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图像识读;二是美术表现;三是审美态度;四是创新能力;五是文化理解。因此,在当前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已经进入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下,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然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文主要就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展开探究,结合小学美术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就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情景教学”策略进行梳理。
小学阶段是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情景教学属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在实践实施中,存在牵强附会、不能自成体系的问题,导致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难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教师需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情景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结合确定的教学主题,采取针对性的“情景教学”,以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
1、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创设点
1.1 生活化“情景教学”
这一创设点是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将儿童鲜活地生活作为“情景教学”的源泉,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鼓励和引导儿童学会认真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采取画图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教师可以通过展现生活情境,将复杂的事物变得更简单,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学习。例如在剪纸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过春节在家里贴上的对联、窗花等在教室内贴好,通过创设良好的气氛和新年快乐歌曲的引导,让学生在过新年的情景中,再引入剪纸的主题,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激发。但是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通过课堂把生活情境展示给学生,或者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获取真实感受,并且要把握好时间,在学生感受到真实情境带来的乐趣后及时地作画,达到有感而发的目的。
1.2 实物化“演示教学”
这一创设点是通过实物演示来引导学生感受情境。比如在画壶、罐时,传统的做法是直接将实物展示出来,虽然展示的实物要造型各异和多样颜色,但是为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把实物装入实物袋,再让学生用手去触摸,通过触摸的感觉来绘画,并将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因为学生只感受到物体的形状,在学生绘画时,往往能从颜色、图案和形状等方面将其独特个性与想象力展示出来。但是,在演示前需要做好准备,演示内容要契合于教学目标,并把握演示速度和语言描述。
1.3 音乐化“渲染教学”
这一创设点主要是借助音乐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音乐渲染的情境下,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比如给学生播放《小苹果》,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来绘画其中的实物。但是需要教师加强对教材的分析,确保所播放音乐与教材内容相契合,并对播放时间和播放音量也要控制好,将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艺术素养的培养。
1.4 故事化“情景教学”
这一创设点是以故事为载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采取故事将学生所学内容导入,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中。而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讲故事给全班学生听。比如在教学城堡类的绘画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而学生也可以讲解灰姑娘的故事给大家听,使得课堂情境更加活跃。但是学生在讲故事时难以抓到重点,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尽可能地确保故事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并做好对学生的鼓励和动员。
1.5 问题化“激趣教学”
这一创设点是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激趣提问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但是教师在提问时应尽可能地采用简练而又清晰、生动而又形象、具有趣味而又不失风趣的语言,以更好地吸引、感染学生,在促进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兴趣盎然。比如在教学《会摇的玩具》时,首先给学生欣赏“会摇的木马”的图片,并提问“大家骑过木马吗?他有什么特点呢?”其次提问:“大家玩过哪些会摇的玩具呢?”再对此进行总结,比如不倒翁、跷跷板、摇摇车等,再给学生播放动画片《连连看》后,每个小组下发简单玩具,让学生通过拆解玩具,掌握其结构和摇动原理。在这样的环节中,通过生活中的场景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在问题的导向下,一步一步地进入话题,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景中学习新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为提问精心准备和设计,具有趣味性,采用平等、商量、亲切的口吻来交流。
1.6 信息化“导入教学”
这一创设点主要是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尤其是在导入教学中最为常见。但是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与学生心理特点,以趣味性和针对性为前提,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切实巧妙的注重电教媒体的应用,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在教学《电脑美术》的内容时,可采用flash动画制作精美课件,给学生演示如何用电脑进行绘画,展示电脑画图软件制作的作品,再从以前学过的填色为契合点,让学生感受到电脑绘画工具的神秘感,从而带入新课。
2、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实施点———以主题情境教学为例
2.1 实施流程
2.1.1 主题设定
在设定主题时,应确保所选主题与课程标准相符,并利用美术教师将美术课程的魅力发挥出来,确保所采用的教学内容要与每个年龄和每个学段的学生在情意和认知特点上相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并将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美术课程中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注重自身知识技能的发挥,以促进学生精神品质与生活品质的提升。而在此基础上,所设定的主题应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核心素养时期,采取主题式的情景教学,能更好地与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相符,既要考虑儿童情感兴趣,又要兼顾学科内在要求与特点,由于核心素养是学生与情境的持续互动过程中,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和创新意义的过程中形成,所以这一过程需要依托于解决问题的主题。
2.1.2 学情分析
在进行主题设定的基础上,还要切实注重学情的分析,主要是确保所采用的主题情境与学生的特点相符,所以在学情分析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学科课程内容、学科认知规律等分析,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采取生动而又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3 课程统整
课程统整就是要注重课程的整合,采取stem的教育理念,构建综合性和探索性较强的主题情境教学模式,以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程,主要以问题解决的情境下,引导学生综合地实施跨学科学习与研究。因此,需要基于核心素养来确定主题教学内容。
2.2 案例探究———“时间”主题情境教学
2.2.1 教材分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以时间为主题的教材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实际初步学会看时钟,并感受时钟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
2.2.2 内容分析
主要是在欣赏时钟图片的基础上,掌握时钟的历史演变与运行原理,把时钟作品分析作为时钟组成部分和外形特点分析的过程,并通过渗透美观性元素,创设真实的实践情境下,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钟表。
2.2.3 教学过程
2.2.3.1 我会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钟表,具体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小组的时钟,以唤起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时钟外部结构,从而为后续对的实施奠定基础。
2.2.3.2 我会归纳
这一环节主要是给学生演示时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时钟的造型变化与艺术特点,从中感受时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使得教学重难点得到根本性的落实,使得课前收集的资料知识得到巩固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再次记忆。因为教师通过对时钟演变历程的展示,在创设的时间主题情境中感受时钟演变的过程。
2.2.3.3 我会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体验联系起来,进一步对时钟外形特点认识,教师需要创设除虚构的人物形象,给学生的新知学习创设出良好情境,使得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创作手法来激发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在审美意识与能力上得到提升,促进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提升。具体的做法就是给学生展示挂钟、手表和闹钟的外形特点,要求学生观察其结构特点,并对钟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总结。而在此基础上,就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来制作钟表。并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视知觉能力以及美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2.2.3.4 我会展示
在这一环节,首先是采用选取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其次是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本组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并向全班同学介绍制作的过程和理念,让学生将自己发挥的语言和美术语言创造的时钟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2.2.3.5 我会评价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每个小组展示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作品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取小组合作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提升,并教育学生对时间的重要性,感受时间和光阴的不易。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需要切实注重良好情境的创设,并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选取,尤其是要科学合理的确定创设点,同时根据学习主题创设情境,将情境与主题以及核心素养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芸.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17-318.
[2]陈英芬.浅谈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境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60.
[3]唐信霞.浅谈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8):61.
文章来源:梁功伟.浅谈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1(06):67-68.
分享: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高校教育模式迎来适应全新变革的挑战。艺术设计类专业有着自身教育特点,其模式要求灵活多样,特别强调培养独立思考、把握前沿、交叉融合能力。但传统的教育模式较为固定,需要进行优化和革新。
2023-11-06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能够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梳理了体育舞蹈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做法,仅供高校体育教师参考。
2022-04-30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承担着新的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其积极创新自身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者核心使命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了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2022-03-11"赛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学应跳出传统教育理念的藩篱,拓宽教学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和艺术鉴赏审美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就业岗位打好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就"赛教融合"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中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2021-12-29安顺地戏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作为屯堡人精神文化诉求的外在载体,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屯堡人离开了他们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愿意学跳地戏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当下难能可贵的是,学校教育逐渐开始担负起地戏传承的重任。
2021-12-23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特别是微博、微课等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微课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青睐。
2021-12-01在高师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时,舞蹈属于教学体系中比较独特的部分,不管对于内容来说还是对于方法来说,都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克服困难,增加教育深度,融传统民族文化于其中的做法值得提倡。从教育宗旨的确认、文化本质的坚持、文化与教学的联系、创新理念的贯彻等角度对具体操作方法展开探索,用以回应文化与教育相融的潜在价值,以期促进下一代学生的健康发展。
2021-11-25生活中的绘画材料特别丰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可能成为绘画材料的物品,如废旧的报纸、植物、石头等物品。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就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新媒材,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自主选用生活化的新媒材,而每个学生选择的材料也大不相同,学生利用这些新媒材积极创作,就会得到不同的绘画作品。
2021-11-23中职美术的教学最关键是对学生进行色彩教学。色彩教学对于中职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色彩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提高美术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受到更专业的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发现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主要探究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2021-11-22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中职院校的功能从原来培养学生就业,发展到如今的就业升学双向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结合当前学情做出适当的调整。美术类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之一,在福建省中职院校美术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针对素描、色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四个基础课程,教师要将理论考试内容与实际技能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
2021-11-22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红蜻蜓
期刊人气:1502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报刊社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9-3117
国内刊号:34-1111/G4
邮发代号:26-158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