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地对蜜蜂饲养的种类与结构、良种蜂王的选育与推广、中华蜜蜂保护等方面对北京市蜜蜂种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北京市蜜蜂种质资源发展中存在的五大不足:像蜂种保护与利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蜂种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引种积极性低,蜂种适应性弱;优良蜂种的选育和利用不够等问题,使蜂种生产性能的高效化受到阻碍。与北京市养蜂业的发展优势和现状结合,提出了可行的发展策略,为北京区域优良蜂种的选育和保护以及综合使用打造了基础。
优良的蜜蜂种质资源是推进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蜜蜂饲养总量为910万群,占世界蜜蜂饲养总量的11.1%,饲养的蜜蜂品种主要有3种: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黑蜂,其中中华蜜蜂180万群、意大利蜜蜂710万群、黑蜂20万群;蜂蜜年产量达46.82万t,居世界之首,蜂王浆、蜂胶、蜂花粉和蜂蜡的产量也稳居世界前列。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蜂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蜂产业必将扩大生产,走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之路,对种蜂王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也更高。但现阶段我国蜜蜂品种还存在种性混杂、群产不高和抗病性不强等问题,蜜蜂良种率不超过5%,特有蜂种--中华蜜蜂种群数量也大幅减少,急需实施优良蜂种的引进、选育、保护、推广工程,提高蜜蜂饲养的优良品种率、蜂产品质量和品质,实现农民养蜂增收致富。为掌握北京市蜜蜂饲养现状和种质资源结构,给养蜂者在良种引进、蜂种繁育、蜂群饲养及蜂产品采收等方面提供参考,并直接指导养蜂生产实践,提高养蜂经济效益,下面通过对北京市蜜蜂种质资源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旨在摸清北京地域内的蜜蜂种质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为北京地区优良蜂种资源的选育、保护与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1、蜂种资源现状
1.1 蜜蜂饲养的种类与结构
北京市蜜蜂饲养总量为26.5万群,按照地理种群可分为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其中中华蜜蜂有1.3万群,意大利蜜蜂有25.2万群。在北京市的养蜂生产中,蜜型蜂种比例较大,大部分蜂农以生产蜂蜜为主,部分蜂场兼顾生产蜂王浆、蜂花粉或蜂胶,还有个别蜂场以蜜蜂授粉为主。目前,饲养的蜂种主要包括松丹l号、松丹2号、白山6号、蜜胶l号、黄环系、黑环系、北京1号、东方1号、密云1号、卡尼鄂拉蜂、喀意杂交蜂、喀尔巴阡蜂、高加索蜂等。其中,按照生产产品能力的不同可分为蜂蜜高产型蜂种、王浆高产型蜂种、蜂胶高产型蜂种、蜜浆高产型蜂种、蜜胶高产型蜂种等;按照抗病能力可分为抗螨型蜂种、抗病型蜂种等;按照选育方式又可分为纯种选育型蜂种、杂交选育型蜂种和杂种优势利用选育型蜂种等。
1.2 良种蜂王的选育与推广
北京市大力发展蜜蜂育种业,加大优良蜂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推广力度。先后在门头沟区、平谷区、密云区、昌平区建成4个蜜蜂种王繁育基地,通过选择适合的蜂种、培育纯种、引进新型优良蜂种、杂交改良优良蜂种,大量培育优势显著、生产力强、适应性强、经济性能较全面、繁殖力和抗逆力强的杂交蜂种优良品种;每年从吉林省养蜂研究所种蜂繁育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育种中心和密云区种蜂场引进1万余只生产性、抗病性强的种蜂王,用于北京地区蜂种的改良、选育和推广。2016年北京市西方蜜蜂育种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年均繁育蜂种“密云l号”5000只,全部免费发放给蜂农。目前,北京市年选育、推广各类杂交种蜂王达2万余只,优良蜂种率显著提升,推动了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中华蜜蜂保护
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资源,是东方蜜蜂的主要亚种,也是东方蜜蜂的定名亚种。北京地区中华蜜蜂的品种属于东部中蜂北方型。目前北京有中华蜜蜂1.3万群,主要分布在密云区石城镇和房山区蒲洼乡。2003年,北京市在房山区蒲洼乡建成了全国首家“中华蜜蜂保护区”,成立中华蜜蜂繁育中心,实施了拯救中华蜜蜂繁育保护工程;从2016年起,在密云区西线兴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中华蜜蜂保护区,目前已完成区内西方蜜蜂的撤离工作;2017年,在密云区石城镇中华蜜蜂保护区内打造了4个特色中华蜜蜂蜂场,包括中华蜜蜂崖壁蜂场、原始树桶蜂场、特色加厚保温格子蜂箱蜂场和土耳其蜂箱蜂场。北京市两大中华蜜蜂保护区的建成,有效保障了中华蜜蜂在华北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永续繁衍,对保护稀有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存在问题
虽然北京市在蜂种保护、优良蜂种的选育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其他养蜂大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蜂种保护与利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
在北京市,蜂产业受重视程度不高,各区缺乏专门的蜂业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没有真正把蜂产业作为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支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相对缺乏,用于保种、引种和育种的经费与实际需要更是相差甚远。由于资金投人严重不足,导致蜜蜂良种繁育基地、育种中心、保护区建设滞后,大多数蜜蜂养殖场的设施设备陈旧,开展优良蜂种的保护选育工作难度较大;同时,北京市蜂种基因库体系建设工作尚未开展,也严重制约了蜂产业的发展。
2.2 蜂种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
北京市蜂种饲养结构单一,以蜂蜜高产型蜂种为主,部分蜂农兼顾饲养蜜浆高产型蜂王,一般一个蜂场饲养1~2个蜂种。蜂种结构的单一化,必然会导致蜜蜂产品的单一化,北京市蜂农所产的蜂产品以蜂蜜为主,主要包括荆条蜂蜜、枣花蜂蜜和洋槐蜂蜜3个品种,部分蜂场兼顾生产蜂王浆和蜂花粉,生产蜂胶的蜂场很少,还有一部分蜂场以蜜蜂授粉为主。由于蜜粉源植物开花泌蜜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蜜蜂生产也受气候和病虫害影响较大,一旦蜂蜜歉收,直接影响蜂农的经济利益,如果同时生产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产品则可以降低生产风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3 引种积极性低,蜂种适应性弱
蜜蜂引种主要根据蜂场周边的蜜源、环境、气候及蜂农生产需要,开展引种、培育和推广优良种蜂王,北京多数蜂农虽能够意识到优良蜂王对蜜蜂饲养和蜂产品生产的重要性,但受到生产方式的不同和引种资金缺乏的限制,一部分蜂农不能够及时进行良种的选育和更换。北京市各级蜂业主管部门每年虽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并引进大量的优质种蜂王免费发放给蜂农,但受蜂场环境、各地气候和蜂农生产需求不同等的影响,引进的部分优良种蜂王不能够很好地适应蜂农的养蜂生产,大大降低了养蜂的经济效益。
2.4 优良蜂种的选育和利用不够,蜂种种性下降
蜂场方面:由于个别蜂场长期不引种或累代利用杂交或不进行良种的选育和更换,以致蜂种的抗逆性、采集性和生产性不断下降,种性不断退化。市场方面:由于普遍缺乏对优良蜂种的持续系统选育,选育方向不能适应市场消费需求,选育蜂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不够,综合利用程度低;加上缺乏长效资金的投入,导致生产性蜂种在蜂种市场和蜂产品生产基地中缺乏竞争力。
2.5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力度不强,制约了蜂种生产
性能的高效化蜜蜂病虫害的发生将严重影响蜂群的健康、蜂种的品质和蜂产品的质量安全,一旦发生,轻则造成蜜蜂体衰群弱,重则造成蜂场或蜂业破产。近年来,我市虽然在抗病蜂种选育、蜂病防控、药物筛选、蜂场饲养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蜜蜂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控、蜜蜂重大疫病监控及绿色蜂药研发等方面还亟待加强,对蜜蜂病虫害的综合防控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我市蜂种生产性能的高效化。
3、发展对策
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和北京市蜂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我们将加大优良蜂种的选育、推广、保护和高效利用工作力度,引领我市蜜蜂种质资源向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其在蜂产品质量安全、养蜂助农脱贫、蜜蜂饲养规模化和蜜蜂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蜂产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3.1 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扶持建立专业的现代化蜜蜂养殖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和育种场,完善管理制度,包括建设、基础设施、卫生、病虫害防控及蜂场日志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种蜂场建设,提高供种能力和质量;对重点蜜蜂种质资源保护予以支持,提高资源保护能力;制定全市蜂种区域化规划,根据不同蜂种的优良经济性状,结合不同地区的蜜源情况、气候生态环境和生产重点进行合理选择与优化配置。
3.2 完善保种体系,提高保护与利用水平
一是建立完善的北京市蜜蜂种质资源基因库保护体系。建立市级“蜜蜂资源信息库”和“蜜蜂资源全基因组信息数据库”。摸清北京主要蜜蜂品种的数量、分布、特性等,挖掘优异基因,制定基因库保种计划,提高保护效率。二是因地制宜建立保护区,对原有保护区进行完善,以区内核心蜂场为主,带动周边农户开展联合保种,对濒危野生中华蜜蜂资源进行保护性隔离和人工饲养扩繁。三是加强保护区管理,在保护区附近划出西方蜜蜂禁养区,严禁西方蜂种进人,确保中华蜜蜂种群的安全|生和唯一性。四是加强中华蜜蜂经济效益拓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开发特色蜂产品,对其经济价值进行保护|生综合开发利用。
3.3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防控水平
加强蜜蜂病虫害研究,建立和完善蜜蜂病虫害监测预报预警综合防控体系。实现蜜蜂诊断、预测预报、预防消毒、药物防治、生物防治以及抗病饲养管理技术推广的全覆盖。一是建立全市蜜蜂病虫害监测网络。按照集中监测、定点布控的原则,在养蜂重点区域分别设立3~5个蜜蜂重大疫病监控点,重点对蜜蜂重大疫情进行监控和预警,形成以点带面的监控网络覆盖,避免重大蜂病、疫J晴的大规模扩散和急速传播。二是打造现代化蜜蜂专科医院。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立蜜蜂病虫害在线诊断系统,强化设备和服务优势,面向蜂业从业人员提供蜜蜂病虫害诊断诊治的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三是大力推广蜜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防控蜜蜂病虫害的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剂,有效预防和治疗蜜蜂病虫害,避免蜂产品受到化学药物的污染,确保蜂产品的质量安全。
3.4 完善科研创新体系,提高蜂业生产综合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优化蜂种结构,提高种王利用率离不开蜂业科技。充分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优势,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资源和科技力量,加大对蜜蜂良种综合利用、抗病蜂种选育和蜜蜂健康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与推广力度,为蜜蜂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建设优良种王本地化繁育基地建设,将引进的蜂蜜高产、蜂王浆高产、蜂胶高产和抗螨抗病种王进行本地化培育和扩繁,提升适应性和生产能力,形成适合北京地区气候和蜜源条件、生产能力突出、抗逆能力显著、遗传特性稳定的蜜蜂种系,并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饲养蜜蜂,优化蜂种结构,提升蜜蜂良种覆盖率和蜂业生产综合效益。
3.5 完善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加大蜂业专业人才培养投入,建立技术培训学校,吸收年轻的技术力量,在农林院校增设养蜂技术课程,加强基层蜂业乡土专家技术培训,提高养蜂人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进祖.[J]蜜蜂大产业[J].国土绿化,2017(4):44-47.
[2]王志,薛运波,牛庆生,等.吉林省西方蜜蜂蜂种结构分析[J].特产研究,2012(4):68-72.
[3]李志勇.王志.长白山区蜂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及对策[J].蜜蜂杂志,2013(8):40-43.
[4]梁崇波.抓生态文明建设促蜂业可持续发展--蜂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分析[J].中国蜂业,2013(12):44-48.
[5]王桂芝,娄德龙,姜风涛,等.山东中华蜜蜂资源现状、问题及保护措施[J].中国蜂业,2016(11):34.
[6]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2):38-43.
梁铁双,刘进祖,梁崇波, 等.北京市蜜蜂种质资源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J].蜜蜂杂志,2019,39(8):35-37.
分享:
小花蝽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花蝽科(Anthocoridae)小花蝽属(Orius),在田间发生种群数量大,其成虫与若虫均可捕食多种害虫的卵和初孵幼虫,可以适应不同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是田间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小花蝽可以捕食棉田中的棉蚜、蓟马、绿盲蝽低龄若虫、叶蝉以及黏虫、棉铃虫、红铃虫的卵和初孵幼虫[1]。
2020-06-16管氏肿腿蜂隶属于膜翅目肿腿蜂科硬皮肿腿蜂属,是多种天牛类林木钻蛀性害虫的优势天敌昆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湖南、山西、广东省北部,在皖南地区1年繁殖6~7代。管氏肿腿蜂具有分布区域广、寄主类别多、寄生效果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天牛类害虫的生物防治。
2020-06-05蠋蝽,属半翅目、蝽总科、蝽科,是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能捕食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的叶甲、刺蛾、蚧壳虫、蚜虫类40余种农林害虫。蠋蝽在我国南北方十几个省区广有分布,适于人工饲养,且人工释放的蠋蝽在释放地生态环境适宜条件下可定殖形成自然种群,达到持续控制害虫的目的。
2020-05-30近年来,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三营养层次相互关系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因为加强了这些方面的研究,不只可以在理论上探讨出物种形成的机制、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的模式,在实践上可为协调作物抗性与生物防治的协同作用,开发害虫治理的新途径,如协同素、利它素的利用,合理安排间作、套作等提供理论指导.但是相关的研究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细致调查。
2020-05-20寄主个体营养成分的多寡,个体体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出蜂量的多少和小蜂成活率的高低。只有选择健康、无病症、节间拉长、不萎缩、颅顶板清白透明、环节紧凑、蛹皮坚韧有光泽、脂肪饱满、有弹性的柞蚕蛹,才能繁育出个体健壮、适应性和繁殖力强的周氏啮小蜂,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达到很好的生物防治的效果,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小卫士”。
2020-04-07蜂蜜是由蜜蜂将从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或分泌物在其体内经过一系列转化和酿造而形成的,因而蜂蜜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纯天然食品。蜂蜜滋味甜美,口感柔滑,富含有益于人体所必须的不同种类的无机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备清热解毒、补中润燥、止痛、滋润肠道、美白养颜等食用效用。
2020-03-12对蜜蜂健康产生影响的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就是蜜蜂的RNA病毒,这会使整个群蜂甚至是事个蜂场的蜂群受到毁灭式的危害。以蜂螨为主介导的蜜蜂RNA病毒媒介是蜜蜂养殖中的最大虫害传播方式,现已是一种重要的蜜蜂病害传播方式,已引起很多科研工作人员和养蜂人的重视。本文从蜜蜂RNA病毒通过在蜂箱内外的传播媒介、蜂螨与蜜蜂RNA病毒相互协同作用对蜜蜂健康的影响两方面的研究,对蜜蜂RNA病毒的媒介传播途径进行了综述。
2020-03-12近年来,在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大面积实行机械全垦整地,野生土蜂生存环境遭受破坏,同时,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特别是化学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于土壤,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野生土蜂数量逐年减小,致使油茶授粉率低,产量不高,“千花一果”现象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油茶种植者的积极性,成为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
2020-03-12蜂巢小甲虫在其发源地南非地区并未对当地蜂群造成严重危害,只是偶尔侵害弱小蜂群以及储存不当的巢脾。而在后来侵染的美国各地引起了大面积蜂群感染,弱群和强群均可受到蜂巢小甲虫的危害,并严重破坏蜂群内的蜂蜜和巢脾,有人提出,欧洲蜜蜂对蜂巢小甲虫卵和幼虫的辨别清除能力没有非洲蜜蜂强,蜂群内的哺育蜂会像正常饲喂蜜蜂幼虫一样,哺育巢房里的蜂巢小甲虫幼虫。
2020-03-11园区内种植不同花期、不同颜色的蜜源植物,既可为蜂群提供蜜源,又可美化蜂场环境。养殖蜜蜂时使用不同类型、不同造型的蜂箱,并可在蜂箱上做一些与蜜蜂相关的彩绘,既可以展示中蜂饲养过程中形成的蜂箱文化,又可以美化蜂场环境。蜂场内还可以摆设蜜蜂的模型,游人可与其合影留念。
2020-03-11人气:6896
人气:5440
人气:4813
人气:4591
人气:440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环境昆虫学报
期刊人气:1778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昆虫学会,中国昆虫学会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4-0858
国内刊号:44-1640/Q
邮发代号:46-18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21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61
影响因子:0.419
影响因子:1.2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