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养血润目方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80例(160只眼),证属肝血不足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80只眼)。对照组予睑板腺按摩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试验组予睑板腺按摩联合养血润目方颗粒剂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受试者的干眼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1)干眼指标: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均较治疗前延长(t试验组=11.659、t对照组=4.190,均P=0.000),2组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SⅠT)均较治疗前延长(t试验组=22.258、t对照组=9.469,均P=0.000),2组治疗后角膜荧光染色(FL)均较治疗前下降(t试验组=13.476、t对照组=4.108,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BUT、SⅠT均长于对照组,F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BUT=5.747、tSⅠT=9.190、tFL=7.044,均P=0.000)。(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2,P=0.000);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4,P=0.000)。(3)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16,P=0.000)。(4)不良反应: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养血润目方口服可有效改善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客观检验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干眼,即角结膜干燥症,是由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量以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且常伴有眼部不适,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近年来,干眼在人群中的发 病率在国内、外均有所增长[2]。蒸发过强型是干眼 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是由于脂质层的质或量出现异 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睑缘炎及各种引起泪液蒸发增 加等因素造成的干眼,又叫脂质异常型干眼[3]。流 行病学研究[4]证实,此类干眼的发生与人群的生活 方式密切相关。常见病因有过度使用视频终端和 低频眨眼率[5]。此外,其他不良生活习惯、衰老、环 境湿度过低和手术源性干眼也是导致此类干眼发 病的重要原因[6]。西医对干眼的治疗有增加眼表 液体量、减少泪液蒸发、增加泪液脂质含量或润滑 性3种策略[7],此类疗法短期疗效明显,但停药后症 状易复发,长期使用会造成药物依赖性[8]。干眼在 中医理论体系中属于“白涩症”范畴。因久视伤血, 过度用眼将会导致肝血亏虚,精血不能上充于目 系,加之瞬目缺乏,神水将枯,患者自觉眼内干涩难 耐。亢泽峰结合长期临床经验,自拟养血润目方, 用以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 试验观察养血润目方颗粒口服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中国中医科 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80例 (160只眼),证属肝血不足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试验组各40例(80只眼)。其中,对照组男性10例 (20只眼),女性30例(60只眼),平均年龄(37.30± 12.71)岁,平均病程(1.52±0.44)个月。试验组男性 15 例(30只眼),女性25例(50只眼),平均年龄 (38.45±12.88)岁,平均病程(1.48±0.42)个月。2组 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后实施(伦理审批号:YKEC-KT-2020-003)。
1.2 诊断标准
1.2.1 蒸发过强型干眼 参照《中国干眼专家共 识:检查和诊断(2020年)》[9]制订:患者主诉有眼部 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眼红、视 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中国干眼问卷量表≥7分或 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 13分,同时,患者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稳定性显著下降(≤5 s),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泪液分泌量轻度异常(5~ 10 mm/5 min)。
1.2.2 肝血不足证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10]中制定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主症包括眼部干 涩、畏光、磨痛、视力下降,或夜盲,头晕眼花,或肢 体麻木;次症包括心悸失眠、耳鸣、面色无华,妇女 月经量少、色淡、经闭,面、睑、爪甲。舌色淡,苔薄 白,脉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均为双眼病变; (3)年龄15~70岁;(4)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治疗; (5)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结膜瘢痕化患者;(2)干燥综合征患者; (3)严重睑板腺炎患者;(4)有情绪障碍或患有严重 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5)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药 物试验;(6)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 (7)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睑板腺按摩联合0.1%玻璃酸钠滴 眼液(德国悟兹法姆药业集团,300996)治疗。睑板 腺按摩操作方法,嘱患者平卧轻闭双眼,局部热 敷。进行下眼睑按摩时,嘱患者向上方注视,手持 棉签轻拉下眼睑,将玻棒圆头伸入下眼睑结膜囊内 约1 cm处,作为支点,手持棉签沿睑板腺导管走向 滚动加压按摩,挤压睑板腺。上眼睑按压方法同下 眼睑。以上操作由经正规培训并操作熟练的护师 完成,每周1次,共4次。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双 眼,每日4次,每次1滴。治疗1个月。
试验组:予睑板腺按摩联合养血润目方颗粒剂(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20211120)治疗。睑板 腺按摩同对照组。养血润目方颗粒剂组成为全蝎、 川芎、山萸肉、熟地黄等。温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 1袋,治疗1个月。
1.6 观察指标及检查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受试者的干眼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
1.6.1 干眼相关指标 参照《眼表疾病学》等[11]相关 标准制定。(1)BUT与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将荧光素钠检测试纸(辽宁美滋林药 业有限公司,20211009)染色剂部分用1~2滴无菌生 理盐水浸润,轻触患者眼下穹窿部,嘱患者轻闭双 眼使其弥散分布,在裂隙灯钴蓝光下检查。记录最 后1次瞬目后睁眼至角膜出现第1个黑斑的时间,重复3次,取平均值,BUT<10 s为泪膜不稳定。 同时记录患者FL分值:无染色、1~30个点状着色、 30个以上点状着色但染色未融合、出现角膜点状着 色融合和溃疡等,分别记0、1、2、3分,共4个象限, 总分为12分。分值越高表示着色程度越高,结膜损 伤越大。(2)SⅠT:将SⅠT试纸放入患者下方结膜囊 中外1/3处,嘱患者平视前方后闭眼,5 min后测量泪 液浸润长度。
1.6.2 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华眼科学》[12]对眼 部症状进行量化分级。(1)目睛干涩:无症状0分; 偶有干涩伴2分;常有干涩不爽4分;干涩难忍伴 磨痛6分。(2)视物疲劳:无症状0分;视物易疲劳 2分;视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4分;眼睑时欲垂闭,不 能视物6分。(3)目睛红赤:无症状0分;微红1分;红 赤2分;赤肿3分。
1.7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中相关内容并 结合临床观察制定。(1)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和FL 值的疗效指数>70%,且BUT>10 s;SⅠT>10 mm/ 5 min。 (2)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和FL值的疗效指数 30%~70%,且 BUT>5 s;SⅠT>5 mm/5min。(3)无 效:中医证候积分和FL值的疗效指数<30%, BUT<5 s;SⅠT≤5 mm/5 min。疗效指数=(治疗前积 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 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组内比较 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 数资料以眼只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 切概率法。当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治疗前干眼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干眼指标
2.1.1 BUT 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BUT均较 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试验组 =11.659、 t 对照组 =4.190,均P=0.000)。治疗后2组间比较,试验 组治疗后BUT长于对照组(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t=5.747,P=0.000)。
2.1.2 SⅠT 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SⅠT均较 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试验组 =22.258、 t 对照组 =9.469,均P=0.000)。治疗后2组间比较,试验 组治疗后SⅠT长于对照组(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0,P=0.000)。
2.1.3 FL 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FL均较治疗 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试验组 =13.476、t对照组 = 4.108,均P=0.000)。治疗后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 疗后FL低于对照组(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044,P=0.000)。
2.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2,P= 0.000);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表2),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4,P=0.000)。
2.3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 70.00%(表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16,P= 0.000)。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
3、讨论
干眼的发病因素与患者年龄有关,在以往的研究[14]表明,主要发病群体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但在近年来的调查[15]中发现,干眼的发病群体正趋 于年轻化。且在收集病例的过程中发现,门诊就诊 者中,多数患者均有每日长时间使用多媒体电子设 备的习惯。有研究[16]表明,每日长时间注视电子屏 幕,会引起泪腺以及睑板腺功能的异常,同时会造 成泪液的过度蒸发,此类因素所导致的干眼,近年 来被称为视频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 VDT)所引起的干眼。VDT的广泛应用也在逐步发 展为当下干眼发病的一大危险因素[17]。此外,随着 近年来眼科手术的逐渐成熟,部分眼部整形手术对 于眼部结构的改变,同样会损伤眼部血络,同时使 眼球过度暴露,加快泪液蒸发,诱发术后源性的蒸 发过强型干眼[18]。以及目前临床上较常用治疗干眼的方法有人工泪液点眼和抗炎药物治疗等[19]。市面 上部分人工泪液产品含有防腐成分,使用同时也会 带来一定副作用。单一模拟泪液成分补充的治疗 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缓解干眼症状,但难以在较长 的时间里维持疗效。且停药以后,在屏幕终端广泛 普及的生活环境下,加之患者日常高强度用眼或不 良用眼习惯,干眼症状会更容易反复发作,这将会 导致患者对此类药品产生较强的依赖性。
干眼对应于中医学“白涩病”“神水将枯”“肝 劳”等范畴。《备急千金要方》[20]曰:“其读书、搏弈等 过度用目者,名曰肝劳”。“白涩症”由明代医家傅仁 宇在《审视瑶函》[21]描述其症状为“不肿不赤,爽快不 得,沙涩昏蒙,名曰白涩。”亢泽峰[22]结合多年临床经 验及当下多媒体广泛普及的社会环境,并根据《黄 帝内经》[23]中提到“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视”等有关 理论,提出干眼的主要发病原因与过度用眼密切相 关的观点,即“久视伤血”。眼睛的视物功能与肝联 系尤为密切。肝主疏泄,可辅助气血精液的正常运 行,使精气上充于目,从而濡养目睛。过度使用电 子屏幕设备,会增加眼部疲劳,日久则会耗伤肝血; 且在观看屏幕的同时,会不自主减少瞬目的频率, 长时间将眼球暴露于空气中,导致泪液过度蒸发, 致使泪膜形成不足,最终引起干眼的发病[24]。治疗 方面,亢泽峰将肝血不足、目精失养视为此类干眼 的辨证依据,自拟养血润目方。方中以四物汤作为 底方,加之以引经药,使药效直达目系。四物汤最 早记载于唐代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5], 原为“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之外科疾患,又治妇 人诸疾病,后世如《成方便读》[26]所言:“一切补血诸 方中,又当从此四物而化也”。凡属血虚血滞均可 使用。方中熟地黄、川芎合用,补血和营,刚柔相 济,行血不伤血,补血不滞血。肝开窍于目,目系位 于人体之上的头面部,一般药物难以上乘。全蝎、 山萸肉皆入肝经,有平肝解痉,散寒止痛,活血行气 之功。诸药合用,共行养血润目之功,疏肝解痉 之妙[27]。
表1 2组干眼指标比较
表2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本次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并观察养血润目方口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2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 相比,试验组干眼指标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 善,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不明显。
综上,养血润目方口服的治疗方案,对于证属肝血不足这一中医证型干眼患者的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诊疗思路。且在临床疗效方面,较单一的常规人工泪液点眼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为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提供了安全且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案,同时也是中医药治疗此类型干眼的优势所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坚,王宁利,黎晓新,等.眼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144-145.
[3]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 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 与干眼学组.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J].中华 眼科杂志,2020,56(6):418-422.
[4]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 业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 与干眼学组.中国干眼专家共识: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眼(2022年) [J].中华眼科杂志,2022,58(8):573-583.
[5]高奕晨,杨瑞波,赵少贞.视频终端相关性干眼的研究进展[J].国 际眼科纵览,2017,41(4):232⁃236.
[6]段俊国,王育良,孙河,等.中西医结合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13:2043-2046.
[8]仇山波.针刺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近远期的疗效观察[D].南 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6-9.
[9]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业 委员会眼表与泪液病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 眼学组.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检查和诊断(2020年)[J].中华眼科 杂志,2020,56(10):741-747.
[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出版,1995:101.
[11]刘祖国,陈家祺,吕岚,等.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86-320.
[12]李凤鸣,谢立信,刘祖国,等.中华眼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14:26-27.
[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12:74-76.
[14]王兆艳,李星星,张卯年.干眼在老年人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调 查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7):781-783.
基金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课题(ZZ0908017);
文章来源:李卓,亢泽峰,袁慧艳,等.养血润目方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5,35(02):127-131.
分享:
雷珠单抗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片段,能够和人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形成融合,达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的效果,以加快患者视功能康复速度[3]。高韶晖等[4]研究证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5-04-14儿童、青少年的依从性较差,主动配合度不高,强迫用药会产生哭闹现象,影响治疗效果,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了不良影响,故选择一种患儿易接受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4]。普拉洛芬滴眼液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常用于外眼及眼前部的对症治疗(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浅层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术后炎症)。
2025-04-02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 m6A)修饰是指在甲基转移酶复合物(MTC) 的作用下,腺嘌呤的第 6 位 N原子在 mRNA 上发生甲基化,这是一个由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转移酶调控的动态和可逆过程[1]。 m6A 参与几乎所有涉及 mRNA 代谢的过程,包括 RNA 转录、翻译和降解。 根据 m6A 修饰功能,可将其作用酶按照不同功能分为甲基转移酶(写入者)、去甲基化酶(清除者)和 m6A 结合蛋白(读取器)。
2025-04-01临床上针对干眼症的治疗,主要以局部用药为主,较常用的是玻璃酸钠滴眼液,其属于一种人工泪液,具有湿润眼表组织、缓解眼部干涩、稳定泪膜等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体疗效有待提升。中医治疗干眼症疗效较好,且可从整体辨证施治。中医认为,干眼症属于“白涩病”“神水将枯”等范畴,以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治疗应以补益肝肾、生津明目为主[3-4]。
2025-03-06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目前,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1-3],但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无定论。本文主要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2025-02-19近年来,干眼在人群中的发 病率在国内、外均有所增长[2]。蒸发过强型是干眼 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是由于脂质层的质或量出现异 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睑缘炎及各种引起泪液蒸发增 加等因素造成的干眼,又叫脂质异常型干眼[3]。
2025-02-10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因泪液的量和质失常导致泪膜不稳定,进而出现眼表损害症状的一种多因子疾病。本病可分为水液缺乏型、蒸发过强型、黏蛋白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泪膜稳态失衡、睑板腺受损、泪液高渗性、神经感觉异常、眼表炎症与损伤等[1]。
2025-01-2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是由玻璃体液化牵拉视网膜变性区导致裂孔发生,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网膜下,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造成视力急剧下降。据国内外文献统计,RRD年发病率约 8.95~14.52/10万[1],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
2024-12-19眼科门诊较常见的疾病为干眼症。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会导致眼部不适或视力障碍,全球发病率为5%~35%。
2024-12-13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是一种常见的以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进行性损伤和死亡为特征的遗传性致盲性疾病[1]。RP的早期症状是夜盲症和周边视力丧失,随着时间的流逝,视力丧失最终会发展到中央视野。
2024-12-02人气:18558
人气:16684
人气:15583
人气:15092
人气:1485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期刊人气:222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4443
国内刊号:21-1348/R
邮发代号: 8-169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255
影响因子:1.553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5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