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0-04-16    63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其存在手术创口小、安全性高等好处,并且在术后更有助于使患者的视力功能得到改善,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关键词:
  • 临床治疗
  • 医疗效果
  • 白内障
  • 青光眼
  • 加入收藏

青光眼在临床眼科中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老年人群,有着发病迅速的特点,对患者视力造成极大的伤害[1]。若治疗不及时有效,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失明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近年来,临床治疗青光眼多以手术治疗,但在术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眼球结构变形、眼球晶状体不清、瞳孔改变等并发症,严重者则会发展成为白内障,继而造成致盲[3]。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由于其手术创口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眼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患有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0.36±1.81)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1.28±1.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为首次进行手术治疗;②无严重机体器官疾病;③无任何手术禁忌证;④对本次研究已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

患有严重心、肾等脏器功能障碍;②患有玻璃体、视网膜和角膜等疾病者;③患有高度近视者;④患有严重神经性疾病者;⑤眼部有外伤、眼肿瘤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进行常规视觉电生理、眼部B超、人工晶体度数测量、眼压等相关检查。均在术前3d使用抗菌素滴眼液给予患者散瞳处理;并在术后3d持续性的给予患者滴注抗菌治疗,同时在术后2d开房术眼,后随访观察7d。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实施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与术前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以及散瞳处理患眼,待麻醉成功后于患者患眼角膜缘行约5mm大小切口,并沿虹膜隧道至前房,打开其囊袋,此后对晶状体进行切除,并置入人工晶体,缝合角膜,将2mg地塞米松注入结膜下。

1.3.2 观察组

给予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于术前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以及散瞳操作,在患者患眼处用3.0穿刺针避开滤过泡,于透明角膜缘处做切口,并在切口旁做辅助切口,随后将粘弹剂慢慢注入前房中,若有发现虹膜后黏连,则采用钝性分离对其进行分离,另外对于瞳孔偏小的患者,则在其瞳孔缘做多个小型放射状的切口,后持续性的进行环形撕囊,并使用乳酸林格氏液进行水分层,水分离,接着使用超声乳化处理囊袋中的晶状体,将其内部中的皮质抽取后,置入人工晶体,水密角膜切口,在手术结束后在患者患眼处涂抹地塞米松膏。

1.4 疗效评判

在患者手术结束7天后检查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并将其分为三个维度:视力高于1.0、视力0.3-1.0、视力低于0.3;以上3个等级中,处于视力高于1.0以及视力0.3-1.0为恢复有效。术后视力总恢复率=视力高于1.0率+视力0.3-1.0率。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93.02%(40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79.07%(3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n(%)]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93%(9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88%(1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白内障是青光眼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导致此病发生的因素较多。[2]通常情况下,青光眼患者会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瞳孔变形、角膜水肿或是虹膜黏连,而这些均是会引发白内障的因素,不仅增加了其发作的风险,也使其手术治疗的难度大大增强,若不及时的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造成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所以,一种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治疗上,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由于手术操作空间小,手术创口较大,极易导致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虹膜黏连、前房渗出等并发症的出现,使得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大大降低。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其属于一种微创手术,不仅手术创口小,并且安全性高,对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给予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豫鄂,汪正强,杨常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手术探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7,39(5):389-391.

[2]邓钜良,陈润连,李秀英,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10-211.

[3]董宝莹,李志辉,汤学付,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88-90.


帕孜亚·哈山,张宏伟.青光眼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5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眼科

期刊名称:眼科

期刊人气:138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4469

国内刊号:11-3025/R

邮发代号:82-578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