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矿产作为一种自然物质资源在人类社会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共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意义非凡。研究和探讨矿产开发对环境影响以及保护治理措施具有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国矿产存储丰富,然而在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难免要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毁坏,特别是对当地的地质环境的改造、生态环境的毁坏,目前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会诱发自然灾害,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从国家的政策方针来看,新时期下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绿色矿山的发展与维系都将是矿产资源开发的主旋律。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落后观念,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从我国矿产开发现状出发,研究了矿产开发对环境影响以及今后的保护治理措施和总体任务目标。
1、我国矿产开发现状
1.1 企业规模小,开采不规范
我国的矿产开发主要存在开采不规范,违规开采,利用率低的现象。我国缺乏大规模、体系化的矿产开发企业,而民营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矿产开发过程中缺少科学专业的指导,因此安全性隐患较多。这些企业大多实行外包制度,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雇佣当地群众进行开采,由于相关从业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加之没有经过科学的指导,不仅对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1.2 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需要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当前对于我国矿山企业来说,主要存在基层员工普遍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中层技术骨干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新入职的年轻员工缺乏相关的系统培训就被安排到生产前线,加之缺乏技术骨干的培养和指导,很难在工作中快速成长起来。对于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的人员来说,由于矿山工作条件艰苦,位置偏僻等原因,大多选择离开基层谋求发展,导致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匮乏,以前老人带新人的“传帮带”培养模式就此断代,这种恶性循环的形成导致当前我国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2、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问题
2.1 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
自然资源在开采时,开挖的地表会对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露天采坑,破坏植被,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矿山占地的主要原因包括采矿选矿场、废料排弃场、矿场周边塌陷区等。
2.2 诱发地质灾害流
(液、气)体矿产开发所引起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引发的地面沉降,不合理开采岩溶地下水引发的地面塌陷,无序盲目打井,争抢采矿权和高强度超采地热水等导致的地热资源污染问题;固体矿产开发所引起的地质灾害表现为经过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采,地下出现采空区,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例如泥石流、滑坡、裂缝等。
2.3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
矿山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周边土地的占用和毁坏上,矿山固体废弃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堆放于露天场所极易氧化分解,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污染水体和土壤,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积,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如尾砂坝坍塌、滑坡、泥石流等。
3、环境保护策略
3.1 国外环境保护措施现状
当前,各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以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为例,他们凭借着优越的成矿条件,拥有着丰富且种类齐全的多金属矿产资源。秘鲁政府一方面鼓励外国资本进入本国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此类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对由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破坏予以坚决禁止。该国专门成立了环境委员会,外国采矿企业在进行矿产开发时要向该委员会提交环境影响报告。同时,设立对矿山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检查的专门机构,采矿企业需认真履行矿山周边环境治理职责,接受当地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巴西政府也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颁布了多部法律法规来约束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巴西的原则是“谁采矿,谁治理”,采矿企业必须建立相对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以便及时对采矿造成的环境毁坏进行治理和修复,同时采矿企业的复垦标准还必须要达到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要求。对于一些经营不善,无力复垦的矿山企业,该国政府正在筹措建立矿山环境复垦基金,以便于环境保护能有效落实。加大政府部门更是设定了国家和地方两级标准,由此可见,该国也非常重视矿产开发的环境保护,加拿大将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落实到矿产开发的任何阶段。例如,矿产勘查时进行的各种工程施工活动,在矿山开采前,管理部门都要正确引导,要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必要时对当时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研究取样等[3]。
3.2 我国环境保护措施
3.2.1 大力建设绿色矿山
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全面整治露天矿山、“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河南省也积极制订了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制订矿山建设生产的制度、规范和标准;收紧矿山开采的准入资格;鼓励主动退出或取缔不合格的矿山;对矿山升级改造,建设绿色矿山;对小矿山进行淘汰或者合并,培养一批环保到位、资源利用率高、效益突出的新型矿山;多部门联合对矿山“号脉”、“看病”、“开药”等多个方法,提高矿山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减少矿山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建设绿色矿山,保护生态环境。
3.2.2 缓解矿产开发人才需求
当下我国矿产品消耗飞速增加,矿业形式增长迅猛。导致地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稀缺,这已经成为矿业行业发展的阻碍。虽然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体系,扩大了大学的招生规模,积极引导学生就业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矿业对人才的需要。但是在高精尖层次的人才方面,我国和美、俄、德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找矿理论和找矿模型等理论的研究,和国外相比也存在着差距。
解决人才供需矛盾,也成为了我国矿业发展如鲠在喉的问题。以作者来看,政府和教育部门一方面需要扩大地质专业的招生人数,完善硕士、博士等一系列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学生的就业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和矿业公司深度合作,可以签订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专业的人才发展方向,加大培养人才的资金投入。同时把目光放眼全世界,积极从国外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多管齐下,确保我国矿业的顺利发展。
3.2.3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矿产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一方面需要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制备一套体系化的企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职能,各级政府应该明确对所管辖区内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工作职责,利用法律武器调整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在整个环境保护实践中,要讲矿产的环境保护管理与采矿权管理合理结合,制定一套适合于矿产资源开发不同阶段的管理方案,不得已时也可进行强制执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的开采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矿产资源的支撑,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与修复,只有加大矿山环境达标和治理力度,才能实现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国伟.浅析矿山开采与环境资源保护现状[J].技术与市场,2013,20(12):296-298.
[2]陶知翔.矿山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J].金属矿山,2008(1):103-106.
[3]郑娟,孙贵尚,余振国,冯春涛.加拿大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及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研究[J].中国矿业,2012,21(11):62-65.
陈辉,常磊.矿产资源开发及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5):238-239.
分享:
煤层开采之后造成采场和未开采区域巨大的应力差异,在应力调整的过程中产生岩层变形和破坏,采场中央底板一定深度内产生张拉裂缝和底鼓的现象,煤壁前后有明显的剪切破坏区域,破坏深度与工作面深度和长度、煤层厚度、直接顶底板岩性等有关,当应力扰动波及到承压水含水层时,会使导升裂隙进一步扩展。
2024-08-10长沙市(地区)地处长平盆地,初次探索地热资源的潜力,对城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省具有发展地热能资源的优势和基础,14个地州市城市规划区内,中深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利用量约35.27万t标煤,但湖南省目前实际利用量还很小,主要原因是对地热资源还没有进行全面地热勘查,未进行过系统化基础性工作。
2024-08-02人尿的主要成分为水,含有较高的氮磷钾组分。尿液的排放量虽然仅占生活污水排放量的0.4%,却贡献了污水中80%的氮、50%的磷和90%的钾。磷是生物圈中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是不可再生的矿石性资源[3],是关乎农业正常生产的基石。全球界已探明的磷矿储量可使用不足100年。
2023-08-04在我国的工业生产领域中,有色金属是重要的生产原料,有着巨大的需求量。但是由于近年来的有色金属开采过程中出现了贫矿量增加、矿山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压力大等问题。面对上述问题,需要矿山资源勘查单位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并开展有序和有效勘查,缓解目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紧缺的现状,有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好的回收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环境。
2021-08-13半夏为铜仁地区的道地药材,当地所产半夏粒圆、色白、质地坚硬,素有"珍珠半夏"之誉。野生半夏多生长在长期耕作的农田之中,近些年来由于耕地荒废、除草剂的使用及肆意采挖等多种因素造成铜仁野生资源日渐减少,笔者通过调查铜仁地区野生半夏资源的生长现状、利用情况以及开展驯化试种,探索半夏资源可行性开发利用途径,为铜仁地区半夏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2021-08-02国际上通常认为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南极洲、大气层这几个区域可被称为全球公域。这些区域的环境尚不适宜人类大规模涉足,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引来不少国际关注。其中一些资源已经得到长期的开发,比如公海渔业资源。另一些资源虽然已知储量很大,但由于其获得的难度也很大,或者由于开发利用的国际制度尚存争议,因此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国际海底区域、外层空间的矿产资源。
2020-12-01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缺气”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快速增长,供需缺口一直存在并呈逐年放大的趋势。2019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0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4%;全年进口总量为13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43.36%,严重威胁国家能源安全。
2020-11-27社会问题如同影子,总伴随着社会应然的阳光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生成或隐匿[1],涵盖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矿产资源作为矿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开发利用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但是,针对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研究,鲜有学者进行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
2020-07-14油气储存于基底变质岩、火成岩裂缝中,并通过背斜或渗透率的差异性而成藏,最早LANDES等[1]在1960年将之定义为古潜山油气藏。当时该类油气藏在委内瑞拉、加利福尼亚、堪萨斯和摩洛哥等地区产量高达17000桶/天(约2400t/d),随后的20年,巴西、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俄罗斯等地区陆续也有同样的古潜山油气藏发现[2]。
2020-07-09大量低渗透油藏开发实践表明,天然裂缝是其有效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7,8,9]。在低渗透油藏动态开发过程中,为提高单井产量,常对储层实施压裂改造,压裂后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构成的缝网系统控制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而天然裂缝与应力场分布对人工裂缝的展布具有重要影响[10,11],在低渗透断块油藏中天然裂缝与应力场分布的非均质性更为突出[12]。
2020-06-19人气:1711
人气:1417
人气:1341
人气:1176
人气:112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能源
期刊人气:1135
主管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3-2355
国内刊号:11-2587/TK
邮发代号:18-48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479
影响因子:0.8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