,凝聚校内外各种力量和教育资源强大育人合力,实现协同育人。这对校史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提出更高要求,也昭示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的数智技术将改写校史档案的叙事格局。具身交互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特征,可以满足“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的现实需要。

从“大思政课”的协同角度看,优化校史档案的叙事内容,需要加强校史档案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注重叙事文本加工、内容诠释和意义建构,聚焦校史的重大事件,将特定的档案叙事情节有机嵌入整体叙事内容体系,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叙事优势,通过学生的多感官的感知信号,实现从“离身”的旁观者到“具身”的沉浸体验者的转变。将“教育”隐于“叙事”,将教育内容转化为生动鲜活的体验式视听产品,让学生通过身体完成知觉与环境的互动,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从而达到激励广大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

1.3拓展校史档案叙事的空间

“大思政课”的育人空间延展到广阔社会实践领域,面向分众化育人群体和多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体现出鲜明的社会交往特征。[4]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的数智技术加速广泛应用,“融媒”“全媒”“智媒”快速迭代升级,使得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深度关联,这为校史档案叙事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呈现方式。探索校史档案的具身交互叙事设计,将校史档案中育人符号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环境,搭建教育合作、互动实践、融合传播、动态考评的全过程学习平台,创新叙事的话语路径,注重叙事过程的可交互性,强化对叙事空间的关注和运用,强化学生的身体感知与情感体验。

拓展校史档案的具身交互叙事空间,推动校史档案的育人元素创新性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受教育时的具身感、沉浸感,更好满足其沉浸式互动需求,一方面拓展了校史档案叙事格局,提升其叙事能力,激发其能量释放,有利于发挥校史档案的独特育人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孤岛现象”,形成各方联动的思政“大课堂”,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


2、“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理论架构


基于具身交互技术的校史档案叙事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是具身交互技术与校史档案有机融合后产生的一种新型诠释形态,而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因此,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是指在具身交互技术支持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基础,以具身认知为驱动,通过整合校史档案叙事要素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2.1具身交互理论的基本内涵

具身交互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受到身体和身体感觉运动图式的影响和塑造,是在“身体—情感—环境”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即身体的形态结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制约着认知过程。具身认知过程在本质上就是身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身体与情感在特定的环境与情境中发生变化。[5]这突出“身体化认知”在获取信息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

因此,具身认知产生的关键在于增强学习者身体对学习内容的多通道感知,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动态交互,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境体验。进入数智化时代,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其意义在于呼吁人们重视身体体验对认知的作用。[5]人的身体、大脑和环境通过具身交互技术联系在一起,通过探索身体的多感官感知、动态的师生交互、具身化的情境体验等方式来促进学习。

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积极回应了“大思政课”改革的时代需要,与“大思政课”的主旨相契合。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与“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与“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系

2.2校史档案具身叙事的模型框架

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重点在于关注学习者的身体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身体验、虚实融合的沉浸式环境,为教育要素赋予新的内涵,使得学习者身心沉浸于教育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为此,我们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并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作为支撑,探索构建“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具身叙事的模型框架,如图2所示。

图2“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具身叙事的模型框架   

“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的具身互动叙事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其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对校史档案进行具身互动叙事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基础,以具身认知为驱动,以数智技术为支撑,构建互动式叙事场景;第二部分为叙事内容与评价体系,旨在通过主体、客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实现“校史记忆”从唤醒、再现到共享的活化过程,学生对校史记忆的共识共情共享由此而生,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将学生自我评价、过程评价与学习分析为一体的评价,作为检验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第三部分则是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实施步骤,分为准备、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以上三个部分的内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模型框架。

2.3赋予“大思政课”改革以新的内涵

一是促进“大思政课”知识资源生产。从本质上讲,校史档案叙事是历史叙事,既要遵循历史逻辑和历史思维,又要体现档案叙事视点。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要凭借数智技术激活尘封的“校史记忆”,并结合当下的时空情境,实现记忆空白的填补、校史资源的生产与校园文化的传播。这些富有家国情怀和传承大学精神的校史毫无疑问地成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切入点。二是丰富内在情感体验。校史档案的具身交互叙事,依托特定的叙事事实、故事、结构和话语,对校史进行复原、再现时,势必要延展出富有情感张力的“校史记忆”空间,设计作为历史记忆的象征符号的档案叙事文本,空间和文本等要素就直接幻化为情感触发点,成为学生感受校史文化历史脉动的重要情感纽带。三是推动共同体建构。校史档案具有记忆属性,能够唤醒师生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使他们产生共通的心理情感体验,促进身份认同,最终形成集体记忆共同体。在建构高校集体记忆中,校史档案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校史复原和情景再现,在校史先进人物精神的感染下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建立记忆关联,促使其形成对高校的自豪感和使命担当。显然,这与“大思政课”的价值取向具有高度一致性。


3、“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应用探索


根据上述理论架构,为完善校史档案具身叙事形态,提升校史档案服务质量,借助其所述的身体、环境、媒介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探讨校史档案的具身交互叙事,从建设叙事空间、重构身体体验和设计互动架构三个方面进行应用设计,以期提升校史档案的育人实效。

3.1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空间建设

空间构建为“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的具身互动叙事提供了场域,是满足叙事沉浸性的重要前提。校史档案叙事往往较为注重时间的回溯,而忽视了空间在叙事中的作用,校史档案具身互动叙事的空间建设主要包含现实物理空间的建设和虚拟叙事空间的构建。现实物理空间直接影响师生认知,是具身互动产生的基础;虚拟叙事空间则主要承担营造故事环境的任务。因此,现实空间建设要注重思政元素的展现,强化叙事临场感,调动学生身心参与,提供高沉浸、高交互、多感知的个性化叙事空间,强化数智技术对于叙事主体从物理映射到心理映射的认知过程,使得技术与身体的交互更加融洽。[7]虚拟空间建设则要依托校史档案叙事情节和文本。依据学生思维习惯和逻辑结构,利用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数智技术,整合校史档案的各项思政元素,延展出叙事文本所描绘的空间,强化叙事空间的真实性,增强学生的互动式、沉浸式体验。此外,还要实现虚拟叙事空间与现实物理空间的有机衔接。现实物理空间中的思政元素要映射出校史档案中蕴含的正向情感和积极意义,要与虚拟空间的叙事主题、故事情节以及叙事主体之间相互关联,形成节点标识。以红色校史档案为例,具身互动叙事空间建设中应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步师生为民族解放而开展的革命斗争和展现的精神品格等,同时利用像、声、文、图以及档案实物映射思政元素,将红色校史转化为可触摸的红色记忆,以像、声、文、图的整体数显流为基础,允许置身场景中的学生控制信息并做出反应,实现人机互动,加深学生的互动式、沉浸式感知,增强教育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3.2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身体重构

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体验的身体重构需要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是在虚拟空间中构建虚拟身体实现“虚拟在场”,在设计人物形象时,根据其所置身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设计可供学生选择的与叙事需求相符的人物性格,代替其出场,增强其理性和精神感知。同时利用表情识别、模拟追踪等数智技术实现全方位和多模态的信息采集,以此判断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的状态,便于及时干预,进行正确引导。[8]二是加强现实物理空间中的学生真实身体的感官体验,实现虚实空间相互联动,既将学生感知延伸至虚拟叙事空间,又将认知和情感传递到现实物理空间。因此,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要更加注重学生虚拟在场的个性化体验,例如,在进入具身交互叙事场景时,要强化学生多感官体验,引导他们对知识和文化形成正向情感和积极态度,从而促进情感能量的累积。利用具身交互技术,融合“视-听-触”多感官感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引导他们由体验者向叙事作品的生产者转换。具身交互叙事注重个体的身体特质、生理体验、心理体验。还可设计气味、声音和振动等感官感知与叙事情境的多元素交互方式,从认知体验、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三方面优化校史档案叙事的交互功能。

3.3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互动架构

优化校史档案具身交互叙事的互动架构,需要从丰富叙事结构和增强学生情感积累两方面入手:一是丰富校史档案的叙事结构,多角度地解读、多层次地展现叙事文本,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叙事情节。例如,对于校史档案中简单文本信息的认知,可以采用线性叙事结构,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展示和创作历史情节;对于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校史档案文本,可以采用网状叙事结构或海葵叙事结构,以多元时间、多元空间以及复杂因果关系组织叙事情节,以共时态的方式展现不同空间下的校史故事。二是增强学生的情感累积,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建立稳定的互动仪式。将叙事文本架构转化为叙事体验架构,其注重的是叙事主体的体验感,即体验者的情感能量累积。因此,在叙事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干预,从而满足其体验的交互性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流体验。校史档案资源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承载了深刻的文化价值。开展校史档案的具身交互叙事,引导学生与叙事文本交互关联,产生情感变化,如由好奇、兴奋转为感动、崇敬,引发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促使其主动探索和研究校史相关知识,在体验学校发展历程中更好地传承学校文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

[2]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3]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3-07(1).

[4]章华明,张燕.面向“大思政课”育人改革的红色档案叙事转向[J].档案学通讯,2023(4):14-21.

[5]艾兴,李苇.基于具身认知的沉浸式教学:理论架构、本质特征与应用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21(5):55-65.

[7]肖瑶,吴耀辉,王之纲.从映射到吸纳:具身交互中“沉浸”的技术意向探究[J].传媒,2021(17):87-90.

[8]赵雪芹,彭邓盈政.基于具身交互叙事的档案数字叙事体验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3(5):88-97.


基金资助: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22ZSZ110); 河南省研究生精品在线课程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YJS2023ZX25);


文章来源:申晓晶.“大思政课”视域下校史档案的具身交互叙事研究[J].管理工程师,2024,29(04):38-4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历史档案

期刊名称:历史档案

期刊人气:234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档案局

主办单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历史

国际刊号:1001-7755

国内刊号:11-1265/G2

邮发代号:2-270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