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改性普鲁士蓝(PB-NO)为基体,制备出一种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包裹PB-NO的材料(PNPC)。研究了材料的光热性能、化学动力学反应能力、一氧化氮(NO)释放水平与细胞毒性(MTT)。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PNPC较PB-NO有着更好的光热能力与更强的一氧化氮(NO)释放水平,并且聚多巴胺中的铜离子赋予了材料消耗还原性谷胱甘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活性氧的化学动力学反应能力。PNPC施加5 min的808 nm(1 W/cm2)激光照射后,与其共孵育的4T1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癌细胞毒性。总的来说,PNPC是一种具备光热、化学动力学反应、释放NO能力的材料,有治疗肿瘤的潜力。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我国占23.7%,约457万。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我国占据30%,约300万。在全球范围内,预计2040年较2020年癌症负担将增加50%,新发癌症病例将达3000万左右[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因素,是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治疗癌症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相较于传统治疗手段,利用实体肿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性既EPR效应,与肿瘤微环境的特点,衍生出了很多新兴治疗方法,如光热、芬顿、气体、饥饿治疗等[2,3,4]。但癌细胞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单一疗法很难保证在较长的时间内对肿瘤具有等同的杀伤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常采取多种疗法联合的治疗手段,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降低药物的用量,缩短治疗周期,与单一疗法相比,联合治疗更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5,6]。
普鲁士蓝常用于光热治疗,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可以额外赋予普鲁士蓝一氧化氮气体治疗的能力,且材料的光热性能影响着NO释放水平[7]。基于此,在PB-NO外层包裹聚多巴胺(PDA)并利用PDA表面的邻苯二酚结构螯合Cu2+,增加了材料在808 nm处的吸光度和光热能力,使得其相较于单一的PB-NO拥有更高的NO释放水平与更好的光热治疗效果。此外,Cu2+能消耗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并与癌细胞中的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活性氧(ROS),破坏肿瘤内部氧化还原平衡,进一步增强肿瘤治疗效果,最终制备出的材料是一种集光热、NO治疗、化学动力学于一体的联合治疗平台。
1、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
铁氰化钾(99%)、硝普钠(99%)、盐酸多巴胺(98%)、无水氯化铜(99.99%)、聚乙烯吡咯烷酮(M.W.~58,000,K29-32)、谷胱甘肽(98%)、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98%):均购于阿拉丁。亚甲基蓝,三水、30%过氧化氢、盐酸(37.5%):均购于国药。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购于Bio Froxx。
1.2普鲁士蓝的制备(PB)
普鲁士蓝依据文献来制备[8]。将263.5 mg的铁氰化钾,3 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溶于40 m L去离子水中,室温搅拌20 min,待溶液澄清后加入35μL浓盐酸,在将溶液转移至100 m L圆底烧瓶内,于80℃反应12 h,通过离心(11000 rpm,10 min)收集,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
1.3改性普鲁士蓝的制备(PB-NO)
改性普鲁士蓝依据文献来制备[7]。将488.7 mg硝普钠,60 mg铁氰化钾,3 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溶于40 m L去离子水中,室温搅拌,待溶液澄清透明后加入335μL浓盐酸,将溶液置于100 m L圆底烧瓶中,在8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2 h后离心收集(11000 rpm,10 min),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
1.4铜掺杂聚多巴胺包裹改性普鲁士蓝的制备(PNPC)
将15 mg盐酸多巴胺,10 mg PB-NO加入到30 m L浓度为10 m M的Tris-HCl 8.5溶液中,超声分散20 min,接着在室温条件下,避光搅拌1 h,后加入22.5 mg的无水氯化铜,接着搅拌2 h,所得产物离心(11000 rpm,10 min)分离并用水洗涤3次,得到最终产物。
1.5测试与表征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IR Prestige-21型,日本国岛津有限公司;粒径与Z电位分析仪:ZS90型,英国MALVERN;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Escalab250Xi型,美国thermo;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vis):UV-1800PC,上海美普达有限公司;红外热成像仪(FOTRIC323ProL25);酶标仪:i Mark TM型,上海BIO-RAD。
2、结果与讨论
2.1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图1硝普钠改性普鲁士蓝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普鲁士蓝、硝普钠改性的普鲁士蓝、硝普钠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硝普钠内部的亚硝基结构在1944 cm-1处有吸收峰,仅使用铁氰化钾制备的普鲁士蓝PB在此处并没有观察到特征吸收,而使用硝普钠和铁氰化钾共同制备的改性普鲁士蓝在1944 cm-1处展现出了特征吸收,表明可以通过硝普钠的改性,制备出内部含有一氧化氮供体的普鲁士蓝PB-NO。
粒径的测试结果如图2 (a)所示,PB-NO的水合粒径为142 nm,PNPC的水合粒径为190 nm,后者与前者相比水合粒径明显变大。在图2(b)中,PB-NO的电位为-24.35 m V,PNPC的电位为-12.3 m V,二者相差约12 m V。PNPC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3c)在930~970 e V的范围内,明显可以观察到Cu2P轨道的峰,结合粒径与Zeta电位的测试结果表明,PB-NO的外层成功包裹了铜掺杂聚多巴胺。紫外分析结果如图2(d)所示,改性普鲁士蓝PB-NO的吸收峰为720 nm,包裹铜掺杂聚多巴胺后,材料的紫外吸收峰红移至740 nm,且材料在700~900 nm范围内的吸光强度也明显上升,这表明铜掺杂聚多巴胺可以增强PB-NO在700~900 nm的吸光能力。
图2 a PB-NO,PNPC的水合粒径图;b PB-NO,PNPC的Zeta电位图;c PNPC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d PB-NO,PNPC紫外吸收光谱图
2.2光热性能测试
材料光热性能测试如图3所示。不同材料均取100μg/m L浓度的水分散液在808 nm(1 W/cm2)激光照射15 min后,PB-NO、PNPC温度分别上升35.3℃、39.6℃。后者较前者温度提升4.3℃,这是铜掺杂聚多巴胺的引入导致材料紫外吸收红移、吸光范围变宽,进而增强了其在808nm处吸光度的结果,与图2(d)的分析一致,表明铜掺杂聚多巴胺层可以有效地提升PB-NO的光热能力。
图3 PNPC,PB-NO的光热曲线
2.3体外NO释放检测
材料NO释放能力使用Griess测试方法检测。PB-NO在激光照射下产生热,破坏Fe-NO之间的配位键,从而释放NO,释放水平与光热能力相关[7]。不同材料均取1 mg/m L浓度的水分散液,使用808 nm(2.0 W/cm2)的激光照射不同时间,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在5 min内,PNPC组释放了约2.5μM的NO,PB-NO组释放了约1.02μM的NO,PNPC组的释放量约为PB-NO组的2.5倍。照射10 min、15 min、20 min后,PNPC组的NO释放水平也高于PB-NO组,结合2.2节的分析可知,这是因为PNPC较PB-NO有更好的光热能力,所以在相同条件下的NO释放水平要更高。
图4 PNPC,PB-NO的NO释放曲线
2.4化学动力学治疗能力的体外研究
在图5(a)中,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即DTNB,可以与GSH反应生成显色物二硫巴比妥酸,其在412 nm处有吸收峰,不加材料时,显色物明显存在,随着加入材料浓度的提高,显色物在412 nm处的吸收峰逐渐下降,当材料浓度为100μg/m L时,体系内几乎检测不出GSH,紫外吸收光谱与DTNB几乎拥有一样的趋势,这表明制备的聚多巴胺壳层内的铜离子具有消耗GSH的能力。图5(b)中,亚甲基蓝(MB)是一种能被ROS降解的染料,可以用来检测ROS的生成。使用不同浓度的PNPC与GSH、H2O2、MB共孵育,可以看出,随着材料的加入,MB于664 nm处的吸收峰明显下降,表明MB在被生成的ROS降解,并且随着材料用量的提升,MB的峰值越来越低,说明体系生成了更多的ROS。所以,PNPC可以消耗GSH、催化H2O2生成ROS,是一种具备化学动力学治疗能力的材料。
图5 a PNPC消耗GSH的紫外吸收光谱;b PNPC催化H2O2产生ROS的紫外吸收光谱
2.5细胞毒性实验
图6材料对4T1细胞的毒性研究
以4T1细胞为模型,使用MTT法来探究材料的毒性。结果如图6所示,PB-NO几乎没有对4T1细胞产生毒性,材料浓度最高的组,细胞存活率也保持在85%以上,包裹铜掺杂聚多巴胺后,细胞存活率有所下降,在材料浓度最高的组,4T1细胞存活率为64%,这是铜离子破坏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结果,与2.4节的讨论相吻合。在对上述组施加5 min的808 nm的激光照射(1 W/cm2)后,各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有所下降,PNPC+Laser组的存活率最低,约为33%,这是化学动力学、光热治疗、NO治疗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表明PNPC可对癌细胞造成一定的杀伤,有治疗肿瘤的潜力。
3、结论
本研究以硝普钠改性的普鲁士蓝为主体,制备了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包裹改性普鲁士蓝。铜离子掺杂的聚多巴胺层有效地提升了PB-NO光热能力和NO释放水平,此外还可以破坏肿瘤细胞中的氧化还原平衡,使得大量ROS富集在细胞内部,从而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所以最终制备的材料PNPC是一种集光热、化学动力学、NO治疗于一体的高效联合治疗平台,有治疗肿瘤的潜力。
文章来源:陈佳豪,李草.铜掺杂聚多巴胺包裹改性普鲁士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2024,42(02):57-60.
分享:
肝纤维化可能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如毒性损伤、慢性病毒感染、酗酒、免疫攻击等。肝纤维化的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的积累,破坏了肝脏的生理结构,导致肝细胞受损和免疫细胞浸润,激活肝星状细胞(HS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被认为是HSC活化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
2024-10-28在与国际化接轨的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责任,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要有新时代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民族情怀[12,13]。细节决定成败,在无形中,在专业课程日常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社会责任感、政治意识、道德水平、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的培养,润物细无声[14,15]。
2024-10-16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4亿[1]。糖尿病后期经常产生许多并发症,常累及肾脏、血管、眼和足等器官。糖尿病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6年我国糖尿病死亡人数逾14万,病死率从1990年的6.3%上升至2016年的10.3%[2]。
2024-10-1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支气管及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1-2]。相比于传统的表面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全身麻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度[3]。近年来,临床普遍用丙泊酚、阿片类镇痛药联合中、短效肌松药用于全麻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
2024-09-30派立辛类化合物作为天麻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在保护中枢神经、镇静催眠、抗炎症、促血管生成、平喘、抗衰老等方面显示出潜在疗效。尽管天麻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其复杂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药效作用机制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2024-09-24药理学作为高校药学学科的核心课程,其知识点繁杂且分散,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难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深度参与。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雨课堂和人工智能ChatGPT的结合应用为药理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探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024-09-05ESP现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该方临床应用历史较久,广泛记载于历代藏医典籍,但其在不同古籍中所载的配方、剂量、用法与功效主治有一定差异,且个别组成药味基原存在一定异议。基于此,本文在考证历代藏医药典籍与论著的基础上,结合藏医药治疗肝胆疾病的理论与用药规律,梳理ESP的处方历史沿革,探讨并核实组成药味基原。
2024-08-19三白草为三白草科植物的地上干燥部位,性味甘、辛、寒,在机体内能够发挥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能,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带下、疮疡肿毒、湿疹等治疗。三白草含木脂素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多糖类、多酚类、脂溶性和萜类成分,还含有微量元素等,抗炎、保肝、抗肿瘤、降血糖等为其主要药理活性。
2024-08-08国医大师林天东教授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运用清热利湿,化浊祛毒之法,自拟方柏苓化浊汤,在治疗精液不液化症以及生殖系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在有效改善精液液化情况的同时,对前列腺炎等炎症性疾病以及提升精液活力、妊娠率均有较好的疗效。该方自1975年应用于海南省中医院,已有40年之久。
2024-08-01常春藤皂苷元(HG)作为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中华常春藤并广泛分布于川续断、败酱草、白芍和红毛五加叶等中草药中,常以皂苷元或皂苷的形式存在。HG多用于医药和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并有着抗肿瘤、抗抑郁、抗炎和抗菌等药理作用,对于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和骨关节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024-07-03人气:17846
人气:15216
人气:14528
人气:14391
人气:1302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药事
期刊人气:5638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7777
国内刊号:11-2858/R
邮发代号:18-142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