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翠栗318南瓜果形扁圆,嫩瓜果皮翠绿,畸形瓜少,口感粉糯;老瓜果肉浓黄,粉质甘甜。秋季设施种植667m2产量可达3000~4000kg,商品性明显优于同类产品,因利于农户增收而大受欢迎。从选地整地、催芽育苗、定植授粉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配套栽培技术。
翠栗318南瓜新组合果实扁圆形,瓜体顶部中间微微下凹,嫩瓜果皮翠绿,覆绿色斑点和浅色纵条斑纹。秋季设施栽培667m2产量为3000~4000kg,中早熟,秋季如不使用乙烯利处理,第一雌花节位在14~16节,雌花数少于春季;嫩瓜生产采用起架栽培,商品性佳,畸形果少,单瓜质量0.50~0.75kg,口感粉糯;老瓜果肉浓黄,粉质甘甜,因其在秋季栽培商品性明显优于其他品种,非常利于农户种植增收。
1、选择适宜土壤,整地施肥
1.1科学选地
翠栗318南瓜新组合适应性较广,为提高品质和产量,推荐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大田进行栽培,土壤pH值6.0~6.8最适宜;根据生产实际,也可选择半山区的平地区域。夏秋栽培时环境气温低于平原,更适合进行秋延后南瓜生产,但要注意避免在烟粉虱为害比较严重的区域育苗生产。
1.2深翻松土、打足底肥
南瓜根系发达,吸肥力强,深翻更有利于南瓜植株生长,也有利于改良土壤、平衡肥力,生产上用小型旋耕机进行控速翻耕可有效增加翻耕深度。翠栗318新组合较耐肥,结合深翻放足底肥可减轻后期管理强度,建议每667m2撒施腐熟羊粪2000kg或腐熟猪厩粪3000~3500kg,并配施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30kg、硝硫基三元复合肥(16-16-16)或其他高磷钾复合肥50kg。深翻后起垄,6m标准棚距两侧1.4m处开0.35m宽的沟各1条,沟渠两边距沟边20cm各种植1排南瓜,2垄4排圆拱搭架栽培,生产上8m宽大棚则可采取3垄高密度立架栽培。秋季可免地膜,较干旱的地区适宜覆盖银黑膜栽培,起到保墒和减少蚜虫为害、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以银色面朝上,覆盖前将土壤整细、畦面整平。
2、适时育苗、防干防灼
2.1浸种和催芽
翠栗318新组合南瓜种子较一般日本南瓜种子小,商品种子发芽率较高,浸种时采用温汤消毒,有利于提高出芽率。种子放入网袋,在60℃温水中浸泡至自然冷却,浸种时间建议3h,不宜过久;种子捞出后甩干水分,再用湿润棉布或毛巾包好装在薄膜袋内,置于常温室内即可,28h后露白可进行播种。
2.2播种时期
夏秋季及延后栽培必须在设施内种植,浙江地区夏秋栽培播种期6月10日至9月15日。伏天育苗注意遮荫降温,建议先试验后扩大生产。
2.3播种育苗
露白后的种子可直播,但土壤要求整细以保湿,类似于营养土标准;也可用32穴或50穴育苗盘育苗,每穴播1粒种子,选择(锦海农业)金色3号育苗基质,装盘前拌湿,干湿程度以手捏起来能成团、轻拍又能散开为准。强光天气播后2天覆盖遮阳网,降低苗床温度和光照强度,夏秋栽培播种后10天左右,真叶展开初期或展开之前定植大田。
3、适时定植
3.1合理密植
翠栗318南瓜植株长势中等,合理密植有利于减少损耗和病害发生,发挥群体增产优势。如密度过高,植株间相互遮荫,容易徒长,影响产量和质量。每667m2栽植1000~1200株,株距45cm,行距150cm左右。
3.2定植
直播后注意水分管理;若育苗生产,秋季因育苗期气温较高,定植时间选择15:00以后,定植后补充底水,利于缓苗;基质穴盘育苗缓苗较快,定植后隔1天浇水1次,促生长。
4、田间管理
4.1定植后管理
秋季栽培8m宽单棚顶部覆盖6m宽、遮光率50%的遮阳网,减少强光高温伤苗;6m宽棚使用4m宽遮阳网。
4.2整枝
整枝的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损耗,改善光照与通风条件,使植株营养物质集中供应果实,促果正常膨大、集中上市。
(1)瓜蔓整理翠栗318南瓜蔓长30cm以上时开始梳理,减少擦伤或折断瓜蔓;将植株茎蔓均匀分布于田间,也可以在地面爬一段距离再上棚,用软绳或稻草绑蔓,辅助上架。
(2)枝条整理品种分枝性强,适时整枝可减少养分损耗,避免徒长影响生产。根据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对比,翠栗318南瓜宜单秆整枝,主蔓留瓜,在子蔓10cm左右时用手摘除即可。主蔓留瓜有利于提高瓜果质量和整体产量。
4.3乙烯利处理
笋瓜类型的南瓜在夏秋季栽培中需要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处理,促进雌花提早分化。翠栗318在苗长至4~6叶时喷施乙烯利2500倍液,特别注意要均匀喷施,植株叶面湿润即可,避免重复喷施造成药害。
4.4人工辅助坐果
南瓜夏秋季设施栽培时气温较高,棚内无蜜蜂授粉会影响正常坐果,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花期每天6:00~8:00用雄花花粉均匀涂抹当天开花的雌花柱头,也可使用西葫芦坐果王1包(1g)对水100mL,用毛笔蘸湿涂抹雌花柱头。
4.5留瓜
夏秋南瓜生产首瓜开花节位会因天气及调节剂浓度而有所变化,雌花分化比较集中,生产中翠栗318南瓜一般同时坐果3~4个(根据植株长势而定,如果植株长势较旺留4个果,较弱则留3个果),坐稳果后疏掉之后的雌花,使养分供应集中,保障果实膨大。
5、加强肥水管理
5.1科学追肥
翠栗318南瓜新组合吸肥力较强,又比较耐肥,要打足基肥,注重膨果肥。
(1)追肥以速效磷、钾肥为主,秋季栽培坐果比较集中,膨果肥667m2用三元复合肥10~15kg对水追施。
(2)配施叶面肥如生产大田肥力一般,可配施叶面肥,补充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在坐果后可以施用喷施宝1500倍液,或喷雾0.3%~0.4%磷酸二氢钾液作为叶面追肥,促进果实膨大。
秋季生育期较短,特别是延后栽培是一次坐果,应施足基肥,坐果3~4个后施2次膨果肥即可。
5.2水分管理
秋栽容易干旱,应及时灌水,高温干旱的天气容易感染病毒病。如果出现缺水,瓜蔓顶端嫩叶变细,叶色灰绿,中午前后瓜叶萎蔫下垂;水分过多则土壤湿度大,容易沤根,严重影响养分供应和茎叶生长,严重时直接造成死株。应根据翠栗318南瓜的实际生长情况而定,建议用滴灌,使土壤保持合理湿度。
5.3大棚温度管理
翠栗318南瓜夏秋设施栽培特别要注意通风降温,前后相通形成对流,苗期可覆盖遮阳网降温,避免高温灼伤,有条件的可启用风扇降温。
6、病虫害防治
夏秋季南瓜生产生育期短,病害发生较轻,主要是白粉病,一般发生在后期,发病初期使用15%腐霉·百菌清烟雾剂进行防治,每667m2用量为200~300g,傍晚盖棚后在棚内按用量均匀分布烟熏剂并点燃,及时闭棚,次日早上通风。若棚内南瓜有蚜虫为害,可将15%腐霉·百菌清烟雾剂药球浸敌敌畏药液至1/3再点燃熏杀,或用10%异丙威烟雾剂,隔7~10天熏1次,使用方便且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43%露娜森(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800倍液预防,后期病害加重可使用高压喷雾器喷雾43%露娜森(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大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80%苯甲·吡唑酯混剂1500倍液防治。秋季虫害主要为烟粉虱,在防治上选择发病较少的地块生产,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减少虫源;早期可用黄板诱杀,发生虫害后结合药剂防治控制烟粉虱为害,可用22%稳特(螺虫·噻虫啉)悬浮剂1000~1500倍液、5%烯啶虫胺水剂3000倍液或2.5%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等,勤换农药降低害虫抗药性,前期隔4~5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
7、适时采收
翠栗318南瓜一般授粉后15~20天可采收,果实大小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市民的消费习惯而定,摘瓜时适当留柄,增加商品性。
黄伟忠,许小江,丁兰,刘静,牛骧,王孙杰.翠栗318南瓜夏秋季高效设施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0(19):49-51.
分享:
大豆原产于我国,迄今已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2]。当前大豆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供给全球70.86%的植物蛋白和28.88%的植物油脂。自1996年以来,我国开始由大豆出口国转为大豆进口国,且需求持续增长,2022年进口大豆9 108万t,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
2024-03-14种子是各国种业至关重要、越来越被重视的农业“芯片”。经过人工培育或经过研究发现的具有特殊性、稳定性、一致性及别致性的野生植物进行开发而获得的品种,被称为植物新品种。作为一种由智力活动产生的结果,即无形的资产权利,植物的新种类涵盖了农业知识产权系统中的关键元素及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驱动力。
2024-03-07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技术是在基因的特定位点上进行精准定位,同时以特定的技术来对某些基因进行改造,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基因编辑,指对所需的目标基因进行人为改造,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使得碱基缺失、替换和改造,以改变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或功能。基因编辑技术自诞生以来,发展迅猛,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使生物学迎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2024-03-06在21世纪的今天,种子产业作为全球农业的关键驱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保障全球食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史越英,2022;官培财,2023)。种子产业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力,影响着食物供应链的稳定和全球粮食安全。
2023-11-10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聚焦国家种业、粮食重大需求,旨在提升河南省种业竞争力。河南省是育种、繁种、用种、供种大省,但还不是种业强省。当前河南省的种子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商业化育种体系未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引进挖掘地区差距较大,缺乏有影响力的种子经营企业等。
2023-09-15青海因自然环境和藏区种植土壤等因素的影响,青稞的种植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现在,新的栽培技术的出现,发现其对青稞的种植和收益存在着提升空间。本文从青海地区青稞种植的初期选种、农田治理以及后期的浇水施肥管理、科学合理轮作和对病虫灾害整治预防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现阶段的栽培技术进行创新研究,从而提高青稞种植的产量。
2021-08-23玉簪属(Hosta)花卉属百合科多年生植物,是优良的耐荫地被植物和观赏花卉,在园林绿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玉簪属植物育种及品种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目前主要采用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育种。主要针对分布于北京、上海以及东北地区的玉簪属花卉,讨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为今后玉簪属植物的育种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2021-08-14粒农16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以自育自交系LN133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LN569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0年在山东省安排了夏播玉米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粒农16在山东省11个试点表现高产、稳产、多抗,适宜在山东省夏播区种植,以亩保苗4500株左右为宜。
2021-07-20当育粳0717是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品种间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出的单、双晚兼用的高产香型粳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口性好等特点,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在江淮及沿江地区作中粳和双季晚粳种植,该品种2017-2020年已累计推广50余万亩。
2021-07-20盐两优1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盐42S为母本、盐恢00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0年7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笔者介绍了盐两优1号的组合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
2021-07-20人气:4673
人气:4580
人气:4338
人气:3720
人气:357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种业导刊
期刊人气:643
主管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3-4749
国内刊号:41-1392/S
邮发代号:36-119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02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0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