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进入新时代,对于教育的重视不再只拘泥于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多方面的发展。艺术素养兴趣的培养以及未来职业方向的培养,让许多学生开始了专业声乐的学习。但是声乐是一个专业技巧相对复杂、专业知识相对难以理解的专业,其中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以及演唱技巧的结合是能够让音乐更加升华的重点教学内容。本文以中职的声乐教学为背景,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和演唱技巧的作用出发,简要说明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和效果。
在中职这样的集体教学中,未接受过专业声乐教育的学生,一开始会感到新奇和有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会因为声乐理论知识的晦涩难懂以及感情技巧的不容易把握感到学习的困难。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应用演示与讲解相结合,情景式教育带领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
一、中职声乐教学中的问题
(一) 兴趣有余,动力不足
在中职学校中学习声乐的大部分学生对于唱歌是有一定的兴趣的,但是这个兴趣只能让学生对于学习声乐有兴趣,却很难让学生认真地坚持学习。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明显感受到,刚开始上课时,学生认真且进步效果明显,到中期学习,渐渐地,学生对上课开始敷衍,进步不再明显,教师的无力感也逐渐加强。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二) 基础较差,学习困难
在中职学校中,有很多的学生是没有声乐学习的基础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停留在对于歌曲的模仿演唱的水平,对于歌曲的情感接受流于表面,对于歌曲的演唱技巧也是一知半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零”开始,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对于声乐这样需要反复练习、强度训练的专业,是需要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打实基础的。所以学生的持之以恒和教师的耐心督促是很重要的。
(三) 流于表面,难以升华
中职学校的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成长的阶段,还缺乏一定的社会生活经历经验,所以,对一些情感复杂的歌曲是很难把握的。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演唱技巧的学习很容易进入瓶颈期。学习内容的深度以及学习动力的不足,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做到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的融合。这就使教师在中职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声乐后想得到更大的进步造成了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家校共同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声乐的学习[1]。
二、声乐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一首歌曲的情感传达是一首歌的精华部分,一场戏的声乐演唱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情感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情绪共鸣的。在演唱过程中,仅是演唱技巧的使用固然可以让歌曲的演唱听起来华丽,但是却很难让歌曲的情感渲染到听众。而歌曲的情感表达不仅需要学生一定的情感感受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和一些文化知识的积累。一定的社会文化经验和文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情感感受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演唱时能够做到自然而然的情感表达,使歌曲的演绎得以升华。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情感感受和情绪传达会给听众不同的听感,所以对于演唱者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对于歌曲的情感理解是很重要的[2]。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于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要向学生做简单的介绍,这样对学生理解歌曲会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播放情景影片以及相关歌曲都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到歌曲的情感表达。比如,在教唱《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钱学森等爱国科学家舍弃荣华,克服万难回到中国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短影片,或用PPT的方式介绍《共和国之恋》这一影片,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调动学生情绪,同时有助于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对于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三、声乐中演唱技巧的作用
声乐教学中大部分的课程都诉诸演唱技巧的传授。这是因为演唱技巧的应用可以让歌曲的表现方式更加具有美感。掌握演唱技巧可以让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更加容易得完成甚至于升华一首歌的演唱。而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要想掌握演唱技巧,需要很长时间的不断练习。在练习中把握歌曲演唱的技巧,教师的传授只能是引导,还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演唱来理解掌握。比如歌曲的发声练习,就是通过科学的、有规律的练习巩固演唱歌曲的技巧,使其能够成为一定的生理反应的肌肉记忆,使演唱者在训练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和状态,并将这样良好的演唱状态带入到正式的歌曲演唱中。通过熟练的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运用偷气、换气保证歌唱呼吸,让歌曲的演唱更加流畅。
只有在掌握了演唱技巧的情况下,融入情感,才能让歌曲美妙动听,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而演唱技巧的掌握是需要学生刻苦努力才能得到效果的课程[3]。
四、声乐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融合的重要性
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的展示,二者缺一都不能让一首歌曲得到最完美的演绎。情感的表达是歌曲的情绪共鸣,而演唱技巧的应用是歌曲美感的展现,做到内在外在的统一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唱家。自然而然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是作为一个好的歌手的标准。但是优秀的演唱技巧和情感的表达都是需要不断练习和时间沉淀的。这就需要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不断鞭策自己刻苦努力,同时又要细心感受生活,从刻苦的训练中掌握技巧,从对于生活的观察中增强对于情感的理解感受能力。
五、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的策略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
有坚定的学习目标才能让学生对于学习声乐有足够的动力。中职的学生大部分缺乏志存高远的毅力和远见。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声乐的目的,同时树立学习声乐要达到的目标。以此为基础,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鞭策鼓励,帮助学生不断充足学习动力,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刻苦努力的练习,以此达到对于演唱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二) 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在进行声乐理论这样比较难以掌握的课程时,要做好启发引导。符合学生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形式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感受歌曲情感,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鞭策学生时能够以一个更加温暖的形象出现,会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增加学生的经历体验
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对于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也更加丰富。这就需要大力的家校合作。在学校中,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健康有序的活动,增加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连接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一定经验的同时,对学校也增加一定的归属感,使学生在校学习更加轻松自在。在家庭中,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学生感受正能量的情感。家校合作,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多听多看多感受,提高情感理解感受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良好的家庭学校的环境中能够更加自在的学习,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六、结论
无论是情感表达还是演唱技巧,都是歌曲演唱的重点,两者的相互融合,才能够让歌曲的表达更容易深入人心,带给听众良好的听觉感受。以上就是本文对于中职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的理解和说明。通过本文,希望可以引起声乐教学行业以及家长对于学生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相融合这一问题的重视,从而使中职声乐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够让接受声乐教学的学生得到更加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晶瑛.浅析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诠释与表达[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2]王家超.体验式教学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6(18).
[3]周毅琼.论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4(05).
文章来源:鲁永鑫.中职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品位·经典,2021(12):170-172.
分享: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高校教育模式迎来适应全新变革的挑战。艺术设计类专业有着自身教育特点,其模式要求灵活多样,特别强调培养独立思考、把握前沿、交叉融合能力。但传统的教育模式较为固定,需要进行优化和革新。
2023-11-06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能够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梳理了体育舞蹈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做法,仅供高校体育教师参考。
2022-04-30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承担着新的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其积极创新自身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者核心使命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了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2022-03-11"赛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学应跳出传统教育理念的藩篱,拓宽教学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和艺术鉴赏审美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就业岗位打好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就"赛教融合"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中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2021-12-29安顺地戏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作为屯堡人精神文化诉求的外在载体,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屯堡人离开了他们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愿意学跳地戏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当下难能可贵的是,学校教育逐渐开始担负起地戏传承的重任。
2021-12-23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特别是微博、微课等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微课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青睐。
2021-12-01在高师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时,舞蹈属于教学体系中比较独特的部分,不管对于内容来说还是对于方法来说,都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克服困难,增加教育深度,融传统民族文化于其中的做法值得提倡。从教育宗旨的确认、文化本质的坚持、文化与教学的联系、创新理念的贯彻等角度对具体操作方法展开探索,用以回应文化与教育相融的潜在价值,以期促进下一代学生的健康发展。
2021-11-25生活中的绘画材料特别丰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可能成为绘画材料的物品,如废旧的报纸、植物、石头等物品。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就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新媒材,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自主选用生活化的新媒材,而每个学生选择的材料也大不相同,学生利用这些新媒材积极创作,就会得到不同的绘画作品。
2021-11-23中职美术的教学最关键是对学生进行色彩教学。色彩教学对于中职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色彩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提高美术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受到更专业的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发现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主要探究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2021-11-22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中职院校的功能从原来培养学生就业,发展到如今的就业升学双向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结合当前学情做出适当的调整。美术类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之一,在福建省中职院校美术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针对素描、色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四个基础课程,教师要将理论考试内容与实际技能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
2021-11-22人气:6688
人气:5260
人气:5258
人气:4768
人气:448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当代教研论丛
期刊人气:1335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2095-6517
国内刊号:23-1586/G4
邮发代号:14-352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