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目的 采用CRITIC-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多指标综合评价益智药材的质量。方法 选取益智药材中的圆柚酮含量、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水分、灰分等质量评价指标,以CRITIC法获得权重系数,采用TOPSIS法进行分析,构建益智的综合质量评价模型。结果 26批样品综合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对接近度最大值为0.7359,最小值为0.4152;来自道地产区海南省琼中县乌石镇的S7、S9样品的排序靠前。结论 不同产地益智药材的质量存在差异,综合评价指标显示采集于海南省的样品质量较好。CRITIC-TOPSIS法结合多指标成分的综合分析适用于益智药材的质量评价。
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成熟果实为药食两用中药材,其道地产区为海南省,生长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1]。益智生品味辛,性温而燥,归脾经,能温脾止泻、收摄涎唾,盐炙后可缓和其辛燥之性,可温肾固精缩尿[1]。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益智药材的质量以圆柚酮、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水分、灰分的含量为主要指标,但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较多,单一的含量指标难以准确评价中药材的质量。故科学、系统、客观的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是控制中药质量的关键。CRITIC法是一种基于评价指标对比强度和指标间相关性的客观赋权法,相较于熵权法,其求指标权重方法可较好地解决缺乏波动性数据的求权重问题,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性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在中药材提取工艺及有效成分研究方面多有应用[2]。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原理是依据评价对象与理想目标的欧氏距离,将多维化为一维,将多指标转换为综合性指标,再进行排序,适用于多指标决策分析,常与熵权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应用于药材质量多指标评价[3]。现通过CRITIC法对益智样品中的圆柚酮含量、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水分、灰分等指标的数据进行客观赋权,结合TOPSIS法构建益智的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模型,以CRITIC-TOPSIS法所计算出的相对接近度值排名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建立对益智药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思路[4]。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药
112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圆柚酮对照品(上海禾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98%);26批益智药材(采集于海南、广东、广西,经姬生国教授鉴定为姜科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成熟果实,样品经干燥粉碎后过四号筛,保存于密封袋内,置干燥器中备用,样品来源信息见表1);水为重蒸水;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1.2方法与结果
1.2.1色谱条件
采用反向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0~2 min、30%→45%A,2~17 min、45%→55%A,17~44 min、55%→65%A,44~46 min、65%→80%A,46~60 min、80%→95%A),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在此色谱条件下,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见图1,圆柚酮与周围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1.5,符合测定的要求。
表1样品来源信息
图1对照品(A)和供试品(B)溶液的HPLC图
1.2.2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4.87 mg圆柚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0.1948 mg·mL-1的圆柚酮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1 g样品粉末,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25 mL甲醇,称定重量,超声提取30 min,取出,放冷,再称重,加甲醇补足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1.2.3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1.2.2”项下对照品溶液1.5、2.0、2.5、5、7.5、10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滤过,取续滤液,得工作曲线溶液。取上述工作曲线溶液,按“1.2.1”项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2.4697×107X+7.6991×104(r2=0.9999),0.0292~0.1948 mg·mL-1圆柚酮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2.4精密度、稳定性与重复性的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按“1.2.1”项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计算得圆柚酮峰面积的RSD=0.26%(n=6),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取同一批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制备后0、2、4、8、12、24 h时进样,记录色谱图,计算得圆柚酮峰面积的RSD=1.49%(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精密称取6份同一批益智样品,按“1.2.2”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计算得峰面积的RSD=0.77%(n=6),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1.2.5加样回收率的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益智样品1 g,共6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1.86 mg圆柚酮对照品溶液,按“1.2.2”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回收率。计算得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0.92%(n=6),表明方法较准确。
1.2.6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通则0832规定的方法测定样品的水分;通则2302中“总灰分测定法”测定样品的总灰分;通则2201中“热浸法”测定样品的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表2)。
表2 26批样品中5个评价指标的检测结果(%)
1.2.7 CRITIC法计算权重
将参与评价的样品集设为A,A=(A1,A2,…,Am);参与各处理评价的指标设为B,B=(B1,B2,…,Bn);处理Ai中的Bj指标定义为评价单元序列{Xi, j}n×m(i=1,2,3,…,m; j=1,2,3,…,n;其中m=26,n=5)。通过以下公式将各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正向指标采用“M+i, j=(Xij-Xi-min)/(Xi-max-Xi-min)”处理,对逆向指标采用“M-i, j=(Xi-max-Xij)/(Xi-max-Xi-min)”处理。
变异性(Sj)使用标准差衡量,标准差越大则权重越大,采用公式
”计算。冲突性(Rj)使用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ri, j)衡量,相关性越强则冲突性较低,权重越小,采用公式“Rj=∑
(1-ri, j)”计算。指标变异性与冲突性的乘积为信息量(Cj),采用公式“Cj=Sj×Rj”计算,指标的信息量越大,表明该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越大,应分配更多的权重。采用公式“wj=(∑
)-1”计算权重(wj),通过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权重向量:w=(w1,w2,…,wm)T。圆柚酮、水溶性浸出物、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的wj分别为0.2089、0.1821、0.1899、0.1755、0.2436。
1.2.8熵权法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分析
对益智各质量参数构建矩阵A,将矩阵A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指标分为正向指标(Zi, j=Si, j/Sjmax)和逆向指标(Zi, j=Sjmin/Si, j)进行计算,无量纲化处理结果乘灰色关联分析权重得到决策矩阵R,结果见表3。
将决策矩阵R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正理想解数列[X+=Max(Ri, j)={X+1,…,X+n}]与负理想解数列[X-=Max(Ri, j)={X-1,…,X-n}]。圆柚酮、水溶性浸出物、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的X+分别为0.2089、0.1821、0.2936、0.2499、0.2436,X-分别为0.1371、0.1378、0.1899、0.1755、0.1027。
采用欧几里德数法,计算不同来源益智饮片与正理想解
和负理想解
,再计算相对接近度(Ci=S-i/S+i+S-i),根据Ci的大小评价参试益智的优劣,结果见表4。
表3益智各指标含量的决策矩阵R值
表4待评价益智的相对接近度值Ci及排序
2、讨论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益智药材的检查项对水分、总灰分的含量有明确规定,但对圆柚酮、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未明确规定。圆柚酮是益智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浸出物能反应药材中总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水分与总灰分的含量可能影响药材的品质。故文中选取益智药材中的圆柚酮、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作为质量评价正向指标,水分、总灰分的含量作为质量评价逆向指标,并基于CRITIC-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构建益智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模型,为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更科学、系统的新思路。曾考察了浸提法、超声法、加热回流法、超声时间、溶剂对益智药材中圆柚酮含量测定的影响,综合考虑含量、时间、成本等因素,最终确定文中提取方法。还考察了柱温、流动相流速对峰形的影响,最终在文中色谱条件下色谱峰的分离度最好。圆柚酮的液相测定常使用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考虑到乙腈毒性较大,选择甲醇作为流动相,并根据色谱峰的分离度确定了最佳的流动相比例。经对26批样品中5个指标成分的综合质量评价分析,结果相对接近度最大值为0.7359、最小值为0.4152,说明样品间的质量存在差异。由表4可知:相对接近度排序靠前的为海南琼中县乌石镇的S7、S9,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大业镇的S1、S3,广东茂名市信宜县洪冠镇的S13样品,表明海南产益智的综合质量整体更优,且以海南琼中县的质量最优,产自道地产区海南省的益智质量较佳,且圆柚酮的含量较其他产地更高[1,5]。文中结果为优良药材资源的选育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赵祥升,谢丽伟,冯锦东,等.UPLC法测定益智中的白杨素和圆柚酮[J].华西药学杂志,2015,30(3):353-355.
[2]孙爱民.基于熵权法的区间数多指标决策方法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0,50(7):171-179.
[3]张美琴,王云,贾哲,等.基于熵权-TOPSIS对不同产地桑白皮药材的品质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3):130-139.
[4]梁志毅,黄贵发,陈仕妍,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土茯苓质量评价[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3,40(9):1207-1213.
[5]王俊芳,赖伟勇,蔡红蝶,等.SPE-HPLC法测定益智果实中3种化合物的含量[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0):1316-1319.
基金资助: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2020071);
文章来源:闫嘉,李荣,姬生国.CRITIC-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综合评价益智药材的质量[J].华西药学杂志,2024,39(03):299-302.
分享:
混合痔是指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发病后伴疼痛、肿胀、出血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困扰。保守治疗是现阶段治疗本病所提倡的方法,但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无法得到改善时,则需行手术治疗。
2025-02-11当药物进入机体后,可能导致机体功能代谢或器质性的改变,从而引发损伤,损害的程度取决于药物在其作用点位的浓度及其持续时间。通常少量的外源性物质(药物)侵入机体时,机体会通过激活核受体调控、相关代谢酶及相转运体协同将外源性物质消除和(或)排出体外,这属于机体的正常自我保护机制。
2025-02-10冠心病的发生与大量饮酒、血脂异常、年龄增加、肥胖、缺乏体力劳动、糖尿病等因素存在联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短促、胸部压迫、心绞痛等,是引发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1~3〕。中医认为〔4,5〕,冠心病属“厥心痛”“胸痹心痛”“心悸”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脏腑功能因痰浊气滞、淤血而失调。
2025-01-25心力衰竭不仅病死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而且预后也往往较差,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随着对该类疾病的不断研究,其治疗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长期药物治疗仍然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故仍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法[2]。
2025-01-25近年来针对B细胞的靶向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也逐渐应用于临床[7],但此类药物带来的代谢紊乱、骨质疏松、免疫力低下导致的感染等不良反应严重困扰着患者。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不仅能控制疾病进展,预防疾病复发,还可帮助快速撤减激素,减少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8⁃10]。
2025-01-23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狼毒大戟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结构多样的二萜和杂萜类化合物,如巴豆烷、松香烷、海松烷等类型,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抗炎等药理活性[4-8]。但目前的化学研究多集中在脂溶性成分,即二萜类化合物,但对于鞣酸类和糖苷类等水溶性化合物鲜有研究[9],并不能完整阐释狼毒大戟的药效物质基础。
2025-01-17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恶性增殖转化形成,主要发生于皮肤,多见于色素沉着区[1]。调查显示,1975—2018年黑色素瘤发病率涨幅高达220%,预计2027年发病率涨幅将达430%[2]。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其在皮肤肿瘤中死亡率占比超过75%,5年生存率不足40%[3]。
2025-01-17目前玉竹的物质基础、药理药效和临床应用等研究日益丰富,而作为津血兼顾、补治皆宜的滋阴良药,基于其补益效应的探究仍有空白,尚无综合性、指导性、前瞻性文献。故本文从其补益活性和药食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归纳,旨在为玉竹在慢病防治、药效挖掘、养生保健及食品研发等领域的未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价值和理论基础。
2025-01-17自噬作为细胞稳态的关键调节机制,已有证据显示,自噬可参与多种因素引起的VSMC增殖、细胞表型转化、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调节、炎性反应、脂质沉积等活动,从而参与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2-6]。因此,血管内膜增生与VSMC的增殖、迁移、表型转化以及自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效抑制VSMC的异常增殖及迁移可能是防治血管内膜增生的重要手段。
2025-01-16健脾补肾方(又称温肾健脾方、加味四君子汤)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疗ALS的协定方,由茯苓、人参、白术、甘草、黄芪、淫羊藿和肉苁蓉组成,具有健脾补肾、强筋壮骨、营养宗筋的作用。临床研究[3-4]显示,健脾补肾方可减轻ALS患者症状,该方联合基础西药与营养支持治疗显著优于单用基础西药与营养支持治疗。
2025-01-13人气:16248
人气:15692
人气:14917
人气:13860
人气:1362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期刊人气:153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四川省药学会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0103
国内刊号:51-1218/R
邮发代号:62-79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