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儿科护理列表
目视化管理称为“可视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对所有人都是可见的。视觉信号用于以最简单,最快的方式来促进自治的传输和接收信息。管理和自我控制,实现高效,直观的管理。为提高儿科护理安全质量控制管理的效能,营造护理质量管理文化,从2018年7月起,笔者在儿科护理中采用目视化管理,取得显著效果。
214
0
早产儿身体器官发育尚不完全,与母体分离后易出现呼吸障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无创呼吸机来维持早产儿呼吸循环,避免因呼吸障碍引发的肺部疾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处理不及时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反而对患儿健康造成影响。
108
腹股沟疝属于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将其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其中以腹股沟斜疝较为常见。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病率较高,且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发病部位以右侧多见,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腹股沟处肿物、恶心呕吐、排便不畅、疼痛和腹胀等。
112
近年来,随着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的不断完善,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与生存率在不断提高。早产儿的身体素质较一般新生儿要更低并且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对早产儿实施高效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制简易定型枕应用于早产儿,获得了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09
早产儿身体器官发育尚不完全,与母体分离后易出现呼吸障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1]。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无创呼吸机来维持早产儿呼吸循环,避免因呼吸障碍引发的肺部疾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处理不及时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反而对患儿健康造成影响。
126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简称“NICU”,以封闭式管理为主。医院出生的绝大多数早产儿出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会与母亲分离,被送进NICU,那么,产妇的乳房也无法在最佳时间内让婴儿接触、吸吮,进而影响后续正常泌乳。其次,早产儿需要住院很久,产妇在这种情况下乳房得不到婴儿的吸吮,乳汁就没办法被排空,进而影响泌乳、排乳,最终母乳喂养无法有效实施。
114
134
儿童预防接种是结合儿童中一些传染疾病利用有效安全的防疫疫苗,再根据所规定的程序实施预防接种,利用该疫苗提升儿童机体免疫力,以此达到防治和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目的[1]。由于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存在一定的误区、儿童年龄尚小害怕打针等因素[2],对接种概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86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将药效快速发挥,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因而静脉输液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率[1]。因静脉输液需要进行穿刺,会产生疼痛感,小儿患者在进行穿刺时大多会因害怕、恐惧等因素而产生抵触的情况,使得治疗依从性较差,加之患儿的血管条件与成人相比不甚良好,因而使得一针不见血、针头脱出等问题的发生率较高[2]。
230
小儿肺炎是一个特别常见的疾病,主要因不同病原体引发的感染导致[10,11,12],在我国通常冬春季发病率相对较高,其主要以咳嗽、憋喘以及发热等症状为临床主要症状表现[13],严重者还会引发呼吸急促出现呼吸困难,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患儿年龄较小,尚不具备完全自主表达能力[14],加之受疾病影响,导致临床多数就诊肺炎患儿伴有不良情绪以及恐惧心理。
164
多感官干预在国内相关报道[10,11]中可促进早产儿的喂养进程,国外也逐渐将其广泛应用于儿科,包括促进早产儿喂养等领域的特殊干预方法[12,13]。但国内鲜有研究报道将重力喂养与多感官干预联合应用并观察在VLBWI的经口喂养和生长发育。笔者采用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应用在VLBWI住院期间的生长发育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55
2010,有学者将PICS定义为“严重的疾病在急性护理出院后出现的身体、认知或心理健康状况的新损伤或恶化[6]。儿童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指从重症监护病房出院后的患儿身体,认知或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新的或恶化的损伤[7]。本研究就PICS-p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519
超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质量小于1000g,胎龄一般小于28周的早产儿,其全身各个器官发育极其不完善,尤其是胃肠道功能与免疫功能的不成熟,加之早期需机械通气维持生命,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仅影响患儿抢救成功率,严重者可导致终身的致残或死亡[1]。
140
低龄复杂型先心病患儿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后,可积极地运用口腔运动干预法,不仅安全还能促进其喂养进程,改善喂养效果,减少复杂型先心病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但该法单次操作需要15min,而监护室工作繁忙,护理工作量大,实现有一定的难度,寻求更加简便有效的方法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50
烧伤是指由热液体、蒸汽、火焰等高温所造成的损伤,占儿童意外伤害的21%,是儿童意外伤害致死的第3位原因[1]。由于小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完善,且出院时大部分患儿的创面并未完全愈合,出院后仍面临着疼痛、瘙痒、疤痕增生等躯体问题及一系列心理社会问题。面对患儿的身心痛苦,家属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照顾负担。
392
影响因子:0.664
影响因子:2.985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0.711
影响因子:0.856
影响因子:1.356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