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为帮助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后遗症困扰,本文开发了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和数字疗法的COVID-19后遗症康复治疗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平台应用以及算法设计框架,具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1、引言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暴发以来,COVID-19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随着治愈人数的增加,康复浪潮带来了大量有COVID-19后遗症的患者,其中呼吸功能障碍、躯体功能障碍以及心理功能障碍是主要症状[1]。部分COVID-19患者在康复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后遗症[2],如呼吸困难、疲劳、肌肉疼痛、心理障碍等[3,4,5]。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何姿蓉等指出功能锻炼是肺康复的最重要手段,患者可进行游泳、步行、高尔夫等锻炼方式进行肺康复。临床常用的传统功法也属此类,包括太极拳、易筋经等[7]。因此,探索一种新型、便捷、高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COVID-19后遗症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FDA)在2017年9月批准了Pear Therapeutics的ReSET,使其成为第一款处方数字疗法[8]。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平台的数字疗法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手段[9]。
本文将数字疗法应用到COVID-19后遗症康复治疗中,开发一款基于数字疗法和Android平台的COVID-19后遗症康复治疗系统[10]。运用安卓系统手机移动终端将COVID-19后遗症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内容设计成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为帮助COVID-19患者正确缓解COVID-19后遗症的影响,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供一定的支持。
2、功能模块设计
2.1系统功能模块
本系统主要由首页、消息、资讯、我的等四个主要界面构成。首页功能主要包括睡眠监测、中医治疗和医生咨询等,消息功能可以进行医患之间的沟通,资讯功能会提供一些小知识。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1.1数字疗法原理
数字疗法的核心,是通过高度智能化的医疗软件来驱动对特定疾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11]。数字疗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药物、医疗器械或其他疗法配合使用。从产品形态上来说,数字疗法的核心是计算机软件。它可以搭配硬件使用,但核心功能是由软件来驱动的。数字疗法原理如图2所示。
图1 系统功能模块图
图2 数字疗法原理图
2.1.2软件主界面设计
主页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2.2系统总体架构
本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其中Android客户端负责用户交互和数据展示,服务器端负责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康复计划生成。
2.2.1算法框架
算法框架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预测决策四个部分。
(1)数据处理:对从Android客户端收集的患者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2)特征提取:从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如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理评估结果、康复进展等,用于后续的分类和预测。
(3)模型训练: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深度学习模型等)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构建康复评估模型和康复计划制定模型。
(4)预测与决策:根据训练好的模型,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预测,并生成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图3 主页设计流程图
2.2.2程序框架
程序框架包括Android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两部分[12]。
客户端(Client)程序框架:
(1)用户交互模块: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和查看。
(2)数据通信模块:负责与服务器端进行网络通信,实现数据的上传和下载。
(3)本地存储模块:在客户端本地存储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数据,随时查看和修改。
图4 部分伪代码
图5 部分伪代码截图
服务器(Server)端程序框架:
(1)数据处理模块:对从客户端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2)模型训练模块:调用算法框架中的模型训练功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训练,更新康复评估模型和康复计划制定模型。
(3)康复计划生成模块:根据算法框架的预测结果,生成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发送给客户端。
2.2.3计算机软硬件与开发平台
本系统采用Android Studio作为开发平台,使用Java或Kotlin作为编程语言。服务器端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和Linux操作系统[13],确保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的高效性。
2.2.4部分核心代码
图4和图5给出了部分代码。
2.3首页功能
首页功能有睡眠监测、中医治疗、食疗疗法、医生咨询、睡眠记录、病情记录、舒眠放松、康复训练共八个模块。首页功能界面如图6所示。
图6 首页功能界面
(1)睡眠监测。
首先用户在睡觉前点击开始按钮,然后便开始计时,等到睡眠结束后,再点击停止按钮,结束计时。
(2)中医疗法和食疗疗法。
该功能含有关于针灸和按摩的信息。用户可以从中了解一些简单、可单人操作的按摩方法。中医疗法界面如图7所示,食疗疗法界面如图8所示。
图7 中医疗法界面图
图8 食疗疗法界面图
(3)睡眠记录。
用户可以通过监测睡眠数据,提供适合自己的舒眠方案。
(4)病情记录。
用户可以在此功能中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情况、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训练状况、其他症状等信息。
(5)康复训练。
用户可以通过呼吸训练方案,增强肺部的气体交换能力,提高肺功能。康复训练界面如图9所示。
图9 康复训练界面图
2.4资讯功能
资讯功能会不定期的推送一些生活小妙招和关于COVID-19、COVID-19后遗症的最新消息。资讯功能界面如图10所示。
图1 0 资讯功能界面图
3、结语
目前市面上没有更好的App来解决COVID-19后遗症造成的精神疾病问题。本文将睡眠的监测、通过食疗和中医理疗以及通过听舒缓音乐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对COVID-19后遗症造成的精神疾病问题进行康复治疗,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数字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康复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估,数字疗法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康复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2]张东云,Rass V.COVID-19肺炎确诊一年后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中国康复,2022,37(08):492
[3]张丽秀,杨海淼,邓乔幻,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治疗研究进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06):687-693
[4]薛建华,徐德武,单雪晴,等.COVID-19康复者的常见长期后遗症研究进展及健康管理对策建议.华南预防医学,2024,50(02):191-194,198
[5]傅昭仪.大批患者出现COVID-19后遗症,或造成大脑损伤.人人健康,2022(09):15-16
[6]郭楠,姚雅萍,王冠珍,等.“长COVID-19”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传染病信息,2023,36(05):450-457
[7]何姿蓉,彭洪莲,金荣疆,等.传统功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中的运用.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6):72-73
[8]动脉网.中国数字疗法行业白皮书:从定义、分类到价值探讨
[9] 姚恒美.全球数字疗法发展态势研究.竞争情报,2022,18(02):57-63
[10]动脉网.《中国数字疗法白皮书2.0》:从研发到商业全流程的挖掘
[11]江潇,张春青,戎善奎,等.数字疗法软件产品分类管理研究.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23,47(05):482-486
[12]黄明月.基于安卓系统的APP开发技术.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8):56
[13]赵宏轩.基于安卓操作系统下应用软件的开发研究.中国新通信,2018,20(13):102
基金资助:2023年皖南医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数字疗法和Android平台的COVID-19后遗症康复治疗系统的设计与研究”(No.S202310368127);2023年皖南医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心电分类算法和识别系统的实现”(No.S202310368134)资助;
文章来源:叶晓龙,宛楠,沈志远,等.COVID-19后遗症康复治疗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福建电脑,2024,40(06):77-81.
分享: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感 染 肺 炎(novel coronaviruspneumonia, NCP)是一项具有全球性危害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相关文献报道表明,感染后患者虽然经过积极治疗,症情逐渐好转,核酸检测相应转阴,然而在其恢复期,仍然有多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呼吸、躯体、心理等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2025-02-06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感染,轻型患者以发热、咳嗽、咽干/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传染性强,致病力大, 目前在许多国家或地区仍广泛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 了严重危害。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化湿及解毒功 效类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疏风解毒等制剂,在退热、 缓解咳嗽、咽干/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2025-01-2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国际和国内的众多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不仅局限于呼吸系统,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具体来说,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患者的体内会出现广泛的炎症反应,低氧血症、凝血功能障碍、发热以及电解质失衡等多种因素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负面作用。
2025-01-0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简称“新冠感染”大流行之后,感染人群庞大。 研究发现许多新冠患者虽然核酸转阴,但仍存肌肉酸痛、睡眠障碍、疲劳、神经衰弱等后遗症,往往持续数周以上,这种疾病状态统称为“新冠后症状(Post COVID - 19 Condition,PCC)” [1] 。 PCC 具有复杂的临床表现,已知相关症状超过 200 种[2] 。
2024-12-20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起初人们普遍缺乏免疫力,致使其在全球广泛传播。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是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介导,病毒感染人体后,B淋巴细胞活化分泌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在机体抗病毒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COVID-19患者体液免疫反应的性质和持久性知之甚少。
2024-12-17感染人的冠状病毒主要有7种,可引起普通感冒或严重呼吸道症状,尤其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SARS-Co V)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 V)等冠状病毒。
2024-12-0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型传染病,发病迅速,传染源复杂,且人群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1-2]。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老年人作为高危人群更加易感,一旦感染,因大多合并基础疾病,治疗更加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2024-12-06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a gravis crisis, MGC)是由于感染、创伤等因素,导致肌无力病情急剧加重,影响呼吸和吞咽肌群的急危重症[1]。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颗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最突出,也可累及神经系统,诱发MGC的发生[2]。
2024-12-04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长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long COVID,简称长新冠)的定义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 -19)的长期影响(post COVID -19 condition),是指发生在具有可能或确诊COVID -19的人群中的疾病;通常在COVID -19发病后三个月内发生,症状和影响持续至少两个月。
2024-12-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 -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感染引发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COVID -19共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支原体、曲霉、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2024-12-02人气:11360
人气:9197
人气:8299
人气:7614
人气:738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病毒病杂志
期刊人气:1217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0136
国内刊号:11-5969/R
邮发代号:82-310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