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8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疑似头颈动脉狭窄患者共24例。给予所有患者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并将检查后的结果与常规的DSA检查相比较,以常规DSA检查为衡量标准,观察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对头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果。结果:本院通过对24例疑似头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DSA常规检查和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确诊患者23例,共检查出病变75处。观察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确诊20例头颈动脉狭窄,共检查出病变70例。DSA检查与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头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为95.00%、特异性为88.00%、敏感性为92.55%(P<0.05)。结论:在疑似头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检查中,实施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头颈动脉狭窄最重要的致病原因在于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的头颈动脉狭窄可以引发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对于患者存在致命威胁[1]。颈动脉是心脏输送血液到面部和头部以及颈部的大血管,脑血管的主要供血血管就是颈动脉。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及时对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采取有效的药物控制,但在两年之内其脑缺血的事件产生率也一样在26%以上,颈动脉狭窄是造成60%以上的脑梗塞的元凶,并且重度脑梗塞患者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所以,就目前而言,颈动脉狭窄已经是当今社会对于人民健康威胁的“头号杀手”之一。并且劲动脉狭窄的致病病因多样,除了最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有颈动脉夹层、发育炎症或自身免疫系统导致的血管病变等,均可以诱发头颈动脉狭窄。部分颈内动脉轻度至中度狭窄患者可能无临床症状。对于有狭窄临床症状者,称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2]。
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如能够全面的观察发病以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时掌握其颈椎动脉的病变情况,就能及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诊疗中已经广泛的在诊疗头颈动脉狭窄中,应用上了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为探讨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8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疑似头颈动脉狭窄患者共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65.5±7.6)岁,平均病程(1.5±1.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病程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采用安科32排CT(型号:ANATOM64Clarity)头颈联合CT血管检查方法,在扫描的时候,从患者机体的主动脉扫描到颅顶。并设置好检查仪器的各项参数,管电流设置为260mA,管电压设置为120kV,螺距设置为1.5,球管旋转时间为0.5S,FOV设置为200mm,扫描全程时间一般保持在5s左右。实施右肘的静脉注射的时候,注射40~50毫升的对比剂碘海醇和60毫升的生理盐水,造影剂注射时长约8S,注射造影剂量/造影时长=流速。在扫描过后,旋转、修减和减影图像,以MIP、VR和CPR的方式显示。
1.2.2图像评价
分别通过0分、1分、2分和3分进行评价。0分表示无法做出准确评价。1分表示血管的显示不太清楚,处于模糊状态,并且在静脉部位出现大量的伪影,无法成为诊断血管狭窄的有效依据。2分表示对于血管边界的显示不完全,血管强化分布不均,静脉呈现少量伪影,血管分支如果达到3级,则可以检查出血管狭窄或者排除得此疾病的可能性[3]。3分表示对于血管的血管内壁和边界具有清晰的认知,静脉无阴影呈现,血管分支达到4级,能够为血管狭窄的检查和排除提供有效依据[4]。血管狭窄可以根据病情范围分为轻度狭窄到重度狭窄,一般重度狭窄的狭窄范围保持在70~99%,中度狭窄的狭窄范围保持在50~69%,轻度狭窄的狭窄范围保持在小于5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DSA与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情况对比
本院通过对24例疑似头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DSA常规检查和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确诊患者23例,共检查出病变75处。观察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确诊20例头颈动脉狭窄,共检查出病变70例。DSA检查与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头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为95.00%、特异性为88.00%、敏感性为92.55%(P<0.05)。
3、讨论
头颈动脉狭窄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要定时定期的进行检测,这样做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者产生缺血性脑疾病。在临床诊断动脉狭窄的时候,常规的应用方式为DAS检查,DSA检查能够充分显示出动脉病变,还能定位测量血管狭窄,在诊断缺血性脑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5]。而头颈联合血管造影作为目前的一种新型的检查方式,可以从三维的状态显示血管的情况,可以从多角度和全方面对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观察,能够减少在病变血管的检查中的重叠影响,能辨别硬性斑块和软性斑块,在头颈联合CT的血管造影技术检查能够观察到的视野比DSA要更大[6]。
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24名疑似头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应用了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效果良好。虽然头颈联合CT的血管造影技术的检查图像质量较好,但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所以即便进行同样的时相扫描,但患者仍然可能存在差异较大的循环时间,难以进行统一的标本要求,但通过智能触发扫描技术的应用,则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其能够确保充足的扫描时间,降低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的用量的同时能够大幅提升扫描速度[7]。
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具有多种不同的图像重建后处理技术,其中常见的技术为VR、MIP和CPR技术,血管的整个形态和走形以及病变都能通过三维的方式显现出来,并且由于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技术的多角度性,病变部位和血管间的三维空间解剖关系能够更为直观的被显现出来,这能够让医生清楚的观察到病变部位[8]。并且在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处理后,对于血管经线的测量比较安全可靠,目前血管的扩张和狭窄情况的评估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此方法。并且,由于此方法还能对图像的密度层次进行显现,血管和血管壁钙化能够被清洗的观察到位,从而在评估斑块性质评估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9]。
就目前而言,检测头颈动脉狭窄的黄金标准仍然是DSA,但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技术也具有相对的准确性和可应用性。根据本院在此次诊断中调查表明:本院通过对24例疑似头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DSA常规检查和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确诊患者23例,共检查出病变75处[10]。观察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确诊20例头颈动脉狭窄,共检查出病变70例。DSA检查与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头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为95.00%、特异性为88.00%、敏感性为92.55%(P<0.05)
综上所述,在疑似头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检查中,实施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沈华.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53.
[2]赵征.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29.
[3]傅岩,徐志锋.不同扫描方式在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8):54-56+81.
[4]王铁军,高红.高碘流率联合高噪声指数降低头颈CT血管造影辐射剂量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1):53-56.
[5]恽健.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4):174-175.
[6]王刚,王琦,丁明鹏.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评估[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8):30-32.
[7]岑秀雅,虞希祥.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与高场磁共振MR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体会[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24-25.
[8]李林.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评估[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9):125-126.
[9]黄传芬.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评估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4):56-57.
[10]侯进,王伟,叶晖,等.能谱CT脑灌注成像和头颈CTA联合扫描定量评估颈动脉狭窄对脑内血流储备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5):15-18.
李守平.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在头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9-11.
分享:
睾丸肿瘤占全世界男性肿瘤的1%,睾丸切除术是睾丸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金标准”。然而在临床上,一些睾丸良性病变可能会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或者部分患有睾丸良性肿瘤的患者因为担心肿瘤恶变的风险而接受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从而导致过度治疗。而且睾丸切除术可能会对内分泌功能、生育功能甚至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年轻成年男性。
2025-04-10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部声源的情况下发生的听觉感知[1]。研究表明耳鸣患者大脑的听觉脑区如颞叶以及非听觉脑区包括后顶叶、额叶、体感和边缘区均参与了耳鸣的发生、发展,但是机制不明[2]。因此,了解耳鸣患者的脑功能以及神经病理机制将为耳鸣的早诊断、早干预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2025-04-08超声成像面临着回波信号信噪比低和旁瓣高等问题,导致图像的对比度不佳。针对这些难题,科研人员通过对理论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增强超声图像的清晰度与探测深度[4]。文献[5]提出基于虚拟阵元合成孔径成像的研究方法,由于发射场合成增加了发射功率并扩展了图像穿透深度,提高了成像深度的横向分辨率和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
2025-04-01牙骨质-骨结构不良(cemento-osseousdysplasias,COD)属于良性纤维骨病变,根据病变发生位置、影像学、临床特征不同,世界卫生组织将COD分为根尖周COD、局限型COD、繁茂型COD(floridcemento-osseousdysplasias,FLCOD)3种类型[1]。COD一般无症状,在患者行X线片检查时偶然发现。
2025-03-26超声弹性成像可获得前列腺病灶的更多特征,从而提高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的检出率,尤其是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elastography,SWE)可以实现对前列腺组织硬度的定量评估。多项研究已经证实,SWE对PCa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2-6]。但前列腺体积(pros-tatevolume,PV)的不同使SWE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7-9]。
2025-03-14宫颈癌是一种女性恶性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与致死率,临床上常见症状有阴道流血、阴道排液。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疼痛、血尿、恶病质等情况。在宫颈癌诊断与分期诊断中,宫颈活检细胞学检查、专科检查是主要方法,但是其无法有效确定肿瘤的准确范围与浸润深度[1]。
2025-02-19胎儿肾脏按照出现顺序可分为前肾、 中肾、 后肾, 前两者可在胚胎后期退化, 而后肾可最终形成真正的肾, 肾脏体积多随孕周增长而增加, 胎儿肾脏未承担维持体内稳定、 排泄废物功能, 因此肾发育不全或不良对胎儿正常生长影响较小, 但出生后则会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临床早诊断、 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2025-02-14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诊断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的临床工具;然而,它们不够敏感,不足以发现早期的功能障碍。肾功能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可以测量肾脏的生理标记物。
2025-01-16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作为胆胰疾病常用诊疗方案,其可解决胆管狭窄、胆管结石等多种问题,且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但ERCP术中组织损伤,术后胰液排出不畅等,易引起炎性反应,促使血清淀粉酶大量分泌,引发高淀粉酶血症,严重者还会引发胰腺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025-01-10在我国,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2022年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估计为22.40万例,死亡病例估计为18.75万例,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7和第5位。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放射治疗能最大程度上摧毁原发肿瘤细胞,使肿瘤缩小甚至完全消失,进而有效控制局部病灶。
2025-01-03人气:16601
人气:15951
人气:15246
人气:14735
人气:1396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期刊人气:2301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研究所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7035
国内刊号:61-1289/R
邮发代号:52-14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