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八正散治疗湿热下注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UT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热下注型RUT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八正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和次症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液中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6个月随访中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27.50%,低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正散治疗湿热下注型RUTI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清炎性指标、尿常规指标及复发率。
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UTI)是一种由于病原体反复侵入泌尿系统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在6个月内至少发生2次,或在1年内发生3次以上[1]。RUTI以尿频、尿急、尿痛,有时伴有乏力、小腹坠胀、腰膝酸软、腰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情绪波动或劳累后症状可能会加重。RUTI属于肾系疾病的一种,发病原因与泌尿系统解剖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因素、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该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段,且以女性多见。全球每年约有1.5亿人被诊断为尿路感染[2],女性患者约占20%~30%,且呈反复性发作[3]。在致病微生物方面,革兰阴性菌,特别是肠杆菌科是公共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4]。许多中药已被证明对致病性微生物有抑菌作用,可抑制或破坏细胞内细菌群落的形成。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八正散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淋证。既往研究表明,八正散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细菌生长[5],且可通过降低尿路感染中的炎症反应以减少宿主细胞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结合的受体数量,有助于阻止细菌的黏附,而达到治疗尿路感染的目的[6]。
RUTI的高复发率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虽然抗生素在短期内有效,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尽管科研和制药行业在积极研发新型抗生素,但面对新出现的耐药菌株,仍有部分患者使用抗生素疗效不明显。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评估八正散与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以确定其是否可显著降低RUTI的复发率。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八正散在特定情况下是否能减少或替代抗生素的使用,以期为应对耐药菌株提供新的治疗选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荥阳市中医院门诊治疗的80例湿热下注型RUT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41.21~48.45(44.83±3.62)岁;病程2~3(2.53±0.62)年;发作次数3.56~5.06(4.31±0.75)次。对照组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41.43~48.77(45.10±3.67)岁;病程2~4(3.21±0.57)年;发作次数3.49~5.25(4.37±0.88)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复杂性尿路感染》[7]制定标准:(1)6个月内发作≥2次,或1年内发作≥3次;(2)有尿频、尿急、尿痛,有时伴有乏力、小腹坠胀、腰膝酸软、腰痛等症状;(3)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检测结果为阳性。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及《中医内科学》[9]制定湿热下注型RUTI的诊断标准:(1)主症: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小便黄赤;(2)次症:口燥咽干、口苦、少腹拘急,或恶寒发热,或腰膝酸软等;(3)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滑数或细数。
1.3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RUTI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2)近7 d未采用抗生素治疗;(3)年龄18~80周岁;(4)患者知情同意;(5)临床资料完整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
(1)拒绝调研或不配合治疗者;(2)合并肝、肾疾病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对多种药物过敏及过敏体质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5)精神病患者或精神病发作期;(6)特定类型的尿路感染:如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尿道综合征等;(7)尿路结构异常:如尿道畸形、尿路梗阻、肾积水、肾部肿瘤、肾盂肾盏形态变化等其他尿路器质性疾病;(8)肝、肾功能异常;(9)合并肿瘤疾病;(10)参与其他临床试验;(11)生殖道畸形、生殖道感染等疾病导致的尿路感染者;(12)同期采用其他中药治疗影响疗效判断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片(海南辉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40091)治疗,每次1片,每日1次,口服。试验组给予八正散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瞿麦20 g, 萹蓄20 g, 车前子20 g, 木通15 g, 栀子10 g, 灯心草3 g, 炙甘草5 g, 牡丹皮 12 g, 生地黄15 g, 知母12 g, 附子3 g, 肉桂 3 g, 青皮 10 g。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 mL,早晚2次温服。两组患者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制定。治愈:尿常规结果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好转:尿常规接近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无效:尿常规无变化,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
有效率=(治愈+好转)/n×100%
1.7 观察指标
1.7.1 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次症进行评分,舌脉不计分。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对主症、次症每项分别计0~3分(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
1.7.2 血清指标
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
1.7.3 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
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液样本,检测清洁中段尿沉渣中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
1.7.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肝、肾功能损伤,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RUTI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RUTI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RUTI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和次症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RUTI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3 两组RUT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RUT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2.4 两组RUTI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尿液中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RUTI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比较
2.5 两组RUTI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试验组在6个月随访中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27.50%,低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RUTI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2.6 两组RUTI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RUTI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尿路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尽管尿路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但仍给患者和公共卫生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种负担不仅体现在医疗资源的消耗和治疗费用的增加,还包括患者因疾病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和生活质量的降低。大多数尿路感染的预后较好,但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肾盂肾炎和败血症等。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白假丝酵母和铜绿假单胞菌等[10]。目前,抗菌药物是治疗RUTI的主要方法。然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导致了耐药性问题的愈发严重。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不仅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复杂,还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和感染的复发。这种情况迫使医疗界不断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和替代方案,以应对耐药菌株的挑战[11]。大多数中药具有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而发挥治疗作用,在缓解症状和防止感染复发方面具有较好疗效。研究表明,中药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还可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起到协同作用,降低抗菌药物的用量,减缓耐药性的产生[12]。尿路感染在女性人群中易复发,常由相同菌株引起[13]。如大肠杆菌能在膀胱内形成休眠体或生物膜,抵抗抗菌药物,导致感染反复发作[14]。许多治疗方法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根除胞内菌和细胞的休眠体,长期预防性治疗终止时感染可能会复发,且病情易反复[15]。因此,对中药在RUTI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RUTI的治疗途径,还可能为解决当前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左氧氟沙星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方面:(1)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16];(2)左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性,能够有效达到尿路和肾脏等感染部位,这对于彻底清除病原菌并防止感染复发至关重要[17];(3)左氧氟沙星具有高效杀菌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来阻止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从而发挥杀菌作用,高效的杀菌机制能够迅速降低细菌负荷,有助于减少感染复发的风险[18];(4)左氧氟沙星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允许每天给药一次,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还能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有利于彻底清除感染[19];(5)左氧氟沙星具有生物膜穿透能力,在尿路感染中,细菌常常形成生物膜,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左氧氟沙星在一定程度上可穿透生物膜,并在生物膜内发挥抗菌作用[20];(6)多项临床研究已证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复杂性反复尿路感染中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例如,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完全性[21-23]。总之,左氧氟沙星由于其广谱抗菌活性、良好的组织穿透性、高效的杀菌作用、较长的半衰期和生物膜穿透能力,成为治疗反复尿路感染的有效药物。但由于抗生素使用不规范,耐药菌的出现,部分RUTI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效果不佳,中药辨证治疗RUTI在临床应用中屡获佳效,可成为有效补充治疗RUTI的手段之一。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发病原因可分内因和外因,但究其根本在于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初次发病大多以湿热为患,但淋证反复发作,日久湿热伤正,由腑及脏,致使脾肾两虚,或见邪气未尽、正气渐伤,或虚体受邪,则成虚实夹杂之证,故临床上以湿热下注型尿路感染最为多见。湿热下注型RUTI多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笔者认为,针对湿热下注型RUTI的治疗应以“清、补、通”为理论基础,以清利湿热、温补脾肾、通利血脉为治疗原则,使湿热消,正气复,气血调而疾病解。八正散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下焦湿热型淋证引起的尿急、尿频。湿热下注型RUTI,反复发作,久淋不愈,虚实夹杂,湿热留恋膀胱,正气渐虚,或湿热蕴久,阻滞经脉,气滞或气虚无法正常发挥气化之功。八正散中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可降心火,利小肠,逐膀胱邪热,为治淋要药;萹蓄苦寒,入膀胱经,可利尿、通淋、清热,是治疗热淋的有效药物之一;车前子具有利尿通淋、清利湿热的功效;木通可清心火、利尿通淋;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灯心草清心火、利小便;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附子补火助阳;肉桂引火归元、温通经脉;青皮疏肝化滞。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水、健脾温阳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瞿麦对大肠杆菌、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等具有抑制和杀死致病菌的作用,并对肾脏起保护作用,此外还可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24];萹蓄可使钠钾排出增多,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此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25]。车前子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渗出、消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抗炎,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26]。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八正散的清热利湿、通淋止痛的作用密切相关。八正散中包含了多种中草药成分,如木通、车前子等均具有抗菌、抗炎和利尿作用,广泛应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治疗后,试验组主症和次症积分、血清指标(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这表明八正散不仅能有效控制感染,还能改善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尿常规指标。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试验组复发次数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八正散在预防RUTI复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于RUTI的高复发性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大难题,八正散具有抗菌、抗炎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多重作用,可能是其能够有效预防复发的关键因素。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八正散的安全性良好。与抗生素治疗相比,八正散在减少耐药性问题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综上所述,八正散治疗湿热下注型RUTI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清炎性指标、尿常规指标及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胡聿昕,陈晔欣,高子衡,等.从溺窍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J].中医杂志,2024,65(10):1009-1012,1025.
[5]李碧怡,彭嘉健,邝敏华,等.八正散对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和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2):2133-2136.
[6]杨文波.基于细菌黏附研究八正散治疗儿童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机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22.
[7]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复杂性尿路感染[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4):241-24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4.
[9]吴勉华,石岩.中医内科学[M].5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10]宋晓超,乔美珍,丁蔚,等.2020—2022年苏州市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数据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4,34(5):781-786.
[11]管瑀,林俊,付绍杰,等.中国肾脏移植受者尿路感染临床诊疗指南[J].器官移植,2024,15(5):700-711.
[12]顾霜,何伟明.中医治疗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22,38(2):68-70.
[13]文翔,吴建国,肖天兵,等.尿路菌群在女性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特征[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4,49(3):311-317.
[15]唐益文,王雄,周艳艳,等.非抗生素疗法治疗女性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6):1226-1232.
[16]唐俊彦,陈颖.左氧氟沙星药理学特点和临床应用及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9):180-181.
[17]赵锦锦,张菁.抗菌药物在人体组织体液中穿透性的研究概述[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19(3):336-344.
[18]薛茹,曹兰芳.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20,26(3):62-65.
[19]李涛.左氧氟沙星人体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7):5725.
[20]曹若楠.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D].芜湖:皖南医学院,2023.
[21]何正霞.热淋清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肾结石患者尿液代谢及尿路感染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3:1-9[2023-03-06].
[22]崔鑫,吕健,邓跃毅,等.三金片治疗下焦湿热证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5):2681-2686.
[23]杨薛枫,聂湘黔,冯明杨,等.血尿安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尿路感染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4,32(1):44-47,52.
[24]程霜杰,李燕,袁明智,等.瞿麦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3):134-139.
[25]程伟,刘琳,朱丹丹.中药萹蓄本草考证及现代药理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4-7.
[26]徐静,高宁,匡海学,等.车前子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4,40(4):164-170.
文章来源:张鹏.八正散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24,44(11):1745-1750.
分享:
我国为肺结核病高发地区,尤其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慢性肾功能不全并肺结核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由于抗结核药物的药效和药动学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选择何种药物和剂量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2025-03-21蛋白尿(proteinuria)是指24h尿蛋白排泄总量超过150mg,或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在临床中,肾脏疾病往往起病隐匿,蛋白尿是肾脏病变中最早出现、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导致肾脏疾病进展的最危险的因素之一[1]。长期的蛋白尿会加重肾脏负担,可出现肾功能减退、贫血、离子代谢紊乱等情况,最终发展至肾衰竭。
2025-03-20糖尿病肾病( DN) 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引起,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该病以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主要病理表现,多伴有蛋白尿、水肿等,极易引发低蛋白血症,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作为肾脏疾病常用治疗药物,包醛氧淀粉胶囊能够吸附体内尿素氮( BUN) ,促使其水平下调。
2025-02-06目前, 痛风性肾病的治疗 以降低尿酸水平、 减轻炎症反应、 保护肾功能为主, 相关 药物主要为非布司他片等[2⁃3], 但单一药物疗效有限, 长期 使用容易出现耐药性、 不良反应等问题, 故急需寻找更有 效安全的方法[4]。
2025-01-21由于妊娠,孕妇腹部的体积不断增大,导致盆底肌肉及结缔组织被动压力增高、张力增加,容易导致盆腔器官位置发生改变,严重时可导致脱垂;同时,子宫体积增大,直接压迫膀胱壁,导致膀胱内体积即使充盈尿液也不能容纳正常的尿量,容易导致非中枢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2]。
2025-01-16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终末期肾病和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研究仍未完全明了,整体疗效欠佳[1]。高血糖可诱发机体氧化和抗氧化失衡,造成肾组织的氧化损伤,诱发炎症反应逐渐促进肾小球纤维化进程,导致肾功能下降[2]。
2024-12-30良性前列腺增生 (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排尿用力,严重者发生尿 潴留等,甚至危及生命。 研究显示,BPH 的发病率随 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60 岁时为 50% ,80 岁时 高达 83% [1 - 2] 。
2024-12-26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男性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为 10%~15%,女性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为 5%~7%,总复发率≥50%。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代谢异常、环境因素等,常见的结石成分有草酸钙、磷酸钙、尿酸、胱氨酸等 。
2024-12-25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种膀胱控制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膀胱排空不畅、尿急频多、尿失禁等。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膀胱训练、电刺激等,但疗效并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依从性问题。针灸在多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1-29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UTI)是一种由于病原体反复侵入泌尿系统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在6个月内至少发生2次,或在1年内发生3次以上[1]。RUTI以尿频、尿急、尿痛,有时伴有乏力、小腹坠胀、腰膝酸软、腰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情绪波动或劳累后症状可能会加重。
2024-11-11人气:13002
人气:12882
人气:10986
人气:10902
人气:1064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7782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842X
国内刊号:21-1543/R
邮发代号: 8-179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