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畜牧业包括家畜养殖、饲料生产与加工、兽药研发等多个领域。现代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及行业科技含量的增加对畜牧兽医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也更加在意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尤其是需要实践能力强、多方位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要求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进行重新定位,要以岗位需求为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社会输送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属于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人才。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1],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畜牧兽医类人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畜牧兽医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积极探索“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一企业一社会”的良性人才输送链[3]。
1、畜牧业的发展与人才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我国畜牧业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占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3以上。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增加,对肉类、奶制品等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国家加大了对于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对饲料生产、兽药使用等方面的管理。此外,还积极推广绿色养殖技术,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然而,畜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仍然存在;畜禽疫病防控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畜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才培养和引进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其次,要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畜牧行业当中,包括兽医、饲料研发、养殖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机制,鼓励创新创业精神,为有潜力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只有通过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人力资源,才能实现生态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1.1 国内畜牧业的发展
1.1.1 规模化养殖成为主流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大型养殖企业和合作社逐渐涌现,带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1.1.2 技术创新不断推进
国内的畜牧业在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通过引进先进的育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品质。同时,智能化技术也在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自动化饲喂系统、物联网监测等。
1.1.3 环保要求日益提高
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的环保监管力度。养殖场必须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采用清洁能源和废弃物处理设施,降低排放和浪费。
1.2 国外畜牧业的发展
1.2.1 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全球畜牧业市场的需求量大,各国纷纷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投资和贸易合作。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肉类消费国之一,与多个国家的畜牧业合作密切且潜力巨大。
1.2.2 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许多国家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以提高畜牧业的效率和质量。例如,荷兰的“牧场革命”模式,将现代化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牧场管理和畜禽养殖中;澳大利亚则注重研发高附加值的动物产品,推动了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1.2.3 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国外畜牧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的发展。
1.3 人才需求
畜牧业需要大量的兽医、饲料营养师、养殖工程师等专业人才,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为畜牧业提供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多元化的技能人才。除专业的畜牧从业人员外,还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如数据分析师、项目经理等,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通过3年的培养,学生应主要具备下列几方面的技能:①具有坚实专业理论基础,如生理生化、微生物、遗传育种等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各类畜禽常见病尤其是群发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②掌握常规的诊疗技术及基本技能。③掌握各类畜禽的饲养管理技术及养殖场常规的卫生防疫、隔离消毒和免疫接种体系。④熟悉饲料、兽药生产的基本工艺。⑤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
此外,教学实践是是学生接触社会,获得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5]。在完成创业素质教育、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技术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以动物养殖场、兽药生产厂、饲料加工厂、动物医院等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要实践场所,在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各岗位实施轮岗实习活动和实践操作使学生熟悉不同类型企业内部各岗位的运作情况,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6]。
2、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2.1 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的畜牧兽医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7]。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导致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的技能。
2.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畜牧兽医专业社会地位不高,有些工作环境不受学生接纳,导致学生对行业现状、发展认识、自身定位不清晰,没有主动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意识,被动选择职业岗位。
2.3 师资社会实践少
目前的畜牧兽医专业老师大部分毕业就去任教,虽然理论知识丰富、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企业和行业工作经历,不了解行业和企业最新进展,无法对学生实操教学进行有效指导[8]。畜牧兽医专业本身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参与实践和指导实践的能力[9]。
2.4 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的考核方式主要综合实训成绩以试卷成绩为主,缺乏以岗位职责的实践技能考核,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则完全取决于考前的临时突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10]。课程考核设计不合理,由此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评价[11,12]。
2.5 重技术轻管理
畜牧兽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侧重于技术的掌握,而对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的内容重视不足,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全面。
2.6 多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低
目前的畜牧兽医药教学往往只涉及单一的动物生理学、解剖学或病理学等学科领域,与其他相关的学科如环境科学、食品安全等缺乏深入的交叉融合。这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程度的欠缺限制学生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7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学校和地区的差异,不同学校的畜牧兽医学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存在较大差距。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拥有更好的实验设施和设备,能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而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则相对较少。
目前国内畜牧兽医学教育的现状是,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重视,该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引入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到教学中来。此外,许多院校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开展项目制教学、合作办学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目前国内探索的高职教学模式
3.1 知识面向驱动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下,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训练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2 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项目中,让他们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并通过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来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3.3 主题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主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创新创业、社会责任等。学生在完成相关主题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
3.4 多元化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和资源的使用,包括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形式;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5 校企合作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就业机会。
4、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4.1 课程设置与内容调整
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就业前景,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实验教学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扩大教学资源覆盖面。
4.3 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
4.4 实践基地建设与实习制度
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平台;完善实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和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4.5 学生评价体系改革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减少对传统考试成绩的依赖。通过实践报告、科研项目、论文撰写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4.6 与企业合作
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校企合作育人。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教学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5、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当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畜牧兽医专业领域,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5.1 畜牧兽医专业对专业教学的要求
在畜牧兽医专业中,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来胜任相关职业岗位。因此,专业教学要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1)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具备动物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应了解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2)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包括畜禽养殖技术、兽药使用、疫病防控等方面。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畜牧兽医专业的职业特点是多学科交叉,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交流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协作精神。
(4)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并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5)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畜牧兽医专业涉及动物健康和安全问题,要求学生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动物健康和人类安全。
5.2 畜牧兽医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1)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团队应该拥有多年的畜牧兽医工作经验,能够提供实际案例和操作指导。
(2)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教师团队应当具备扎实的畜牧兽医理论知识,包括动物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
(3)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师团队应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4)能够组织实践活动。教师团队应能够设计并组织各种实践课程和实验,如养殖场参观、病畜诊疗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5)与行业有密切联系。教师团队应与畜牧业和兽医行业的专业人士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以便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6)对学生负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长,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6、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教学方案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配合,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中培养出切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大勇,王利刚,张响英,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2023,22(11):91-96.
[2]佟丹丹,曲艳鹏,李安妮,等.畜牧兽医类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志趣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12):136-141.
[3]刘伟涛,马玉玲,唐笑.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评《畜牧兽医专业“五环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饲料,2021(13):152.
[4]龙塔,徐廷生,庞有志,等.畜牧兽医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61-63.
[5]章红兵.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习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9):106-107.
[6]黄金龙,阮国荣,徐磊.畜牧兽医专业创业导向型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2021,42(3):94-96.
[7]韩战强,银岭,李鹏伟.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2013(10):23-24.
[8]方磊涵.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3(12):100.
[9]王小芬.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6):60-63.
[10]王勤.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J].中南农业科技,2022,43(1):142-144.
[11]欧阳清芳,朱吉生,魏晓玫.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 251-13 253.
[12]王赫.对高职动物医学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扎兰屯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为例[J].当代畜禽养殖业,2022(1):61-62.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2022年自拟课题(ZNKT-202208);
文章来源:姚爽.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畜牧科技,2024,(07):183-186.
分享:
以适合地区特色的乡村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部关系为重点,可以逐步探索出高职教育助力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可行模式,由青涩到成熟,通过不断地摸索和经验的积累,对模式加以调整和完善,使高职教育服务当地,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2024-11-20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逻辑主线,在缓解人才供需重大结构性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河南省药学专业群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研究如何更好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024-11-18批判性思维也称评判性思维,是个体面临复杂情境时能够灵活运用自身知识储备、精准识别问题并能妥善处理、善于反思并能多维度拆解问题、理性慎思从而做出合理判断的思维方式[5-6]。批判性思维经理论知识积累、临床实践而形成,且受多因素综合影响。
2024-11-17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劳动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工具的智能化和产品的虚拟化过程中虚拟与现实融合已成为新常态[4]。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不仅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步,也为其带来重大挑战[5]。其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6]。
2024-11-13从人才培养定位、培养面向的岗位、培养单位的主体、培养的任务等维度进行分析,卓越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培养具有较大的差别,实施“错位”培养有利于形成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梯度培养体系,促进职普融通,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
2024-11-13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各行业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一线技术人员的主要力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亟须不断更新学生发展评价模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4-11-13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及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先后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1][2],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2024-11-13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临床实践技能、医学人文和职业素质培养,推进院校课程与临床课程整合,积极推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
2024-09-19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助产专业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以确保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知识。新业态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如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这要求在教学模式上采用更加多样化和灵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医疗服务环境,并能够利用新业态提供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2024-09-06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1-2]。护理专业肩负着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2024-07-28人气:6807
人气:5752
人气:5243
人气:3939
人气:345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当代职业教育
期刊人气:962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9154
国内刊号:51-1728/G4
邮发代号:62-192
创刊时间:201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450
影响因子:1.1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