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微信-问卷星的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7-2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问卷星的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扬州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2017级和2018级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17级和2018级采用微信-问卷星平台的形成性评价、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对照组2015级沿用传统终结性评价。结果 实验组期末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期末考试优良率[81.48%(22/27)、87.50%(21/24))]明显优于对照组[61.76%(21/3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借助微信-问卷星开展中医外科学形成性评价的教学实践,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中医其他学科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中医外科学
  • 中西医临床专业
  • 形成性评价
  • 微信-问卷星
  • 教学评价
  • 加入收藏

扬州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于大四年级即入学第8学期开设3学分48学时的中医外科学选修课,课程分总论各论共14章、病种91个,涵盖多门学科知识点。自教学大纲将西医外科学渗入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以来,中医外科学从核心课程退居为临床选修课,课时缩减,以至于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下降,产生焦虑、困惑、无奈等厌学情绪,部分学生出现课堂玩手机的恶习,甚至认为中医外科学知识、技能陈旧落伍。多数学生以获得学分为目的被动学习,期末勉强应付考试。如何在短短48学时内让学生自觉高效率完成并掌握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优化其个体化体验,是为师者必须贯穿教学始终,需要一直关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准确多方位的教学评价是衡量教与学优劣的一个重要方式,仅用单一的期终考试评价作为惟一教学评价依据显然不足[1]。所以,根据中医外科学的学科特色以及扬州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小班特点,我们依托“微信-问卷星”平台,结合人卫版中医外科学题库,尝试开展中医外科学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改革。疫情防控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线上教学已成为主流教学方式,也让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扬州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五年制学生85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23岁,其中2015级34人、2017级27人、2018级24人。2017级、2018级作为实验组实行微信-问卷星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2015级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流程、传统终结性评价。纳入课题的全体学生在生源素质、师资团队、教材、教学大纲、授课学时、试卷难易度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对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实施方案

由2名具有多年教学工作经验的副教授及讲师授课。授课前,课题组教师经培训,制定详细教案,授课教师进行文献研究、教学设计研究,集体备课,进行责任分工,结合人卫版试题库,进行“分析-设计-实践-再设计”。实验组线下线上相结合,增加依据微信-问卷星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并在期末考试后进行问卷调查、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意见和建议;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线下教学方式,期末进行一次性闭卷笔试。

1.2.2 实施方法

(1)实验组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微信-问卷星平台进行形成性评价课程教学。教师通过中医外科学课程微信群推送教学信息,指导学生;在微信平台上按照教学进度,循序渐进推送中医外科学各个章节相关内容;通过学生使用和教学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分别进行指导或者统一答疑。(2)实验组采用上课签到、线上线下师生互动的形式,可以将随堂测试、提问式竞赛贯穿教学过程。学生最终成绩组成项及各项权重:随堂评估×20%+2次阶段性测试×30%+期末考试×50%。学期结束时两组进行期末考试,均为百分制闭卷笔试,题型、难度系数一致。(3)设置主观评价反馈体系。遵循中医外科学的学科特点编写问卷,调研形成性评价系统运用的有效性和不足,期末考试结束后通过微信-问卷星平台对实验组推送问卷调查表并进行在线统计分析,直接显示其对形成性评价运用过程的意见反馈。同时设计访谈提纲,依据访谈法的一般步骤访谈部分学生,以得到可靠有效的第一手资料,更直接获取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改善的建议,将其汇总成结题报告。(4)对照组沿用传统常规教学法和终结性考试评价法,平时考勤加作业。学生最终成绩组成项及各项权重:考勤×10%+作业×20%+期末考试×70%。(5)建立客观评价体系,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将以80分以上计为优良。

1.3 统计学方法

均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对两组学生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期末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就考试成绩分布而言,在80分以上分段中,对照组21人,优良率为61.76%(21/34);实验组2017级22人、2018级21人,优良率分别为81.48%(22/27)、87.50%(21/2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问卷调查分析

对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反馈意见。共发放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和反馈结果见表2。

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度的影响方面,96.08%(49/51)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对课堂学习参与度进行评价有利于自己专注课堂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方面,98.04%(50/51)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更好地完成任务;在衡量手段合理性方面,98.04%(50/51)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体系不单纯以分数作为衡量手段比较合理。


3、讨论


问卷星是集问卷调查、考试、投票于一体的免费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在问卷星上制作、群发试卷,对学生进行随堂评估和阶段性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与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从国外教育界引进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的低焦虑性、可持续性评价,将以反馈为特征的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助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弥补[2,3]。经过2轮微信-问卷星平台的中医外科学形成性评价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参与度高,该方式有效激发了其学习中医外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改变了学生疲于应付、效率低下的状况,提升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本次教学实践在没有时空约束的情况下开展中医外科学知识的推送与传播,最终实现了全体学生高参与度、高效率的常态化学习,是一项教学双赢的举措[4]。

表2 实验组51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2017级、2018级期末平均成绩、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2015级;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可形成性评价方式。我们认为形成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师生互动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将微信-问卷星平台便捷性和传播性、互动性和平等性、开放性和私密性的优势应用于课堂教学,无需开发手机软件,也不需要编程技术,它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更简单,只需学校教学楼具备无线网络覆盖即可,因而适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4],尤其适合疫情防控等特殊情形下小班制中医课程的线上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对于中医学生培养中医思维和辨证论治能力尤其重要。在知识获取途径愈发丰富的当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需要[5]。这种简便、高效、环保的教学方法,可为信息化时代医学院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中医学人才提供借鉴。

调研显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形成性评价,还能促使教师课前做更有质量的备课,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教学创新能力,促进师生良好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开展微信-问卷星平台构建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改革也是一种巧妙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好方式。

当然,本课题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还需要尽量完善课题的先期设计,增大样本量,在设计形成性评价时尽量简单、标准、可控,避免内部干扰因素;在效果验证中,采用分-总模式,先研究简单的形成性评价效果,再进行综合研究。这样才能够使形成性评价的效果验证兼具科学性和可行性[6]。

在疫情等特殊情形下,可以倡导在扬州大学中医系列部分课程中,尝试陆续开展依托微信-问卷星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良性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上。探索更多简便、高效、环保的新媒体形式搭配应用,优化融合方式,提升医学教育效率[7,8],这也是我们课题延伸发展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艳青,程宏,梁景岩,等.雨课堂作为形成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3):226-228.

[2]陶仕英,高文雅,张玮,等.形成性评价体系在中医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5):857-859.

[3]李红晓.形成性评价与教学设计深度融合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8):171-173.

[4]高怡,郑金平,张文平,等.基于“微信-问卷星”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在毒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9):52-53.

[5]耿晴晴,刘佳.形成性评价在中医类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3):47-49.

[6]张晓琳,宋桐林,樊宏孝,等.医学教育中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发展展望[J].重庆医学,2020,49(23):4032-4035.

[7]吴军,刘文婷,胡立群.基于新媒体的融合PBL教学模式在老年医学规培教学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20,37(6):75-80.

[8]刘晓菲,张雁,张晓杰,等.微信微格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强化中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7):24-27.


基金资助: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No.YZUJX2020-D31】;


文章来源:徐海荣,寇玉,王海波,等.基于微信-问卷星的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6):164-16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期刊名称: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期刊人气:151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1582

国内刊号:11-9308/R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