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分析2007-2018年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艾滋病状况

  2020-06-24    85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了解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艾滋病(HIV/AIDS)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当地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1996-2018年数据,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1996-2018年广元市累计报告HIV/AIDS1350例,其中男男同性传播268例,占19.85%(268/1350),2007年首次报告男男同性传播艾滋病病例,2010年以后呈快速上升趋势,近4年增长趋势减缓。现存活男男同性传播艾滋病病例242例,人群集中分布20~49岁青壮年(89.67%)、其中35岁以下(53.72%)、未婚(69.42%)、利州区(56.20%);发现来源以疾控机构最多(69.94%),死亡病例中来源于疾控机构的病死率最低(5.42%)。结论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占比较高,是本市高危重点人群,需高度关注,积极防控;重点针对35岁以下和未婚MSM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干预,避免快速传播和家庭内传播;疾控中心+社会组织共同开展MSM干预,效果明显,应大力推广。

  • 关键词:
  • 流行病学分析
  • 疫情
  • 艾滋病
  • 艾滋病防治
  • 高危人群
  • 加入收藏

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作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2011-2015年四川省MSMHIV-1新发感染率为5.16%(95%CI:4.65%~5.66%)[2]。为了解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艾滋病疫情发展趋势,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对当地1996-2018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入广元市2007-2018年MSM数据库,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婚姻状况、报告时间、样本来源和死亡状况等。人口学资料来源于当地人口统计年报。

1.2统计分析

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19.0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疫情概况

1996年广元市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HIV/AIDS),2007年发现首例男男同性传播HIV/AIDS,截至2018年底,累计发现HIV/AIDS1350例,其中男男同性传播HIV/AIDS268例,占19.85%(268/1350)。2010年后同性传播报告病例增加,年度占比均高于13.00%以上,最高年度达到4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P<0.01)(表1)。

2.2年龄分布

现存活242例男男同性传播HIV/AIDS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61岁,主要分布于20~49岁年龄段,占89.66(217/242);其中35岁以下年龄段占53.72%(130/242);年龄分组中25~29岁组占比最高22.73%(55/242),其次是30~34岁组和40~44岁组分别占17.36%(42/242)和14.88%(36/242)(图1)。

表12007-2018年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病例构成情况

2.3婚姻状况

现存活242例男男同性传播HIVAIDS中,未婚168例(69.42%);已婚有配偶和离异或丧偶74例(30.58%)。

2.4地区分布

广元市4县3区均报告有同性传播病例。现存活242例男男同性传播HIV/AIDS中,利州区病例最多,占全部存活病例一半以上56.20%(136/242);其次是剑阁县15.70%(38/242),苍溪县13.64%(33/242);旺苍县、青川县、昭化区和朝天区分别占6.61%(16/242)、3.72%(9/242)、2.48%(6242)和1.65%(4/242)。

图12007-2018年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艾滋病年龄分布

2.5阳性发现途径及死亡情况

累计报告268例男男同性传播HIV/AIDS中,疾控机构发现占69.94%(166/268),医疗机构发现占28.73%(77/268),其他途径发现占9.32%(25/268),采供血机构占4.10%(11/268)。疾控机构来源病例病死率5.42%(9/166),非疾控机构16.67%(17/102),两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P<0.01)(表2)。

表22007-2018年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HIV/AIDS样本来源及死亡情况统计表


3、讨论


四川省于199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我国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早且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05年,艾滋病疫情呈现出感染者数量多并且大幅增长、感染范围持续扩大并局部地区较严重的态势[3]。广元市在四川省内属于低流行地区(HIV感染率<0.05%为低流行区)[4],报告病例数和全人群感染率偏低。

但广元市同性传播情况较为严峻,且在2010年后快速增长,近4年增长幅度虽有所减缓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性传播占比较高,为19.85%,较高于一般二、三线城市如泸州市(9.60%)、达州市(9.36%)、肇庆市(8.86%),绵阳市(17.35%)[5,6,7,8]。在近9年广元市年度HIV/AIDS报告病例中,同性传播比例均超过13.00%以上,最高年度达到44.19%,2018年为20.05%,为2018年度四川省占比最高的市州(来自2018年四川省艾滋病防治年会资料)。广元市处于四川北大门、川陕甘的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人群流动较大,男男人群十分活跃与四川省内同性传播占比较高的市州成都、绵阳、德阳、南充地域紧密相连,与省外重庆、西安等城市也互通频繁,交通便利、人群流动是本市同性传播较高的因素之一。提示广元市男男性传播人群是本市艾滋病疫情传播高危重点人群,需要高度关注、重点防控,鉴于地域的特殊性,可做好城际间联防联控,共同助力降低感染情况。

广元市同性传播比例集中在青壮年人群(20-49岁之间),接近90%。其中35岁以下占53.72%。有资料显示,35岁以下MSM人群有较强的性需求,同时具有巨大的社群吸引力,再加上自控力较弱,在性行为中往往除于弱势的一方,乐意服务满足性伴的各种要求,这种“首因效应”对其个人往后的性行为产生远大的影响[9]。而广元市35岁以下男男同性传播占比较高。建议男男人群干预中,应着重加强35岁以下MSM的防艾宣传干预,开展警示教育、安全套推广和HIV咨询检测服务,提高MSM人群安全性行为意识和定期HIV检查意识,避免或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发生。早期发现并治疗随访管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可以有效遏制艾滋病毒的快速传播。

广元市同性传播病例中未婚居多(69.42%),针对这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开展针对性的随访管理和抗病毒治疗工作,可以减少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传播女性的风险,主要原因为:(1)因为中国绝大部分MSM人群迫于传统社会观念以及传宗接代的现实压力而选择结婚生子,部分性取向为双性恋和异性恋的MSM,也会同女性发生性行为[10],及早有效抗病毒治疗,经性传播艾滋病毒能力明显降低;(2)部分MSM人群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毒后故意传播艾滋病毒的意愿和结婚意愿也会明显降低。已婚有配偶和离异或丧偶占30.58%,该人群是传播给普通人群的关键人群,因为MSM同女性无保护的性行为,可造成家庭内传播,这部分MSM也成为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桥梁[11]。针对这部分感染者及病人除开展随访管理和抗病毒治疗工作外,还要开展相关法律和道德教育,尽量避免建立和维持不道德的婚姻家庭,阴性配偶要告知感染风险,开展针对性宣传干预和定期HIV咨询检测服务,严防家庭内艾滋病的传播。

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病例中61%由疾控机构发现,其中81.64%(143/166)由利州区疾控中心发现。利州区疾控积极扶持广元蓝风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开展MSM人群防艾宣传干预工作,其中打造的“311”小城市MSM人群干预模式[12]和“HIV自检测模式”促进了感染者的早期发现,降低了死亡率。“311”小城市MSM人群干预模式即同伴干预、现场干预、网络干预3种方式相结合,依托1个外展场所蓝风酒吧和1个便捷的咨询检测点,该模式得到省市专家和辖区MSM人群的认可,并逐步从市城区向周边县区拓展。广元市268例男男同性传播HIV/AIDS病死率为9.70%(26/268),远低于全省HIV/AIDS病死率(21.10%),比较不同样本来源病例死亡构成比情况,疾控机构发现的病例病死率(5.42%)较其他机构(16.67%)低。疾控中心+社区组织有效促进了共同开展MSM人群干预模式初具成效,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小艺,陈潇潇,许圆圆,等.男男性行为者与年长男性性伴之间性行为及HIV感染的现况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6):61-64.

[2]杨洪,叶黎,苏玲,等.2011-2015年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及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3),327-329.

[3]邓斌,赖文红,申文荣,等.四川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2005-2012年实施效果评估[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2(18):1125-1128.

[4]黄惋莉,李恬,龚毅,等.2016年四川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12(34):1478-1486.

[5]许文平,邹家凤,余明,等.1996-2016年泸州市艾滋病患者人群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8,24(3):210-211.

[6]贾伯成,袁风顺,邱锋,等.2013-2017年达州市艾滋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7):992-996.

[7]李翠媚.肇庆市2013-2017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国际医学卫生导报,2019,25(11),1772-1776.

[8]何静,赵西和.2013-2017年四川省绵阳市艾滋病疫情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8,16(3):119-124.

[9]陆春燕,蒙柳仁,莫园园,等.艾滋病高发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者的高危行为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9,25(1):1-4.

[10]毛敏,袁孟军,董洪.2011-2017年德阳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8,33(4):226-229.

[11]白广义,王伟,马琳,等.河北省2010-2014年男男性行为者HIV及梅毒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3):236-239.

[12]黄敏,王德辉,侯雪芹.2003-2016年广元市利州区艾滋病疫情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7,32(6):335-337.


黄敏,王德辉,侯雪芹,严图.2007-2018年广元市男男同性传播艾滋病现况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12):1431-143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名称: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人气:247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5662

国内刊号:11-4818/R

邮发代号:82-912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