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乳腺钼靶与核磁共振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中的作用

  2020-02-22    30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钼靶与核磁共振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对其进行X线钼靶和MRI检查,以此为基础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MRI在病灶大小和病变情况上表现得非常显著,而平均ADC值(1.3±0.3)×10-3s/mm2也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2.0±0.2)×10-3s/mm2,而X线钼靶表现同样可以为患者病变提供诊断信息。结论:在X线钼靶和MRI检查方面乳腺叶状肿瘤有特征性,不过都需要通过临床病理检查来维持准确的诊断结果。

  • 关键词:
  • 乳腺叶状肿瘤
  • 乳腺钼靶
  • 作用
  • 核磁共振
  • 加入收藏

乳腺叶状肿瘤虽然是较为少见的乳腺肿瘤疾病,但其生物学特性比较复杂,即便是在同一肿瘤当中都会有区域性组织学差异的可能性,对于良性和恶性诊断的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肿瘤,都会有复发转移的潜在风险。对于这一情况,我们需要进行术前的准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X线钼靶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常用诊断方法,但是在特异性上需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次研究也将围绕MRI的诊断价值进行和分析,对患者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详细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1.1±2.2)岁。病程时间2个月-11年,平均时间(5.9±0.4)年。患者均为单侧患病,其中左侧患病27例,右侧患病21例。患者都出现了无痛性乳腺肿块,在短期内明显增加,在接受诊断时患者均因不同程度乳腺压痛就诊,皮肤未出现异常改变现象。

1.2 方法

患者首先接受X线钼靶检查。参数27-31KV,45-80mAs,患者取斜侧位。观察患者乳腺肿块的形态、大小、密度与钙化现象,包括是否产生了淋巴肿大的现象等。MRI检查过程中患者取俯卧位,双侧乳腺保持下垂,平扫序列快速自旋回波横轴面T1WI、T2WI。第一个动态为平扫,在注射造影剂之后开始采集后续的动态,每个动态采集时间为50s-1min。然后选择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作为传输的主要内容。

1.3 观察内容

观察患者病变区域的大小、形态等,然后通过工作站产生对应ADC图,测量ADC值,然后与正常乳腺的ADC值展开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全部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MRI在病灶大小和病变情况上表现得非常显著,而平均ADC值(1.3±0.3)×10-3s/mm2也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2.0±0.2)×10-3s/mm2,而X线钼靶表现同样可以为患者病变提供诊断信息。相关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患者检查指标分析


3、讨论


乳腺叶状肿瘤属于双向分化上皮纤维性肿瘤,具有多样化的组织学表现形式,生物化行为的预测难度较大。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会有出现转移的风险,与外科手术后的残留肿瘤成分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由于该疾病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且中年女性为疾病的高发年龄。一般患者就诊时均出现了乳腺无痛肿块现象,且单侧发病较为常见[1]。

从其影像学的表现来看,X线钼靶是临床诊断过程中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在X线上表示为圆状或分叶状,边界相对清晰,少部分可以见肿瘤周围低密度环。在本次研究的结果中,患者均未出现钙化现象,说明该影像学方式对于良性、恶性的诊断方面作用有限[2]。

与之相比MRI诊断的空间分辨率普遍较高,软组织分辨率突出。在乳腺叶状肿瘤直径较小时,T1表现低信号、T2表现高信号。较大肿瘤时T1等信号、T2表现高信号,出现信号不均匀,考虑与病灶内的出血现象等有关。在相关研究中也提到了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出渐进性强化,与某些乳腺疾病的诊断结果保持接近[3]。所以,X线钼靶与MRI都可以显示出影像学特点,不过MRI在囊变、良性与恶性的诊断过程中可以表现出多样的组织学特点,生物行为可以通过其它诊断模式的配合展开预测,保障诊断的准确率[4]。某些研究中也提到良性病灶表现为渐升型,恶性病灶则表现出平台型和流出型,这也可以成为今后研究中的参考依据。而ADC值的影响因素则包括组织间隙、毛细血管通透性等,DWI信号的衰减也会随之产生。

综上所述,乳腺叶状肿瘤在X线钼靶和MRI检查方面都有特征性,不过都需要通过临床病理检查来维持准确的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刘惠,徐红,瞿娇,等.钼靶与磁共振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0):71-73.

[2]郭志锐,杨冠英.乳腺叶状肿瘤钼靶X线表现分析(附12例病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2):219-221.

[3]冯宪超,孙占和.乳腺钼靶对乳腺叶状瘤与纤维腺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220-221.

[4]史晓燕,王伏生,姜鸿南,等.乳腺超声、钼靶及核磁共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7):205-207.


张方照.乳腺钼靶与核磁共振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效果[J].健康之友,2020,(1):17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肿瘤学杂志

期刊名称:肿瘤学杂志

期刊人气:168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170X

国内刊号:33-1266/R

邮发代号:32-37

创刊时间:197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