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解析在印刷机械维修中计算机技术的作用

  2020-03-07    36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印刷机械的组成和分析故障、检查电源、零件磨损等维修常识,对计算机技术在印刷机械维修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旨在能够提升维修效率和效果,为印刷机械的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印刷
  • 机械维修
  • 计算机
  • 调整装置
  • 加入收藏

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在机械原始数据的收集、分类、检索和维护等许多工作中都有出色表现,印刷机械的零件大多比较精细,通过计算机的分析,能够快速获得相关数据和资料为印刷机械提供参考。


1、印刷设备的组成与功能


印刷设备主要由给纸装置、印刷装置、收纸装置和其它装置组成,第一是给纸装置,其功能是连续的为印刷设备供纸,由卷简纸支撑装置、上纸装置、接纸装置组成。第二是印刷装置,指将印版上的图文通过油墨印刷到纸张上。第三是收纸装置,指能将印刷完成的纸复卷或折页的装置,主要包括干燥和制冷装置、复卷装置、折页装置等。第四是其它装置,泛指定位、输送、导纸、检测、张力、套准控制及调整装置。


2、印刷设备维修常识


2.1 电气部分

在印刷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前期维修的情况较多,印刷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自动化机械的使用率高,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印刷设备维修人员维修电气部分时,应注意认真阅读设备的电气原理说明书,对印刷机械的布线、布管等基本情况有一定的掌握,此外在维修前还要先对印刷机械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判断,根据设备原理图逐一排查故障。同时要注意在维修前先查看电压电源指数是否正常,根据设备各项指数的异常情况判断时是否是由于印刷机械超负荷运转产生的故障。且由于许多的印刷机械都配备PLC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为设备的电气故障排查提供了方便,对印刷机械的故障会有灯光指示,可以直接根据指示直接检修故障,省去了排查时间。

2.2 机械部分

印刷机械发生故障一般分两类原因,即事故原因和自然原因。事故原因引发故障基本上是由于操作不当,可以尽量避免,但自然故障无法避免,只能通过保持规范的操作方法和定期维护检修的方式,延长印刷机械使用寿命。印刷机械常因零件磨损产生故障,由于机械是靠摩擦力运行工作,所以零件会受到磨损,因此需要通过日常保养延长磨擦时间,但在维修保养机械时,零件的微小变形通常不会引起检修人员重视,经过检修的印刷机械常因零件变形达不到以往印刷效果,因此检修人员要在保养时注意测量备零件的参数是否发生变化,以便及时替换,不影响印刷机械正常工作。

2.3 拆卸及装配

在印刷机械进行维修时免不了要拆卸和组装,拆卸时要注意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机械设备造成二次损坏,同时组装时应注意按照图纸安装,避免安装错误导致印刷机械无法使用。此外,还需要遵守按顺序拆卸的原则,拆卸的零件要做好标记,促使装配顺利进行,同时采用型号相符合的拆修工具。装配时为了保证零件精确度,装配式要采用选配法。减小替换零件与原厂零件间的误差。


3、计算机在印刷机械维修中的应用


3.1 印刷车间的功能分析

在印刷车间中会存在各种不同型号、尺寸和功能的印刷机械,在建立车间模块时,应当注意将相同功能的设备放置在同一模块中。将车间的模块由主功能划分为子功能,再分解成更小的模块,进行水管状划分模式,便于区分各模块不同的功能及他们之间的从属配合关系,由上层模块的设备对下层模块设备下发指令,有序的进行印刷工作。在每个不同功能的模块车间都配备计算机装置,再统一由主机控制管理,在进行设备检修时,各子模块的管理人员将模块内设备的故障类型和需维修的设备编号整理发送到上层计算机,再统一将故障类型相同的设备编号整理发送到总机,总机会根据各车间计算机上传的资料将数据分析整理好再进行印刷机械的设备检修工作。检修人员会在进行统一维护前将设备故障类型及计算机分析好的检修方案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直接按照编号进行维修,不仅减少了设备故障排查时间,也能够提前将需要替换的零件准备好,缩短了因印刷机械故障产生的停工时间。

如:某印刷厂要求各模块车间的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印刷机械检查能力,每天对设备例行检查时能判断印刷机械是否存在故障或参数不正常的情况,并将检查结果通过计算机数据系统进行简单分析后上传到总机,由总机统一安排检修时间,避免了设备在等待检修时停工的情况产生。

3.2 计算机维修印刷设备的原理

计算机在印刷机械维修中主要应用在数据管理模块上,该模块常用于为数据查询建立良好运行环境,具备管理信息的输入、编辑修改、删除和打印输出等多项功能于一身,优势在于能够为数据查询功能创造信息处理对象。此外,数据查询功能还能按照用户提出的检索条件在数据库中准确将需要的资料调出,同时还可将数据进行有规律的组合,排列好再输出到用户手中。印刷机械维修人员在维修前将机械故障类型输入计算机,根据计算机给出的机械参数及图纸解读等资料与自身以往维修经验相结合,保障了印刷机械的检修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由于数据模块管理系统是自上而下的逐层分解管理,印刷厂在使用时可以遵守模块的独立性特点赋予每个模块与之相匹配的功能,达到加强各模块间联系的效果。这套系统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印刷厂的印刷机械检修工作,且备模块独立工作,也避免了错误的扩散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生产活动。

如:某印刷厂将数据模块管理系统应用在备车间子模块的日常检测中,车间管理人员只需每天将印刷机械各项参数测量出来按编号输入计算机,该系统会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机械是否处于正常运转中。

3.3 印刷机械中计算机的查询管理功能

计算机的特点是有强大的数据查询管理能力,在印刷机械维修工作中,这种技术可以使用1ava具有良好可移植性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以便适应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使用,结合近几年的印刷厂使用反馈来看,这套程序在印刷机械维修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绩。无论任何种类的零件磨损维修,维修人员都可以通过这套程序查询故障类型,在进行零件替换操作前还可以利用该程序对比零件参数,进而对该零件是否符合印刷机械设计标准,若不相符还能够给出与之相符的零件型号选择。

以某印刷厂的四开单色胶印机为例:该机械使用多年,链条出现故障,且原厂设计图纸遗失,检修人员先对这台印刷机械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输入计算机后查询到了设计图资料,随后测量了此台机械设备的链条直径及节距,输入计算机后找出了故障链条所属型号,并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功能将链条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出来,避免了因年代久远找不到相同型号零件的情况。

再如:计算机对印刷机械的热像图进行分析,印刷设备不同运行情况产生的摩擦力不同,产生的热量也会发生变化,计算机能够通过将实施热成像与征程热成像对比,判断设备的印象情况,并直接识别故障区域,给出相应维修措施。


4、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印刷机械维修工作中的应用能更方便的对原始资料和新的数据查询编制,压缩维修时间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维修成本,在维修印刷机械时,将数据管理升级到更高阶段,优化印刷机械维修方式。


参考文献:

[1]褚海峰.报纸印刷设备的维修与维护[J].轻工科技,2019,35(02):66-67.

[2]李世鑫.试析印刷设备电气维修维护[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01):57-58.


于召富.计算机在印刷机械维修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19,(12):25,2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期刊人气:440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计算机学会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计算机

国际刊号:1673-629X

国内刊号:61-1450/TP

邮发代号:52-127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