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眼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激光治疗,观察组采取复发血栓通胶囊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要均低于观察。结论:针对临床眼科患者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佳。
眼科疾病常见的病种为眼底病,其发病率较高,并且病因也比较复杂,对人体的视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失明。本院提出了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其不良反应较低,治疗效果较好。现择性分析本院收取的80例眼科患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性分析本院收取的80例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从60到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2.14±2.33)岁;病程从1年到10年不等,平均病程为(5.22±1.12)年。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为61~79岁,平均年龄为(72.15±2.36)岁;病程从1年到9年不等,平均病程为(5.14±1.11)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眼科疾病;②患者无言语功能和运动行为障碍;③患者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④本着患者知情、同意和自愿参与的原则开展研究,随机分组由我院医学伦理部门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激光治疗,采取临床NIDEKGYC-1000眼科激光治疗仪,依照患者的疾病范围,一次治疗激射在500点之内,通常的情况下,一次性治疗即可恢复较大部分的病变,之后患者还需要接受2-3次的治疗,每次治疗的时间要间隔半个月左右[1]。观察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患者需要口服3粒复方血栓通胶囊(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17),患者每天服用三次,半个月为一个疗程,患者需要持续服用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总治疗效果评估分为三个等级,主要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前两者均为有效,计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调查[2]。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患者的资料和组间对比数据均纳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组间对比中涉及的计数型指标均用n/%表示,卡方检验;t检验,以统计值P<0.05说明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从两组患者从治疗效果上来看,观察组中: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治疗效果为95.0%。对照组中: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治疗效果为77.50%。经统计学处理,X2=5.165,P=0.023<0.05,有显著差异。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不良反应率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情况要高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存在差异性,详情见下面表格。
表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n(%)]
3、讨论
现如今眼底病也逐渐成为了白内障之后又一重要疾病之一,因此,针对眼底病的预防和治疗也被临床医生格外重视。经过调查显示,在高原地区下的环境种,很容易出现视网膜静脉扩张等情况。其主要原因通常是因为患者在强烈紫外线照射的作用之下,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将人体的血红素和血液黏度增加,也会引发血管种的血流形成阻力,之后会形成红细胞聚集和血管不断扩张,最后产生血栓,对患者的视力会出现严重的影响。然而由于人体中脑部组织对缺氧环境十分敏感,会使脑部在缺氧环境下发生生理学变化,脑部发生弥漫性出血甚至软化。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差异。针对临床眼科患者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覃素习.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力恢复中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8):91-92.
[2]郭华.探究卵磷脂络合碘与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玻璃体混浊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38-39.
桑平.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9,(20):6.
分享:
雷珠单抗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片段,能够和人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形成融合,达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的效果,以加快患者视功能康复速度[3]。高韶晖等[4]研究证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5-04-14儿童、青少年的依从性较差,主动配合度不高,强迫用药会产生哭闹现象,影响治疗效果,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了不良影响,故选择一种患儿易接受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4]。普拉洛芬滴眼液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常用于外眼及眼前部的对症治疗(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浅层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术后炎症)。
2025-04-02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 m6A)修饰是指在甲基转移酶复合物(MTC) 的作用下,腺嘌呤的第 6 位 N原子在 mRNA 上发生甲基化,这是一个由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转移酶调控的动态和可逆过程[1]。 m6A 参与几乎所有涉及 mRNA 代谢的过程,包括 RNA 转录、翻译和降解。 根据 m6A 修饰功能,可将其作用酶按照不同功能分为甲基转移酶(写入者)、去甲基化酶(清除者)和 m6A 结合蛋白(读取器)。
2025-04-01临床上针对干眼症的治疗,主要以局部用药为主,较常用的是玻璃酸钠滴眼液,其属于一种人工泪液,具有湿润眼表组织、缓解眼部干涩、稳定泪膜等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体疗效有待提升。中医治疗干眼症疗效较好,且可从整体辨证施治。中医认为,干眼症属于“白涩病”“神水将枯”等范畴,以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治疗应以补益肝肾、生津明目为主[3-4]。
2025-03-06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目前,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1-3],但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无定论。本文主要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2025-02-19近年来,干眼在人群中的发 病率在国内、外均有所增长[2]。蒸发过强型是干眼 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是由于脂质层的质或量出现异 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睑缘炎及各种引起泪液蒸发增 加等因素造成的干眼,又叫脂质异常型干眼[3]。
2025-02-10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因泪液的量和质失常导致泪膜不稳定,进而出现眼表损害症状的一种多因子疾病。本病可分为水液缺乏型、蒸发过强型、黏蛋白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泪膜稳态失衡、睑板腺受损、泪液高渗性、神经感觉异常、眼表炎症与损伤等[1]。
2025-01-2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是由玻璃体液化牵拉视网膜变性区导致裂孔发生,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网膜下,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造成视力急剧下降。据国内外文献统计,RRD年发病率约 8.95~14.52/10万[1],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
2024-12-19眼科门诊较常见的疾病为干眼症。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会导致眼部不适或视力障碍,全球发病率为5%~35%。
2024-12-13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是一种常见的以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进行性损伤和死亡为特征的遗传性致盲性疾病[1]。RP的早期症状是夜盲症和周边视力丧失,随着时间的流逝,视力丧失最终会发展到中央视野。
2024-12-02人气:18552
人气:16007
人气:15574
人气:15087
人气:1484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
期刊人气:3008
主管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眼科研究所
主办单位:安微医科大学和安徽眼科研究所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8422
国内刊号:34-1149/R
邮发代号:26-110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255
影响因子:1.553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5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