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从春秋战国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历代印人的不断创作实践中,逐步创造、丰富和发展了篆刻艺术的形式美。历代篆刻大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作品,那么我们只有懂得欣赏一件篆刻作品。才能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再传承和发扬。不管欣赏任何艺术品都应该有连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它的气息和格调。
457
0
由于碑学热潮,出现了大量的访碑活动,加之书坛的崇古思想,碑学兴起了篆隶之风。在清代,篆书经历了秦篆和唐篆后,再次达到了历史高峰。吴让之作为包世臣的入室弟子,行草书纯学包世臣法,篆书及篆刻师法清代碑学的第一人———邓石如,其“篆书笔笔从隶出”,改变了清代前期一味模仿李阳冰而日趋低俗化的旧习,使得篆书又重获新生。
1324
石材的运用,使篆刻艺术进入了文人案头,由于石材本身的美丽、易于刻制及能表达多种线质的属性,通过文人所熟悉的诗、文、书、画,便对篆刻艺术施之以重大的影响。正如赵之谦诗中有云:“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此意非我无能传,此理舍君谁可言……”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艺术通感及非凡的眼界,让篆刻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550
传统工艺是在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篆刻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之一,更是代表了不同地域与不同时代的文明与进程。以此来看,篆刻工艺的实质可以看作是我国文明和文化的延续和创新。自媒体平台也同样是艺术和传播的媒介,它可以将传统工艺与媒体传播融为一体。
489
近现代海派书法篆刻对中国书法篆刻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海派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现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名人,书法篆刻名家云集,以至形成了特有的书法篆刻人才高地,随之,也形成了海上书法篆刻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在海派精英群体中,马公愚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527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清代学术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乾嘉学术风靡一时,考据、文学、训诂、目录、版本等各门类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国书法篆刻域外交流史上,许多著名书法篆刻家都曾做出巨大贡献。晚清著名篆刻家徐三庚对日本的近代印坛影响甚大。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艺坛,徐三庚的书法、篆刻独具风貌,在当时风行一时。
565
“海上三铁”是民国初年世人对印人“苦铁”吴昌硕、“冰铁”王大炘、“瘦铁”钱厓的美称。“铁”字,取篆刻艺术,又称“铁笔”,有“印从书出”,“铁笔如刀”之意。文章从考证《王冰铁印存》流传入手,对王大炘的人生轨迹做一定的学术梳理,并选取其印存中的有关印稿,对其篆刻艺术做相关的分析与评价,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874
篆刻,篆是指中国传统艺术书法中的篆书,而刻是指字法与刀法相融合,把笔画线条之间的形态,字与字章法上的对立统一、印面整体与镌刻后形成的红白对比表现出来。通过不同个性或心境有别的篆刻家的创作,来阐释书法艺术及刀法的价值之所在,力求在刻印过程中,创造独具匠心的作品,才能引人入胜,富有艺术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
471
邓散木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书法、篆刻大家,在篆刻艺术上,他师从赵古泥,属吴昌硕流派印风一脉。他的篆刻作品不仅突出了吴昌硕篆刻方劲雄强、浑厚猛利的特点,而且融入了更多的装饰意味。邓散木致力于践行吴昌硕的篆刻艺术理念,但他并不因循守旧地独尊一家一派之法,而是在追求艺术返璞归真的同时不断创新求变。
480
王福庵早年在粤漢鐵路湘鄂綫工作,經常往返于武漢、長沙之間,直到湘鄂綫武昌至株洲段通車。他早年與唐醉石交誼頗深,王唐之間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包括20世紀初期漢上几位著名的藏書家徐行可、張仁芬、易均室、仵舜五等。張仁芬後人至今藏有十六枚王福庵早年刻製的印章,多枚印章在武漢博物館館藏重要書畫上鈐盖。
856
梁巘,字文山、闻山,号断砚斋主人,又号松斋。皖北亳州人,其与清代帖学后期著名书家张照、孔继涑、刘墉、钱灃、梁国治、王文治、梁同书等人齐名,为清代帖学名家之一。他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书名颇高,与梁同书、梁国治共称“三梁”,又与梁同书合称“南北二梁”,和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
438
《景云碑》,全称《汉巴郡朐忍令景云叔于碑》,刻于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景云,字叔于,广汉郡梓潼县(今四川省梓潼县)人,曾任朐忍县(今重庆市云阳县东)县令。他赋性聪颖,政化如神,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仰,中年因染病去世,吏民为之悲痛惋惜。在他卒后70年,其后任同乡雍陟为之立此碑,先叙述其家世,再歌颂其品行功绩。
667
明朱简《印品》中曾说:“印字古无定体,文随代迁,字唯便用。”唐宋“朱记”官印便出现以隶书或楷书入印,其印文较少盘曲折叠,呈拙朴自然之趣,形制多为长方,印文末均有“记”或“朱记”的字样。此类印章不事雕琢,随意恣肆、欹侧参差,给人以稚拙之感并有灵动活泼之风。在文字上,不承一般官印的规整、排叠之陈习,打破布白均匀的模式,在欹侧与挪让中配合默契。
488
刘翼军,1975年8月生,湖南涟源人,其作品入展第二届兰亭奖安美杯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篆七届篆刻艺术展、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评展、西泠印社第八届篆刻评展、西泠印社第九届篆刻评展、“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篆刻专项)等,书法篆刻作品集《刘翼军作品集》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495
本文精选了部分篆刻方面的优秀题目,供各位篆刻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如需更多关于论文写作和题目的相关内容,请查阅本网站的其他文章。1、略谈当今篆刻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2、黄士陵“十载三军”篆书七言联考3、曹祐福书法篆刻作品秦诏版临习随感4、岭南人文图说之一九五清代中后期岭南印人篆刻材料的运用及其印学思想(中)5、叶潞渊篆刻艺术管窥——以署名印、斋号印为例
1428
影响因子:1.047
影响因子:0.373
影响因子:0.280
影响因子:0.3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