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基于这四个维度,以“人类遗传病”一节为例在教学的各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巧妙结合生物学科知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积极尝试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生物科学思维是基于类比思维、逻辑思维及推理归纳等方法的生物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思维旨在引导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灵活地使用类比或者推理归纳的方法去思考验证所遇到的生物问题,所以说生物科学思维的培养在本质上看就是学生学习知识或者思考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细致地讲解不同的问题思考方式,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建构生物理论体系。
一、联系,由浅入深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基本都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知识,由浅入深地分析知识之间内部的联系,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掌握生物学习的整体脉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带领学生将其串联起来,深入理解。
例如,在讲解“人类遗传病”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需要学生深入地理解显性和隐性遗传病的不同之处及各自的遗传特点。要想引导学生分析透彻这一内容就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在这一实验中有一项内容就体现出了显、隐性遗传的特点。孟德尔将豌豆颜色和表皮光滑与否作为遗传特性的表征方式,然后将黄色圆滑豆和绿色褶皱豌豆杂交,杂交后代还都是黄圆豆,再用这个黄圆豆自交得到的后代中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豌豆,分别是黄圆、黄皱、绿圆、绿皱,用字母表示为:AABB(黄圆)×aabb(绿皱)→AaBb(黄圆)→A_B_:A_bb:aaB_:aabb=9:3:3:1。由此可以发现如果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的话,则只要一条染色体中包含改基因就会遗传,而隐性遗传的话只有父母双方均为患病者才会遗传得病。
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性地联系前后所学的内容,对学过的内容展开一次由浅入深的再次分析,不仅能够更加迅速地学会正在学习的新知识,并且可以掌握新旧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推理,抽象概括
高中生物科学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理性地思考生物问题,探究生物本质的能力,因此推理概括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在这一方面的锻炼,注重培养学生根据所能够观察到的实际现象,将其抽象概括得出一个生物结论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部分内容时,就引导学生基于给出的几组基因突变的现象推理分析出基因突变这一遗传特性的规律。首先给出以下现象:(1)同一批种子种出的玉米苗种偶尔会出现白化苗;(2)用同一种诱变方式诱导一批植物种子但是只有部分幼苗异常并且特征不同;(3)对成熟期的生物诱变同样会出现突变现象。对以上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就可以推理出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体的细胞分化、增值及分裂等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是随机的,并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完全不可预测而且突变的机率特别低。
可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生物现象进行抽象概括,推理得出生物结论,可以使学生理解与记忆得更加深刻。
三、建构,形成体系
要想系统地掌握生物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搭建知识体系,将烦琐复杂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合理地建构起知识框架,这样就可以在脑海中存下知识的体系,随用随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体系的建构,应该注重知识的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形成体系。
例如,在引导学生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部分内容时,就需要在不同的方面对运输方式进行分类总结,引导学生完成体系的建构。首先以跨膜物体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类,细胞膜传输小分子和大分子的方式必然不同,在这一分类中又包含一个子类,根据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是否消耗能量,是否需要用到载体又可以分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之后便是大分子的方式。大分子同样包含子类,依据其流动的方向不同可以分出胞吞和胞吐两种,在整体的框架搭建完成之后对不同的方式详细地分析类比。在小分子类中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比较相似,都是自高浓度→低浓度方向扩散,两者均不消耗能量,如O2,H2O,CO2进入细胞就是自由扩散而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则与上述方向相反,此过程不仅需要蛋白质载体还需要能量才可完成,如Na+,K+,Ca2+进入细胞。胞吐或胞吐是由细胞膜包裹物体之后移动,同样需要能量,如分泌蛋白的运输。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的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内部关联,引导学生自主推理探究,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梁韦韦.基于核心素养理论,培养生物科学思维[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1):15.
分享:
针对城市地下管线测量成果图精度评定中人工量测费时耗力的问题,提出利用ArcGIS模型构建器、Python开发语言,根据成果质检中精度评定规则设计处理工作流程,建立模型工具的方法,应用于管线成果精度评定工作。通过实例验证,ArcGIS模型构建器的使用可以实现一次构建,多人共享,重复使用,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023-07-10莱布尼茨恰恰试图从科学上创立动力学,并且从存在论上为其奠基。”[4]261究其缘由,笛卡尔实则将广延而非力作为物质的本性,这也就是笛卡尔与莱氏的最大分歧。莱氏跃出笛卡尔式的机械论,凭借的是近代医学的有机论,蕴含知觉和欲望等内在活力的有机体就成为了莱氏后期单子论的前奏。
2020-10-19我们生活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整体性地被技术所“包裹”,而逐渐疏离自然。人工智能、赛博技术、基因技术等现代科技的急速发展,使得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以至于人们认为永生不是不可想象的。人们能够设想并希望自己永生。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曾说:“我不想靠我的作品达到不朽,我想要靠着不死来达到不朽。
2020-10-19讲到科学技术哲学,我想不管是在行的,还是比较生疏的,都一定会把它和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联系在一起,这是没有错的,望文生义就能搞定。但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哲学除了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有很紧密的联系,不可忽视的是,它还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它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有很深历史底蕴的学科。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情况和自己的想法。
2020-10-19进入20世纪后半叶,迅猛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科学哲学,随着自身演化发展的逻辑变迁和跨学科研究思潮的外在冲击,处于转型之中。尚处于转型中的科学哲学,一方面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公认观点”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甚至有人宣布了它的失败[1];另一方面,各种学派萌生以各自不同的视角探索新的研究进路。
2020-06-30在科学从中古时代向近代转变的关头,有两位杰出的哲学家积极倡导近代科学方法,对推动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一个是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一个是法国的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17世纪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
2020-06-30技术与资本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有学者认为技术与资本的关系是“资本‘绑架’了技术,技术迫于资本的势力而‘入伙’”[1]199,但对于技术转化为资本的“资本化”路径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技术到资本经历了怎样一个“资本化”过程?技术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资本则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因此技术与资本“存在着逻辑关系上的共契”[2]295。
2020-06-20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通常认为,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科学理论是否是真的,或者近似真的,但这一粗略的概括已经不适用于近年来兴起的新一轮交锋,因为双方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如何看待历史上和当前成功理论中的关键结构或特征,以及科学史中的理论继承和更替现象。
2020-06-20程序的影响。从PI程序开始,萨伽德就注意到了计算机智能和人类智能的相似之处,他将人类思维比作计算机程序,将人类的思维结构比作数据结构,将人类的思维过程比作计算机算法,萨伽德这种运用心理学和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研究科学哲学的方法为科学哲学的认知转向奠定了基础。
2020-06-11在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上,哲学家们主要采取了三种进路,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承担了意识形态的功能进而成为社会控制的手段(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立场);二是强调科学仅仅是众多意识形态之一,因而并不具有认识论的优先性(如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宗教”);三是考察特定社会意识形态对科学内容的渗透(如爱丁堡学派的利益分析模式)。
2020-06-11人气:4603
人气:3605
人气:3350
人气:3191
人气:31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数学教育学报
期刊人气:3152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9894
国内刊号:12-1194/G4
邮发代号:6-132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