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2024-10-28    3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50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完成1年的预后随访,根据预后随访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n=50)和存活组(n=100)。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危险因素与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关系。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史、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与老年肺炎病人预后呈正相关(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史、D-D、CRP和PCT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影响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提升其生存率,改善病人预后。

  • 关键词:
  • 吸系统疾病
  • 护理
  • 炎症反应
  • 老年人
  • 重症肺炎
  • 加入收藏

肺炎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是机体内一种炎症反应,主要病因是机体受到病毒、真菌和细菌感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具有发病急和发展快的特点。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病人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对于老年病人而言,患有肺炎后,其往往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给其预后生存带来严重威胁[2]。同时,由于老年病人机体功能较弱,免疫功能较低,且在多种病原菌的侵入下出现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展成重症肺炎,死亡率高达30%以上[3]。近年来,随着对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研究进程的加快,发现导致其预后死亡的因素较多,但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4]。因此,本研究通过选取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旨在改善病人预后,提高其生存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50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伦理批号:SBQLL‐2023‐172)。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5]诊断标准;2)经临床X线、痰培养检查,确诊为肺炎;3)年龄≥60岁;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功能疾病;2)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病;3)合并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4)入院48 h内死亡;5)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6)未行X线和痰培养等相关检查;7)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在近期3个月使用免疫调节剂;8)临床资料不全。

1.2资料收集

随访方式采用电话随访及门诊复查方式完善随访资料。嘱病人在治疗后12个月入院完成复查,随访时间从出院当日开始,随访终点为末次随访时间(病人死亡)或随访截止时间,随访资料包括病人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

1.3实验室指标

1)凝血测定:首先采集病人静脉血2 m L,枸橼酸钠抗凝剂完成采集操作并对其行离心处理,3 5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将血浆分离并选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型号:RAC‐030)对病人血浆进行检测,测定D‐二聚体(D‐D)表达并记录。2)炎症指标检测:采集病人静脉血,时间为入院后的次日空腹状态,抽取10 m L静脉血并行离心操作,半径设置为15 cm,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置于-4℃冰箱内保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相关指标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蓝天白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进行汇总整理,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50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年龄60~83(69.09±5.58)岁;男82例,女68例;体质指数为17.95~25.37(21.43±1.37)kg/m2。所有病人均完成1年的预后随访,根据预后随访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n=50)和存活组(n=100)。两组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1 两组病人临床指标比较

表2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2.2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为因变量(生存=0,死亡=1),将年龄、饮酒史、D‐D、CRP和PCT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年龄(原值纳入)、饮酒史(无=0,有=1)、D‐D(原值纳入)、CRP(原值纳入)、PCT(原值纳入)。结果发现,年龄、饮酒史、D‐D、CRP和PCT是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讨论


近年来,老年重症肺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属于较为常见的非典型肺炎疾病之一。相关研究发现,随着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老年重症肺炎的发病趋势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部分病人病情较重,临床治疗难度逐渐增加,严重影响病人预后[6]。有研究发现,部分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虽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病人仍存在持续性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胸部影像学不断加重的表现,甚至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病情快速发展,导致其接受治疗后效果仍较差,严重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7‐8]。但对于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而言,其早期可能存在一些临床指标的特异表现[9]。因此,本研究通过针对老年病人预后进行分组,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影响因素,为老年重症肺炎病人提供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饮酒史、D‐D、CRP和PCT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作为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其机制在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应对感染的能力下降。老年病人可能存在基础疾病较多、器官储备功能不足等情况,这使其面对肺炎时难以有效抵抗,病情容易恶化,从而影响预后[10]。而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机体的代谢和解毒能力,也会削弱免疫系统[11],饮酒还可能引起肺部血管的损伤,使肺部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交换受到干扰,不利于肺炎的治愈[12]。D‐D主要反映机体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当肺炎发病后,在炎性反应介质和低氧环境刺激下,可进一步刺激凝血系统并发生亢奋,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对纤溶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体内纤维蛋白水解受到促进作用,纤维蛋白与D‐D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凝血酶的表达也将随之升高。炎症因子在肺炎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RP和PCT是临床常见肺炎评价的特异质感染炎症指标。已有大量研究证实,CRP和PCT对肺炎病人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13‐14]。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老年病人住院的第二诱因是呼吸系统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疾病是肺炎[15]。老年病人免疫功能较弱,在身体合并多种疾病的情况下,肺炎早期症状往往并不明显,临床重视程度较低,而随着病情的迅速发展,呼吸衰竭等相关并发症会相继出现,严重威胁病人预后生存质量[16]。因此,对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早期诊治和改善预后成为临床难点,且有研究指出,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诊治时间决定其预后生存情况[17]。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还包括临床感染及呼吸急促等相关症状,该情况的存在主要与病人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老年机体对抵抗病毒免疫反应较弱,对病原菌侵入的清除能力较低[18]。


4、建议


结合本研究结果对今后临床护理提出以下建议:1)指导病人行通气或吸氧的体位配合,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对其行痰菌培养并针对性用药治疗,以改善其预后[19]。2)定期就病人病情与病人沟通,与病人交流是否出现不良体征,并由医生听诊判断其呼吸道情况。3)在互联网+微信平台上对呼吸功能、咳痰情况相关视频进行宣传,定期推送给病人观看,同时临床需观察病人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并根据病人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或分泌物增多,及时行排痰处理。4)发病初期予以流食,根据病人病情改善,逐渐转向半流食或正常;食物以高维生素含量为主,帮助病人尽快恢复体能;忌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5)制定肺炎护理指标和预后随访表格,根据病人每天体征和指标变化为其制定治疗或相关对策。6)邀请病人及其家属进入微信平台,关注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单独窗口咨询和健康教育,还可以推送公众号的文章,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形式让病人学习康复运动训练、通气等相关健康知识,从而保证病人的运动计划都能满足需求,对于无法正常通气病人,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予以机械通气治疗,进行专业指导,评估其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戴旭红,王丽文,陆展鹏.影响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感染的风险模型构建及护理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1,38(12):932-935.

[2]郭张妍,刘莎莎,王娟.免疫功能低下患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研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21,48(11):790-794.

[4]勾璇,刘亚男,陈志良,等.血清S100A12,sRAGE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评估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22):2395-2398.

[5]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2):97-107.

[6]刘倩,唐惠星,崔雅璇,等.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6):49-52.

[7]王一律,王真,钟文,等.PCT和hs-CRP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河北医学,2023,29(2):289-293.

[8]吴晓娇,王莹,王海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迁移率族蛋白B1检测在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20):2520-2522.

[13]高锡坤.中性粒细胞CD64、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2,43(3):281-283;303.

[15]黄勇,赵丽,苗利辉.B型钠尿肽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风险和预后的预测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21,22(5):301-304.

[16]哈宗兰,马丽娜,马琼,等.MiR-146a、miR-127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风险和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9):1194-1197.

[17]许友松,杨薛萍,杨静,等.血清D-二聚体、尿素氮与肌酐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重症肺炎患者院内死亡的评估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11):2130-2134.

[18]邓正兵,何磊,曹禺露,等.痰涂片联合CRP、PCT及IL-6水平检测对老年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14):70-75.


基金资助: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编号:SXGZL202347; 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2304031401130;


文章来源:马景莲,郭玉丽,李春苗,等.老年重症肺炎病人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4,38(20):3758-376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314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7593

国内刊号:22-1399/R

邮发代号:12-29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