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橘红痰咳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4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橘红痰咳液,20mL/次,3次/d。两组疗程最长为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咳嗽症状积分(VAS评分)、莱切斯特咳嗽问卷中文版(LCQ-MC)评分和止咳时间。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愈显率为65.6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2.19%(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LCQ-MC各维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和LCQ-MC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停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橘红痰咳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效果良好,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咳嗽病程,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感染后咳嗽是指急性呼吸道感染控制后,仍持续有咳嗽症状,通常持续3~8周,是亚急性咳嗽的首要病因,且疾病痊愈后容易复发,主要病理机制是由病原体感染所引起气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1,2]。尽管其为自限性疾病,但因咳嗽症状迁延难愈,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造成基层医疗资源浪费。现代医学主要以镇咳治疗为主,目前指南不建议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吸入激素等治疗气道过敏性反应常规方案[3]。现有临床证据表明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该疾病有效,但在治疗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因而《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建议对于感染后咳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橘红痰咳液以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二陈汤作为底方,由化橘红、蜜百部、茯苓、半夏(制)、白前、甘草、苦杏仁、五味子8味药组成,针对痰浊阻肺所致咳嗽具有较好疗效,适用于慢阻肺、肺炎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5,6],本研究旨在探索橘红痰咳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效果,为感染后咳嗽的中西医治疗提供临床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4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6.36±11.05)岁,病程21~49d,平均病程(28.73±6.41)d。
诊断标准:西医参考《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症状发作前1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后刺激性干咳或少量白色黏痰,时间持续3~8周;血常规正常,胸部X线结果无异常;肺功能正常;可除外其他引起咳嗽的原因。
纳入标准:符合感染后咳嗽西医诊断,年龄≥18岁,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可引起的慢性咳嗽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存在严重心、脑、肝、肾、血液等重要脏器或系统疾病;(3)有精神病病史;(4)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成分过敏;(5)近1个月内曾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降压药物;(6)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7)长期吸烟者。
1.2药物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由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粒含氨茶碱25mg、盐酸甲氧那明12.5mg、那可丁7mg、马来酸氯苯那敏2mg,产品批号20171124;橘红痰咳液(无糖型)由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mL/支,产品批号20171104。
1.3分组及治疗方法
根据用药差别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5.03±10.42)岁,病程21~49d,平均病程(27.77±6.27)d。治疗组男性43例,女性30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7.51±11.67)岁,病程21~49d,平均病程(29.47±6.34)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橘红痰咳液(无糖型),2支/次,3次/d。两组疗程最长为7d,并于疗程后复诊评价治疗效果,同时完成疗程后7d时进行随访评价复发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评价方法采用视觉模拟咳嗽症状积分(VAS,采用10cm法)[8],痊愈为改善率≥95%,显效为70%≤改善率<95%,有效为30%≤改善率<70%,无效为改善率<30%。
1.5观察指标
1.5.1评分
视觉模拟咳嗽症状积分(VAS,采取10cm法),对患者咳嗽严重程度进行临床评估,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咳嗽症状越轻;莱切斯特咳嗽问卷中文版(LCQ-MC)评分[9],包括生理(8个项目)、心理(7个项目)和社会(4个项目)3个维度,每个项目评分为1~7分,每个维度计算项目平均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2止咳时间和咳嗽缓解时间
咳嗽缓解时间:从服药开始到咳嗽缓解的时间(VAS积分下降≥2分);止咳时间:从服药开始到咳嗽停止时间(停止时间≥48h)
1.5.3复发情况
咳嗽复发指痊愈或显效患者停药后7d内再次发作咳嗽,且VAS评分增加≥3分。
1.6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
1.7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使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VAS评分和LCQ-MC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CQ-MC评分各项指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LCQ-MC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咳嗽缓解时间和止咳时间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患者与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相比较,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停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未采取措施,多数患者治疗中自行缓解,少数患者治疗结束后缓解。对照组患者发生眩晕3例、恶心3例、嗜睡3例、皮疹1例、口干1例,治疗组患者发生眩晕3例、恶心2例、嗜睡3例、口干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复发情况
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5.48%;对照组治疗复发4例,复发率为5.9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感染后咳嗽是临床中急性及亚急性咳嗽常见病因,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感染后引起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相关,气道神经源性炎性反应可升高咳嗽敏感性,同时持续炎性刺激可使气道上皮细胞脱落后基底膜暴露,继而引起气道高反应现象。因而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性反应,同时促进上皮细胞修复,可能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药理机制。复方甲氧那明为临床中常用镇咳药物,其中盐酸甲氧那明是β受体激动剂,可以提升气道神经源对β受体的敏感性,从而降低咳嗽敏感性;氨茶碱具有松弛平滑肌、抑制炎性介质释放的作用,继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那可丁是外周镇咳药物,可以减少咳嗽导致的气道上皮细胞破坏,增强上皮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马来酸氯苯那敏为H1-受体拮抗剂,可拮抗气道H1受体,降低炎性反应刺激。既往研究已证明其对感染后咳嗽具有明确疗效,但单用该药物治疗时临床症状改善缓慢,且存在眩晕、恶心、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患者依从度受到影响,继而治疗后痊愈患者比率较低,因而指南建议应用中医药与其联合治疗以取得更好疗效。
本病属中医“咳嗽”疾病范畴,目前传统医学认为该病核心病因病机为风邪夹杂其他邪气所致,其临床病症特征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的致病特点[14],在临床中观察到多数难治感染后咳嗽为风邪夹杂痰邪所致,咳嗽缠绵难解,故其核心病机应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所云“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又如《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咳嗽方论》云:“咳嗽者,痰塞胸脘,气逆不下,冲击而动肺耳”。橘红痰咳液用橘红,并加用苦杏仁、百部、五味子、白前等药物,具有理气化痰祛风之功效。基础研究表明该药能抑制因化学物质刺激气道感受器的高敏感性而引起的反射性咳嗽,可显著性减少咳嗽次数和延长咳嗽潜伏期,同时具有良好外周性镇咳作用及气道抗炎作用。临床研究指出其对“风证及其兼夹证类”及“痰证及其兼夹证类”所引起的咳嗽均具有良好功效,联合化学药应用治疗咳嗽疗效更佳。
同时选用VAS评分和LCQ-MC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VAS评分等级划分简单明确,易于区分病情变化,有助于治疗前后的纵向比较,较适用于各种咳嗽的临床药物疗效评价;LCQ-MC评分问卷适用于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估,问卷从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维度对咳嗽症状进行评价,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咳嗽评价量表,既往研究表明其能有效评估各种类型咳嗽的治疗效果,较好的反应了亚急性咳嗽对于病患日常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可较好的弥补VAS评分的简单性。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方案均取得了较好疗效,尽管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增加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咳嗽缓解及停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且疗后两组LCQ-MC评分各维度具有显著差异,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该结果表明联合治疗可在指南推荐用药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咳嗽病程,在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维度均具有治疗优势,提升病患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橘红痰咳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文章来源:孙宏源,周子靖,史若愚.橘红痰咳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09):1852-1856
分享:
“药剂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以剂型 为中心,研究其处方设计、配制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 制及合理应用等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1-2]。 药剂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药剂学基本 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 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01-2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等教育中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应该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24-06-06Aβ蛋白斑块作为阿尔兹海默症(AD)的一项重要特异性标志,是临床诊断AD的重点对象,因此开发靶向脑内Aβ斑块的荧光探针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Aβ蛋白斑块根据聚集程度不同分为寡聚体和纤维,两种蛋白聚集体皆具有毒性,目前研究已证明,在AD发病进程早期聚集的Aβ寡聚体具有更强的神经毒性。
2023-09-14支原体肺炎是非典型肺炎中的一种,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本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发症较多,且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临床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属于痰热壅肺证候者的治疗。
2021-09-29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是以结肠和直肠的深层组织发生溃疡为特点的炎性病变,该病发现较晚,早期不易被诊断发现,加之病因复杂及迁延难愈等因素,临床常以腹痛、腹泻、黏液性脓血便为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严重者会导致恶性病变的发生,从而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2021-09-29感染后咳嗽是指急性呼吸道感染控制后,仍持续有咳嗽症状,通常持续3~8周,是亚急性咳嗽的首要病因,且疾病痊愈后容易复发,主要病理机制是由病原体感染所引起气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1,2]。尽管其为自限性疾病,但因咳嗽症状迁延难愈,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造成基层医疗资源浪费。
2021-09-29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异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变态反应。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调节剂,降低气道反应以及哮喘的维持治疗,能有效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适用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2021-09-29头风痛丸由白芷、川芎和绿茶加工而成,有祛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偏头痛、眉棱骨痛、额窦炎,对于偏头痛引起的头痛、眉棱骨痛、眩晕、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干口苦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头风痛丸处方中白芷可以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其主要药效成分为香豆素类成分(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
2021-09-29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国际间人口、贸易的流动更加频繁,公共健康危机的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近年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流行性疾病相继出现,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阻碍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2021-09-28周围性面瘫,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临床多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面神经麻痹,可见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麻木,表现为口角歪向健侧及患侧皱眉、闭眼、鼓腮、露齿和吹哨等面部动作无力。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和营养神经类药物,临床疗效尚可,但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
2021-09-27人气:13010
人气:9332
人气:8304
人气:7791
人气:754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药学学报
期刊人气:787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513-4870
国内刊号:11-2163/R
邮发代号:2-233
创刊时间:195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