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生态环境的资源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仅能够使环境得到改善,还能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对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林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调节,对资源的持续发展有着必要性。为了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林业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严格管理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促进我国的环境与经济发展。
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为了控制环境的恶化,需要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中各个部分能够协调发展,因此自然保护区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自然保护区使不同的内容得到全面的保护,在保护区中可以使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得到良好的条件,使生态系统能够平衡的运行。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应具有较多种类的生物,并且利用科学的方式对生物进行保护,使生物能够自然的发展,顺应生态规律,使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稳定的运行。
2、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对策
2.1 加强对资源保护的重视
通过宣传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作用来使人们更加重视资源的保护,这样人们通过了解可以具有保护自然的观念,同时对自然环境当前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将林业资源作为重要的内容,实现我国的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另外,需要使人们了解资源破坏造成的不良影响,对林业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生长需求进行充分认识,这样可以使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更顺利的开展,利于后期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完善制度建设
完善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制度,使保护工作更加规范的开展。在林业资源的保护中需要通过制度的内容来改善工作的效果,提高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例如,在当前的生态建设中,结合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保护制度得到完善,从而使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执行具有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2.3 改善林区开发形式
林业资源的开发对保护的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提升林业开发管理效果,需要根据林业资源管理中的要求进行工作,使管理形式得到改善,使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得到有效保障。例如,结合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工作,使保护的形式得到优化,同时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管理,加强管理的质量,使林业资源的开发符合管理要求,为保护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2.4 创新林区保护方式
为了使林业资源的保护更加有效,需要结合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的要求进行管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使林业资源保护得到有效的开展,更加符合自然保护区的特点,为保护工作带来良好的条件。此外,需要加强林业资源防火管理,由于火灾对林木资源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需要专门成立防火组织,并且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使林业资源防火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制定有效的方案,当问题发生时对林业资源起到保护作用。
3、合理开发和资源利用的有效对策
3.1 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林业资源的日常养护对林业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养护管理,使林业资源能够健康发展,同时使资源的开发具有良好的效果,使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多样性得到体现,使林业资源的资源利用需求得到满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部门的要求,对林业资源进行区域划分,分别进行养护中管理,确保养护的质量。
3.2 完善林业资源产权制度
在林业资源开发中,需要对产权保护制度进行完善,保证林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产权保护。通过产权保护的实施,使资源开发使用有更加标准的参考内容,由于目前林业资源开发中利用产权保护方式进行保护,可以使林业资源开发利用更加严格规范,避免了开发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针对资源保护的方法进行保护,明确资源中的权利内容,分辨投资、经营等部分的不同权利,使林业资源的经营更加规范。
3.3 建立科学的开发建设体系
林业资源的开发管理需要具有合理的体系,根据体系中的内容进行管理,使管理更加有效,针对林业资源开发进行清晰的划分,使开发中的每个要求得到明确,使开发建设工作有更加准确的依据。林业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体系进行了解,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林业资源的利用更加科学。
3.4 提升科技水平
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对林业的长久发展有着指导意义,为了使林业工程的开发更加高效,需要对资源的使用给予科学技术支持,通过科学技术来加强林业工程的建设,为管理带来良好的条件。将林业工程的建设进行科学技术应用,使建设的水平提高,同时,为对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中的必然要求。
4、结语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中各个环节工作的质量,使管理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同时针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的规划,提高开发建设的水平,借助科学技术提升建设效果,从而促进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少欣,杨志梅.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现代园艺,2018(22):152.
[2]王俊玲.浅谈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08):174.
[3]刘维东.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08):176.
王允磊.探究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与资源利用[J].吉林农业,2019,(16):105.
分享: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保护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要求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统一土地分类标准。
2020-11-30中国草地面积约为4.0亿h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其中,牧区草地约为3.0亿hm2,占中国草地面积的75%;农区草地为1.0亿hm2,占中国草地面积的25%。中国草地面积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3%,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人均草地面积仅为0.33hm2,约为世界人均草地面积的1/2。
2020-07-13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冬季的雪资源逐步被人们广泛重视和应用,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带动了宾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广告业等配套产业的发展。而降雪资源的多少依赖于水汽输送的强弱[1,2],因此寻找降雪的水汽输送敏感区及其水汽源是降雪资源预报的关键点,亦是探讨强降雪成因的重要因素。
2020-05-26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上,国内大多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探索。本文基于鹿泉区的资源环境调查数据,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以期揭示鹿泉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趋势,为地区发展战略与规划决策提供借鉴。
2020-05-25森林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国家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森林作为可再生的资源,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加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森林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支持,首先需要构建完善的保护机制,确保科学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
2020-05-15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健全,森林资源建设和管理工作也日趋完善。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火灾是一个主要的危害因素。一旦发生火灾,它将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从森林保护和防火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意义入手,阐述了森林保护和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以期为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2020-05-12随着我国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日益进步,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森林资源日益退化。基于此,我国出台了“退耕还林”政策,为保障林业健康、构建绿色家园不断努力。同时,为了能够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暴发,相关单位每年在春秋大风季节都会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有效抵御火灾的发生,做好防火预警,进而为促进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2020-05-09在我国,森林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建设以及未来的发展。在社会不断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林业资源管理以及保护意识,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工作需要政府部门、林业管理者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强化森林防火意识,为森林资源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
2020-05-09当前公众参与已成为土壤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一块,保障公众切实地参与土壤环境保护,不仅是对公众环境权益的维护,也是对政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和制约。我国土壤类型多样、污染状况复杂,公众参与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亟需逐步健全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通过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增加土壤环境信息公开透明度等,不断优化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决策,加快土壤污染防治进程
2020-05-08突破传统的水资源保护规划思路,加快从以水质保护为主向水量、水质、水生态保护并重转变。内容上既要继承现有水资源保护规划体系的精髓,又要根据新时期水资源保护的新要求,强化河湖生态水量保障、河湖生态调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空间管控等内容,不断完善水资源保护规划顶层设计,补齐水资源保护短板。
2020-05-07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期刊人气:1647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单位: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1006-9690
国内刊号:32-1381/Q
邮发代号:28-245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343
影响因子:1.227
影响因子:1.28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34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