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主要对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经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平衡,保证这个平衡不被打破,从而保证环境的安全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
从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到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期间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变革。这场革命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虽然经济增长持续高速发展,但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生态环境也在继续恶化,自然资源的流失程度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从狭义上讲,自然资源是指可供人类使用的自然状态材料;广义上讲,自然资源是延伸到对于自然状态物质赖以生存和进化的生态环境中。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广义自然资源的解释:“所谓的自然资源是指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产生经济价值以增强人类当前和未来福祉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它也意味着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2、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与人口增长的食物来源和经济发展有紧密的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垦,出现了大量的草原开垦和砍伐森林,以扩大种植面积。其结果不仅是粮食产量的增加,而且还有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的流失,导致河床沉积升高。尤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经济快速崛起,迅猛发展,使得城市化范围逐渐扩大,耕地逐渐减少。新型的城镇和开发区更是占据了一大部分的耕地,进一步使耕地面积减少。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进程中首当其冲的地理空间就是城乡的边缘。在城市扩张的压力下,边缘带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在许多采用极端发展模式的城市中,由于城乡发展的强烈需求,土地资源是否能耕种根本不被考虑,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的种植。尤其是在城市无规则往外扩大的时候,情况更加的严重。由于长期的城市不切实际的扩张和新的开发区的盲目建立,使得城乡间大量的土地浪费[1].另外,还有许多被征集用来开发的土地,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而被停滞好多年不动工,这也严重的浪费了土地资源。
2.2 森林面积的减少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很多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急剧上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外还有政府对深林资源的控制不全面,再加上民用木材燃烧,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的增加,使中国原有的森林资源迅速减少。目前,中国的森林资源在世界上排名第120位,森林储蓄量为80.91m3,平均到每个人来说不到9m3,可以说少的可怜。世界上的人均森林储蓄量是我们的9倍还多。现在,中国的森林资源还在处于负增长的阶段,每年生长量为3.29亿m3,而消耗量则是3.45亿m3。这样就使得中国的深林面积在一步步减少。森林面积的减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森林的减少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增加。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3 草原面积减少
我国的草地资源非常丰富,在世界上排名第四,总面积大约为53亿亩,有很多天然的放牧场。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缺少相关的土地政策,使得乱垦,乱挖的现象频出不穷。还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超载放牧,严重破坏了草地生态平衡,导致了可利用的草地面积大大减少。还有很多工矿业也严重的破坏了草地面积,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草地面积比建国初期减少40豫左右。
2.4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管理
自然界存在的自然资源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一种资源遭到破坏,会引起连锁反应,对其他的资源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目前,我们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主要分为,农业,林业,水利,土地等方面来按照部门管理。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往往会损害其他方面的资源的利益。另外,国家政府与当地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由于管理权限不清晰的问题,也会使得资源在开发利用的时候处于混乱状态,影响资源的配置,降低利用率,造成大量的损失。
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存在的资源有的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在构成自然资源的同时也是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时候也会对环境产生相互的影响,所以,在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时候要求我们必须小心谨慎。
3.1 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在我国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社会基础仍然很薄弱,所以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大力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各种宣传媒体要高度重视引导人们自觉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企业,每个社会组织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起来,从而营造出热爱大自然,热爱环境的良好社会习俗,使之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另外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应该增加对环境教育的内容,这样它就可以成为学校教育中良性和连续的分支机构,实行从小的环境教育。
3.2 建立良好的自然资源管理规则
目前,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像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它们都有一些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的管理方法,值得我们深深的去体会借鉴。在西方大多数国家政策都是以私有制为主的,所以对于使用者来说不受其他的干扰。但是,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紧缺,和环境的问题,政府逐渐的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行一些方面的限制。有的国家已经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像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就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定[2]。在我们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3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情就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较少。资源存储量较少。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发展经济,那么,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3]。所以,我们应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经济发展的循环纳入到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去,将两个循环进行同步协调。循环经济是一种利用物质不断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要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模式相一致,进而循环往复的发展。目前,在很多的西方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被熟练进行运用,推动它们国家经济高效的发展。但是,要想全面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用强制的手段来实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状态。也可以搞一些生态园区进行试验,就是在一个园区内,做到循环往复的效果,一个公司的废物可以由另一个公司来加以复用,基本上实现零排放的效果。
3.4 自然资源的定期监控
国家可以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定期对国家重点区域的自然资源进行监控,及时的掌握其状态和开发利用程度。按照区域进行分类,评估,核算,全面掌控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自然资源状况,避免其受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为自然资源做一个科学的掌握。
4、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相互依存的,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发展经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完全不合理的,也是矛盾的。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利用协调,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经济有效性的利用就是在发展经济的时候着眼与有效地利用资源。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就是依靠生态经济系统的循环而发展的,而自然资源也是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只有生态系统协调的运行,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的问题关键就在于经济的发展过程,只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保护环境不受伤害。所以,处理好经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平衡,保证这个平衡不被打破,那么就可以快速的发展经济,而且也能保证环境的安全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此,我们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兰霞,宋戈,宋玉玲.受迫地域及其耕地的特征[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4):40-41.
[2]张惠远,郝海广,范小杉.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2015,43(11):30-33.
[3]封志明,杨艳昭,李鹏.从自然资源核算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9(4):449-456.
冰清.探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8):170-171.
分享:
电力能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用户对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运营企业逐步向高服务质量的能源供应商转型,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分配与管理需求也日益精细化。
2024-10-03蒸发冷却器冷却和调质后的转炉烟气进入圆筒型电除尘器净化,烟气经电除尘器静电吸附处理后含尘量降至15 mg·Nm-3以下,电除尘器内部极板、极线上捕集的粉尘通过振打系统敲击后落下,再通过扇形刮灰机构刮入下部集中输灰装置,最后送至细灰仓回收再利用。
2024-08-30随着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全球变暖,以及化石燃料的枯竭成为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全球危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转换化石燃料为主体的能源结构逐渐成为了国际共识.国际能源机构IEA提出了到2060年为止利用各种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展望,其中,提出了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燃料、发展核能、引入CO2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等措施[1].
2023-12-17国际经验显示,如果抛开居民的生计发展需求,单纯追求生态保护,国家公园的保护目标也难以实现。国家公园作为一个典型的人地耦合系统,其管理必须突破传统的“荒野孤岛”概念,注重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关联性,并将建立可持续生计作为保障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3-09-08水质化学分析要求专业人员应用相应的化学试剂、合理的检测方法以及先进的检测设备等对水体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检测。在实际开展水质化学分析工作时,检验人员需要依据不同地区具体的水质情况,采取对应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监测法等分析方法,严格依据样品采集、储存以及运输等不同环节的要求进行检验,最后生成相应的水质化验报告。
2023-09-01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通过改变污水的性质,使得污水对环境水域不产生危害并且实现排放。一般来说,城市污水处理主要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处理采用物理处理法,主要去除不溶解污染物与寄生虫卵;二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法,主要去除有机物,经过氧化降解后成为简单的物质。
2023-09-01反渗透膜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然而,反渗透膜本身也容易受到各种类型的污染,主要包括化学污染、有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是指水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等,它们会附着在膜表面,影响膜的渗透性。
2023-09-01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其均等化发展程度决定了全体公民是否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地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达标,并实现动态调整。
2023-08-29三元正极材料NCM中Ni、Co、Mn元素以碱性氧化物形式存在,易溶于酸。常用的酸浸剂有HCl、H2SO4、HNO3、H3PO4等无机酸和柠檬酸、草酸、甲酸等有机酸,但由于NCM在碱性氧化物中都以高价态形式存在,故而在酸浸过程中,还需加入适量还原剂,将高价态元素还原成低价态,从而提高酸化浸出率。有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加以超声和机械辅助浸出,能显著提升工艺效果。
2023-08-252021年9月27日,国内首家矿洞探险人文景观——尧治河三界洞天景区正式开门迎客。三界洞天景区位于一个废弃矿洞内,该矿洞于1994年开挖,2015年废弃封闭。新建的三界洞天景区利用7D高科技互动影院、高清激光工程投影机、4K动态3D影片等,打造69个神话故事场景,总投资额2.2亿元。景区开业以来,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
2023-08-25人气:5767
人气:2988
人气:2578
人气:2078
人气:164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
期刊人气:3513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000-6923
国内刊号:11-2201/X
邮发代号:2-572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587
影响因子:0.566
影响因子:1.3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3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