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生产现场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运行的基础,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现场离不开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环五大要素,对这五大要素的规范化管理被称为4M1E法管理。4M1E法就是以生产现场为对象,通过建立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生产要求及控制标准等,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生产现场能持续稳定地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生产现场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运行的基础,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现场离不开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环五大要素,对这五大要素的规范化管理被称为4M1E法管理。4M1E法就是以生产现场为对象,通过建立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生产要求及控制标准等,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生产现场能持续稳定地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本文将结合笔者所在中小型印刷企业的现场管理实施运行情况,浅谈4M1E法在印刷生产现场的应用。
一、印刷人员的管理
印刷人员是印刷品质量保证和质量提升的关键,印刷人员的工作能力、生产技能、质量意识等,都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为了消除印刷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人”的因素导致的质量不良或事故,需要确保相关人员的知识、能力和意识都能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因此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以做到人员管理的规范化。
1.制定岗位职责和印刷生产作业技术标准,明确印刷及其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规范印刷生产操作要求和作业标准,确保所有印刷生产人员的能力和技能符合生产要求。
2.做好员工岗位培训,做到岗位“应知应会”。印刷生产岗位规范、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是培训的重要内容,应确保所有印刷生产人员上岗后都能熟练操作、安全生产。人员上岗后,公司还积极提供各种外训和行业交流机会,促进其不断进步,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更高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岗位和生产需求。
3.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做好员工质量意识培训。定期汇总印刷生产质量失败案例并总结经验,开展相关质量专项及质量体系知识培训,不断增强印刷生产人员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及质量改进意识,使其严格遵守公司相关规定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现场管理中来,从而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改进,实现生产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印刷设备的管理
印刷设备是印刷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高质量的印刷品离不开好的印刷设备,但好的印刷设备并不意味着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印刷品。在拥有先进设备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以确保在生产现场设备性能和运行状态良好,持续满足高质量生产需求。设备管理分为日常使用点检和定期维护保养,通过以下规定和活动,公司做到了现场生产设备管理的规范化。
1.根据自有设备状态和运行状况,制定设备管理规定和保养计划,根据规定和保养计划制订每台设备的保养记录表,要求现场生产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的点检和定期的维护保养并予以记录,以保证印刷现场生产设备状态持续良好且受控。
2.建立有效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公司定期统计每台印刷设备的保养时间和故障时间,并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以保证印刷现场的新设备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老设备得到及时的保养或更新,在不断改善设备性能的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印刷物料的管理
生产过程中,即便有高素质的员工和先进的印刷设备,但如果生产物料管理混乱或出现问题,物料不能及时提供或错用、混用,也会给生产或产品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印刷现场的物料不仅有纸张白料、印刷半成品、印刷成品,同一时间的生产现场还会存有不同产品在不同状态下的物料。为了有效防止由于“物料管理混乱”或“人为失误”而发生物料错用、混用等问题,公司制定并使用了划分物料不同堆放区域及物料标示的管理办法。
1.不同区域堆放
每个印刷机台都规划出该机台不同物料的堆放区域,例如生产白料堆放区、印刷坏片堆放区、印刷半成品区、印刷成品完成待检区。通过目视产品堆放区域,就能正确快速辨别产品的类别和生产状态。
2.物料标示
生产现场的栈板物料都有物料标示卡,相关生产人员按规定要求把产品信息填写完整,后道工序生产人员只需要在正确的物料堆放区域读取标示卡信息,就能正确领用物料。
实际操作中的物料管理要做到“什么物料、在哪里、有多少”及“任何时候、任何物料、任何员工都能正确快速拿取”的管理要求。
四、生产方法的管理
生产方法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方法及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包括生产工艺指导书、作业标准、检验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各种生产操作规程等。科学规范的生产和控制方法不仅能稳定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同人员操作造成的生产偏差。
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工艺参数标准、工序技术标准、工序作业指导规范、工序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等各种生产标准和规范,让现场生产和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保证现场生产质量的稳定。
五、生产环境的管理
生产环境指的是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照明和现场清洁等。高质量的生产除了有效管控人、机、料、法四个因素外,还需要有合适的生产环境,生产环境也会影响生产质量,是现场管理不可忽略的一环。
众所周知,印刷生产车间的温湿度对印刷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印刷纸张状态会随着车间湿度的改变而变化:当湿度过大时,纸张会吸水变成“荷叶边”;当湿度过小时,纸张会失水形成“紧边”,这些变化会影响印刷过程中纸张的输送以及套印精准度。印刷油墨性能也会随车间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当温度过高时,油墨黏度变小,流动性变大,可能导致印迹不能准确转移、墨色不饱满、颜色不鲜艳等,降低了印面质量;当温度过低时,油墨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小,可能使印面表面拉毛粘脏,产生印面不良,应根据印刷生产过程对温湿度的要求,在印刷车间安装加湿设备和中央空调,制定车间环境控制标准,明确相关管理要求,要求生产人员每天生产前对车间温湿度进行确认并记录,确保生产在符合要求的环境下进行。
综上所述,4M1E法管理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企业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人人参与,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现场管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产品生产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刘艳平.浅谈4M1E法在印刷生产现场管理中的规范应用[J].印刷杂志,2020(05):4-6.
分享:
随着印刷技术水平突飞猛进,数字印刷技术应运而生,导致传统的印刷技术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数字印刷技术应用范围广,特别是在包装印刷行业运用该技术可提高印刷效率已逐渐普。通过对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入手,分析了包装印刷中运用数字印刷技术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装印刷中运用数字印刷技术的具体场景,以期为包装印刷数字化、智能化提供参考。
2021-05-203DP技术作为3D打印技术的重要一员,其采用的粘结工艺有助于探索不同材质作为打印耗材的应用可能。椰壳具有极强的吸附杂质功能是一种环保材料,椰壳粉材料经过选取和制备,添加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添加剂,白碳黑和碳化硅作为填充剂,通过与石膏打印模型的对比验证,展现出良好的立体成型潜质。
2021-03-05实施绿色印刷是我国印刷业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快推进全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10年9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起,我国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已超过10个年头。其间,为推动我国印刷业绿色化转型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
2021-02-08彩印机构包括双头电机、套轴A、套轴B、电动推杆、限位螺栓、套环、彩印辊、卡装环和卡装片,双头电机的一个输出端与套轴A固定连接,双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端与套轴B固定连接,套轴B上固定安装两个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底部与套环固定连接,套环的内部活动套装彩印辊,彩印辊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卡装环,卡装环与卡装片焊接。
2020-10-26分切机电气控制的重点是保持膜料张力在收卷分切过程中的相对稳定,不因卷径大小变化产生明显波动而影响分切收卷质量。同时,分切机在加减速或停止时,动态响应能够快速恢复张力恒定。随着国外高速分切技术的成熟和高速分切机的应用,我国分切机控制技术在高速控制方面还需要不断升级改进,对系统各环节的动态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10-26食品标签的实际生产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繁琐的过程,要真正保证食品标签的安全性,还需要广大生产管理人员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万无一失。
2020-10-26印刷人员是印刷品质量保证和质量提升的关键,印刷人员的工作能力、生产技能、质量意识等,都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为了消除印刷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人”的因素导致的质量不良或事故,需要确保相关人员的知识、能力和意识都能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因此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以做到人员管理的规范化。
2020-09-19日常生活中的包装无处不在。包装不仅能够保护商品,还可以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包装的制作工艺与艺术元素也在不断革新。豪门印刷(上海)有限公司秉承“务实、求新、改进、稳定”的经营理念,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指导思想,在管理流程上不断加强和优化智能化、数据化的系统建设。
2020-09-19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需求日渐多元化,印刷出版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在传统印刷生产模式中形成巨大影响。特别是利用现代数字化系统,将图文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数字印刷机的新兴数字印刷技术,逐渐成为印刷领域的核心技术内容。文章通过数字印刷技术优势和工艺流程的论述,对其在各类包装印刷中的应用进行逐一分析。
2020-07-14丝网印刷属于传统印刷方式,是指在印刷时,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印料或油墨透过图案部分网孔漏印到承印物上的一种印刷方式。这一技术亦可应用于电路板的印制,制作出印制电路板。本文基于电路板的丝网印刷工艺是否应纳入印刷业行政管理范畴,在业界有很大争论。分析从《印刷业管理条例》规制的种类物规定来看,电路板的丝网印刷不属于印刷经营活动。
2020-07-10人气:4322
人气:4225
人气:3518
人气:3379
人气:245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新型工业化
期刊人气:219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2095-6649
国内刊号:11-5947/TB
邮发代号:82-254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498
影响因子:1.262
影响因子:1.0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08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