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中医临床列表
现代医学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是由血栓、脂肪沉积或出血性溃疡等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无明确解释,考虑与血栓的形成及栓子脱落密切相关。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可能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弹性降低、血浆黏度上升等,加重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进而影响前庭神经系统血流供应,造成神经核及半规管短暂性缺血。
245
0
1、中医护理对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2、圆利针舌骨肌刺激对脑瘫患儿流涎治疗的临床研究3、缪刺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分析4、针灸减肥80例临床疗效观察5、火针联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对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及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6、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
380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在世界范围内高居第一,在我国也成为第一位的致残和死亡原因[1]。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流行病学显示,其中有51%~73%的脑卒中会引起吞咽困难[2]。
238
近年来我国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逐年递增,该病除了治疗之外若没有进行有效地护理,则容易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6,7,8]。因此本文选取了10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待护理结束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了深入对比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96
针灸治疗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部分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在针对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本文为对针灸治疗在此类病患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观察验证,选取合计9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此类型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具体内容可见下文。
204
亚低温治疗是颅脑损伤急性期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其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已获得肯定,但有关亚低温疗法的安全性在近10年期间存在着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患者身体暴露于亚低温环境中可导致呼吸系统免疫力的降低,使口咽部常见的病原体吸入肺部后进行繁殖而造成感染[11]。
123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1],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导致急性关节炎频繁复发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肾功能不全,甚至有致残的可能[2,3,4]。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常能取得满意疗效[5,6]。
306
小儿脏腑娇嫩,肺常不足,卫表不固,感受外邪,易致外感发热;小儿脾常不足,外感邪气常累及脾,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易出现夹滞的兼证,临床可见发热、纳差、鼻塞、流涕、咽赤诸症。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乃庚教授验方幼科升降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证,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84
STC是因食物长期残留于胃肠道,传输时间延长所致,且结肠、直肠并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腹胀、排便频率降低、肠鸣音减少、便意不强、便质干结、排便困难、久蹲难以排出等。辅助检查证实STC有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缓或结肠动力低下等症,其属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一个常见类型,约占45.50%[6]。
144
纵观2019年中医思维方法研究,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中医界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其标志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临床思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及首届学术年会的召开,国内外400余人参会;二是中医思维方法研究水平有所提升,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有所减少,更多研究聚焦于象思维与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研究等方面。现对相关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述评如下。
115
中医治法可以补泻二字概统八法,有医者认为,临床诸证虚实参半,而八法中七法皆以祛邪而立,属泻法范畴,故补法一法治疗临床过半之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补法理论内涵丰富,临证应用广泛,似简实繁,要义颇深,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存在一些误区和谬解。因此,如何完整地从诊断、立法、处方等多阶段综合体会补法精义,有效避免补法谬误,就显得至关重要。
118
长期临床实践表明中医疗效确切,但由于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1],如何评价中医辨证论治的实际疗效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辨证论治以医生为主导的本质、辨证论治评价的阶段性特点及辨证论治不同阶段中研究要素的成熟度差异,提出构建中医辨证论治的阶梯递进式模型,以评价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
162
在中医学中升降理论多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天地、气、阴阳等范畴密切相关,被广泛用于宇宙论和人体生命现象的论述,是中医象思维的典型体现。但在升降理论的表述上,中医学对于天地二气随四季的升降变化有相反的两种描述,在与阴阳相关的升降理论中,也有“阴升阳降”“阳升阴降”的矛盾之处。
95
显微吻合术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显微吻合术的成功率逐年递增,较好地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但患者术后须经一定时间的抗生素治疗,硅胶管也需要留置3个月,由于体质差异等原因,部分患者康复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显微吻合术结合中医治疗泪小管断裂患者,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51
“体耳针刺”法立意新颖,选穴合理,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患者疼痛程度,增大患者的最大张口度,减轻关节弹响程度,降低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体耳针刺”法能发挥中医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上的优势,是一种疗效好、易操作、简便快捷、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案。
170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1.207
影响因子:0.809
影响因子:0.701
影响因子:1.811
影响因子:0.95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