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的孕妇分娩恐惧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4-04-26    1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了解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BPNT)的孕妇分娩恐惧(FOC)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2-5月在扬州市3所三级医院产检的13例FOC孕妇,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自主需要未满足(分娩计划参与度低、产程中自控感低)、胜任需要未满足(缺乏分娩相关知识、分娩自我效能低)、归属需要未满足(医务人员支持需要未满足、家庭支持需要未满足、同伴支持需要未满足)、积极与消极应对共存。结论 医务人员应促进孕妇参与分娩计划,减少分娩失控感,提升自主需要满足;提供多形式信息支持,提升分娩自我效能,促进胜任需要满足;促进多方社会支持,提升归属需要满足;改善消极应对策略,提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促进围产期心理健康。

  • 关键词:
  • 分娩恐惧
  • 基本心理需要
  • 孕妇
  • 护理
  • 质性研究
  • 加入收藏

分娩恐惧(fear of childbirth, FOC)是指孕产妇对分娩应激及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未知的恐惧,包括对婴儿健康的担忧、对分娩镇痛的担忧、失去自控能力、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及对环境的适应等,是孕妇常见的心理问题[1,2]。FOC可致产程延长、难产、急诊剖宫产[3],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产后抑郁相关[4]。FOC对子宫血流参数有负面影响[5],对困难婴儿气质也有特殊影响[6]。FOC可致再孕计划的推延和逃避,可致脆弱的亲子和家庭关系[7]。由此可见,FOC不仅会损害孕产妇身心健康,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甚至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FOC已引起国内学者广泛重视,但其研究多为量性研究,而FOC实为一种复杂的主观体验,其相关质性研究却相当缺乏。基本心理需要理论(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theory, BPNT)作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的核心部分,其认为人有自主、胜任和归属3种基本心理需要,自主需要满足是指个体的行为完全由其自己决定,胜任需要满足指个体有能力实现预期目标,归属需要满足指个体认为自己与他人有联系,并受到他人重视[8]。个体心理健康取决于这3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且每种心理需要都在其领域有独特贡献[8,9]。本研究从BPNT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FOC孕妇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真实体验,对量性研究做补充,为促进围产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2-5月在扬州市3所三级医院产检的FOC孕妇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已通过扬州大学护理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YZUHL2021039)。纳入标准:(1)分娩恐惧量表(the childbirth attitude questionnaire, CAQ)≥28分[10]。(2)具有良好的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有严重妊娠并发症和器质性疾病。样本量以访谈过程中资料信息达到饱和为准。本研究访谈至P11时无新主题出现,又访谈了2名孕妇,无新主题出现,视为样本量饱和,停止资料收集,故样本量为13。受访者一般资料,见表1。

1.2方法

1.2.1访谈提纲

基于文献回顾和研究目的初拟访谈提纲,对2例孕妇进行预访谈(结果不纳入研究),最终制订访谈提纲如下:(1)您能谈谈此次怀孕经历吗?(2)想到生孩子,您有什么样的感受?您是如何看待害怕生孩子的?(3)害怕生孩子对您有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您是如何处理的?(4)您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支持、帮助?(5)关于害怕生孩子,您有什么特别要说的吗?

表1受访者一般资料(n=13)

1.2.2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通过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孕妇产检结束后,邀请其在产科单独房间进行访谈,访谈前向孕妇说明本次访谈内容、意义、保密原则等,与其建立信任关系,访谈时间控制在30~60 min,征得其同意全程录音。2名研究者根据访谈提纲层层深入访谈,1人提问,1人记录,注意倾听,不予暗示,记录情绪变化和肢体动作等。

1.2.3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后24 h内将录音转化为文字,2人核对确认。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11]进行资料分析:阅读、转录原始材料;选取有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编码;将编码的观点汇总;将主题与现象融合且完整记录;析出类似观点,升华主题;把研究结果返回受访者处求证,以免理解偏差。

1.2.4质量控制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4名为在读研究生,均接受过质性研究相关培训,熟练掌握质性研究知识与方法。访谈前,研究者与受访孕妇建立友好关系。访谈中,研究者保持中立态度,鼓励受访孕妇表达内心感受。访谈后,2名研究者核对并确认访谈内容,并将其返回给受访孕妇,以提高资料的可信度。


2、结果


2.1主题1:自主需要未满足

2.1.1分娩计划参与度低

分娩计划是指孕妇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分娩照护内容,包括分娩方式、产时陪伴、疼痛管理和会阴侧切等,体现自主选择权[12]。传统产前教育模式医务人员是主导者,起决定性作用,孕妇被动接受知识,鲜有机会参与分娩计划[13]。P9:“我害怕自己生,想剖,医生不让剖,要我顺,我只能顺,到时候能不能让我家里人陪我进去生?”P11:“你知不知道夜里能不能打无痛?开到几指能打无痛?一定要开到那么多?如果之前就疼得受不了怎么办?”P12:“侧切会不会提前告诉我?要不要我同意?还是说切就切了,那太可怕了,躺在产床上像砧板上的一块肉一样,任人宰割,唉(叹气)……”

2.1.2产程中自控感低

对分娩充满未知恐惧,且不可回头,别无选择,孕妇易感到失去控制[14]。P1:“进了产房就不能回头了,到时候硬着头皮上,我只能祈祷我生快一点。”P3:“我看网上说顺产有可能羊水栓塞,会死人呢,我希望我不会有意外,但说到底谁知道有意外啊,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悲观状)。”P7:“我想清楚地知道我生到哪一步了,我到底能不能生下来,我希望医生、护士随时告诉我。”

2.2主题2:胜任需要未满足

2.2.1缺乏分娩相关知识

缺乏分娩镇痛、分娩配合、育儿护理等相关知识是孕妇常表达的担忧。P2:“我最怕宫缩痛,听说像要死掉一样。我之前在网上也查了一些,像那个拉玛泽呼吸法,跟着做了,也不知道对不对。”P4:“我害怕生的时候医生要我用劲,我不会,我一个朋友说她当时不会用劲,被医生骂的呢!”P5:“新手妈妈要学的东西多呢!像喂奶、换尿片、给宝宝洗澡、消毒肚脐……”P7:“我要是不会用劲会不会伤害到宝宝?”

2.2.2分娩自我效能低

部分孕妇夸大自然分娩难度,缺乏自然分娩信心,低估其自然分娩能力。P6:“我看网上说生孩子疼痛有十级,是疼痛中的最高级,比肋骨断了都疼,我平时抽血,都痛得受不了,我肯定生不了。”P8:“我生老大的时候就疼得没有力气,后来是产钳拽出来的,我这次肯定还是不行。”P10:“我平时也不锻炼,肯定生不出来。”P1:“预产期快到了,我经常梦到自己生不下来,又被拉去剖……”

2.3主题3:归属需要未满足

2.3.1医务人员支持需要未满足

受访孕妇表示不仅期待医务人员专业支持,还期待其更多的情感支持,并希望与其建立信任关系。P4:“当检查结果有点不正常的时候,我会立刻去问医生。”P10:“我妈妈那时候生孩子,产房里医生、护士凶呢,哪敢提什么要求哦,疼就忍着!希望我的医生多理解我、鼓励我。”

2.3.2家庭支持需要未满足

大多孕妇表示渴望的家庭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还有精神上的理解与关爱。P5:“以前看新闻说妈妈产后抑郁带着宝宝一起跳楼,我希望生完之后,我老公、家里人经常来帮帮我,跟我聊聊天,理解我的心情。”P9:“我希望家里人也能了解产后抑郁。”P6:“我婆婆说生孩子是女人的天性,是不是只有我感觉顺产很难,你们都没有这种感觉?你们都不理解我。”

2.3.3同伴支持需要未满足

大部分孕妇希望有更多的同伴支持。P10:“我之前在门诊产检时进了一个你们医院的宝妈群,我有一些问题在群里问,里面的宝妈有时候也会回答。”P7:“我希望有更多的宝妈交流会,我想看看别的宝妈是不是跟我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2.4主题4:积极与消极应对共存

大部分孕妇能积极应对FOC,表现为调整心态,自我激励,向医务人员、家人、朋友、同伴等寻求帮助。P13:“我常对自己说,孩子是我的希望,我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把他/她健康地生下来,别人行,我一定行!”P4:“我有任何问题,都会问我的医生。”P5:“我经常上网看一些孕妇课程,也会问我妈妈和一些生过的朋友。”但也有孕妇选择消极应对,回避和否认FOC。P8:“我不敢看任何关于生孩子的视频和照片,太可怕了!”P9:“我不敢想象自己生,我要剖!”


3、讨论


3.1促进孕妇参与分娩计划,减少分娩失控感,提升自主需要满足

本研究中,孕妇表示较少参与分娩计划,并对参与分娩计划、掌握产程进展、共享分娩决策表示强烈渴望。分娩计划是孕妇规划分娩经历重要途径,共享分娩决策是尊重孕妇自主选择权的体现[13]。对分娩有规划和自主权可让孕妇在分娩中感受更多控制感,也更可能将分娩视为挑战而不是威胁[15],从而降低FOC。另外,自主需要满足可使孕妇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感到受尊重,增加医患信任度,提高分娩体验,从而降低FOC。O′Connell等[16]在其meta整合中强调女性在分娩中的“所有权”,女性如感觉到自己的声音被倾听,被赋予分娩决策权,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主导地位,获得安全、平静的分娩体验,从而减少FOC。Hildingsson等[17]研究发现,如果女性能感受到分娩中的控制感,并对分娩进展有充分了解,FOC就可能会消除或被治愈。因此,医务人员应采取多项干预措施提升孕妇自主需要满足,如分娩前医务人员与孕妇运用分娩计划清单沟通,制定分娩计划;分娩过程中及时告知产妇分娩进展,如有多种方案可选择,向产妇解释每种方案利弊;鼓励产妇表达其感受,倾听其心声;做检查或干预前,先与产妇沟通,尊重其感受。

3.2提供多形式信息支持,提升分娩自我效能,促进胜任需要满足

本研究中,大多数孕妇表示缺乏分娩相关知识,分娩自我效能低。研究[18]表明,胜任需要满足可促进孕妇正确了解分娩过程,获得分娩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效能,从而降低FOC。孔敏等[19]通过meta分析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孕妇更好地掌握分娩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降低FOC。Cankaya等[20]也发现,产前教育可减少孕妇FOC、抑郁、焦虑和压力,提升分娩自我效能,并建议所有孕妇都应接受产前教育。因此,医务人员可采用多形式信息支持,提升分娩自我效能,促进分娩胜任需要满足,如可通过开办孕妇学校、定期开展讲座、发放孕期手册、播放视频、创办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孕妇提供分娩相关等课程,提升其围生期健康素养,促进其胜任需要满足。

3.3促进多方社会支持,提升归属需要满足

本研究中,孕妇表达了对医务人员、家庭和同伴等多方支持需要。怀孕分娩是女性人生重大事件,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帮助女性从社会资源中获得帮助,促进其更好地管理压力和焦虑,并为成为母亲做好准备[21],且有利于减轻心理痛苦,提升心理幸福感,从而减少FOC[22]。Zhou等[22]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FOC呈负相关,且社会支持在产前抑郁与FOC中起中介作用。一项系统评价[3]也指出,社会支持是FOC的保护性因素。Fenwick等[23]发现,接受助产士电话心理教育咨询的女性在分娩时,决策冲突、抑郁症状少,有更好的分娩自我效能,FOC程度低。Doaltabadi等[24]发现,提升初产妇社会支持水平和改善夫妻关系,可改善其妊娠体验,从而减少FOC。因此,应促进医务人员、家庭、同伴等多方社会支持,尤其是情感支持。可开展助产士门诊,提供分娩相关问题咨询,帮助孕妇提前熟悉产房环境,指导分娩预演训练,促进医患信任关系建立,提升医务人员归属需要满足;鼓励配偶、家属陪同参与产检,共同参加孕妇学校课程,提升家庭归属需要满足;建立同伴支持小组,分享分娩育儿经验、感受,提升同伴归属需要满足。

3.4改善消极应对策略,提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促进心理健康

本研究中,有孕妇采取回避、否认等消极应对方式面对FOC。积极应对有助于问题解决、缓解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健康;反之,消极应对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25]。另外,积极应对可提高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当个体面对困难时,积极应对会让其感受到更多自主控制感、自身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及良好人际关系,即自主、胜任、归属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26]。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9],反之基本心理需要受挫会导致诸多心理问题。Schwinger等[27]报告了德国新冠疫情流行封锁期间,接触限制使自主、归属需要受挫,从而增加了焦虑、抑郁的发病率。Brenning等[28,29]和Gauthier等[30]研究发现,孕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对围产期抑郁有重要预测作用,并对产后育儿质量有深刻影响。因此,医务人员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孕妇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从而促进围产期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FOC孕妇主要存在分娩计划参与度低、产程中自控感低,降低了孕妇自主需要满足;分娩相关知识缺乏、自我效能低,降低了孕妇胜任需要满足;医务人员、家庭、同伴支持缺乏,降低了孕妇归属需要满足;积极与消极应对共存等问题。提示医务人员应促进孕妇参与分娩计划,减少分娩失控感,提供多形式信息支持,提升分娩自我效能,促进多方社会支持,改善消极应对策略,提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促进围产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2]刘珊珊,刘均娥.孕产妇分娩恐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65-369.

[10]危娟,刘洁英,张莉芳,等.分娩恐惧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J].护理学杂志,2016,31(2):81-83.

[11]李铮,刘宇.护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62.

[13]王美燕.基于赋权理论的分娩计划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9,

[19]孔敏,郭敏,石文昕,等.认知行为疗法对分娩恐惧孕妇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21):1973-1978.

[25]梁曦.心理弹性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2):1121-1125.

[26]莫欣欣,皮陆杨.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8):1216-1220.


基金资助:江苏省妇幼健康科研项目(编号:F201809);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YZ2017075);


文章来源:王圆圆,刘洪园,戴佳旸,等.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的孕妇分娩恐惧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4,39(08):860-86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护士进修杂志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期刊人气:378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6975

国内刊号:52-1063/R

邮发代号:66-40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