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如今,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在运用血液透析治疗当中,良好护理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还能提高患者存活率。本文对血液透析前、中、后的护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所帮助。
慢性肾衰竭是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据调查统计[1],全世界有近200万人要应用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慢性肾衰竭的治疗疗程长,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与潜在危险都会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最大程度上减少潜在危险,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供更优良服务给患者。
1、透析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首先,要告知患者一旦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就需要终身实施,中途不可以停止,让患者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治疗周期较长就会给患者增加心理负担,也给其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所以,应当开展心理护理,调节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2-3]。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透析治疗原理,让他们对血液透析有更深了解,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及时掌握患者心理情况,消除患者疑虑,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1.2 准备所需物品
应当提前准备好治疗当中要用的物品,包括:透析药物、急救药物、透析液,对透析器进行严格杀菌及消毒,控制与防止细菌感染;还需要准备透析管道、透析供水系统以及穿刺针[4]。护理人员需要努力提升操作技能,待患者各面指标达到正常水平后,就可以开机透析。
2、透析中护理
实施血液透析时,要严密监测患者各项指标与生命体征变化,保障各项指标都处在正常范围内,保证透析仪器的正常运动,及时发现透析并发症及患者的不适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 监控病情
肾衰竭患者心血管功能会出现较大波动,特别是老年患者更为明显,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就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机体内环境,会出现并发症,故要严密监测病情,监控穿刺部位是否发生渗血,有无正确应用抗凝剂及其他类药物,是否按规定设定参数,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的情况,如:没有任何表征产生低血压,有的甚至在短短几分钟内,就会产生心律失常、休克的情况,对于此类现象,护理人员要随时、仔细检查,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预测并发症风险[5-6]。根据患者的细微变化,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如:对于生命体征不够稳定的患者,应当应用系统适时监护。
(2) 严格消毒
实施透析时,要对消毒透析室与病房进行严格消毒,患者抵御力偏弱,空气中的细菌与病菌极易引发交叉感染,所以,加强消毒隔离就是开展护理服务的重中之重。务必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对于各析导管、透析物件与仪器进行严格消毒,确保所有物品都为无菌状态,对患者皮肤、口腔与泌尿道进行精心护理,安排专人负责,通过交叉监测的手段,对空气、机器、用品进行严格消毒,定期采集样本以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消毒质量,确保患者安全[7-8]。
(3) 护理动静脉内瘘
护理动静脉内瘘旨在维持血管通路通顺,避免发生感染或产生血栓[9]。在患者进到透析室之前,护理人员就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观察内瘘、作用与自我护理等相关事项,嘱咐患者勿穿紧袖衣,不要对瘘侧的肢体进行压迫,不可以挑选内瘘血管进行抽血或输液。孙庆华[10]研究指出,术后患者应当开展早期锻炼,如:伸掌握拳训练,推动术侧肢体功能得以恢复。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保证皮肤整洁与干燥,切忌用手抓内瘘部位的皮肤,如果出现感染迹象,要马上就医。
(4) 处理并发症
① 处理出血
在透析当中,患者血小板功能会出现下降,肝素用量会变多,这就引发治疗当中,患者会有出血反应,即:鼻出血、消化道出血或牙龈出血等[11]。所以,应当运用小分子肝素,或依据出凝血常规,明确肝素使用量。余春兰[12]指出,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出血。如果患者的穿刺口发生渗血的情况,要马上上报医生,及时进行处置,即:更换穿刺针部位,用无菌纱布对穿刺口进行加压。
② 处理失衡综合征
初次接受透析治疗或透析时间间隔过长的患者都会出现失衡综合征,是血液透析当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失衡综合征表征是血压显著上升,发生恶心呕吐与头痛现象,严重可致患者精神失常,发生抽搐与死亡。预防是处理失衡综合征的主要护理手段[13]。对于初次透析患者,治疗前需要开展诱导透析,透析时间控制在2h内,采用高钠透析液或碳酸氢盐透析液,可适当加大透析频率,血流量应当为小于且等于200ml/min,确保脱水速率适中。如果患者有失衡综合征,就经马上放缓血流量,静脉注射50%葡萄糖或3%氯化钠,并应用镇静剂[14-15]。
③ 处理低血压
使用降压药物、缺乏血容量等都会引发透析低血压,其主要表征是出现胸闷,面色惨白,发生恶心呕吐等。陈萍[16]等主张,可以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要运用有较好生物相容性,较高安全性的透析膜,应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在透析前嘱咐患者停止使用降压药。透析当中,从低到高加大血流量,不可太快或太多增加血流量。密切监测患者血压与脉搏等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低血压现象。如果发生透析低血压,要放缓血流量,停下超滤,并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或输氧,有需要,应用升压药物[17]。
(5) 处理透析当中危急情况
① 溶血透析过程,发生急性溶血为极为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究其原因是不合理配制透析液或透析液温度过高[18]。透析当中,如果发现静脉血颜色变化为淡红色或红葡萄酒色,要立即切断血流,停下透析,并上报医生加以处理。② 心脏骤停透析当中,若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现象,极易导致心脏骤停,而如果出现心脏骤停,要立刻进行心脏复苏,并停下透析。
3、透析后护理
(1) 生活照顾
叮嘱患者要保证足够睡眠,平时要多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不能过度劳累。在流感高发季节,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少外出,勿暴饮暴食,需要戒烟戒酒。护理人员还要嘱咐患者,当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参加社会活动,参加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改善心理状况与身体各项功能。
(2) 饮食指导
通常血液透析会导致营养不良,既而引发并发症,削弱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开展饮食指导,建议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与热量的食物,饮食要做到低钾、低脂与低盐。制定个性化食谱:每天摄入蛋白质量在1.2~1.4g/kg间,其中优质蛋白比例要大于50%;每天热量摄入在126~168kJ间;每天摄入盐3~5g;每天饮水量需要为前一天尿量+500mL,每天要补充维生素与叶酸[19-20]。
4、小结
慢性肾功能衰竭就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时期,而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最有效的方法,尽管如此,血液透析治疗仍然有潜在危险,然而开展良好护理可以减少潜在危险,并降低并发症机率,提高疗效。为此,临床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服务水平的有效方法,寻求个性化透析方案,以利于向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提高患者生品质。
参考文献:
[1]邢彩月.舒适护理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6):120+125.
[2]其木格.心理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对其满意度影响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1):116+118.
[3]徐丽君.营养指导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45-46.
[4]王芳,张国胜,张攀科.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前后体质特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04):351-352.
[5]杨妙玲,林清.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价值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289+291.
[6]陈凌云,倪松,施凌云,等.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06):713-715.
[7]方海东,李荣.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9,32(02):129-131.
[8]王月.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的教学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2):133-134.
[9]张红,吴春兰.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4):244-245.
[10]孙庆华.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8,48(11):33-34.
[11]肉孜古丽•盖桂荣.血液透析室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219+295.
[12]余春兰.心理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0):4293-4294.
[13]鞠秀华.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5):193.
杨伶慧.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3):8-9.
分享:
坚持日常液体的摄入限制对于预防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慢性容量超负荷和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但患者存在的口渴感导致液体摄入限制的依从性不佳,这可能导致透析间期体重的大幅增加。口渴感觉受大脑中央渗透压感受器调节,其影响因素包括日常钠摄入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液渗透压水平。
2025-04-02血液透析(HD)是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以此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实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的目的,HD 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手段。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主要治疗的血管通路,以便建立体外循环,确保每分钟为体外循环提供 200~300 ml 血液进行血液净化。
2025-04-01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可起到清除毒素、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进而代替肾脏的部分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然而血液透析并不能完全代替正常肾脏的所有生理功能,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患者的预后仍不是十分理想[2]。维持性血液透析实施的关键在于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持。
2025-03-26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可代替部分肾脏功能,帮助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水分,有效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是长期透析治疗也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如贫血、倦怠、乏力、肌肉萎缩、营养不良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会影响到患者的自我效能及依从性,不利于治疗的长期进行[1]。
2025-03-1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龄人群占血液透析的比例越来越大,为12%~70%[2,3]。此类患者由于存在生理及认知功能下降,长期营养不良等问题,同时常合并基础疾病,自身机体素质较差,加之受消极情绪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龄ESRD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死亡率居高不下[4,5]。
2025-03-05中心静脉狭窄(centralvenousstenosis,CVS)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终极并发症,如合并动静脉瘘可导致静脉高压甚至淋巴高压、颅内高压,影响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寿命[1,2]。在临床上,除了众所周知的中心静脉腔内器械如血液透析导管、起搏器导丝等引起的CVS,还有一部分解剖压迫引起的CVS,包括左无名静脉受压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
2025-03-05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病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登记的在透病人已达到844265例。病人若要顺利进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就必须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vascularaccess,VA)。
2025-02-27血液透析能够通过半透膜原理,利用透析液与血液间的浓度差,让尿素氮(BUN)、肌酐(Scr)等小分子毒素从血液扩散到透析液中,从而缓解尿毒症相关症状,然而其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能力较差,整体疗效仍有待提高[1]。血液灌流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特异性清除多种中大分子毒素及炎症介质,进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2025-02-19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内瘘穿刺法有绳梯穿刺法及钝针扣眼穿刺法。其中钝针扣眼穿刺法因具有能有效提高内瘘穿刺率、减轻疼痛感,且能降低穿刺假性动脉瘤发生率等优点[2]而普遍被患者接受。但在长期穿刺过程中会出现如扣眼点感染、内瘘闭塞等并发症[3]。
2025-02-14慢性肾脏病是现阶段常见慢性进展性病变,既往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最终演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患者占比可达30%,除疾病自身负担外,CRF还将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
2025-01-26人气:18471
人气:15461
人气:14983
人气:14565
人气:13014
我要评论
友情链接
期刊名称:临床肾脏病杂志
期刊人气:2460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湖北省微循环学会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2390
国内刊号:42-1637/R
邮发代号:38-157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262
影响因子:0.972
影响因子:0.633
影响因子:1.147
影响因子:1.43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