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99例,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Ven+AZA组(n=52)和AZA组(n=47)。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Ven+AZA组给予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AZA组给予阿扎胞苷治疗,2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Ven+AZA组客观缓解率为86.54%,高于AZA组的68.09%(χ2=4.864,P=0.027)。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升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下降,且Ven+AZA组变化幅度大于AZA组(P<0.01);2组CD3+、CD4+、CD8+均降低,但Ven+AZA组变化幅度小于AZA组(P<0.01);2组血清IL-4、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Ven+AZA组低于AZA组(P<0.01);Ven+AZA组KPS评分升高,AZA组降低,且Ven+AZA组高于AZA组(P<0.05或P<0.01)。Ven+AZA组与AZ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5.38%vs. 8.51%,χ2=1.095,P=0.295)。结论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AML取得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细胞水平,同时调节免疫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我国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分型,有较高的特异性,多见于老年群体[1]。老年患者多存在基础疾病以及器官、组织功能退化,因此对化学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加之,老年AML患者存在较大可能的不良细胞遗传异常,使得治疗十分棘手,整体预后较差。去甲基化药物是老年AML过去常用的治疗手段[2]。其中阿扎胞苷较为常见,能够以表观遗传的形式促进患者造血功能恢复,使血小板指标显著提升[3]。但相关研究表明,单纯应用阿扎胞苷治疗,整体效果一般。维奈克拉是Bcl-2抑制剂,而Bcl-2与肿瘤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国内外在老年AML临床治疗中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维奈克拉[4]。2020年维奈克拉在我国获批上市,但目前关于维奈克拉在AML治疗中的报道仍相对较少[5]。本研究观察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AML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99例,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维奈克拉+阿扎胞苷组(Ven+AZA组,n=52)和阿扎胞苷组(AZA组,n=47)。Ven+AZA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60~83(69.42±6.46)岁;疾病分型:M1型15例,M2型22例,M4型7例,M5型8例。AZA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60~82(68.72±6.81)岁;疾病分型:M1型14例,M2型21例,M4型6例,M5型6例。2组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病例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AML诊断标准,具体见《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23年版)》[6];(2)患者年龄>60岁;(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血液系统感染性疾病;(2)存在其他器官、组织严重功能障碍;(3)既往有放疗、化疗史。
1.3治疗方法AZA组应用注射用阿扎胞苷(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生产)75mg/m2皮下注射,每天1次,第1~7天。联合常规化疗:半量HAG方案: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1mg/d静脉滴注,第4~10天;注射用阿糖胞苷10mg/m2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第4~10天;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300μg/d皮下注射,第4~10天。半量CAG方案:注射用盐酸阿柔比星10mg/d静脉滴注,第4~7天;注射用阿糖胞苷10mg/m2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第4~10天;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300μg/d皮下注射,第4~10天。期间白细胞计数>20×109/L时暂停。Ven+AZA组在AZA组基础上增加维奈克拉片(AbbVieIrelandNLB.V.生产),第1天剂量100mg,第2天剂量200mg,第3天及以后400mg,每个疗程14~28d。治疗期间监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2组患者持续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本研究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
1.4观察指标与方法(1)血细胞检测: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液5ml,使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2)免疫功能指标检测: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液5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3)血清炎性因子检测: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液5ml,以离心机分离血清后检测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方法为免疫荧光法,试剂盒由广东唯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4)生活质量: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进行评估,评分范围0~100分,100分为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有较好的生活质量。(5)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损伤、血液学不良反应等。
1.5近期疗效判定标准基于患者体征和骨髓原始细胞制定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白血病症状消失,且骨髓原始细胞<5%;部分缓解(PR):症状表现有明显改善,骨髓原始细胞5%~20%;未缓解(NR):临床症状表现改善不佳,骨髓原始细胞>20%。客观缓解率(ORR)=(CR+PR)/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近期疗效比较Ven+AZA组ORR为86.54%,高于AZA组的68.09%(χ2=4.864,P=0.027),见表1。
表1AZA组与Ven+AZA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2.2血细胞比较治疗前,2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升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下降,且Ven+AZA组变化幅度大于AZA组(P<0.01),见表2。
表2AZA组与Ven+AZA组治疗前后血细胞比较(x■±s)
2.3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CD3+、CD4+、CD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但Ven+AZA组变化幅度小于AZA组(P0.01),见表3。表3AZA组与Ven+AZA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x■±s,%)
2.4血清炎性因子比较治疗前,2组IL-4、IL-6、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Ven+AZA组低于AZA组(P0.01),见表4。
表4AZA组与Ven+AZA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x■±s,ng/L)
2.5KPS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KP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Ven+AZA组KPS评分升高,AZA组降低,且Ven+AZA组高于AZA组(P<0.01),见表5。
表5AZA组与Ven+AZA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x■±s,分)
2.6不良反应比较Ven+AZA组与AZ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5.38%vs.8.51%,χ2=1.095,P=0.295),见表6。
表6AZA组与Ven+AZA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讨论
AML症状表现复杂,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生成障碍,同时可引起出血、发热、贫血等表现[7]。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ML发病高峰在65~70岁,该年龄段AML患者合并高龄、基础疾病,导致其整体预后差[8]。部分患者初治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疾病复发率高,最终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AML的治疗持续受到关注[9]。目前临床在治疗AML患者中采用强化治疗+异体造血细胞移植治疗的方案,但是老年AML患者耐受性较差,难以耐受强化化疗方案,因而多数老年AML患者最终选择低甲基化药物姑息治疗的方案,其中常见药物为阿扎胞苷,其可抑制DNA/RNA甲基转移酶,进而抑制DNA甲基化改变,有效调节细胞分化基因,将其应用于老年AML患者治疗中,对纠正血小板水平具有一定作用[10-11]。但相关研究也表明,单用阿扎胞苷治疗老年AML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许多患者表现出治疗反应率低,难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12]。
近年来随着AML治疗的不断发展,采用Bcl-2抑制剂治疗成为新的方向。维奈克拉是Bcl-2抑制剂新型药物,在我国上市时间尚短,但其发挥出的多种作用得到广泛认可。相关研究显示,在用药后可激活患者体内内源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进而产生caspase级联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且在联合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治疗时可使疗效进一步提升,成为无法耐受强诱导化疗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13]。
本研究中,Ven+AZA组ORR达到86.54%,表现出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提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发挥协同作用,促进机体线粒体凋亡,有效杀伤白血病细胞,促进身体机能改善。Ven+AZA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得到有效恢复,同时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也有显著下降,再次说明联合用药对改善骨髓细胞异常增殖有更为良好的作用,有助于造血功能的恢复。通过对比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发现Ven+AZA组T淋巴功能得到改善,这也是髓系造血细胞恢复的标志。研究还对比了2组血清IL-4、IL-6、TNF-α水平,结果显示,Ven+AZA组较AZA组有显著下降,表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使炎性因子表达下调。最终,Ven+AZ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提升,且在不良反应对比中显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AML取得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细胞水平,同时调节免疫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2]陈爱珍,王梦洁,马小美.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9):120-123.
[3]李晓靖,胡琦,陆嘉惠,等.沙利度胺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24,35(9):1139-1144.
[4]何晓蓉,罗婷,王婷.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4,30(3):616-620.
[5]赵慧瑾,金震,张赟翔,等.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不耐受强化疗的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4,19(2):89-94.
[6]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23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44(9):705-712.
[7]梁波.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15):2879-2883.
[8]曹劲,叶耀臻,郑晓云,等.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首次缓解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31(3):671-676.
[9]彭于娇,万阳阳,饶治嫦.分阶段改变理论的匹配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2):314-318,341.
[10]唐亚丽,罗婷,沈宏宇,等.阶梯式营养干预配合量化式目标锻炼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5):1020-1025,1030.
[11]王婧妍,黄彬涛,高大,等.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LncRNAXIST、miR-196b表达及临床意义[J].疑难病杂志,2023,22(10):1056-1060.
[12]王鹏,张露巍,陆棽琦,等.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初步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22,61(2):157-163.
[13]陈璨,黄永芬,王玲玲,等.地西他滨联合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缓解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临床医学,2023,30(6):981-987.
基金资助: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NMUB2019236);
文章来源:马永超,张文静,张婷,等.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10):82-85.
分享:
近年来,随着大环境日益变坏,急性白血病患儿日益增多,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1-2]。睾丸是白血病髓外浸润的重要器官,当白血病癌细胞浸润睾丸间质,破坏曲细精管时称白血病性睾丸肿瘤,俗称睾丸白血病。虽然睾丸白血病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出现,患儿的平均生存时间仅有短短21个月。
2025-04-18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我国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分型,有较高的特异性,多见于老年群体[1]。老年患者多存在基础疾病以及器官、组织功能退化,因此对化学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加之,老年AML患者存在较大可能的不良细胞遗传异常,使得治疗十分棘手,整体预后较差。去甲基化药物是老年AML过去常用的治疗手段[2]。
2025-04-1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 75%-80%。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以危险度分层为依据的个体化治疗,儿童ALL 的 5 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已达到 85%。融合基因是常见的遗传学异常,为白血病的诊治、疗效评估及预后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2025-03-26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80%[1]。三分之一的AML患者在标准化疗后没有达到完全缓解,即使达到完全缓解,依然有约70%的AML患者在5年内复发[2-3]。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以提高化疗疗效。
2025-03-26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monocyticleukemia,CMM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属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类别,具有外周血单核细胞持续增多(>1×109/L),高风险(约15%-30%)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的特征,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大约为1-3年[2]。
2025-02-12急性白血病( AL) 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疾病,病情凶险,且易复发,病死率较高。AL 不同于实体肿瘤,血液肿瘤会随着血液流动而遍及全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AL 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出血、贫血、发热等症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是 AL 主要发病类型,后者的发病率较高。
2025-02-10氟马替尼是我们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BCR-ABL激酶有更强的抑制活性[3]。Ⅲ期临床研究证实,氟马替尼一线治疗CML的疗效优于伊马替尼,缓解更快、更深,且安全性更优[4]。但是,老年人群二线治疗使用氟马替尼的报道较少。
2025-01-1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性增生疾病,主要与染色体交互异位,产生BCR-ABL基因有关,这是因为该基因会调控细胞周期,从而造成细胞恶性增生、凋亡,从而诱发疾病,该病在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的人群中发生率较高。该病不同分期的症状有所不同,慢性期主要为贫血、食欲降低、左上腹痛、早饱感等症状,不及时医治将会诱发感染。
2025-01-1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疾病,它是由于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发生异常增生所导致的。这种疾病的特征在于骨髓中会出现大量未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无法正常发育成熟,从而导致骨髓功能受损,影响正常的血细胞生成。
2025-01-08发病对患儿消化、呼吸及泌尿系统等均可造成损伤,并引起电解质、酸碱紊乱,甚者可引发凝血功能障碍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且患儿发病后生存周期会严重缩短甚至死亡,故临床应积极进行有效干预和治疗,以延缓患儿病情进展,延长生存周期[2]。
2024-12-09人气:16671
人气:15570
人气:14844
人气:14020
人气:1282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人气:1983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8296
国内刊号:31-1798/R
邮发代号:4-671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