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泗洪县人民医院癌症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现状,并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泗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服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各种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评价阿片类药物应用合理性。结果52例服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症患者共应用4种剂型的阿片类药物,其中缓释片总用量占比最高,为77.56%,其次为贴剂、片剂、注射剂。阿片类整体合理用药占比为93.98%,吗啡注射液合理用药占比最低(83.33%),不合理用药中,爆发痛处置不合理占比最高为60.00%,其次为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不合理。阿片类药物使用频率(DDDs)排名中,芬太尼透皮贴剂、羟考酮缓释片用药频率均较高。结论癌症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整体合理,但临床工作者仍需密切关注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爆发痛处置不合理问题。
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1,2],全球每年新发的癌症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约为40%。癌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3],多数癌症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并且容易合并骨转移等,癌痛程度较高,临床上多采用阿片类药物来缓解癌症患者的癌痛症状[4]。目前,阿片类药物不合理情况发生率较高,主要内容包括用药频率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等,因此本研究收集泗洪县人民医院52例癌症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用药情况,统计我院阿片类药物应用现状,并评估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泗洪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泗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服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癌22例,肠癌10例,胃癌8例,骨转移癌6例,肝癌4例,前列腺癌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40~80岁,平均(60.12±8.54)岁。
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癌症患者[5];(2)治疗期间均服用阿片类药物;(3)年龄≥40岁;(4)患者临床资料完整;(5)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
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差者;(2)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3)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缺陷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5)有阿片类药物过敏史者。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各癌症类型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使用方法、使用种类、用药疗程、使用剂量等),并观察各种阿片类药物在处方中的应用现状,阿片类药物主要包括羟考酮缓释片、曲马多缓释片、吗啡缓释片、吗啡片、可待因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注射液等,并对患者用药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分析。不合理类型包括:用药频率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爆发痛处置不合理[3]。限定日剂量(DDD)按照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限定日剂量统计值;用药频度(DDDs)=某药的总消耗量/该药的DDD值[4]。
1.3 观测指标
(1)观察各种阿片类药物在处方中应用现状;(2)分析阿片类药物应用合理性;(3)分析阿片类药物应用不合理原因;(4)分析阿片类药物DDD、DDDs排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不同癌症类型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等计数资料用(%)表示。
2、结果
2.1 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
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52例癌症患者共应用4种剂型的阿片类药物,其中缓释片总用量占比最高,为77.56%,其次为贴剂总用量(10.69%)、片剂总用量(6.03%)、注射剂总用量(5.72%)。见表1。
2.2 阿片类药物DDD和DDDs值
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52例癌症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DDDs排名中,芬太尼透皮贴剂规格8.4mg、芬太尼透皮贴剂规格4.125mg、羟考酮缓释片规格40mg排名前3,而可待因规格30mg、吗啡缓释片规格10mg、吗啡片规格5mg排名后3位。见表2。
2.3 阿片类药物合理性分析
52例癌症患者中,应用超过2种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共12例,累计应用阿片类药物共83次,2019年1月~2020年1月阿片类药物整体合理用药占比为93.98%,其中吗啡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缓释片合理用药占比均为100%,吗啡注射液合理用药占比为最低(83.33%)。见表3。
2.4 分析阿片类药物应用不合理原因
52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用药不合理,其中爆发痛处置不合理占比最高(60.00%),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不合理占比均为20.00%。见表4。
3、讨论
阿片类药物是一类体内外衍生物,它是从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能够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结合,从而缓解疼痛,提高幸福感,可用于治疗中到重度疼痛,例如癌痛等[5,6]。
本研究发现我院癌症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主要有4种剂型,其中,缓释片总用量占比最高,为77.56%,其次为贴剂、片剂、注射剂。本研究发现口服制剂的总用量为86.25%,明显高于贴剂和注射剂总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7]提出的癌症患者“首选口服制剂进行止痛”、“首选无创伤途径给药”的原则。缓控释制剂治疗是慢性癌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有助于维持机体的血药浓度,减轻癌症患者的癌痛。本研究发现我院52例癌症患者中,应用阿片类药物整体合理性为93.98%,其中吗啡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缓释片合理用药占比均为100%,吗啡注射液合理用药占比最低(83.33%),临床工作者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阿片类药物的合理用药率,如定期给医务人员培训阿片类药物用药相关知识,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的使用剂量、适应证、根据癌症患者病情变化来调整用药剂量等[8]。
芬太尼透皮贴剂主要用于治疗口服阿片类药物后胃肠道耐受能力较差的癌痛患者[6],本研究发现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DDs值排前2名,表明我院部分癌症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后胃肠道耐受能力较差。羟考酮缓释片属于一种强效合成镇痛药,缓释部分与速释部分相结合,缓释部分能够长效释放,速释部分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7],本研究发现,我院的羟考酮缓释片的用药剂量较高,DDDs排名靠前,表明我院癌症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较合理,能够有效控制癌痛患者。本研究发现,我院阿片类药物应用不合理主要原因为爆发痛处置不合理,分析原因:临床工作者爆发痛处置的剂量不合理,主要包括处置剂量不足或超量[8],建议临床工作者学习爆发痛处置的相关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爆发痛处置剂量知识,从而来提高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合理性。
综上所述,我院癌症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整体合理,但临床工作者仍需密切关注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爆发痛处置不合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兴凤.肿瘤标志物CA724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9);.2896-2898.
[2]董媛媛,尹登科.癌痛规范化用药对我院癌痛患者用药及处方质量的影响[J].肿瘤药学,2020,10(4):503-507.
[3]李灵常,胡灿红,吴秋兰,等.止痛消瘤贴联合红外线治疗胸腹部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5):777-778.
[4]木亚林,岳恺,李明,等.抗抑郁药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患者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1):123-125.
[5]闫伟东识别癌痛病人中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关于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专家共识和诊断标准的建立[U].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2):81-82.
[6]刘可可,吴倍华,乔依白,等.晚期癌症患者的社区三阶梯疼痛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20,22(9):599-603.
[7]孙岩萍,牛润桂,刘楷东,等.老年中重度癌痛患者持续口服阿片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9,31(3):195-197.
[8]孙雯娟,胡扬,左玮,等.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现状与合理性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4):233-238.
文章来源:李颖.某院癌症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合理性评价[J].中国处方药,2021,19(09):47-49.
分享:
我国老年人群中关节骨折及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骨科手术方式,能够明显缓解疼痛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谵妄作为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术后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在 16% ~ 50% 之间,术后一周内发生率高达 30%。
2025-04-17中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中药有着比较平和的药性,且不良反应(ADR)少,故许多医师、患者错误或片面性地认为其“纯天然,无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中药用药量的不断增加,用药范围的日益广泛,以及用药时间的持续延长,中药ADR发生率呈现逐年且快速升高趋势[1]。
2025-03-21由于治疗窗窄,当前在重症患者上需要完善对药物浓度监测,进而指导临床安全用药[2]。2020年更新指南指出[3],万古霉素给药剂量及监测的管理上,对肾损伤风险最小、最为准确的给药方法为经曲线下面积(AUC)指导下给药,并提倡个性化目标AUC/最低抑菌浓度(MIC)比值为400~600mg(h·L)。
2025-02-19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由Ames于1975年建立,因此也称为Ames试验,是一项检测基因突变的体外致突变性试验。该试验的原理是利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株,在可诱导碱基突变的化合物作用下通过发生回复突变,从而自行合成组氨酸来形成大量肉眼可见的菌落,通过菌落计数来评价受试物的碱基突变能力。
2025-02-12肥胖是全球普遍的慢性疾病,各国人民均受肥胖之扰。肥胖会诱发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痛风、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特别是中心性肥胖,已被确认为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和治疗肥胖是临床医生的重要任务。
2025-02-11《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1]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旨在规范疫苗市场,确保疫苗安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在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作用;从2003年应对SARS到2020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响应能力来看,我国在生物安全科技能力建设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突破[2]。
2025-02-11药学监护(PC)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合理用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在全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背景下,公众合理用药面临的诸多问题逐渐显现,推动个体化PC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药学服务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数据,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2025-01-10近日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乳腺癌35.7万例,死亡7.5万例[1]。75%~85%乳腺癌患者为激素受体阳性,这类患者可以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2]。芳香化酶是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生成的关键酶和限速酶,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需要在周围组织的芳香化酶作用下才能转化为雌激素[3]。
2025-01-02克立硼罗软膏于2016年在美国获批上市,于2020年7月2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最新说明书显示适应证为3月龄及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局部外用治疗[2]。局部给药后克立硼罗可迅速被皮肤吸收,并在血浆中被检测到,特应性皮炎/牛皮癣患者单次或多次给药后达峰时间(tmax)为3.0 h甚至更短[3]。
2024-12-30目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能有效减轻梗阻和改善症状,但这种侵入性手术会伴随一定的风险,如传导阻滞、室间隔穿孔、死亡等[1],并且手术高度依赖于医院的专业水平和医生的手术经验,这极大限制了这种手术的广泛应用,大多数患者只能依赖于药物治疗[4-5]。
2024-12-30人气:16671
人气:16005
人气:15570
人气:15295
人气:1484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人气:379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7693
国内刊号:33-1210/R
邮发代号:32-67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