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甘肃省小陇山百花林场的野生观赏树种分布较广,种质资源丰富,本文提出根据小陇山百花林场的天然优势,加强野生观赏树种人工繁育推进计划及对栽培利用的野生观赏树种实施改良,提高野生观赏树种的利用价值。
为加快现代林业的发展,积极践行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促进小陇山百花林场林业产业建设,实现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根据百花林场种质资源调查数据分析和市场需求,结合小陇山百花林场的实际情况,依托小陇山百花林场森林资源区位优势,加强对野生观赏树种的人工仿生繁育的开发与利用。
1、小陇山百花林场基本概况
百花林场地处小陇山腹地,属嘉陵江上游、红崖河源头地区。境内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在1442~2489m之间。无霜期184d以上,年降雨量600~800mm,年平均气温10.9C°左右。气候温和湿润。土壤为森林褐色土,土层肥沃,适合林木生长[1]。林场下辖阴崖、百花、散岔、秦岭、墁坪5个森林经营管理所,总经营面积29100hm2。林缘区涉及1个乡,5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550户2738人。G30高速公路及444县道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
2、小陇山百花林场野生观赏树种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1 指导思想
立足小陇山百花林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彰显特色、突出效益”的原则,结合市场需求,建立野生观赏树种优质苗木培育基地,确保苗木生产良种化、规范化,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突破产业瓶颈约束,依靠科技,技术创新,努力提高现有苗木的经营水平,增强生产能力,确保现有苗木出圃质量,在苗木市场争创一个百花林场的苗木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加快推进小陇山百花林场苗木产业化发展。
2.2 基本原则
小陇山百花林场野生观赏树种的开发利用,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在质量的原则;要坚持长、短期结合的原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坚持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原则。
3、小陇山百花林场野生观赏树种苗木发展规划
3.1 观赏树种种质资源概况
经过历时3年的种质资源普查,发现小陇山百花林场观赏树种共有67个科、147个属、395个种,其中野生种56科、123属、316种、17个变种;栽培种25个科、51个属、79个种、4个变种。观赏彩叶树种有五角枫、元宝槭、小鸡爪槭、连翘、金银花、青麸杨、卫茅、紫叶稠李、红叶李、茶条槭、紫叶小檗、黄栌、流苏、珍珠梅及棣棠等。野生观赏树种分布较广,种质资源丰富[1]。
3.2 加强野生观赏树种种质资源保护
广泛宣传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落实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巡护力度,加强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种质资源的流失;对于天然更新不良、面积小及分布窄的树种,可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就地繁育、恢复和扩大种群数量,达到继代保存的目的;采集种实或无性繁殖进行人工圃地培育试验,通过收集数据、总结经验、修改完善技术措施,逐步扩大栽植面积,予以扩繁延续;争取扶持政策,促进野生观赏树种产业规模经营提档升级,需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项目的配套资金,利用项目资金的带动,促进野生观赏树种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3.3 加强野生观赏树种人工繁育推进计划
按照野生观赏树种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分为3步进行:第1步,每年建立野生观赏树种仿生培育圃地0.67hm2。各森林经营管理所要利用护林员的巡护,摸清驯化培育树种的分布范围,为了节省资金,动员职工参与采挖、定植和管理。第2步,做好苗木市场的调查研究、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将野生观赏树种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打入终端市场,逐步形成珍贵及野生观赏树种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第3步,通过10年的努力,使野生观赏树种产业得到发展壮大,野生观赏树种产、供、销渠道得到进一步理顺,销售逐步进入终端市场,培育技术日趋成熟,苗木品质不断提升,全场野生观赏树种产业达到规模化。
3.4 对栽培利用的野生观赏树种实施改良,提高利用价值
与林业科研单位、林业大专业院校进行合作,应用当代生物研究新技术,不断进行林木遗传改良,如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周期、提高林木抗病害虫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为林业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5 拓宽野生观赏树种人工仿生培育苗木的销售渠道
苗木销售工作要精心打造一支组织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能及时分析和掌握市场行情,广猎信息,联系销售,提供服务,加强供求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苗木的销售。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媒体资源,扩大影响力。要学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目前最好的宣传渠道就是网络。利用互联网搭建自己的网络平台,发展横向和纵向联系,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苗木市场占有率,最终实现野生观赏树种人工繁育苗木质量和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高胜.林木种质资源普查规程及资源现状分析——以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2018,4:20-23.
刁俊岭.浅析小陇山百花林场野生观赏树种的开发与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1):14-15.
分享:
煤层开采之后造成采场和未开采区域巨大的应力差异,在应力调整的过程中产生岩层变形和破坏,采场中央底板一定深度内产生张拉裂缝和底鼓的现象,煤壁前后有明显的剪切破坏区域,破坏深度与工作面深度和长度、煤层厚度、直接顶底板岩性等有关,当应力扰动波及到承压水含水层时,会使导升裂隙进一步扩展。
2024-08-10长沙市(地区)地处长平盆地,初次探索地热资源的潜力,对城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省具有发展地热能资源的优势和基础,14个地州市城市规划区内,中深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利用量约35.27万t标煤,但湖南省目前实际利用量还很小,主要原因是对地热资源还没有进行全面地热勘查,未进行过系统化基础性工作。
2024-08-02人尿的主要成分为水,含有较高的氮磷钾组分。尿液的排放量虽然仅占生活污水排放量的0.4%,却贡献了污水中80%的氮、50%的磷和90%的钾。磷是生物圈中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是不可再生的矿石性资源[3],是关乎农业正常生产的基石。全球界已探明的磷矿储量可使用不足100年。
2023-08-04在我国的工业生产领域中,有色金属是重要的生产原料,有着巨大的需求量。但是由于近年来的有色金属开采过程中出现了贫矿量增加、矿山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压力大等问题。面对上述问题,需要矿山资源勘查单位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并开展有序和有效勘查,缓解目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紧缺的现状,有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好的回收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环境。
2021-08-13半夏为铜仁地区的道地药材,当地所产半夏粒圆、色白、质地坚硬,素有"珍珠半夏"之誉。野生半夏多生长在长期耕作的农田之中,近些年来由于耕地荒废、除草剂的使用及肆意采挖等多种因素造成铜仁野生资源日渐减少,笔者通过调查铜仁地区野生半夏资源的生长现状、利用情况以及开展驯化试种,探索半夏资源可行性开发利用途径,为铜仁地区半夏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2021-08-02国际上通常认为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南极洲、大气层这几个区域可被称为全球公域。这些区域的环境尚不适宜人类大规模涉足,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引来不少国际关注。其中一些资源已经得到长期的开发,比如公海渔业资源。另一些资源虽然已知储量很大,但由于其获得的难度也很大,或者由于开发利用的国际制度尚存争议,因此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国际海底区域、外层空间的矿产资源。
2020-12-01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缺气”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快速增长,供需缺口一直存在并呈逐年放大的趋势。2019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0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4%;全年进口总量为13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43.36%,严重威胁国家能源安全。
2020-11-27社会问题如同影子,总伴随着社会应然的阳光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生成或隐匿[1],涵盖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矿产资源作为矿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开发利用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但是,针对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研究,鲜有学者进行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
2020-07-14油气储存于基底变质岩、火成岩裂缝中,并通过背斜或渗透率的差异性而成藏,最早LANDES等[1]在1960年将之定义为古潜山油气藏。当时该类油气藏在委内瑞拉、加利福尼亚、堪萨斯和摩洛哥等地区产量高达17000桶/天(约2400t/d),随后的20年,巴西、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俄罗斯等地区陆续也有同样的古潜山油气藏发现[2]。
2020-07-09大量低渗透油藏开发实践表明,天然裂缝是其有效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7,8,9]。在低渗透油藏动态开发过程中,为提高单井产量,常对储层实施压裂改造,压裂后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构成的缝网系统控制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而天然裂缝与应力场分布对人工裂缝的展布具有重要影响[10,11],在低渗透断块油藏中天然裂缝与应力场分布的非均质性更为突出[12]。
2020-06-19人气:3142
人气:2063
人气:1548
人气:1224
人气:103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西部资源
期刊人气:1307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出版地方:内蒙古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2-562X
国内刊号:15-1331/P
邮发代号:16-333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479
影响因子:0.8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